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之天地动(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王疾病,朝野上下震撼不已,朝中大臣纷纷议论,天谴之说甚嚣尘上……
寂静几乎消失于人们视线的太极宫,于此时倏然沸腾,来往之人络绎不绝,纷纷暗示天子疾病乃上天降罪,一日不去,天灾便折磨黎民百姓一日,君王身体亦可能不能康复……
李渊本已安定在太极宫不问政事,这样一来,心中再生浮动,常留些昔日臣子在宫中商议朝事,久而久之,令原天策府僚和耿直之臣颇感不安……
无忌探病来时,亦向无忧隐隐有所提及,无忧深知,李世民登位,自要培植自己力量,虽对许多老臣予以留用,却对他们手中权利,或多或少有所损害,激进亦如裴寂,竟敢公然与一国之君对抗,李世民杀一儆百,本已使朝中安稳,可如今天灾**倏至,却令波澜巨浪平空再起……
终于,明白了岳凝的笑,那冷入骨髓渗人心骨的笑……
她得逞了,久居太极宫的她,早便知道朝中臣子多有不甘之人,并非一个裴寂便可成气,只要稍有风吹草动,民间朝里便会腾起巨浪翻江……
真好一招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留下供人传言惑众的“必遭天谴!”
大嫂啊大嫂,这……又是何必!
李世民时而清醒,时而昏睡,无忧日夜不离床畔,今日,却着了简单素雅的绫绡缎子,只挽一支飞蝶玉钗,端庄向太极殿而来……
李渊颇有些意外,太极殿中尚有裴矩、封德彝等武德旧臣,裴矩年迈,但本性不改,由隋降唐后,由佞转为忠耿,却仍留有投其所好、见风使舵之好;而封德彝原是两边不靠,可多年来的有名无实,亦令心中多有不甘,此时见皇后前来,两人俱有些拘谨,拜身见礼……
李渊望他二人一眼,方才道:“皇后今日怎有空前来?世民可好些了吗?”
无忧恭敬回道:“已见好了,还劳父皇挂心!臣媳多日未向父皇请安,当真失礼了!”
李渊笑笑,有些许刻意:“你身体原便不好,也要多照顾自己,世民若是好些,你便去歇歇,不必挂念着父皇!”
“应该的!”
无忧不着痕迹的转望向一旁两人,扫视四周,却不见一名宫女内侍,心中微有丝讶异,却平静道:“二位大人也在?”

裴矩与封德彝相互一望,封德彝道:“回皇后娘娘,闲来无事时,臣等便来与太上皇叙些闲话!”
“闲来无事?”
无忧微微一笑:“如今关内长安蝗灾与日加剧,黎民百姓饥不择食,陛下令开国库赈济,可其效微,想其中不免有中饱私囊者有待彻查,以除国家百姓之患,令灾荒不必成难,这些日来,陛下有疾,魏大人与长孙大人全理朝中事务,正当上下求计、齐心抗灾之时,昼夜繁碌、衣不解带,二位大人到难得这……闲来无事啊!”
两人心中俱是骤然一紧,清和婉约的皇后,音色柔和悦耳,却方知道,如此平润的声音中,亦能刀锋暗藏!
两人一时怔忪不知如何答语,李渊却迅速稳定下心来,沉声道:“皇后,二位大人只是来与父皇叙事,亦为黎民担忧,方才还与父皇说起,皇后说话……何必如此咄咄!”
李渊言语间明显带了责怪,无忧转回眼来,神色仍然平和:“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1)!臣媳身为皇后,虽是女流之辈,但天下兴衰,亦有责在身,急于心上,言语之间若有何不妥,还望父皇多多包含!”
虽是客气言语,却不乏犀利话锋,李渊神情略略一凝,想李世民重病在身,只听说无忧日夜不离其身,今日却突来到太极殿中,怕……不会是无意而为吧……
眉宇间有一分尴尬,望望无忧,眼神没有丝毫闪躲,清眉秀目间,竟有少见的警告光色……
不由得心中一颤,一时不知作何言语……
无忧亦不愿如此夺人,可如今李世民病重在床,朝中最是容易起伏动荡之时,若对此迹象知之恍若不见,只恐怕横生变故,如此,做些警告,亦令他们不要多做其他想法、动乱人心……
这天下,仍还有人担着!
太极殿气氛倏然死寂,无忧低一低身,恭敬道:“望父皇好生歇养,臣媳妇告退!”
裴矩、封德彝连忙拜礼恭送,面面相觑,惊出一身冷汗……
……………………
(1)出自《四书五经》卷七《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二章:有些人说话随意,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担负着责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