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之天地动(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的每天里,无忧都要吃上两个蜜碗,然后再吃些别的东西,约莫有一月时间,病体已见大好……
蜜碗需用三斤白面,十个鸡蛋以及一斤蜂蜜,将面和匀,擀成半寸厚,撒上新鲜芝麻,将面折成双层,擀成半寸厚,切成手掌大小方块状,做成碗形,放入油锅中煎炸即可……
无忧本就擅作糕点,李世民最是喜欢,如今学起来自驾轻就熟,做出来的蜜碗更加酥甜香软……
这日作了一些,令彩映随着,将孩子们叫到丽正殿中,李世民难得半日悠闲,靠在软榻上随意翻看些书籍,三个孩子在周围坐了,丽质乌黑的眼,如珍珠明亮,水蓝绸子缎裙,是无忧亲手所作,丽质撒娇的依在父亲身上,巧笑道:“父皇,你看看丽质的裙子,好看吗?是母后做的,母后只做给丽质了!”
丽质说起来颇为骄傲,李世民听了,放下手中书籍,细细打量起越发标致的女儿,女儿眼睛流澈晶莹,像极了母亲,嘴唇薄匀,却与自己一般模样,李世民爱怜的捏捏女儿鼻尖,笑道:“嗯,好看,朕的长乐公主穿上就更好看了!”
青雀本也在一边持书阅读,见李世民抱起丽质逗弄,也跑上前去:“父皇,青雀读书之时,有一处不明!”
李世民放下女儿,眉眼带笑问:“噢?何处不明?”
青雀凝眉道:“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1)父皇,既然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难矣,却为何仍不知是否为仁?”
李世民不禁欣然,赞许道:“原来青雀最近在读《论语》,青雀可记得孔子曾不止一次谈到过‘仁’,孔子说,脱除了‘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人虽难能可贵,可是否为仁却是不知,可见‘仁’的境界极高,非常人所能企及,摆脱了以上四点,若是自满于现状,何以为仁?要不断追求做人的更高境界,所谓‘仁’者,并无止境!(2)”
青雀点点头,有片刻凝思,随而扬起了笑脸:“嗯,青雀明白了,青雀长大便不行克、伐、怨、欲,争做仁者!”
李世民笑着拍拍青雀,看看儿子,真长大了许多:“好,父皇等着看!”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3)!”
欢愉的气氛倏然僵凝,李世民收住脸上笑意,向旁看去;承乾目光平静,静得深而幽邃,虽他是大哥,却也不过九岁年纪,可那凉薄的眼神,却似看破了人间许多,无法寻到一丝这般年纪的活泼……
青雀脸上尤有一些尴尬,见父亲凝眉不语,却也无所作处,正欲说些什么反驳回去,殿门口,却有轻细脚步声,悠悠而至……
宝蓝色裙摆绣以擞和针金丝芦燕图,直上腰间处芦燕纷飞不见,月纱披帛锦绣轻盈,群青色缎丝横抹衣映衬玉容白皙娇柔,如自梦中走来,如入仙境神女香闺……
李世民一时出神,无忧眼如清湖碧水,潋滟神采诱人心旌生曳,再看不到病中恹恹怜弱,身态如弱柳迎风飘逸……

无忧将红木托盘放在桌上,蜜碗香甜气息飘散丽正殿中,丽质最先跑过来,拍手笑道:“母后,好香啊!”
无忧微微笑了,和暖如夏日朝阳:“先拿给父皇!”
丽质呵呵一乐,拿起一个蜜碗跑到李世民身边:“父皇先吃!”
李世民眼光仍在承乾身上滞留片刻,方才对向女儿:“好,丽质真乖!”
无忧依身在李世民身旁,君王笑容如风,握了无忧的手,青雀亦跑过来,靠着李世民坐下:“父皇,好久没吃母后做的糕点了!”
“是啊!”
李世民笑笑;“那青雀就多吃一些!”
说着,递在青雀手中一块,青雀接了,边吃边是连连称赞,无忧向旁望去,承乾只坐在那里不动,秀眉微微一凝,柔声道:“承乾不尝尝母后的手艺吗?”
母亲的声音总是柔和清婉,流入耳里,进入心中俱是温暖的……
承乾转过身来,冷漠的脸上终有一些柔和:“弟妹们先吃,我最后便好!”
无忧慈爱一笑,拉过承乾的手:“来,也不是不够,大家一起不是热闹?”
承乾随着依了过来,无忧亲自拿了个蜜碗给他,承乾笑了,笑的那样自然由衷……
李世民不禁凝眉,承乾自小怕他,却极力亲近于他,但不知从何时起,那般光景却已悄然不见……
“陛下,娘娘!”
彩映自殿口匆匆迎入,秉道:“淑妃侍女小素言,淑妃身体不适,却不肯传御医医治,身子怕会吃不消了!”
无忧一惊,看向李世民,李世民目光如邃幽深,却也冷漠得近乎无温,似彩映所说的一切,并与他无关……
“陛下,要不要……”
“来,丽质,父皇喂你吃一个!”
无忧一怔,李世民温情中隐有的漠然,不免令她有些微惊讶,从前,李世民常赞杨如夕傲然高贵,不与凡俗,当时封妃,亦言淑字正当如夕,可而今的冷漠,看起来,却早已寻不见当年的情意……
亦是有失望居多吧?无忧低低一叹,道:“先下去吧,说我过会便去!”
李世民逗弄着女儿,依旧目不移视……
………………………………
(1):出自《论语》——《宪问第十四》一: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2):可见‘仁’的境界极高,非常人所能企及,摆脱了以上四点,若是自满于现状,何以为仁?要不断追求做人的更高境界,所谓‘仁’者,并无止境!——这句话是然自己的理解,非官方!
(3):出自《论语》——《宪问第十四》二十: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说起话来大言不惭,那么他做起事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