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不知所云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盘眉毛一挑,也不恼怒,只是平静的问道:“连皇位你都不感兴趣,那你想要什么?”
叶海淡然道:“我欲写书一本,发行天下。 ”
杨盘磨砂着手指,缓缓道:“著书立传吗?这也不错!”
很多大儒都会这么做,叶海的想法不足为奇。
叶海道:“我缺乏足够的发行渠道也收集反馈的渠道,这一点需要朝廷的帮忙。”
“发行渠道?反馈渠道?”
杨盘听得一脸懵逼,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阳神世界著书立传那都是实体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完本本的写完之后才会发布。
不,他们基本上不会选择发布,而是作为宝物收藏起来,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观看。
阳神世界对于知识的垄断程度,可是非常苛刻的。
不过叶海可不这么想,他打算采用连载的方式发布易经。
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发布一章,并收集别人的反馈。
听完叶海的叙述,杨盘和洪玄机面面相觑,似乎有些接受不了这种发布方式。
“这于礼不合!”
洪玄机冷声开口,很不高兴的说道。
洪玄机除了在武功上是人仙高手之外,在学术上也是理学大家,坚决维护封建礼法。
“我所做的,就是理!我所做的,就是先例!”
叶海悠然开口,神色自信。
洪玄机神色一滞。
现在的叶海可是再世圣贤,他开创新的礼法也是理所当然,没有人可以批判他。
杨盘摆手道:“朕可以用官方渠道帮你做这些事,不过却不能白做。
如果想让朕帮你,那你也要有所付出才是。”
叶海道:“你想要什么?”
叶海早就知道杨盘不会无偿帮他,心中也不惊讶。
开门见山的交易也好,省的他们在背后给自己捣鬼。
至于说控制杨盘洪玄机什么的,叶海也想过。不过对于那力量未知的造化之舟,叶海还是有些忌惮的。
倒不是担心自己干不过那造化之舟,一艘还没修好的破船奈何不了叶海。
叶海担心的是,杨盘和洪玄机会借助造化之舟的力量逃掉。叶海有把握战胜他们,却没有把握控制他们。
万一弄巧成拙,让他们逃跑了导致天下大乱,那可就不好了。
杨盘提出了自己的条件,说道:“朝廷准备实行官绅一体纳粮的新政,需要你帮忙拥护。”
叶海微微点头,他对这个政策也是非常赞同,便同意了下来。
双方达成了肮脏的交易之后,气氛瞬间缓和起来。
杨盘笑道:“既然你要把自己写的书一篇一篇的发布出去,可否让朕先一睹为快?”
叶海淡然道:“你应该已经看过了,就是我在考场上写的那一篇,那是第一篇!”
杨盘变了脸色,缓缓道:“那是第一篇?也就是说你接下来的内容,在质量上也会和它一样?”
“差不多吧!”
叶海语气随意。
杨盘沉默了一会儿,缓缓道:“你那文章之中,似乎有和修炼有关的内容。”
大乾皇朝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禁制百姓习武和修道,杨盘和洪玄机认为修炼是产生混乱的根源。

百姓没有了力量,没有了作恶的能力,便不会造反了。就算造反,也会被轻易镇压。
大乾皇朝想要用这种方法,维护自己的统治。
而叶海的易经之中,却是包含了很多和修炼有关的内容,这让杨盘感觉有些担忧。
“没错,这的确是一部修炼宝典。”叶海很坦然的道。
杨盘和洪玄机对视一眼,都是沉默了起来。
片刻后杨盘道:“可否将其修改一番,把和修炼有关的内容删除掉?”
叶海摇头,神色坚定的道:“一个字也不许改!”
他眼含深意的看了两人一眼缓缓道:“如果你们不想和我为敌的话,就不要在这方面给我捣鬼!”
听到叶海这隐含威胁的话,杨盘和洪玄机只好放弃了某些想法。
杨盘问道:“你想用什么方法发布?”
叶海磨砂了一下手指,做出了决定:“朝廷不是有自己的官报吗?就发布在官报上。”
不久之后,叶海的易经第一卦就出现在了朝廷的官方报纸上。在这个传媒业还不发达的时代,官方报纸是传播力度最大的存在。
大乾朝廷的大小官员、圣人世家、地方豪强、文人大儒、武人修士……都会选择用报纸来了解外面的事情。
朝廷宣布叶海成为状元,借着这个热度把易经第一卦发布了出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就是状元郎引来百圣齐鸣和群魔来袭的文章吗?果然精妙啊!”
“九九至尊、九五至尊,他竟然洞悉了上古圣皇和中古诸子的秘密!”
“上古圣皇是九九至尊,被中古诸子削去了四道变成了九五至尊……难怪这文章能让百圣齐鸣!”
“未完待续?状元郎要收集我等对这些东西的理解?”
“如果有人对这文章的理解达到了状元郎的标准,他会把第二篇发布出来?”
“快快快,快来研究这篇文章,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
“这里有地址,写下来寄到那里就行了。”
“我感觉这像是一部修炼宝典,让我的瓶颈都有了松动,感觉自己快要晋级鬼仙了。”
“不愧是再世圣贤写的文章,读起来自有一股凌云之气,是读书养神的上佳选择。”
……
看完报纸的众人,忙不迭的把易经部分剪下来,准备收藏起来。
与此同时他们也准备了笔墨纸砚,准备把自己对于这部书的感悟写下来,写信寄给叶海。
叶海收集这些东西,自然是有他的用意。
易经是一部修炼用的旷世宝典,可惜他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发掘出它的奥秘。
叶海觉得这可能是修炼体系的缘故,就像文科生看不懂理科生的复杂构图。
自己对阳神世界的修炼体系,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
不过有了其他人对于易经的理解和感悟,再配合禹乌瞳的记忆片段,叶海就有足够的把握在短时间内吃透易经了。
自己写的书,自己却理解不了它的内容。
虽然听上去很玄幻,不过想想由诸葛亮开创并由阅读理解发扬光大的“不知所云流”这个作品流派,也就不奇怪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