第十七章:诡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更送到,木头求推荐、收藏)
东子之所以突然这么问,是因为他想起了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从之前了解的时间看来,此人当下应该是秦国的丞相
山阴君回答道:“现在秦国的丞相是魏国人范睢。”
东子点了点头,道:“果然是他!”
山阴君问:“难道先生认识他?”
东子摇了摇头,道:“不认识,不过对他却是略知一二。”
山阴君以为他说的是范睢昔年在魏国受辱的往事,道:“范睢此人确实了得,可惜当年魏王没有发现这个人才,反而被臣下欺辱后投往秦国,现在反过来威胁到魏国。”
范睢为相之后,他的往事各国上层之间尽已知晓:范雎当初想为魏国建立功业,因家贫无法得见魏王,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魏昭王让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往,凭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齐王欲留他任客卿,并赠黄金十斤,牛、酒等物,均谢绝。须贾回国,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魏国当时的相国魏齐将他拷打得肋折齿落,体无完肤,又用席裹弃于茅厕,让宾客往上撒尿。范雎装死,被抛于郊外。返家后即托好友郑安平将自己藏匿,化名张禄,并让家人举丧,使魏齐深信自己已死不疑。
此后,范睢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然后抓住良机上书昭王,并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智谋获得秦昭王的赏识,最后升任秦相。
不过,东子所言的知道范睢此人却非这些往事,而是他曾听过一次历史课,那位历史课的老师对范睢评价极高,说他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高度评价范雎对秦国的建树和贡献:“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也就是说,若非有这个范睢打下的基础,那最后秦王嬴政能否统一六国当皇帝估计还是两说。东子的电脑里还下载了范睢的一些历史资料,仔细回想了一下,东子忽然道:“你们与范睢是否打过交道?”
山阴君道:“范睢对秦昭王影响很大,我们也很想与他拉上关系,曾派上送上黄金、珠宝、美女,可他都不理睬。此次香菱出嫁,朝中还有人建议将她送与范睢,以求得他在秦王面前为我韩国美言。”
东子淡淡一笑道:“这个主意一点都行不通,就不用考虑了!”
山阴君诧异的道:“这是为何?”
东子回想了一下范睢的资料,道:“若是我所料不差,此刻范睢已经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对齐、楚等距秦较远的国家先行交好,稳住他们不干预秦攻打邻近诸国之事。
而魏、韩、赵三国地处中原,有如天下之枢纽,离秦又近,当是重要攻打目标,以除心腹之患。而韩国势弱、土地又小,只怕是秦国的首选目标,待韩国臣服之后,威慑魏、赵,则南能伐楚,北再攻齐。这样由近及远,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必能统一天下。”
一听这话,山阴君大惊,离席向东子一揖到地,道:“先生所言使我茅塞顿开。三年前,秦昭王派兵伐魏,攻占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两年前又攻占邢丘(今河南温县东)。今年,秦国攻打我韩国,首先攻占地处韩国咽喉的荥阳,据说是要将我韩国断为三截,致使韩处于危亡之中,不得不听命于秦。”
说到这里,山阴君已是泪流满面,道:“原来秦国早有图谋,可怜我朝中无人识得此等毒计,还要将我女儿送入秦国虎狼之口,若非先生点破,我韩国必亡……先生既然能识破此计,必有妙计相对,还望不吝赐教。”
东子连忙离席相扶,道:“君上折杀我了……还是先前那句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国积弱,绝不是一个两个计策就能奏效的。”
山阴君颤声道:“难道当真是天亡我韩国吗?”
东子细细的回想,记得韩国是在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上台之后才灭的,根据此刻秦国攻打魏国和韩国的时间分析,应该在公元前265年左右,韩国似乎还有30年的国运,当不至于此刻就亡国。
想到这里,东子便道:“韩国虽然此刻处于危难之际,但暂时无亡国之忧。”

山阴君大喜,忙问:“先生如何知道?”
东子顿时哑然,不知该如何分说,他总不能说是我是来自未来,这些事情历史上都有记载吧!心念电转之间,还真给东子想到了一事,道:“可向赵国求援。”
山阴君苦着脸道:“咱们早就想到了这一层,并派使者带了无数财宝向赵国求援,但他们惧怕秦国强盛,并不敢派兵救援。”说到这里,他看了香菱一眼,道:“所以韩王与我才计议将香菱送入赵国,结亲请求赵国派兵援助。”
东子摇头道:“面对强盛的秦国,赵王敢因为一个女人而出兵吗?”
山阴君黯然无语,其实他心中也没有半分把握,半晌才道:“就算不能求得赵国出兵,但看在当年三家同属晋国的情意上,必能善带香菱,使她快乐幸福!若是将香菱送入秦国,万一我韩国灭亡,香菱的处境自然凄惨无比,我做父亲的怎么忍心让女儿受苦。”
香菱微微一愣,流下泪来。直到此刻她才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原来他将自己送入赵国还有保自己平安这么一层意思,原本她还以为父亲和王兄只是将她当作一个借兵的筹码,从来没有考虑他的感受。
韩、魏、赵三国原本同属晋国,他们的先祖本是晋国大臣,后来晋国君王无能,这三家大臣将晋国一分为三,各自为王,还得到了周天子的许可,这便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了。
而三家分晋也是春秋和战国的划分,在战国初年,三家关系还算良好,同进共退无人敢来招惹,后来因为彼此利益的需求,大家的关系便逐渐疏远,此刻秦国攻打魏、韩,赵国竟然不敢有所举动就可见一斑。
东子暗叹了一声,道:“山阴君此举诚然是天下父母爱子女之心,然而这终归是下下之策,亡国之女终究只能仰人鼻息,哪儿说得上快乐幸福。”
山阴君面色惨然:“我韩国咽喉的荥阳已破,眼见亡国大祸就在眼前,除此以外,我也别无他法!”
东子见他沮丧,又见香菱默默流泪,不知怎的胸中生出一股豪气来,傲然道:“莫说此刻仅仅是荥阳已破,就是韩国被分为三段我也有法扭转乾坤。”
这等大话一出口,不不仅仅是山阴君、郭城守、香菱公主三人呆了,就是东子自己也呆了:我怎么说出这等大话?难道是拥有城市基地这等逆天的金手指后,连自己以往谨慎小心的性格也变了么?
山阴君、香菱公主与郭城守都见识过他的奇思妙计,闻言却是大喜,同声道:“先生有何妙计?”
东子心中苦笑:“我有狗屁妙计,无非是倚仗城市基地召唤士兵的功能,但此刻基地士兵还不满百,对上秦国那不是找死么?”
看着三人近乎祈求的目光,东子心中不忍,还真被他想出一个办法来,嘿嘿一笑道:“这方法乃是阴谋诡计,拖赵国下水的办法!”说话间往周围看了看。
山阴君明白他的意思,连忙吩咐郭城守挥退侍女,喜道:“先生有何妙计?”
东子嘿嘿一笑,道:“如果我所记不错,韩国上党距离赵国不远吧?”
山阴君点了点头,道:“距离秦国、赵国,都不算远。”
东子嘿嘿笑道:“我这一计可让两虎相争:君上可让韩王向秦国求和,便许与上党这个城池。”
山阴君犹豫道:“割地求和么?秦国胃口不小,仅仅一个上党怕是不够吧!”
东子道:“割地求和无疑是饮鸠止渴,那秦国怎么会满足这区区一个城池。我的意思是,韩王将这个城池许以秦国,然后暗中命上党守将去见赵王,表示上党百姓愿意归附赵国,赵王必然心喜坐得人心与土地,自会派大将来接手城池,这然后么……”
他话还没有说完,山阴君已经喜道:“不错,不错,两虎相争,好计策,哈哈哈!”
古代人也不是笨蛋,东子不过是简单的讲了一讲,山阴君已经明白过来,大喜道:“妙计啊!妙计!”说话中向东子一揖到地,叹道:“先生真神人也,困扰我韩国君臣的难题到先生这里不过一言而解。”
东子脸上一红,连忙扶起,口中道:“当不得君上如此赞誉!”
东子脸红什么?原来他这个所谓的计策根本就不是什么计策,而是与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大有关联……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