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六十岁的李成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成梁待众人走后,站起来拱手说道:“皇上留下微臣,有什么吩咐?”
万历微笑了一下,刚准备说话,突然又转了念头,说道:“那爱卿觉得,朕是要和你说些什么呢?”
李成梁摸了摸胡须,笑道:“如果微臣所料不差,皇上一定是要让微臣出兵关外,俺答汗此次倾巢而出,对我们消除蒙古隐患绝对是个机会。”
万历一怔,说道:“顺义王这次是出于对朕的信任,才去西藏迎佛,如果要趁此机会偷袭,这种事情朕可不会做。”
李成梁摇了摇头,说:“不是的,我们不是要去库库和屯,我们可以出兵蒙古其它部落,现在刚刚开春,草水未肥,正是鞑子们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出兵,不求杀人,只求抢掠其生活用的器具,杀其牛羊马匹。而刚好俺答的骑兵不在草原,微臣再指使耳目,在草原极言库库和屯的粮食与金银财宝是如何的堆积如山,这样一来,像朵颜、土蛮等部,他们必定会打破部落间多年的和平,去俺答部抢掠。草原一乱起来,最后得益的,自然就是我们了。”
万历心里一阵失望,如果真的这么做,势必又会挑起连绵的战争,打仗、打仗,你李将军今天的地位是靠打仗得来,喜欢打仗可以理解,但是,战争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站在帝王的角度上,万历终于明白了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苦衷,在以前那个时代的时候,万历老是不理解为什么朱元璋最后要杀死徐达、刘伯温等一大批功臣,不念在他们的功劳,也要念在曾经同甘共苦的兄弟情分哪……
原来,徐达等人天生是为打仗而生的。一旦没有仗打了,他们也就失去作用了,但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尽管他们没有用,你还是要养着他们,按功劳给他们爵位、官位,这还不止,他们也不可能安安分分整天喝茶看报。他们还要管这管那,想要立功,想要升官,想要再打仗……这对于帝王来说,是不能忍受的,所以明朝开国功臣,除了汤和。其他人都没有得到善终。
这个汤和,就是整天安安分分喝茶看报地。
万历现在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和平的北方,一个富足的、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辽东,这就需要搞好跟蒙古与女真的关系,这可不是打仗能解决的,因为就算打赢了又如何?你能杀光上千万蒙古人和女真人吗,这只会播下仇恨的种子,将隐患留给后代。
李成梁看皇上沉思不语,脸色有些不对。他也噤了声,静静地等待万历说话。
万历回过神来,看着李成梁,更坚定了原先地想法,微笑说道:“李将军,你猜错了,朕要说的,并不是这个。”
李成梁微微有些惊讶。说道:“还请皇上明言。”
万历站起身来,说道:“李将军,你今年也有六十了吧?”
李成梁一楞:“皇上,微臣今年才五十六岁。”
“哦。那是朕记错了,李将军,你的长子如松这次在宁夏立功无数,朕以为,他是一个能镇守一方的将才啊,你对他怎么看呢。”
听到皇上夸奖自己的儿子,本来应该十分高兴。但是李成梁心中总感觉到有什么不对。想了想,说道:
“我这么多儿子中。最聪明的就是如松和如梧了,如梧是我的六子,现在还小,还不能担当大任,所以我最为器重地,就是如松了。他不像我打起仗来容易感情用事,总是能用最合适的兵力做最正确的事,有子如此,一生无怨啊。”
“听将军这么说,令公子的才能尚且在你之上啊。”
李成梁不禁大笑了起来,摸着胡须说道:“微臣已年过半百,哪里比得过年轻人啊。这天下,毕竟是他们的天下啊,哈哈。”
“李将军说的是,”万历也笑道:“朕也想给令公子封一个更能发挥其才能的官,而不是一直在京营无所作为,可是……”
万历故意沉思不语,李成梁不禁奇怪,说道:“皇上,可是什么?”
“可是这将军往上,就是总兵,朕想来想去,也没有哪个地方的总兵位置适合他,”万历笑了笑,说道:“但是又不能让他这时候就回来辽东顶替你,李将军,你说是吧?”

李成梁大为惊讶,看向皇上,但皇上只是笑着,似乎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只得十分尴尬地说道:“是……”
“恩,那这事以后再说吧,李将军,朕准备后天就启程回京,这两天你把军队粮饷户籍的事跟殷爱卿核对一下,抓紧把收集地女真部族情况转交给程爱卿,还有南城马市,需要如何建设,需要多大规模……总之,该办的事情要办好,朕也好安心回京啊。”
李成梁脸色越发的不好看,避开万历目光说道:“这个自然,微臣一定办好。”
出了大堂,万历心中觉的挺不是滋味的。原来历朝帝王为了让老臣退位,说一些暗话,皇帝心里其实并不舒服,功名爵禄这种东西,一旦给了人家,要想再收回去,人家会怎么想?能不怨恨吗?可是,这个黑脸必须皇帝亲自去唱。大臣们建立的功劳,不单单是为了皇帝,而是为了百姓,为了整个明朝,但是,大臣们受到的贬罚,却只来源于皇帝,他们心里怨的,也只会是皇帝一个人。
皇帝总唱黑脸是很不好受地,到老了没有朋友是很孤独的,所以历史上总是会出现很多的皇帝代言人,这些人十分精明,能替皇帝唱黑脸,而皇帝也需要他们,比如和、魏忠贤等。
万历手下没有和,也不想有和,只好自己开口了。
要想治理好辽东,李成梁的总兵位置必须换掉,因为有他在一天,辽东就一天不得安宁,因为他还想要不停地建立战功,他还要不停地挑拨分化女真和蒙古。在镇压女真叛乱的时候、在抵抗蒙古军的时候,的确是需要李成梁,但是现在是和平时期,万历需要的,是一个能建设和管理的人。
不出万历所料,第二天,李成梁就提交辞呈,说自己年事已高,总兵一职事关重大,自己实在无力担任,请皇上允许老臣退养等话,万历推辞一番后,同意了他的辞呈,加俸禄六百石,赐良田一百八十亩,并降旨,调任李成梁之子李如松为辽东总兵,其他儿子、义子也多有晋升封赏。
李府。
这座全城最大最华丽地宅院,今天彷佛也因为主人地退休,而失去了它原本的光华,努尔哈赤站于门前,望着大门,神色复杂,也不知是难过还是高
一个通报地家丁走了出来,对努尔哈赤说道:“老爷请你进去。”
努尔哈赤穿过院子,进屋看到李成梁只着睡衣,半眯着眼睛坐着,似乎刚刚起床的样子。
“义父,怎么白天还要卧床睡觉,莫非身体不舒服吗?”努尔哈赤快走两步上前,关心地问。
“老了!”李成梁拖着长音说道:“走不动了,不躺在床上还能干什么?”
“在我心中,义父永远是那个阵前那英勇拼杀的辽东虎将,要说义父走不动了,别人或许还信,我努尔哈赤第一个不信。”
李成梁斜眼看了看努尔哈赤,笑了起来,说道:“你就是这张嘴,唬完了义父唬皇上啊,你那什么指挥佥事,也有五品了吧?”
“义父你这是在骂我啊,我能得到皇上错爱,还不都是义父栽培……”努尔哈赤正色道。
“嗯,”李成梁抬手打断他的话,说道:“你可不要小看了皇上,这些天义父都要装成年老体弱、足不出户,你可知道原因?”
“义父可是要做给皇上看的?”
“不单是皇上,也要做给其他的将军、还有朝中的大臣们看,这是要给皇上面子,懂吗?”
“明白,谢谢义父指教。”
“唉,”李成梁说道:“皇上前天故意说错我的年龄,把我多说了好几岁,我当时就觉得有些不对,皇上久居宫中,怎么会突然关心起我的年龄来了,后面他又提到军粮和军籍,还不断地提到松儿……皇上能这样说话,你觉得这像是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人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