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意孤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十七年末,广宁军杨飞兵团与周佳兵团以及骑三军等共计七个军的部队北上山东,河南与北直隶前线。。广宁军六成的高级将领因此没能赶上惠王登基的大典。
新皇登基必然要大赏文武,作为江陵新朝实际控制者朱术桂的嫡系,广宁军的将领们自然收获颇丰。
杨飞改封威远侯,食禄三千石,张小田封靖虏侯,食禄两千七百石,朱亦洋封忠信侯,食禄两五百千石,周佳封定北侯,食禄两千五百石,陈鑫海封开远伯,食禄一千七百石,尹旭封镇边伯,食禄一千七百石。后加入广宁军的黄得功保留其在崇祯十七年获得的靖南伯封号,加禄至两千二百石。
统领广宁军多年,朱术桂自然知道这些将领们的心思,那就是挣得一个爵位。
广宁军众将先是几年的时间躲在山沟里面训练见不得光,然后又只能挂靠在荆州当地的几个卫所当中,接下来征战多年屡立战功,可除了杨飞没有人得到爵位,不用说,一个两个已经是等不及了。
对于大明的军将们来说,得到一个爵位成为勋贵当中的一员是彻底摆脱文官压制的唯一办法。虽然这样会失去从政的权力,可一旦成了勋贵,经济上却有着相当多的特权,后代子孙最起码衣食无忧,哪怕是不能继承爵位的家族分支在军中也会有更好的前程,这样的诱惑没有几个人能够拒绝。
大明立国二百余年,绝大部分的勋贵都是洪武时期开国的那批和随着永乐皇帝靖难的元勋们,之后得到爵位的武将们就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了。别说是国公,连侯爵都鲜少有人得到。这一次广宁军除了杨飞之外,侯爵就有三个,在永乐之后二百余年的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而且三个侯爵在年俸上几乎逼近公爵,这无疑是裸的暗示。
只要立下了战功,国公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已经是人臣的极限了。
在年初一封赏确定之后,朱术桂特意派出了御林军的一个轻骑兵大队星夜兼程把印信与仪仗给新晋的几个侯爵伯爵们送了过去。得到爵位的周佳等人自然是喜出望外,没有得到的几个军长心中也有了盼头。既然这一次有了爵位发下来,那么等到自己立下大功的时候,少说也有一个伯爵,哪怕是最差的不世袭的那种,子孙后代也能世袭个卫指挥使。
大军移师之后,接连几个月都在修建工事,并没有战事发生。广宁军从建军起就把进攻渗入了骨髓里面,士气已经鼓得旺旺的,这下子更像是火上浇油一般,从上到下都嗷嗷叫着想要打仗。
只有打了胜仗,武将们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北线对于清军的反击已经策划了许久。差不多在广宁军主力北移之后,总参就已经拿出了对豫北,冀南以及鲁北清军的反击战方案,之所以一直没有发动,是因为缺少一个恰当的战机。而这个战机,在广宁军诸将封爵的当口,被杨飞给发现了。这才有了接下来清军得到假消息,广宁军诸将在豫鲁边境庆祝的情报,和接下来清军大幅度的收缩与集中。
清军在南线的兵力并不多,在豫北彰德府,北直隶大名府一带,由正红旗顺承郡王阿达里,镶红旗旗主,衍禧郡王洛洛欢统帅两红旗约一成的牛录驻守,总计十一个满洲牛录,汉军与蒙古牛录各八个,总计二十七个牛录五千余八旗军,另有尚可喜所部三千余人。郑亲王济尔哈朗统领的镶蓝旗一部,总计十四个满洲牛录,二十二个汉军与蒙古牛录,总计三十六个牛录七千余人,另有续顺公沈志祥所部三千人,主力驻守北直隶河间府,另以四个牛录控制山东济南府,前锋进入兖州府境内,与第三军保持接触。

总计南线清军共有八旗军六十三个牛录一万两千余人,老汉军八千,此外还有一万余新近投降的前明军。对于此时的清军而言,这只是很小的力量而已。
即便是广宁军能够全歼南线清军,对于多尔衮来说也只是无关痛痒,如果能够留下济尔哈朗与阿达里,洛洛欢等人的性命,对于多尔衮来说甚至是一件好事情。两红旗与镶蓝旗,正是如今多尔衮控制力度最差的三个旗。
若论独立性,当然是济尔哈朗家族控制的镶蓝旗最强,其父兄苏尔哈齐,阿敏两代以性命为代价,把济尔哈朗从满洲爱新觉罗皇室的内部斗争中摘了出去,这才有了他在镶蓝旗几十年的安稳。代善控制两红旗的时间与济尔哈朗一样久远,代善家族的第二代第三代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两红旗虽然所有的实权都在代善家族的手里面,可实际上却是漏洞百出,一旦如今年纪颇大的代善不在,两红旗很可能会分崩离析。至少在表明上看,这几乎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一对此保持怀疑的或许就是多尔衮,人老成精的代善怎么可能生出来都是这样的货色,从情感上讲,多尔衮还是倾向于尽早把八旗统一在自己的麾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八旗一体。
如果能以八旗军不足百分之五的兵力损失,换来对于占到八旗兵力三成的两红旗与镶蓝旗的绝对控制,相信多尔衮一定很乐意这么干,而且必然会这么干。
满洲人八成的力量留在北京附近,一旦春节过后,这部分大军除了留守北京的一部分外就将分路大举南下西进,南线清军的作用更多只是对北面主力的保护与对南面广宁军的威慑,纵然丢失了也无关大局。而广宁军北上需要三到四个军的参与,如果不能赶在清军南下之前结束战斗,那么很可能是一场大溃败。几个军的部队分散在三个省的战场上,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被数十万八旗铁骑踏成肉酱,从而破坏了整个北方防线的完整。
哪怕是能赶在清军南下前结束战斗,几个军大战之后也需要时间恢复战斗力,损耗的物资也需要从后方徐徐补充,对于北方防线同样是极大的削弱。胜之无关紧要,甚至是给满洲人帮忙,若败则性命攸关。对于任何一个在教导队初级以上的军官训练班学习过的人来说,都知道这一仗是应该避免的。
能够让如此违背军事基本常识的战役运转起来,让数十万广宁军进入战争状态,这样的权威只有一个人有,那就是朱术桂。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