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黄雀在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七月。军逼近居庸关,与耶律大石联手支持萧后,这使得燕京的紧张形势得到有效缓解。
李虎杀虎口大捷,重创金军,迫使金军不得不与其议和,这一战果震慑了燕京汉蕃百官。南北两府宰相萧干和李处温随即亲自赶赴居庸关,和李虎详细商量燕京的出路。
幽燕汉人认为,李虎是辽东汉人,大家都是同族,有共同利益,李虎会站在他们这一边,所以幽燕汉人很自信,认为他们可以控制幽燕局势。幽燕汉人势力的代表是四大世族,韩刘马赵四大姓,大辽国世代勋阀,他们纷纷赶到居庸关拜见李虎,劝说李虎和李处温联手,趁此机会把契丹人赶出幽燕,然后大家一起带着幽燕归返大宋。
李虎满口答应了,但考虑到萧干和耶律大石手握兵权,如果强行镇压,可能祸乱幽燕,所以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先把燕京局势稳下来,然后再出手。
李处温相信了。李虎是汉人,而且已经是大宋的藩王,不管是从汉人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大宋的利益出发,李虎都应该支持李处温和幽燕汉人控制燕京。www.xiaoshuodaquan.com
在李虎的斡旋下,萧后和南北两府汉蕃官员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之后,一致同意,迎立原大辽皇帝耶律延禧的次子秦王为大辽新皇帝,立萧氏为皇太后,主军国事。掌大辽权柄。
耶律延禧正在大漠逃亡,原来最有希望继承大统的晋王被杀了,另外一位有继承大统资格的秦王也在大漠逃难,也就是说,只要秦王没有迎归,燕京就是萧太后说了算。
这个皇统的人选是萧后、李虎和耶律大石反复商讨地结果,富有深意。
燕京丢失后,燕京的皇族、宫帐和契丹人都要撤离大漠。但在耶律延禧的眼里,他们都是背叛者,双方要内讧,要自相残杀,而让秦王继承皇统,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老皇帝把国祚败亡了,不得人心,此刻燕京拥戴秦王做皇帝,秦王有了实力,人心所向。军队臣服,从而可以逼迫老皇帝耶律延禧退位。他退位了,燕京的契丹人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契丹人因此得以齐心协力重建大辽。另外。此举也可以替耶律淳篡僭脱罪。www.xiaoshuodaquan.com耶律淳是因为皇帝逃跑了,国无君主,最后在大臣们的强迫下登基称帝的,现在他死了,让秦王继位,可以充分说明耶律淳对大辽的忠诚。耶律淳成了忠臣,分裂大辽之举也成了挽救大辽的功业,那他地妻子儿女、故吏旧部还有罪责吗?当然没有了。大家都是大辽的功臣。所以此议提出之后,汉蕃百官心领神会,都同意。
萧太后称制。改元德兴。
燕京局势暂时稳住了,但幽燕汉人密结大宋,要出卖萧太后和大辽,萧太后当然不敢信任他们,于是重用蕃官,萧干、萧得里底、耶律大石等大臣完全控制了军政大权。
李处温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幽燕汉人被李虎欺骗了。李虎投宋做藩王,不过是权宜之计,李虎绝不会甘心做个藩王,但他醒悟的迟了。萧太后和萧干等人不待他做出反应。就以通敌卖国的罪名把他抓起来了,抄了他的家。并于第二天把李处温、李父子凌迟处死。李处温的旧交故吏不是被牵连抓捕就是被罢官降职,幽燕汉人势力一夜之间遭受重挫。www.xiaoshuodaquan.com
幽燕汉人惊骇不已,对李虎更是切齿痛恨。如果不是李虎蓄意欺骗,他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集结汉军发动兵变,但李虎骗了他们,而且支持萧太后杀死了李处温,重创了幽燕汉人。
然而,幽燕汉人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萧太后接着下旨,彻查李处温卖国一案。短短时间内,燕京汉官人人自危,幽燕四大家族更是全部受到牵连,数以千户的官吏富豪被抓捕,家常被充公。
萧太后接着又诏告幽燕诸州,以抵御宋金强敌,护卫国祚为民,加大赋税的征收力度,横征暴敛,同时扩征兵役,要求各州县一个月内征募二十万乡丁,镇戍幽燕四方关隘。到居庸关。
幽燕地形势变化让童贯怒气冲天。耶律淳死了,萧太后临朝称制,李处温被杀,幽燕汉官遭到血洗,契丹人开始发疯地掳掠幽燕财富,更要命的是,契丹人穷凶极恶,竟然紧急征调幽燕三十万乡兵作战。
燕云的析津府、大同府两地在籍乡兵大约八十万左右,其中析津府至少有五十万。/www.xiaoshuodaquan.com这几年因为辽金频繁征战,契丹人屡屡征调燕云乡兵,很多乡丁成了金国的俘虏,燕云两地地乡丁人数急骤减少。此次燕京突然征调三十万乡丁,基本上算是把幽燕的乡丁一扫而空,这意味着大宋不但失去了内应,还将在攻击过程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归究原因,都是李虎在背后下黑手。
童贯和李处温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李处温甚至答应只待王师兵临燕京城下,将打开城门迎接王师,然而,当李虎出现在居庸关之后,一切都变了,童贯兵不血刃收复幽燕的梦想破灭了。
刘代表童贯质问李虎,“使相目的何在?大宋为了帮你守住大同,不惜全力相助,但使相又如何回报大宋?”
“我正在帮助大宋收复幽燕。”李虎意定神闲,慢悠悠地说道,“大宋尚未做好攻击准备,此刻燕京大乱,燕京就是女真人的,所以我帮助萧太后临朝称制,稳住燕京,避免燕京爆发内讧,此举可以给大宋赢得攻击时间。”
刘给李虎说得哑口无言。www.xiaoshuodaquan.com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不是李虎及时出手,现在燕京早就血流成河了,而大宋因为没有做好攻击准备,只能眼睁睁地失去机会。
“但你为什么支持萧太后杀死李处温?”
“李处温是个叛徒。”李虎从案几上拿过一份书信丢给刘,“他对童太师说,愿意挟持萧太后降宋,拱手送上幽燕诸州,但同样的话,他对完颜阿骨打也说了一遍。”李虎冷笑道,“李处温非常狡猾,他为了确保自身地利益,脚踏两条船,在宋金之间左右逢源。这种人如果不杀,大宋还有什么机会收复幽燕?”
刘也不相信李处温,但童贯认为李处温是一招暗棋,他在李处温身上下了血本,现在血本无归,童贯当然怒不可遏了。
“燕京征调三十万乡丁的事,你又作何解释?”
“这还要我解释?”李虎嗤之以鼻,不屑于回答了,但在刘的逼视下,他还是勉为其难地说了两句,“横征暴敛,必然引发百姓们地愤怒。此刻征调三十万乡兵,不亚于火上浇油,一旦宋军北伐,这些人势必临阵倒戈。大宋转眼就得到了三十万援军,如此强大的实力,还怕燕京拿不下?还怕山前七州收复不了?还怕女真人趁火打劫?”
刘愣了半天,搜肠刮肚,就是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这件事怎么想怎么不对,李虎绝不可能为了大宋,而是另有目的,但刘找不到原因,猜不透其中的玄机,只好告辞走人了。
刘前脚刚走,铁鹰就到了,耶律大石和萧得里底也从燕京联袂而来。
萧得里底的精神好多了。李虎给大辽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这条路很务实,成功的希望也非常大,萧得里底决心沿着这条路走到底,重建大辽。
按照李虎和萧太后、耶律大石拟定的计策,契丹人在幽燕刮地三尺,把幽燕所有的财富都搬到大漠去,但财富是死的,大辽重建还需要军队,而兵丁地来源就是这批紧急征调地三十万乡丁。人口搬不走,军队可以带走,这一招非常高明。
今天耶律大石来,除了和李虎商量一些具体事情外,最重要的就是请李虎帮忙,和逃亡大漠地耶律延禧联系上,“太后的意思是,最好把秦王找到,保护起来,以防不测。”
“这件事我即刻派人去办。”李虎点头答应了,“燕京的事告一段落,我要回大同了,我们保持密切联系。”
耶律大石和萧得里底把李虎送出了居庸关,目送李虎率军离去。
途中休息的时候,铁鹰犹豫了半天,还是忍不住小声问道:“你让契丹人重建大辽,将来就不怕养虎为患?”
“我当然怕。”李虎笑道,“我问你,燕京是不是信任我?”
铁鹰看看他,摇摇头,“鬼才相信你。”
“那燕京为什么听我的?”
“因为你对他们有作用。”铁鹰冷笑道,“将来,你挡了他们的路,双方就要反目成仇,大打出手。”
“对,所以我要打燕京。”李虎得意地笑了起来,“等他们把幽燕的财富抢到手了,把三十万乡丁训练好了,我就可以出手了。我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幽燕掳掠一空,哈哈……大宋虽然收复了幽燕,但拿到手的不过是几座空城而已。”
铁鹰明白了,两眼瞪着李虎,觉得这小子越来越无耻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