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预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霍去病突入渔阳腹地、生擒呼衍顿虽然功劳甚大,也体现了他的过人之能,但对这些韩安国帐下的人来说,终究是浮在空中,即使震骇也只停留在表面,这次却显然不同了。
这支军队人马来源复杂,数量最少,却是主力的是来自长安的南北军,这两支军队直属长安,应付突发事件,战斗力惊人。但大部分都是来自各郡的郡兵,平生也没有上过大的战场,和边地劲旅完全不能相比。虽然在生与死的战斗中战斗力迅速提升,却终究是不足。如果不是霍去病的计策精妙,使自己这方占尽了优势,此战的损失要远大于此。
霍去病所到之处,人人都尊敬的行礼,对他都是发自真心的服从,下达的命令更是比以前更快的执行,效率快上了数倍,整只军队井井有条,上下一心,拧结成了一股。
在霍去病手下安全更加有保障,又能立功,他们都心甘情愿,何乐不为呢?
对此赵则称赞不绝,按他的说法,士兵心甘情愿的用命这样的情况也只有在李广军中才会出现,现在则又多了一个霍去病。
李广是以儒治军,虽然效果惊人、军队富有朝气、战斗力极其惊人,前提条件却是他个人的人格魅力,却根本是别人学不过来的。大汉还有一支铁军却是程不识麾下,奉行以严法治军。相比而言,霍去病更加心服儒法结合的治军,自己现在虽然威望甚高,却不牢靠,还需长久的积累才可能如李广那般。
“你们为什么不随李敢,却甘心留下来随我。”李广虽然以儒治军,对手下要求不严,所以有这些士兵随李敢杀往渔阳的事情发生并不足为奇,但现在赵则他们明显就是不欲回去,却让霍去病摸不着头脑。
他不提还好,一说起来,顿时勾动了赵则等人的伤心事,这些铁打的汉子也忍不住双目通红:“公子,我们都是渔阳人,家里亲属尽皆死在匈奴人手中,我们不愿回去,除了想杀匈奴人报仇,更是想留在渔阳,保卫这里,这里……是我们的家啊。”
还是赵则哽咽着回答了霍去病,在这幸存的十数人当中,赵则已然成为了他们的领袖。他们随着霍去病等人在渔阳境内出生入死,百战余生,互相之间信任自是不用多说。而他们能够最后幸存下来,实力更是不用多说,再也没有比他们更适合做亲卫的人选了。
家,这个永恒的词勾起了霍去病的共鸣。
他们都有自己的家,那自己呢?是平阳那个家,长安的那个家还是另外一个时空的那个家呢……
十多年过去了,记忆中的那个遥远的家在刻意的忘怀之下,已然渐渐淡去,现在则猛然如有了缺口的大堤,无边的思念犹如洪水般一下子充盈了霍去病的内心。
自己终究不是这个时空的人,虽然掩饰的很好,却是永远无法被抹去的事实。
可是……
卫少儿满是关怀的脸随即出现在他心中,犹如一根救命的木头,霍去病紧紧抓住之后就再也不愿松开。
她才是现在他真正的母亲了,两世的情感瞬间融合在一起,前世的愧疚和今世的感恩……

无任如何,都不要让她失望,不要让她受伤害。
保护身边的亲人,这才是一切动力的起源。
“渔阳会重建起来的,在废墟之中一个全新的渔阳会诞生……一个是匈奴人噩梦的渔阳。”霍去病发誓道……
平静的三天,却让霍去病心中翻起了波澜。
现在他可以肯定了韩安国的伏击大军肯定出了问题,不然不可能到现在还没有一点消息传来。
陈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幸好上次战役狠狠打击了匈奴人,连摩那罗都杀死了,不然这样的状态,不吃败仗才怪。
赵破奴被派出去打探消息,朱诺一介粗人不懂得安慰,其余之人的话又听不进去,却让霍去病心中越发焦灼起来。
“把呼衍顿提来。”霍去病冷冷从唇齿间蹦出一句话。
赵则微微一愣,随即出去提人。
十数日不见,呼衍顿仿佛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人。当赵则等人把浑身潦倒,恍若废人的呼衍顿提来时,霍去病简直不敢认眼前这人,这还是昔日那个微风凛凛的匈奴勇士吗?
呼衍顿直接像一摊烂泥般瘫倒在地上,似乎连坐起的力气都没了?
当人失去了希望时,会颓废成这个样子?
赵则踢了一脚呼衍顿,想让他坐起来,呼衍顿身子一动,却并没有任何反应。
“算了。”霍去病摇摇手阻止了他的徒劳。
“呼衍顿,这段时间你过的可好?”
“有话快说,有屁就放,老子还要回去睡觉。”呼衍顿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句。
赵则浓眉一竖,正要发作。
“这么一个废人,就不要理会他了,算了,现在的射雕勇士已经成了癞皮狗了,我不愿再多说,送他回去。”
呼衍顿身子剧烈一颤,猛地从地上挺起身来,努力将自己立得如标枪般挺直,双目中爆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怒视着霍去病:“小儿,你侮辱我可以,却不能侮辱射雕勇士这个尊贵的名衔,如果不是你们耍诈,乌代这条背叛主人的死狗出卖,你能拿的下我吗?”
“计谋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你应该承认这一点,你们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霍去病怜悯的看着他:“告诉我伊稚斜入侵渔阳的意图,我会考虑放你回去。”
“回去,我不愿回去。”呼衍顿凄惨一笑:“我已经是废人,回去又如何。”
“回去你就死在故乡,被埋葬在故乡得我土地。”霍去病一字字道。
“故乡,草原……”呼衍顿双眼迷茫起来,心中陷入了剧烈的挣扎。
把呼衍顿送走后,赵则忍不住问道:“公子,你还真的打算放他走?”
“我会的。”霍去病肯定道:“但不是现在,至少在数年之后。”
为了心中的目的,就算不受诺言那有如何,更何况无任如何霍去病都会依言把呼衍顿的骨骸葬在他的故乡。
从呼衍顿口中得知的消息令人震骇,也令他对韩安国等人的处境产生了极度不好的预感。
当赵破奴把浑身浴血的傅展带到面前时,这预感就变成了事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