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群策(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枫转首睨了范增一眼,很突兀地问道:“范先生,你看盖聂如何?”
范增颇习惯了杨枫这种天马行空,跳跃式的思维方式,沉静稳重地道:“彼可为公子亲卫将。”
杨枫一笑,侧着头意味深长地道:“亲卫将?先生是指其忠心可信,还是认为他的才具能力不足独当一面?”
范增深邃的眼里流过一抹睿智的光彩,笑笑道:“二者皆有。我与盖聂相处有日,此子信直义烈,绰有古风。这类人物,节气为本,然诺许人,既以身许公子,断无反复,公子亲之信之,他自会以国士相报。但盖聂虽明义理,终是出身市井,游侠草莽,非世家子弟斗苏可比。义切中抱,养廉贞之行,敢担当,勇任责,不避汤火之难,是其良品。而兵者,乃诡道之学,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盖聂之所长,将兵临阵适足为其短。故而我认为他才堪为公子亲卫将,若必欲使独当一面,必痛加磨砺不可。”
杨枫抿了抿嘴,微笑道:“你可知他在市井草莽间的名声?”
范增略一愕,半眯着眼,摇摇头又点点头,露出凝重的神色道:“有一件事,大梁的乌家酒楼里,一个小管事,是榆次人氏——那一次他无意间知道了盖聂的身份,激动得简直语不成声,显然,他是带着敬畏崇慕的神情仰视着盖聂的。自那以后,他几乎是成日里就诚惶诚恐又兴致勃勃地围着盖聂打转······我可以想见,盖聂在榆次一带,甚至更广阔地域里的盛名。”
杨枫沉默一会儿,《史记·游侠列传》瞬间流过了心底,不自觉地慢慢叹道:“游侠豪倨,藉藉有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人貌荣名,岂有既乎!公子一言中的。真是人貌荣名,岂有既乎。”范增喃喃念了几遍,由衷叹道,“荣名为饰表,称誉无尽啊!”
杨枫的手指轻轻在案几上叩了几下,神采焕发,一挥手臂道:“闾巷之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任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不夸张地说一句,盖聂,就相当于榆次的一块天。从州郡长者到贫贱小民,从贤豪到少年,知与不知,多慕其行延颈相交,他声望之巨大是无与伦比的······呵,待得到代郡后,倒是应该让他回一趟榆次,大力地宣扬一通,以他的影响力鼓动当地的人们到代郡,无论是失地的农民,还是商贾工匠雇工,渴欲功业的无赖侠少,只要是人,有用的人,我都要——代郡,有着未尽出的山泽之利,未尽垦的生谷之土,无数建功立业、扬名声显父母的机会,能够给到来者开辟资财之道,提供所希求的一切。民众,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我希望在利益的带动下能尽快把代郡整个实力提升起来。”
“公子······”范增的神色颇为奇异,既似欣赏,又似阻止,略一迟疑道,“公子非无名之辈,出居一方重地郡守,举动多为瞩目,动静太大太急,恐朝廷相疑忌,反为不美。”
杨枫的目光越过范增,盯着挂在后面墙上的一柄长剑,冷冷一笑道:“不是还有出镇代地的长宁君吗?天塌下来他这个高个子去顶啊!代郡是他赵家的,又不是我杨枫的。当日武灵王不是曾想着封安阳君为代王,与赵相并列吗?谁知道长宁君海阔天空的又会萌发什么心思呢。再说,你忘了朝里可还有尉缭辅政······其实,代郡实力愈强,也愈是安全!”

他眉梢一扬,神色一凛,一按案几,长身而起,负着手来回踱着,缓慢地道:“用间的第四方面,就是大力交结潜势力巨大的地方豪侠,赢取他们对代郡的好感,甚或以义招之。日后有事,能让他们投袂起而相助,至不济也得置身事外。想当初,周亚夫平吴王刘濞叛乱,至河南得大侠剧孟,喜道‘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嘿!咳咳,古书所载,虽不尽不实,但豪侠的能量可见一斑。”一时忘形,竟说漏口了,杨枫干咳两声,急急掩饰了过去,瞥了尉缭、范增两人一眼,笑吟吟地道,“侠以武犯禁。韩非公子只看到了带剑者结党连群,快意恩仇,对国家法度不利的一面,却没看到他们名不虚立,私义廉洁退让,很有着足以称道的地方,亦可为定风波之人。列国纷争,纲纪失序,法制自然荡驰,现实困境,社会不公,豪侠之风大行其道,何能禁绝。不如以恩义结之,移其私义为公义,若信陵君求取朱亥、乐刑等人,何况我们尚可以扬名边陲塞漠的大义相招揽······魏无忌,这倒是个不可小觑的劲敌,只怕这几项举动瞒不了他。”
范增朗朗一笑道:“公子放心,对付信陵君,我却是已有了计较。”
“快!快快道来!”杨枫喜出望外,“唰”地转过身,盯住了范增,心里生发出紧张的、触摸得到的急切期待。
范增微微一笑,稳稳当当地道:“公子可还记得,方才我说过,此次回来,还带了一人。”顿了一顿,唇边**一点笑意,一字一句地道,“魏国公主魏凌漪。”
朝杨枫、尉缭笑了笑,范增声音低沉地道:“大梁动乱,是源于一场突发件,打乱了所有人的既定部署。老谋深算的信陵君显示出的应变能力、手段远远超过了安釐王、龙阳君,行动神速地敉平内乱,独掌了魏国大权。西行迎接魏太子增的新垣衍立即转而投靠了信陵君,把太子增交到魏无忌手里,稳定住大局。若说此人不是早在幕后为信陵君竭尽犬马,我是决计不信的。由此可见,信陵君蓄谋篡权,布局极为严谨,想来他对秦国的趁火打劫定然也留有不为人知的后手。对于我们而言,雄心勃勃的信陵君能在短期内稳控住魏国的局势是很不利的。幸得乱中,魏公主魏凌漪得脱大难,孤身避入雅湖小筑。我有意使她明了了真相,再说动对魏无忌恨之入骨的她,让她随行来邯郸求援,请求赵国出兵助魏国靖难,平灭觊觎大位的枭獍权奸······当然,赵国根本不会,也毋需出兵,朝廷上可再打发她往韩国求援。便是为的借她这张口,把信陵君嫁祸龙阳君和齐国、弑君叛乱之事闹大,从中添油加醋,务必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魏无忌素以礼贤下士、信义卓著的谦谦君子形象立世,使人敬重,令人尊崇,贤者影从云集,为他驱驰效命。这就是要打破他的声名,让他在世人眼里成为一个阴谋家、伪君子。没了往日的名声,魏无忌也就完了一半,昔日平原君失客的场景,便将重演于信陵君府中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