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琅琊来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十六琅琊来客方云汉自从当上代课教师以后,情绪比原来好多了。他口才好,讲课生动,博得了同学们的好评。他讲《矛盾论》能够举一反三,旁征博引,谈古论今,由社会到自然界,都联系到了。他在监狱里阅读的几本马列的经典著作,对他的教学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引用的好多知识都是从那些书里得到的。
杜若讲课更加受学生欢迎。她逻辑严谨,课堂结构安排合理,语调柔美,分析问题层次清晰……可以说,他比云汉更具有教师的素质。吕斯坦老师严格要求她,经常听她的课,一丝不苟地给她指出不足之处。在学校里举行的观摩课上,方云汉和杜若都得到了肯定。
经济上,两人每月有了51块钱的收入,比原来大大改观了。只是他们的户口都在农村,还要吃队库粮,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但是无论如何,他们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拮据状况。
1974年的6月,杜若生下第二个孩子,取名叫安儿,是接着女儿的名字“平儿”来的,也是平安的意思。方云汉也同意这个名字。说实在的,三年半的牢狱之灾,已经磨掉了他的一些棱角。
天气骤热,空气中滚动着一阵阵热浪,叫人感到呼吸困难,身体不适。燕子在校园里不安地飞来飞去,蜻蜓也在无规则地胡乱地飞着。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到来。
午睡的时间,平儿和安儿都睡着了。而方云汉、杜若和杜妈没有休息。他们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杜妈信菩萨,坐在外间的床沿上咕哝着,求菩萨保佑他们平安。杜若和方云汉躺在里间床上低声地谈着话。
“云汉,听说好多地方又乱起来了。说实在的,我真有点怕了。你看咱们县还能乱起来吗?”杜若用手抚摸着丈夫的胳膊说。
“不好说。”云汉说,声音小到尽量不让岳母听见。
“我看,要是你不动弹,咱县里就乱不起来。”杜若单刀直入地说了自己的看法。
“也许。可是,要是……”
“云汉呀,你可要为老婆孩子想想呀。你知道,你一个人出了事,我和孩子受的什么罪呀。”杜若不安地说,“你想一想,本来是上边号召你们起来造反夺权,可当你们夺了权以后,人家又觉得你们靠不住,有野心,动机不纯,然后就反过来把你们当成反革命镇压了。上边的政策不稳定,当官的今天这么想,明天又变了,你还不是当了牺牲品?你已经是快三十岁的人了,不能再像那几年那样,上边说什么就信什么。现在的形势,还不是像运动刚开始的时候那样,又叫你们闹起来;等达到目的了,再把你们抓起来?……”
杜若说着,坐了起来。方云汉也坐了起来,有点害怕地劝妻子道:“杜若,你不要这么说。这些话是不能说的,你叫我不要轻举妄动可以,可对上边我们不能乱加猜测。要是叫人家听到,问题就大了。
杜若觉得有理,也就同意了。但是他还是千方百计地劝丈夫小心一点,千万不要上当。云汉一一答应,表示不再卷进派别斗争中去。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马达声。接着有人敲门。
“谁?”杜若警觉地问道。
“我。”是一个男子的中音,但不熟悉。
方云汉想,这会儿都在午睡,有谁不讲规矩,上门打扰呢?他一边猜测,一边去开门。
一辆深绿色吉普车停在门口。
车门开了,车上下来一个人。云汉站在门里面往外观察,见那是一个普通工人模样的青年,便邀他进来。谁知那人不进,说琅琊有人来了,在县招待所等着,要见一见方云汉。
方云汉问是谁,工人模样的青年说,到招待所就知道了。
杜若皱起眉头。她在犯嘀咕,有什么事来学校说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把云汉叫去?她知道方云汉的脾气,他虽然年纪已近三十,但他是个没有心计的人,总是把别人估计得太好,此一去,说不定会轻易地答应人家什么条件。如果那样,就又不自觉地陷进派别斗争中去了。但若不叫云汉去,又显得不懂道理。于是他对云汉说:“你去吧,凡事好好考虑考虑,不要盲目。”
于是云汉随那青年上了车。
吉普车将云汉拉到县招待所。
在一间普通的平房里,一位三十来岁的教师模样的人会见了他。
平房里对放着两张床,两床之间,靠北窗是一张客房用的小方桌,桌上放有白瓷茶壶茶碗,桌底下是一把红色的铁皮暖壶。没有茶叶。
那人坐在东边那张床的床沿上,面朝西;云汉坐在西边的那张上,面朝东。青年司机没有进来。
方云汉认识那人。他叫何天民,原来是琅琊农校学生。他身材匀称,面部洁净,眉目清秀,目光明亮,有点文质彬彬的样子。方云汉运动初期到琅琊串联的时候见过他,以后又多次见过他,对他的印象不错,觉得他很有水平。
“说起来咱们又有四五年没见面了。”他微笑着,用带有女性特点的温柔声调说,叫人听了,无论如何不会相信他曾经是琅琊地区红卫兵造反派的二号人物。
“是的。我记得好像是1968年冬天,我们在济南见过面。那是一次辩论会。”方云汉极力回忆着,“我发言完了,你在会上讲了几句话,肯定了我的发言。那次辩论的主要问题是:凤山县资本主义是怎样复辟的。郝为国说是凤山地富反坏右、牛鬼蛇神翻了天,凤山中学教师中的反革命和右派都纷纷起来翻案。他说我是牛鬼蛇神的代理人。我发言的意思是,凤山县自从清理阶级队伍以来,好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像单硕、张可夫这样的好教师都被左军秘密签字逮捕了,好多人又一次被打成反革命。辩论的焦点是怎样算是复辟。”

“是的,我也想起来了。你的口才真好。”何天民一面下腰拿起暖壶往茶杯倒水,一面说,“历来对待文化大革命有两种看法,就是刚才你说的那种分歧。事物的发展已经证明我们的看法是正确的。后来的‘一打三反’、清查‘5.16’,都证明了文革就是这两种路线的斗争。”接着,他简要地叙述了文革的几个阶段。他说:“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和清查‘5.16’,是运动初期五十天白色恐怖的继续,不过最残酷的还是‘一打三反’和清查‘5.16’,红卫兵造反派被彻底打下去了。中央文革错误地估计了阶级斗争的形势,以为造反派好多都是有问题的。其实真有‘5.16’吗?在全国范围抓‘5.16’,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决策。”他显然不想提和康生的名字。
方云汉经过三年半的牢狱之灾,对待政治问题已经有些漠然,便不想再听这类的话。何天民也看出他的态度,便直接说出这次会见云汉的动机。他说:“现在正是批林批孔时期,经过‘一打三反’和**事件,中央已经发现了问题,这就是运动中的积极分子——造反派已经被清洗掉了。按照主席的观点,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于是发动学生起来造反。但是等到造反派真的起来造反了,夺了权,他们又不放心,因此利用部队的力量把造反派打下去。这一次落实政策,中央可能想着把我们再扶一扶。这样被打下去的人不甘心失败,就又起来要求落实政策,要求进班子。”他端起白瓷茶杯喝口水润润嗓子,明亮的目光注视着方云汉。
此时的方云汉在想,何天民这一次来到底要干什么,是要鼓动我东山再起呢,还是另有所图?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他们的意图,而老是谈一些形势方面的问题呢?方云汉毕竟不是原来的方云汉了,比那几年多了一点考虑性。
何天民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说:“我这一次来是想听听你的意见,看看你有什么打算,因为你毕竟是凤山县学生的主要头头,你的思想和行动将会影响到形势。”
方云汉见何天民是个很稳重的人,便决定实事求是地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谁知这时,杜若骑着自行车找来了。她推门进了房间。
“你?”方云汉向着妻子侧过头,很慌张地说。
何天民站起来向杜若点点头,微笑着。
杜若也微笑着向他点点头。
“有什么事吗?”云汉问道。
“家里来人了,叫你马上回去。”杜若郑重地回答。
“等一会儿不好吗?”云汉央求道。
“来人有急事,你回去应付一下再回来。”
“你回去吧,处理好了再过来,不行晚上聊。”何天民劝云汉说。
方云汉告别了何天民,用自行车带着杜若回家了。
其实并没有谁来他们家,是杜若撒谎的。
“你怎么骗我呢,杜若?”方云汉说,他满脸的不快。
“我不放心。”杜若回答。
“可是你也不能骗我呀。
“这算是骗你吗?——我叫你出来,就是想听听那人来找你干什么,咱好商量商量怎么办。”杜若解释说。
“杜若也是好意。”杜妈劝云汉道,“她是出事出怕了。这年头,形势不稳定,今天平安无事,说不定明天又乱起来。”
方云汉理解妻子了,便安慰她道:“没有什么,随便说了几句话,那个人也没有要我做什么。”
“我不信,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来肯定有事。云汉,你可不能瞒着我,有什么事咱们商量一下再说。刚才妈妈说了,这年头,形式不稳定,你觉得日子平安了,说不定又来一场灾祸。”杜若一边说,一边注视着丈夫的面部。
“他只说了琅琊市和各县的形势。”云汉道,“他说各地都乱起来了,好多在‘一打三反’中受打击的人都起来了。”
“他的意思是不是叫你也东山再起?”杜若又问。
“我还没有看出来。不过这个人是个好人,是我文革初期就认识的,琅琊农校的头头,很有水平,人也不坏。”
“‘一打三反’挨整的人有几个坏人?上边来一个政策,一大批人就成了坏人,成了反革命,成了‘5.16’。云汉呀,你不能不接受教训,不能什么事情都信以为真。你要是稍微有一点头脑,你就不要再起来闹了。你一个人受罪不要紧,我们老婆孩子怎么办?那年你在里面是一个人受罪,不接触外边的人,你身边也都是清一色的犯人,没有谁看不起你,可是我们在外边,政治上受到的歧视你是体会不到的。一个最底层的人都可以讥笑我几句……”她的眼里滚出泪珠。
听了杜若的诉说,方云汉也难过地低下头。他看看睡在床上的安儿那白白胖胖的小脸儿,再看看刚醒来用不解的目光望着他们的平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种感觉,是幸福感夹杂着歉疚。是他的灾难让妻子及其一家受到了牵连,以至于遭受了那样的浩劫。要不是他,人家也许什么事也没有呢?但愿再也不会发生那样的灾难,让他们一家过几天安定的日子。于是他说:“杜若,你也不要难过了。你放心,我会考虑问题的。”
杜妈也劝女儿道:“别想那些事了,杜若。心情好好的,为什么要弄得那么难受?你看你们,眼前看着一男一女的两个孩子,多么好呀。”
杜若的眉毛舒展开来了,他让刚刚睡醒的平儿领着爸爸到外面玩一玩。
方云汉亲了一口正在熟睡的安儿,然后带着女儿出了门。他们准备到路上的树荫里转一转。
但刚出门,吴梦溪和刘晴光带着几个人迎面走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