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十万虎贲下金陵(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问殿下,如何安排?”张国维一针见血,不愧是在北京作本兵的人,在具体事务上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史可法能否能够容纳下南京众多官员与勋贵,这是荆州能否在此后作为陪都的先决条件,如果不能,即便是荆州的条件再好也是没有办法。简单的一句话,足以体现他的能力。这是一个实务型的官员,朱术桂在心中暗暗对张国维下了定义。
听到张国维的问话,朱术桂笑了。在江陵十年,他已经认同这座城市,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浸润着他的情感,那里的每一丝变化都渗透着他的心血。可以说,江陵城就像是他的孩子一般,又有哪一个家长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夸赞自己的孩子,特别是,这个孩子还极为争气。
“本兵大人放心,即便是再多上三五倍的官员,孤也能够安排下来。”朱术桂自信满满地说道。
“张大人,辽王殿下说得极是,江陵的情况老夫很熟悉,容纳下南京众多的官员勋贵确实是轻而易举。”高弘图插话道。他是南京户部尚书,自然清楚荆州这些年来荆州翻天覆地般的巨大变化。
“崇祯十二年,江陵县城内有户一万五千余,口十一万七千余,到崇祯十五年末,增加到三万四千户,口二十一万余。崇祯十六年五月,荆州知府,也就是我朝唯一的宗室知府,辽藩长阳府镇国将军朱术垚大人上书布政司,老夫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境内大旱,流民不绝如缕,为赈灾计,请允募民夫修葺城墙,以工代赈,可绝暴起,所费钱粮由荆州府县地方一力肩承。’辽王与惠王殿下各助资十万两。工程历时半年,荆州城在周约三十里的城墙之外修筑外郭城,周长六十里,虽然比之南京规模要小,但已经超过京师,是荆楚乃至华中地区的第一大城。崇祯十七年初统计,户六万一千,口四十三万余。殿下,下官说说是否准确?”高弘图开口问道。
“高大人果然博闻强记。”朱术桂衷心称赞道。心里暗自盘算,南京户部只是闲置,这位高大人却能够记住远在鄂西北荆州的变化,显然又是一个长于实务的官员。明朝官员里面说大话的,玩诤臣的,喜欢进谏的所谓清流们一抓一大把,可真正有能力做点实际事情的就少之又少,像高宏图,张国维这样能力与操守都值得称道的就更少之又少,这些人可都是宝贝。
眼下广宁军控制地区大多采用屯田农庄的方式,在目前采用军事化管理还马马虎虎应付得来。可随着自己地位的上升,以后大明的一切都得由自己来操心,这种方式就不合适了。高大人虽然年过六旬,不过看老爷子的身体状况短时间内还没有什么问题,户部尚书这块儿交给他我绝对可以放心。
“孤还有一点要说。”看到众人都被高弘图说出来的数字震惊到,朱术桂决定再加一点猛料。
“扩建外郭城之后,原在城中的双轮商行迁移到外城,城中上万户为商行工作的民众也移迁到外城,原荆州老城北半部除了宗室以外几乎没有民众居住,孤索性将整个北半城民房都买下,在惠王府左边新建了辽王府,各家郡王也大多重建,空出来的几家郡王府,将军府略加改建之后就可以充作六部及各寺官衙。此外,高大人所有的数字只是指住在城中的人口,城外尚有二十余万人依附荆州城,新的又一道外郭城也在规划当中,到那时荆州无论是规模还是人口都将毫不逊色于南都,成为大明第一城!”
除了几个知情人,没谁能够想到一个地处西南偏僻地区的府城竟然会有这样的规模,在惊讶之余,也对朱术桂的实力有了重新认识。每个人都听到了朱术桂的话,大半年的时间竟然修建了一道六十里长的城墙,这需要怎样的财力与人力?
“不知殿下下榻哪里?下官等也好上门拜访。”张国维第一个打破沉默问道。
“这位大人看来是有了决断了。也好,高弘图年纪大了,最多再干三五年,而张国维比他小了十二岁,当年巡抚南方江南十府的时候劝课农桑,以德化民,甚至有余力调集粮草接济山东,水泊梁山所在地这些年在刘泽清的蹂躏下依然能够维持北地数省难得的平静与张大人的帮助不无关系。虽然在兵部尚书任上他没有什么建树,却是一个做民政的好手,正好可以接高弘图的班。”
想到这儿,朱术桂暧昧地笑了笑:“孤还是住在镇守太监府邸,孤的两位王妃多年未见,彼此甚是想念,孤在那边也方便一些。”至于为何笑得这么暧昧,在场诸位都是男人,自然心照不宣,倒是拉近了众人之间的距离。

看到不少人露出了动摇心动的神情,史可法急了,闷声开口道:“殿下,虽说江陵有这样那样的好处,然而礼不可废,祖宗家法不可废。南都是太祖爷定下的都城,即便是成祖爷北迁也依然以为陪都。今京师已失,当以南都为根本之地,以收拾民心,重整河山。”一番话说得大义凌然,无懈可击。
“史大人,祖宗家法上也没有丢掉京师这一条。”朱术桂冷冷一句话就重又占据了主动。
“你!荒谬!”犟脾气上来的史可法怒目圆睁,伸手指着朱术桂厉声喝道。
朱术桂忍无可忍,拍着桌子大喝一声“史宪之!你太放肆了!”这些年朱术桂久居上位,平素连一干大将也在他面前服服帖帖,早就养成一股霸气。发怒之后,这股气势不自觉流出,即便是史可法也心神一阵恍惚。
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胸腹当中的狂躁,朱术桂一字一顿地说道:“史可法,你听着。孤敬的是你师左公忠毅,而你本人持身亦正,虽然不是能吏,但总还是个君子,孤不想对你恶语相向。可你自己不要太过放肆了!朝廷以圣贤大道,礼义廉耻取士,怎么会出了你这种恶犬狂吠之徒?”
“你!”史可法被气得头疼欲裂,如果面前的人不是身份尊贵的亲藩,他发誓一定冲过去饱以老拳,展示明朝大臣在朝会上都敢于群殴的“英姿”,不可他不能,这个社会本就是不公平的,亲王地位尊贵,权势再大的官员也没有直面指责的资格。
“史可法,孤再说一遍,你不要太放肆了,否则有你好看。”朱术桂微眯双眼,寒芒一闪而过后立即收敛起来,语气听不出是喜是怒。熟悉他的杨飞知道,朱术桂是真的生气了。
看到气氛尴尬,作为主人的魏国公徐宏基只能硬着头皮打圆场,露出一丝苦笑道:“殿下,各位大人,不要伤了和气。”说罢,频频看着屋子里面的西洋钟,嘴里面还念念有词:“这是快到二更了。”
看到这样明显的暗示,诚意伯刘孔昭接话道:“诸位,天色已晚,殿下一路风尘,我等就不要耽搁殿下的休息时间了。殿下,您看?”
“也罢,孤也累了。史大人,孤刚才的话说得重,你别往心里面去。不过孤的话你好好考虑一下,非常时机当行非常之事,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需要行霹雳手段了。”朱术桂看了看史可法,尽最后的努力争取他的理解,虽然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可以忽略不计。无论是谁,阻挡他前进的唯一后果就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虽然刚才争执得面红耳赤,不过当从英国公府出来的时候,众人的脸上都是一团和气,恭送朱术桂兄弟两人在超过五百警备军骑兵的护卫下前往镇守太监府。从国公府前的大街上转过之后,朱术桂叫来一个随行的内卫高手,悄声吩咐了几句后,目送穿着黑色夜行衣的人影消失在黑暗之中。没过多久,刚刚消失的人又飘了回到朱术桂的身边。
“两位殿下,除了张四维大人与高弘图大人,其余人出国公府之后就往城北方向去,属下悄悄跟了过去,发现诸位大人一齐前往史可法大人的府邸,此外,属下发现削籍礼部右侍郎钱谦益也在其中。”
“呵呵,动静不小,东林的头面人物看来全都出现了。”朱术桂冷笑一声。“无妨,就让他们商量去吧,之前派人和钱谦益联系上了没有?”
“回殿下,上个月就已经联系了。按照殿下的吩咐,许了他内阁的位置。”
“老二,你不是很讨厌钱谦益么?”朱术雅感到很奇怪,他不止一次听过自己二弟对于钱谦益略显偏激的评价。朱术桂性格粗看相当和善,骨子里却是一个极为固执的人,只要他认准的主意,没有谁能够让他改变。
“不是讨厌,是鄙视。”朱术桂咬着牙说道。
“不过嘛。”朱术桂转过头,对着朱术雅狭促地眨了眨眼。“内阁除了几位大学士,还有学士,除了学士,还有人负责整理文书案牍,更不要说那些负责看门扫地,端茶倒水的人。”
“老二。”
“嗯”
“别人是一肚子的坏水,你简直就是泡在坏水里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