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开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张东升说这事儿,周盈微微一愣,你刚才和我说过这个?我咋不记得了呢。
不过,不管说没说,反正现在是说了。
就是明天和台长交流一下的事情。
凭借现在张东升的名头,还有市局的各个领导,台长绝对不会有任何的犹豫的。
甚至于就算张东升没有主动找他,恐怕他都会派人过来。
这点儿小事儿,张东升竟然还要走周盈的门路,让周盈实在是有些好笑。
恐怕现在他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这间工厂在整个江城究竟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
正值盛夏,距离传统的9月份开学,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可是就在今天红星小学却已经是正式开学了。
只不过现在入学的,都是原本那家老孤儿院所有的孩子们。
张东升要为他们开办一个紧急的培训,摸清大家的文化水平也好按照年龄和成绩进行分级。
同时也在今天要为他们举办一个盛大的开学典礼!
就算是在旭日升乔迁到新厂这里,都没有举行这么大的场面。而眼下一个厂办小学的开学竟然如此盛大,让社会各界人士都不由得露出奇怪的表情,有些不能理解。
当然了,如果了解张东升的人自然也能够明白。
这个白手起家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年轻人,背后真的没有什么大人物,他就是从这样一间小小的孤儿院走出来的,而现在到了他要回报的时候。
章义、万国庆、刘长贵、李文清、张建军等等,这些和他接触过的国企的厂长,还有核心人员们,算是这批聚会的中坚人物。
而在这些人物之上的,则是市局的领导以王副局长为首,还有教育部很给面子的过来的一个副部长。
一个小小的小学开学,能够请来教育局副部长级别的存在,可以说完全是看在了王副局长的面子上,别侧面证明了,张东升现在的关系究竟有多硬。
老师什么的,提前早就找好了。目前只是一个紧急的培训,并没有寻找太多的老师,一共是4位。
语文数学都是班主任教,这是张东升专门从其他小学挖来的一位优秀教师,甚至于为了这位老师,他还亲自登门了好几次。
而另外的三位老师,一位负责教导英语,一位负责教导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等杂科,还有一位则负责体育。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教学生们英语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米国人,他的父亲是一位美国西部的老牛仔,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外教。
没错,就是当初卖张东升吉他的那个走投无路的“音乐家”约翰。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来到华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混来混去,他竟然成为了一位为人师表的教师。
这让他非常的兴奋,对于这份新工作也是投入了十分的热情。
不过这些人都也只是陪衬,对于张东升来说,今天最最重要的高贵的客人就只有一位,那就是从小把他带大的老院长。
当把这位颤颤巍巍的老人请上台,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了一丝敬佩,就是这么一个老人,就是这么一个可能没什么学问也没什么能力的老太太。
一个人支撑着一家孤儿院,这十几年不知道救助了多少的生命。

曾经有佛家弟子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可能对于这个老太太来讲,她的塔已经通天。
“院长讲两句,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我张东升的今天!
今天红星小学开学以后啊,咱们孤儿院的孩子们都能够正常上学,这是咱们自己的学校。”
听到张东升的话,老太太的目光流露出灿烂的色彩。
他站在讲台上,虽然身形有些佝偻,脚部有些颤抖,但是拿着话筒的手却很稳。
“这一天,我盼了很久了!在十几年前20年前我就在想,有一天哪,一定让我这些孩子们都能上得起学。
哪一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吗?可能他们的父母有些什么难言之隐或者有什么意外,才把孩子托付到了我这儿。
既然我收留了他们,就要对得起他们。
对于咱们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讲,上学啊,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
虽然说今天这一切不是我做的,但是我还是高兴。
大娃呀,你岁数最大,是当哥哥的,以后弟弟妹妹们上学,要多担待着点儿。”
听到老太太的话,站在人群最前面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点了点头应了一声。
他就是老太太口中的大娃,是目前还留在孤儿院的孩子里,岁数最大的。
眼见着大娃应了下来,老太太脸上似乎放心了不少。
“东升,你是做大事的人,我也不太懂,但是我相信你以后这些弟弟妹妹们就托付给你了!
我老了,守了你们这么多年,守不动了。”
说完这话,老太太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颤颤巍巍的独自朝着台下走去。
张东升连忙过去,慢慢的搀扶住这位老人家。
眼眶之中却是不由自主的泛起了几丝的泪花,就像他说的那样,她老啦,守不动了。
原本的个子,佝偻成一团儿,满头的黑发也变成了雪花……
这一刻,眼睛泛酸的绝对不仅仅是张东升一个,包括台下所有坐着的人们。
这个老太太文化水平不高,这两句话说的,也没有那么多的水准。
但是却是真正的真情流露,只有真正经历过,体会过的人才能说出来,才能懂。
送这位自己此生最敬重的老人坐下,张东升重新站在了台上。
朝着下方所有人弯腰鞠了一躬,尤其是坐在最前方的那位正闭着眼睛的老人。
“老院长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就像他说的那样,他老人家已经很老了,那么接下来将由我来守护!
只要有我张东升在一天,这家孤儿院就绝对不会缺衣少食,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书念,有学上。
只要你们愿意,我可以一直供着你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出国留学。
唯一的要求就是请你们记住你们的命,是老院长给你们的,是老院长拉扯着你们一点儿一点儿长起来的。
我不求你们能够为孤儿院为老院长做多大的贡献,只希望你们能够永远的记住自己是华夏人,是江城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