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出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唐时期,西北的契丹已经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常常南下掠夺。直至我宋时期,中辽才处于相持状态。因为双方势均力敌,且我朝繁华,无论是从兵力,还是从民心所向来看,辽都没有取胜的希望,所以一直两方都相安无事。
我和赵永寰一路快马加鞭赶回京城,为的就是辽国的事情。
这次辽国忽然大举进攻,听闻领军的将军是个人才,以谋取胜,我朝边境将领一时被攻得措手不及,节节败退,现在主力被契丹精兵围困。契丹再过几个城便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一旦他们取下澶州,这将严重威胁大宋都城,甚至需要迁都。
因为辽军取胜迅速,我和赵永寰远在江南,近几天又没有怎样出客栈,所以对于突发的战争瞢然不知。
先帝在位时,赵永寰他们三兄弟均因为要建立威信而领兵抗辽。现在战事爆发突然,赵永晔自然要昭现在正和我玩得乐不思蜀的赵永寰回来京城,带领十万精兵前去救援。
因为我们出游江南的时候边走边玩,因此用去许多的日子,现在将马车换成了千里骏马,回京只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
这次回京后,赵永寰并没有把我带到他的七王府,而是把我送到了丞相府,便直接去找皇上共商大计。
因为爹爹是丞相,所以朝中大事我都能了解得一清二楚,不久听闻赵永寰已经决定出征,而为了振作士气,赵永晔也亲自随兵北征,而赵永深则留在京城和我爹爹一起共撑朝政。
我虽然已是意料之中,但还是大吃一惊,连夜进宫晋见赵永晔。
赵永寰三兄弟还在议事堂与群臣讨论抗辽大事,我这个平日不问朝政的丞相之子冒冒然闯了进来,令众人都大感意外。
我目光如炬,一进大殿立刻双膝跪下,道出以军医身份随军抗辽的请愿。
虽然我只能文不能武,虽然我没有赵永寰他们的宏韬武略,也没有他们的英姿飒爽,但是我有媲美神医的医术,有悬壶济世的理想,有一腔的热血,
还有就是和赵永寰一样的,爱我大宋王朝的心。
大殿内一时静嘤嘤,赵永寰三兄弟相视而望,最后是我爹爹作个揖,上前一步,启奏道:“虽然臣非将门,只知以学识报国,难上战场,而犬儿习得一身精妙医术,且有心报效我朝,皇上便恩准了吧。”
赵永晔不说话,所有的人都将视线透到他的身上,我定定地看着他,他也居高临下地看着大殿正中央的我。
赵永寰只垂着眼帘,似乎不打算说些什么,看着脚尖,让我对他的心中所想无从猜起。
半晌,赵永晔一挥手,缓缓道:“好。柳菲,你明日随军出发。”
大喜,连忙叩谢圣恩,作个揖便退下到赵永寰平日习惯出入的定安门去等他出来。
傻乎乎地等了很久,差点要像马一样站着都能睡过去的时候,才看到赵永寰沉重地从内走出来。
我连忙扑过去,站到他面前。
赵永寰起先见到有个黑影闪出,警戒之极,见原来是我,才放松起来,拉着我上了他的马车。
马车上赵永寰叹息道:“真是的,你怎么这么鲁莽呢?其实你安安全全地在京城里,我更能用心打仗……”
“坐着等待和浪费才学不是我的习惯。”
“我知道……所以我不阻止你……”他撩开布帘,看着窗外寂静的街道。
“其实……我除了想报效大宋外,我……还是有一点儿担心你……。”我犹豫了片刻,才说出心里话,果然,赵永寰有点惊讶,转头看着我。
想来也惭愧,自从我回来京城后,赵永寰都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如此露骨的关怀,我却从来不曾对他做出任何实际的回报,这是我第一次对他坦白我对他的关心,还有担心。

“我不曾接触过战事,可听说上至将领下至士卒,受伤都是家常便饭?当然了……谁受伤了我都会去救……可是我想,万一……只是万一,你受了伤,我可以在你身边,也不至于万一有个庸医误了你的伤势……你……应该相信我的医术吧?”
赵永寰低下头,和我额碰额地贴在一起,搂着我,轻笑起来,然后将温暖的唇贴到我的眼帘处,“有你这句话,我一定出尽全力作战,我一定为你保全这片锦绣山河……”
他又啄了啄我被夜风吹凉的鼻尖,沉重地说:“只是……在前线时……我无法像现在一样时刻随地保护你……你千万小心……”
我点点头,笑笑。赵永寰也笑,问我:“可以吻你吗?”
羞红了脸并不是我的作风,我也不是个等待情人幸临的女子,微笑着推开他一点,赵永寰有点失望,我闭上眼睛,凑上唇,贴上他因吃惊而微开的嘴唇。
片刻,赵永寰稍微用点力,环着我的后腰往他那里压了压,反客为主,霸道却不失温柔地把舌头伸进来,碾转纠缠着……
马车来到丞相府门前,赵永寰看着我下了马车,在车里对我笑起来:“好好休息,明天早点起来,我先来接了你再一起到永定门带兵出发。”
我和他道个别,顺着夜色进了丞相府。
第二天一早,我便起来了。
爹爹亲自为我准备了些行李,语重心长地叮咛了我几句,眼中含着强烈的担心和不舍,却始终没有说出来,但我也满足了。
反而是奶娘,哭得眼睛都肿了,想来是一夜没有睡好。拉着我的手,一口一句小心点儿,临出门的时候拉出我的手,放了个东西到我的手掌心,我还没来得及看是什么,她便合起我的手掌,让我握紧了它。
“好好放在身上,我去城西的观音庙里求的,人们都说很灵,一定可以保菲菲少爷平安……前线不比家里,要自己照顾好自己……”
离开了丞相府,我和赵永寰一起奔向永定门。
在赵永寰的一声令下,抗辽的十万精兵便浩浩荡荡地奔赴前线。
一路上急行军。我不是很习惯,连着走了很多路。虽然是在马背上,但是一直摇晃的滋味也不是挺好的,何况正值隆冬,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刀子割脸似的痛,不过,值得兴幸的是没有下雪。
走了一天整,我累得在马背上摇晃着,好几次都差点掉下来,一直在我旁边骑马的赵永寰眼明手快地伸手扶我一把。
赵永晔当了这么久的皇上,急行军来却比我还要轻松得多,心里真是不服气。
一直就这样走了好几天。大概是因为冬天的缘故,有一小部分的士卒饶是身强力壮,也是不能完全抵御寒冷,得了风寒。
军队里每人配发的药物似乎疗效不佳,我看了看药方,发现少了一味药。这种药十分普通,单独用的时候没什么大的作用,但是若和恰当的药材一起治疗风寒,却有意想不到的疗效。正因为这点很少人知道,而此药又普通之极,所以军队里没带多少。万幸的是,它很贱生,一般的森林里都可以找到。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黄昏扎营后,我都和其他几个随军大夫一起潜入营地旁边的森林里采这种药材。赵永寰多数时候都会和我一起去,除了他们要讨论很重要的军事攻防战术,才放我一个人去。
因为行军迅速,又走了好几天,我们的队伍渐渐地接近前线的战场了。赵永寰和他们讨论的时间越发的多起来,所以今天晚上,我照例自己一个人去采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