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天可汗(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安宫静谧安闲,愈发苍老的李渊似已熟适了这种日子,无忧日日请安依旧,更流露李世民盼望父子冰释的心,李渊心有所知,却不露半分声色……
两日后,四月初三,颉利被押回长安,顺天门城楼,天子之威赫赫,李世民例数颉利数项罪状,颉利一阵痛哭谢罪,李世民免其一死,令其暂住太仆寺中!
当日夜晚,皓月凌空,辰星耀明天色银河,苍茫夜幕,丹霄殿中,曼舞轻歌、管乐笙箫齐奏,大唐邀天同舞、盛世辉歌!
帝后同着盛装朝服,朱摆映着青红颜色,携手端坐丹霄殿中,两旁妃嫔依位而坐,穿银纳锦、浓妆艳抹,渴望帝王一眼垂顾,怎奈君王目中只有这天下盛歌,无暇分心,偶尔流露些温柔脉脉,也只是对着身边高贵女子……
群臣酒浓兴至、觥筹交错,亦为这太平盛世欢歌!
声乐腾腾中,唯有些失落的错觉,君王眼神掠过一丝伤感,俊眉微蹙起遗憾万分……
父皇,父皇,如今这天下升平、四海归心,难道,竟仍敌不过您心中积聚的隔膜吗?
“太上皇驾到!”
思绪忽地停滞,丹霄殿中歌舞骤然而歇,李世民龙目精亮,只于一瞬之间,烁出万般惊喜……
缓缓站起身来,眼望父皇盛装步步走进,双手紧紧握住龙袖,不自觉快步如飞,迎上李渊紧凑有秩的步伐……
“父皇!”
李世民心中跌宕,百感交集,李渊冲他微微一笑:“当年,汉高祖刘邦屈受白登之辱,毕生未能雪耻,而今,我儿却一举歼灭突厥,江山……不负所托!”
李世民胸中豁然疏朗,压在心里多年挥散不去的阴云、如烟散尽,只一句话,多少滋味挣扎,皆成往事,五味杂陈、密密交缠……
父子相视一笑,恩怨情恨尽在其中……
☆☆☆
鼓乐喧嚣、歌舞升平,怎比得上深爱女子脉脉温情……
一夜繁华落尽,只剩她笑靥如水温柔,枕在她墨染轻软的发丝上,淡香扰乱心海……
为何她一颦一笑令自己顾惜至此,为何她眨眼之间,便将自己的心、永世锁紧?今生来世、永生永世,不愿挣脱、不能放手……
李世民为她轻轻拉上锦丝稠被,她安然睡姿如莲,墨色睫毛浓密卷翘,在雪似的面颊上倒出迷人暗影,李世民不禁低下头去,轻吻她秀鬓如云,无比珍爱的女子,只愿一生执手相拥,再无他求……
心中突感幸福,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1)……
夫复何求!

李世民轻轻站起身来,今夜竟兴然无眠,缓缓踱出殿外,太极宫庄肃威严,如今大唐天下安平、四海归服,只望百姓富足安乐,于心再无所憾……
仰天长叹,感慨良多……
“你……真的很行!”
身边一男子声音熟悉,李世民回过身来,茫茫夜色下,一身影斜倚白玉栏杆,一柄宝剑在手,笑意清淡:“天下臣服,万民归心,草民……恭贺天可汗!”
说着,移动身形,走至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微微一笑,直视眼前男子,正是柳连!
“你也很行啊,这太极宫……都能出入随便?”
李世民笑得显然随意,柳连望着眼前君王之气、不怒而威,亦笑道:“还托陛下令牌之福!”
左右一望,调侃道:“陛下身边无一兵半卒,便不怕刺客行刺吗?”
李世民微笑不语,想想这些年来,风雨经历、坎途崎岖,身边多少人事,皆同岁月而去,人已非昨、今不似昔……
李世民望向星空浩瀚,感叹道:“你……仍不愿入朝,助我同创个大唐盛世吗?你该……也是有抱负的人吧?”
柳连轻轻一哼,笑道:“草民野惯了,本便不爱这诸多约束,从前,世事离乱、百姓困苦,便想与兄弟们一起打出个安平天下,可如今,四海升平、百姓日子愈见安稳,我……还有什么抱负?”
李世民望他一眼,不语……
柳连亦敛住笑意,望了望身后矗立威严的太极宫,眼神掠过一丝难言情致,心中突感酸涩,这许多年了,身边改变太多,却唯有这一份情致始终不变……
李世民自能看出他的心思,轻轻低眉,掩去眸中复杂光色;“想……见她吗?”
柳连身子一顿,不可否认心底刹那期许,却终还是压抑住万般挣扎,平静道:“不!”
转回眼来,有一丝苦涩笑容:“她……会很幸福!”
目光深而无底,长叹一声:“草民告辞……天可汗!”
李世民亦有瞬间惊讶,望着柳连一步步走下青石宫阶,背影微微晃动,他没有阻拦,亦没有出言挽留,不因心中曾经介怀,只是言语莫名滞涩——她会幸福,她……一定会幸福!
柳连紧紧握住剑柄,心中割舍的疼,漫漫浮上唇角,他不知,此时的笑有多么僵硬,只知今生,此情此心无悔,永不改变……
…………………………
(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击鼓》
(2)此非柳连结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