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杆又黑又粗的老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爷,您来啦,唱师傅那边火枪已经造好了,就等着您去检验了小的们现在也特别盼望能用上火枪呢!”庄园内,黑子躬身兴奋的说道,丫真的无愧于他的名字,肤色可以媲美包拯了。
“呵呵,不错,你们都辛苦了。去和亦洋要过年的红包,谁都有份儿。”朱术桂笑嘻嘻地说道。今天早晨,刚刚起床正在刷牙的朱术桂的朱术桂听说了火枪研制成功的消息以后,兴奋的把一大口冒着白沫的刷牙水全部喷在了亦洋的脸上,然后连饭都没吃,急急忙忙的就出城了。
在富生把制造火枪的工匠送到庄子里后,原来的兵器作坊已经改组成军械坊,这会儿已经有三四百人了,领头的是新来的制火枪的师傅。这会儿正领着人在瀑布旁边干活儿呢。和之前相比,这里多出了一个不小的院落。里面是一排水泥砖石结构的建筑,坚固耐用,且不用担心失火。此时,除了火枪之外,板甲的生产也已经开始,在校场上训练的两只二百人队已经是全副甲胄披挂,人手一支长枪。瀑布下游的小河旁,几台水压机的叶片正在不停转动,旁边的建筑里,工匠们正在生产板甲。
此时的明朝早已经有了手工的钻床,镗床等,水力机械在江南的纺织等行业上也是应用颇广,这些军匠出身的工匠们之前采用纯手工生产的方式就可以满足要求了,至于对工艺进行改进,你难道会奢求一群连饭都吃不饱的人会有这份蛋疼的闲心?朱术桂虽然本人比猪还懒,还笨,还能吃,可是这厮绝对是一个年少多金的主儿,而他所知道的东西可是经过工业革命之后上百年的积淀发展而来,比这个时代的人多出了几百年的知识,稍稍一点拨就足以让那些工匠们突破以往。
之前富生被葡萄牙人给骗了,花费重金买回来的所谓的水利钻床实际上到底是什么到现在也没有人说明白。气得朱术桂下了重赏,这群工匠如同是得了红眼病一般,没几天工夫即把一系列的水利车床给弄了出来。其实技术这种东西有时候就跟,咳咳,窗户纸一样一捅就破,思维上的障碍垮了过去之后,其实没有什么难的东西。所以,多捅捅其实是有好处滴。
自从应用了水利机械之后,生产出来的板甲和长枪质量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有了水压机,即便是荆州铁矿产出的残次品在反复的锻打之下也都成了精钢。看来还是要相信国货滴。
1779年,英国人发明了雷汞,很快,苏格兰人亚历山大·福希斯发明了火帽,为后装线膛枪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上半叶,普鲁士人N·德雷泽发明了后膛击针枪,由此开启了火器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的时代。士兵从此以后可以蹲着跪着趴着等等各种姿势装填弹药,作战的灵活性出现了质的飞跃,战壕从此成为步兵不可或缺的存身屏障。
朱术桂不是不知道雷汞如何制取,只是以现在的生产水平显然是不合适的,有了威力可以相信的火绳枪或者是燧发枪他就知足了。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多无聊啊,就像把妹还得十八摸,否则干巴巴的咋整。
“唱师傅,火枪在哪儿?”一见到被富生请来的唱师傅,朱术桂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就在里面,王爷请跟我来。”唱师傅一边往里面走,一边说道。这位唱师傅全名叫唱荣昌,祖籍河北沧州府。刚知道他名字的时候朱术桂就差点没被这位如此搞笑的姓给逗死。在他曾祖父那会儿,因为闹饥荒举家迁到了大同,在这座九边重镇里当了一名匠户,负责生产火枪。到了唱师傅这一代,他身为家里的老二,没办法子承父业。匠户的生活又极端的贫穷。所以,没办法,为了混一口饭吃,很早就出来闯荡,在很多的铁匠作坊里干过活儿。后来偶然间遇到了富生,三代匠户出身且走南闯北的唱师傅轻而易举的就把脑袋缺了N多弦的富生给忽悠住了。得知唱师傅对枪械生产十分精通以后,就把他给请了回来。
这位姓名诡异的师傅对于挣多少银子,分多少地,娶几房小老婆啥的一点也不在乎,但有一样,你得给他时间听戏,唱戏,这位唱师傅平常经常会唱上几句,就是难听了点,通常会达到与狼共舞的效果。据他本人讲,他之所以有了一个如此雷人的姓,纯粹是他太爷本身的恶趣好,老人家特喜欢唱戏,以至于以身相许,把姓都给改了。
“王爷,你没事儿吧?”看到朱术桂嘴巴张到极限,如同河马一般,唱师傅开口问道。
“唱师傅,你能告诉孤王这是什么玩意儿不?”朱术桂伸出手指着一个黑黢黢的东西哆哆嗦嗦的问道,看起来如同得了脑血栓后遗症一样。
“单兵火枪啊?这不是您吩咐小的打造的火绳枪么?”唱师傅好像对朱术桂看不出他的天才设计十分的不满。
朱术桂眼前的这个据说是火铳的东西的吨位似乎大了点。长度还算正常,大概有一米五左右,不过这口径也太吓人了点,十厘米左右直径的管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枪管,而且还是六根枪管连在一起的。显然,这是受明军制式装备三眼铳,迅雷铳等的影响,结果就弄成了这种山寨版的放大加特林转管机枪。不过加特林是装备在直升机和军舰上的,唱师傅的“单兵”火枪却是要一个人抬的。
“你真的确定这是单兵用的?”朱术桂表情诡异,伸出手哆哆嗦嗦的说道,整一个中风加面瘫。
“是啊!王爷,小的觉得这种火绳枪比燧发枪好使多了!再给士兵们穿上重装铠甲,嗯,盔甲也不用太厚,一两寸就可以了,肯定刀枪不入。谁能打得过啊?”唱师傅一脸得意的表情说道。
“那是,这玩意儿要是谁拿得动,就算是裸奔都无敌!”朱术桂郁闷地说道。这杆所谓的“单兵”火枪就算是给金刚用它都嫌沉,真要是给士兵们搁肩上估计都得弄骨裂了。
“怎么可能拿不动呢?王爷,你想啊,三国的时候关二爷一把百十斤的青龙偃月刀都能耍得舞舞生风,俺的枪也不是涌来耍的,能抗起来就行啊。“唱师傅振振有词道,好像他还很有道理,绝对是戏文看多得癔症了。
“燧发枪呢?“朱术桂问道,本来是本着有备无患,降低难度的考虑,朱术桂让唱师傅同时打造了燧发枪和火绳枪,这会儿火绳枪已经给弄成火绳炮了,他对燧发枪就更没有期待了,问这句话只是抱着一丝侥幸罢了。
“有啊,王爷,小的办事您就放心好了!“唱师傅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全然没看到朱术桂的脸色越来越黑,快赶上非洲人了。
“还行,准头不错,射速也还行,不知道成本怎么样?”朱术桂提着枪问道。刚才他去了林子里试了几枪,枪管上正挂着收获的猎物:一直被打掉了脑袋的没满月麻雀,一只刚断奶的小狐狸,尾巴上的毛被打秃了,还有两颗野菜,打猎的时候打偏了的副产品,正好用来煮鸟汤喝。
“回王爷,成本一点也不高,比那个单兵火枪便宜多了了,才二十两银子就可以一把。“唱荣昌得意的说道。
靠你先人板板的,丫的这也算是便宜!明朝自产的炸镗成癖的火绳枪才不到三两银子就可以打造一把。感情不是他的钱。这玩意儿这么贵简直是想让本王砸锅卖铁兼卖身!朱术桂在心里恨恨的说道。明朝末年,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二十一世纪初大约六百多块的人民币。也就是说,这种有效射程不过几十米,射速跟后世相比足以让人崩溃的铁杂碎的造价竟然高达一万两千人民币,后世里中国卖到非洲的56式冲锋枪售价不过才几百块人民币。一只完整的千人队需要四百支火枪,二十支手铳,八百杆长枪,加上盔甲,全部装备价值高达一万几千两的白银,而一旦战时,巨大的器械损耗和火药弹丸的消耗更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朱术桂计算了一下,以一支千人队计算,平时维持人员和高强度训练的费用一年下来大约是一万两白银,这还是因为现在这帮子陕西的流民不需要军饷的缘故。要是和满洲大辫子以及身后屁颠屁颠跟着的汉族藩王的虎狼之师对上了,三天一大仗,五天一小仗的,就真的应了那句话,“花钱如流水”。
不过就算是再贵,朱术桂也没的选择。南方地区气候湿润,一年当中一小半的时间别想用火绳枪,真要是正赶上掐得正爽的时候来一阵雷雨啥的,那乐子就大了。至于弓箭,这种闷热潮湿的条件下弓弦很容易受潮失效,射在人身上基本跟挠痒痒差不多,这时候就算没有义和团的大师兄给你念咒语或者贴几张喷过狗血的咒符也照样是刀枪不入。燧发枪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其弹药的枪口初速超过了重型火绳枪的三倍,在装备了纸壳弹筒后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两发以上,由于枪手不再需要对燃烧的火绳特别注意以防止自己成了人体炸弹被引爆,方阵可以排列得更加的密集,达到火绳枪方阵密度的一倍以上,这正是骑兵的噩梦。
当然,这得是正常的枪,像明军使用的口径没比太监的导尿管粗多少的“小”口径火绳枪不提也罢。历史上,正是由于步兵装备了带卡座式刺刀的燧发枪以后,才使得骑兵让出了战争中的霸主地位,而长枪兵也因此退出了战争的舞台。长达数千年的四大兵种(轻步兵,重步兵,轻骑兵,重骑兵)并存的状态让位于轻步兵和轻骑兵两者之间的争斗

“唱师傅,火枪的哪个部分比较难弄,成本最高?”朱术桂问道。
“回王爷,主要还是枪管,实在是太难弄了。不仅仅是慢,废品率也实在是太高了,生产这一根枪管,费了小的整整二十多天的时间,花费了十多两的银子。”唱师傅诉苦道。
明末的时候无缝钢管还是很科幻的事情,这会儿的枪管生产是一项繁琐到让人想自杀的工作。首先,准备一根长约一尺左右的圆柱形铁棒,把已经烧红的准备做枪管的铁板包裹在铁管外面,再用大锤使劲的砸,使得铁板严丝合缝,厚度均匀。当然,你还需要不断的抽出铁管,以防止两者合二为一粘上了。
燧发枪的枪管长度在一米左右,所以,费了吃奶的劲儿打造的管子仅仅是其长度的三分之一而已。接下来,还需要把三根这样的管子连接在一起,保证它们的接口处是密封的,当然,管子也不能接歪了,否则一旦炸膛的话,保证你比康熙脸上的小麻子还多。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这无疑是一项及其考验人品的活儿。
还是得准备一根铁棒,跟上面提到的一样粗细,比已经生产出来的管子要长一些。把已经加热到又红又亮(咳咳,咱可是正经人,别想歪了)的两根管子套在铁棒上,找一个纯体力爷们使劲在接口处用大锤敲打以便两根管子连成一体,当然还得在在接口处撒些有亲和作用的金属粉末,比如说这会儿还相当昂贵的铜,使得枪管接口不留下缺陷。最后还要把枪管扔炉子里加热,以消除应力。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比伺候自己老妈还累的枪管加工结束了。这会儿的枪管内膛粗糙不平,在用被大锤无数次的“亲吻”之后,枪管内膛的断面也不是纯圆的。这时候就需要用到钻床了,明末的时候已经有了这类设备,只是用人力操作的,效率可想而知。因此,在这会儿一个熟练的工匠一整天累死累活加工出一寸,一个多月才能加工一支枪管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活儿相当考验人品,对工匠的手艺,耐心,运气都有相当高的要求,稍有不慎,枪管就报废了。
得益于水利钻床的应用,半吊子的唱师傅仅仅用了二十多天就加工成功了一支枪管,假如换上熟练的工匠的话,十五天左右应该是可以搞定的。当然,这和之前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这样的速度根本无法大量的生产,因为朱术桂手里没有明朝政府手里那样的数量高达上百万的匠户群,他的手里仅仅有不到一百人可以用来生产火枪,每年最多也就是生产一千支上下,这还是在没有废品的情况下,实际上,能有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唱师傅,这里的工匠全交给你的话,一个月能生产出多少支燧发枪?”朱术桂刚说完,发现唱荣昌的脸“刷”一下就红了,简直可以媲美川剧里的变脸神功。
“这个,王爷,嘿嘿,您别生气啊,这个数!”唱荣昌伸出了五根手指。
“五百?”朱术桂试探的说道。
“啊?”朱术桂话音未落,就见旁边的工匠倒了一地。嗯,这个,确实有一点高估了它们的智商。唉。再也不能拿本王当参照了,真实越参照越绝望啊。“五十总有了吧?”就把他们的智商定成我们的本王的十分之一,这个应该差不多了,朱术桂暗暗说道。
“王爷,您再猜猜?”唱荣昌吧他那张欠揍的老脸凑了过来说道。
还猜个屁气死本王了!朱术桂咬牙切齿道。他现在恨不得把唱荣昌那五根长得跟胡萝卜似的手指砍下来喂狗。
“别打!王爷,我说。”在朱术桂使出了他的绝技王八拳以后,被打得抱头鼠窜的唱荣昌开口讨饶道。
“王爷,您别生气啊,五根。”唱荣昌小心翼翼地说道。
看来,这群半吊子的工匠们是指望不上了。朱术桂不怀好意地看着这群自认为无辜的工匠,虽然这也全部怪他们,主要还是被低下的枪管生产速度拖累的。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出无缝钢管的唯一可行方式或许就是铸造了,问题是铸造的产品会有很多的气孔和沙眼,这样的枪管使用起来很容易炸膛,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何况是现在。现有的铁料质量也很差劲,如此,铸造出的枪管质量只能是更为的低下。
朱术桂黑着脸拿着火枪来回的走来走去,旁边的人吓得大气也不敢喘。“看什么看?没见过这么帅的王爷是不?都给本王干活儿去!”朱术桂开口骂道。旁边的人立马做鸟兽散,如同打了败仗的伪军一样。
“喂喂!跑得最快的那个给我站住,对,就说你呢。跟本王走。”朱术桂一脸痞相地向四蹄腾空,跑得比兔子还快的唱荣昌招手喊道。
“好了!”朱术桂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说道。
“王爷,这样可以么?肯定会有沙眼的。”一身灰尘的唱荣昌看着刚刚做好的钢管沙模,疑惑的说道。
“废话!本王什么时候错过!”朱术桂洋洋得意的说道。
“就算有我也不敢说啊。”唱荣昌小声的嘟囔道。
“你说什么呢?”朱术桂龇了龇牙,顺手抄起了放在地上的一把大锤说道。
“小的说简直是对王爷佩服得五体投地,王爷天妒英才,咳咳,是天纵英才,英明神武,小的实在是佩服至极啊,唉呦!”唱荣昌一脸贱笑答道。还没说完,就被朱术桂一脚踹飞,脑袋直接插到土堆里了。
“王爷,好了!”看着新鲜出炉的钢管,唱荣昌兴奋地喊道。这可是用水压机反复锻打的百炼钢浇铸的钢管,当然,表面上还是有不少的沙眼。
“去找一根比这个管子内径稍微粗一点的钢条。”朱术桂吩咐道。
把钢管加热到炽红以后,由于热胀冷缩,刚好可以套在钢条之上,这个时候用水压机对其进行锻打,钢管里面的气泡和沙眼就被修复了,再小心的钢条(太恶了),防止两者黏在一块,此外,还需要几根备用的钢条以防止钢条过热变粗,而钢管也需要经常加热。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一根枪管就初步弄成了,由于套在里面的铁棒直径略微的大于枪管内径。朱术桂无意中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的枪管自紧工艺。这样加工出来的产品内膛要比之前用几根管子黏在一起加工出来的枪管内膛光滑了许多,断面也要圆上不少,用水利钻床“捅”了两个时辰之后,枪管终于完成了。
“喂!你干什么去?”朱术桂一抬头,发现唱师傅和几个听他手下的工匠一人抱着一根枪管离开。
“当然是生产火枪了。”唱荣昌疑惑地看着朱术桂说道。在他看来,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实在是搞不懂王爷为什么要问。
“放下,放下,都过来,本王有事情要讲。”朱术桂拍拍脑门说道。现在的火枪生产,每个人要负责从开始到完工的所有工艺,速度根本就是快不起来。至于流水线生产的概念,那该是到二十世纪福特公司在T型车的生产上才首次应用的。
“王爷,你简直是就不是人!“唱荣昌涨红着脸兴奋的说道,看到周围的人都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他,朱术桂更是抄起了才加工成型的枪管不怀好意的对准他的脑袋,这才醒悟过来自己的话有问题,赶紧又补上一句:“您是神啊!”
“哪里哪里,孤王不过是稍微比别人聪明了一点,稍微比别人天才了一点。咱大明还是有很多能人的,孤王也不过是能排在第二而已,还有陛下呢。”这厮貌似很谦虚的说道。
在刚才,朱术桂把生产火枪的工匠分成了三大组,一组负责生产枪管,里面分成各个小组,分别负责生产沙模,浇铸,用水压机锻打,用钻床加工内膛等,一组负责生产火枪的其它部件,里面再分成各个小组生产各个部件,第三组则负责组装。如此,每天可以生产五十只左右的火枪枪管。而且由于枪管质量的提升,火枪的发射药可以更多,射程也可以更远。
“好了,本王今天就睡在这儿了。亦洋你派一个人回去通知王妃,千万要说明白!别让王妃生气,孤王打不过王妃啊。”朱术桂一脸苦相对着亦洋小声说道。
“王爷,您老人家去睡吧,我们想试验一下,这个什么落花流水,哦,对,是流水线生产。”在旁边一个工匠的提醒下,唱荣昌说道。对于这些工匠来讲,碰到了一种全新的东西不让他们先去尝试一下比阉了他们还难受。
朱术桂薅着唱荣昌的脖领子仔细嘱咐了一番。临睡的时候搁下一句狠话,假如唱荣昌这小子要还是用这比蜗牛还慢的速度造枪的话,朱术桂绝对不介意让他每天拿着他的传说中的六根枪管的单兵火枪跑个一万米。把唱荣昌吓得浑身乱颤,跟身上通了一万伏的电压一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