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生财之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岳明的这句话就等于是将谢怀仁,不,准确的说应该是他们的整个“谢氏刺绣庄”,还要加上他的一家老小从地狱之门口一下子就拽到了天堂的边缘上。
进门之前还是陪得倾家荡产也不见得能万事大吉,现在岳明的一句话却能让他狠狠地大赚一笔,这无异就等于是手里的一张巨额赔款单,却突然变成一张中了特等奖的彩票,这种刺激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就见谢怀仁步履蹒跚地走到岳明的近前,突然就深深地拜了下去,激动地张了几次嘴,可就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岳明也知道,自己刚才的那句话无疑就决定这个老头儿极其他们全家人后半生的生活质量,让他拜谢一番也并不过分,可是他看谢怀仁的情绪如此激动,刚才走路的时候也是一摇三晃,神情呆滞,不禁就吓了一跳,常言道“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啊,这老头可别在我这儿上演了这么一出悲喜剧来,那自己可真就好心办成糟糕事了,于是就稳稳地坐了回去,面无表情地说道:“谢老板不用如此客气,你是生意人,自然懂得这里面的道理!这次我出手相助,可不是白帮忙的,实不相瞒,我也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啊!”
他的这句话简直比给老头子打一针特效的镇静剂还管用,一下子就让老头从地狱和天堂的那种腾挪转换中清醒了过来;谢怀仁也是厚道人,如此的大恩大德如果不能让他有机会倾力相报,那还不把老头子给压抑死,此时一听钦差大人还有事需要自己帮忙,简直是拨云见日,于是急忙用手在脸上擦了一把,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恭恭敬敬地说道:“这就好……这就好。^^ ^^钦差大人有什么事请尽管吩咐,草民我……我谢怀仁定当效尽全力,不然我岂能安心地苟活于世啊!”
说实在的,他还真不知道在这个年月里,商人们南北运点儿货物还有这么多的难处。宋朝的经济空前繁荣,就是汉唐世代也不能望其项背,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以前他只是想着宋朝的水运系统发达,商人们做点儿买卖很容易,可是他没想到在如此艰难的水运条件下。这宋朝地商人还能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甚至还有后来的航海贸易,如此壮举不得不令人叹服啊!
其实现实的情况要远远比谢怀仁所说的严峻的多。宋朝的运输主要依靠的就是水运,随之带动起来的造船业也是空前发达;从北宋开国到现在,经过了半个世纪地休养生息,再加上朝廷没有政策方面的限制,如今官造船、民造船是一拥而上。大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平时还看不出什么,大家也都能在宽阔的河面上抢到一碗羹,可是一遇到航运的高峰,那这些民船就只能躲到港口里望河兴叹了;这些年,朝廷除了每年有几次大规模的南粮北运之外,朝廷还动不动的就要大规模的从全国征集粮饷、调动各地地驻军,那个时候航运就会极其紧张。如此一来留给商人们的河运资源可就少得极其可怜了。
要想改变这个局面,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如今他在京西校场训练禁军、研制新式的火器就已经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了;如果自己再插手这河运方面的事,那可真就是捅了马蜂窝了。再说自己现在真正掌握的是墨卫,如今的墨卫有能力解决这件事吗?
虽然没有能力解决这件关乎国计民生地大事,可要想借这种局面大大的赚上一笔,那还是有机可乘的,于是他将谢怀仁让到座位上,笑着问道:“谢老板家大业大,每年的货物运输频繁。www.xiaoshuodaquan.com不知道你自己家里养着多少条船,每年花在这上面的又有多少钱?”
谢怀仁这个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说起话来也痛快了许多,他见钦差大人问话,急忙起身说道:“回钦差大人的话。草民的谢氏刺绣庄如今养着九条大船。二十条小船,雇佣的船工二百多人。每年花在这上面的钱足足有十万两白银呢!”
“十万两?”虽然这个数字没有刚才毁约时赔偿地多,可是也蛮有震撼性的。试想,一个杭州的刺绣庄每年光是运费就高达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那整个苏杭呢,整个江南呢,整个大宋呢?
谢怀仁一看岳明还有些不太相信,于是就接着道:“其实只要一次性的置办好这些船只后,剩下地就是每年用于修缮地钱了,就是再加上那些船工们的工钱,每年地花费也不过就是三五万银子----”

“三五万两?”岳明道,“那剩下的几万两银子是怎么花出去地,难道都是在路上消耗掉的吗?”
这句话算是问到了谢怀仁的心里去了,只见老头儿一阵苦笑,无奈地道:“大人是明白人,不用老朽我多言,老朽想要告诉大人的是仅从杭州到京城的这段河面上,来往的船只一共要通过二十一个地方官府的关卡,另外还有五个是朝廷的三司衙门设在苏州、镇江、扬州、徐州和京城刘家店码头的大关卡;除此之外,还要时常经受那些水匪和一些官船的勒索,这又是一笔多大的花项啊!”
这几句话说得真让岳明感到一阵心惊肉跳,这么多的收费站,而每一个收费站无异于一台印钞机,这……这也忒狠了吧!可是就在这样近似于明抢的条件下,这些商人们仍然忍受着,并且还从中赚到了巨大的利润,这种毅力可远远要超过现代的那些商人们!
说到这里,岳明心中的那个大发横财的生意也就出炉了,那就是今后他的墨卫也要建一支分布在全国各条水系上的庞大的水上运输队,也就是一个大型的水上航运公司,这样做真可谓是一箭双雕,既可以利用水上航运这条渠道将墨卫的势利发展到全国各地,甚至无孔不入的地步,那么消息来源的渠道就可以大大的拓宽了;二来还可以为墨卫赚取巨大的利润,保障了今后整个墨卫庞大的财政支出,----那么,李迪和张尧佐想通过粮饷这条渠道来变相控制墨卫的计划也就会随之泡汤了。www.xiaoshuodaquan.com
墨卫要做到这一点简直太容易了,那支神秘的墨卫成功的抓获了敌酋李元昊,几乎将党项人安插在京城一带的奸细一网打尽,这些壮举早就名震天下了,如果墨卫的船在河面上航行,又有那个衙门敢半路拦截,那还不是一路横行无阻!
当然这些话可不能都说给谢怀仁,岳明只是笑眯眯地说自己手下的墨卫也要建立一支大船队,专门承接水上的运输的时候,谢怀仁就好像见到救世主一样得看着岳明,激动地说道:“大人有如此壮志,是我大宋黎民百姓之福啊!如果能省去中间那么多的盘剥和周折,大人此举真可谓一本万利啊!”
谢怀仁经商多年,岳明前世也在商海中滚打了那么多年,他们两个人谈话,那就省去了很多繁琐的细节,一晚茶的功夫下来,两个人就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今后合作的意向;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原本是帮了谢怀仁一个大忙,没想到却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
既然钦差大人已经答应了帮忙,那谢怀仁当然不会再去追问具体的细节问题,可是他也没有立刻告辞,就见他略一思索,慢慢地又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然后恭恭敬敬地来到岳明的面前,恭谨地说道:“岳大人,其实我此次前来还有一件事要告知大人。草民临行之时曾受人之托给岳大人传个口信!”
“哦,”岳明不动声色地看着谢怀仁,别看刚才这老头儿一会儿倾家荡产,一会儿走投无路的,说得可怜兮兮的,可是岳明明显地预感到了,谢怀仁接下来要说的事将会比第一件事更具有震撼力,于是笑着问道:“谢老板,有话请说,不必顾虑!”
谢怀仁一本正经地道:“这次老朽从京城返回江南时,适逢有一个京城的同行也要南下,所以老朽就让那个同行搭乘了我的船!----老朽的那位同行也是大人您的一位故交;这次我冒昧的前来求助于大人,我那位同行就托我顺便给大人带了句话!”
岳明一愣,怎么自己的故交越来越多了,不会又是个一面之缘的人来求自己放行吧;但是岳明看得出来,这个谢怀仁绝不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喜欢多管闲事之人,于是问道:“你的哪位同行是谁,他叫什么名字,他托你给我捎的又是什么话?”
谢怀仁缓缓地说道:“这个人就是昔日金陵苏家织坊的大小姐、如今京城赫赫有名的岳苏氏刺绣坊的女主人苏琪儿小姐!”
“苏琪儿!”岳明突然感觉到胸口一阵炙热,忽的一下就跳了起来,上前抓住谢怀仁的胳膊,“琪儿----琪儿她现在在哪里,她让你对我说什么了?”
岳明如此剧烈的反应显然大大的出乎了谢怀仁的预料,急忙说道:“苏小姐此时就在邳县渡口草民的一条船上,她要老朽告诉岳大人:她这次回金陵就是想着能见大人一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