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初具规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10月17日,白止战才随“陪京”号回到那球港。
虽然“陪京”号没在战斗中受损,但是动力系统的老毛病又犯了,得趁回港的机会好好检修一番。
今后的几个月,“陪京”号是帝国海军唯一能够出战的航母。
“横江”号呢?
按照海军司令部在16日发来的消息,“横江”号的舰体出现了结构性损伤,原本计划在年底回造船厂进行大修。因为有很多主力战舰需要维护,所以“横江”号的大修工作已经推迟到明年。
这艘航母暂时是指望不上了。
其实,因为“横江”号缺席,所以海军司令部准备把跟随第一舰队南下的“海龙”号调回来。
第一舰队有没有“海龙”号,问题都不大。
可是对大批在大战爆发之后招募的飞行员,能不能到航母上进行训练,影响就非常的巨大了。
哪怕只是驾驶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与起飞几次,意义也非同凡响。
陆上模拟场地?
再逼真的模拟场地,也无法还原航母30节顶风航行的场面。
随“陪京”号到达那球港的还有“鲁河”号快速战列舰。
因为“龙江”号得回造船厂进行维修,所以按照海军司令部安排,“鲁河”号暂时编入第四舰队。
“鲁河”号先在那球港检修,摸清楚损伤情况之后,再制订维修方案。
至于其他受损战舰,都前往帝国本土港口,返回造船厂进行维修。
只有航母与战列舰需要占用大型造船厂的船坞,其他的战舰去小型造船厂,或者停在码头旁就能修好。
因为没有安排过来,所以白止战在那球港住了一个晚上。
别看那球港是第四舰队母港,白止战也来来去去好几次,可是在此前,他从来没有在这里逗留过。
也没什么好奇怪的,那球港几乎是一座大工地。
因为荒废二十多年,加上在上次大战中遭到毁灭性破坏,所以在收回这座港口之后,帝国海军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复港口的基础设施,然后按照当前的标准,建造更多的基础设施。
别的不说,只是修建深水码头就要费很大功夫。
上次大战期间,深水码头的标准,是让吃水在9米以内的战列舰停靠,而当前标准,至少得增加到15米。这就是,帝国海军下一代快速战列舰的满载吃水深度达到12米,算上冗余至少需要15米。
此外,大部分建设工作,其实是在这次海战之后才正式开始。
原因就是,如果海战打输了,帝国海军未必能够守住那球港,也就得按照战略防御标准进行建设。
现在,海战打赢了,得按照另外一套标准进行建设。
简单的说,就是把那球港建设成为帝国本土之外最大的军港,成为帝国海军进军东望洋的出发地。
其实,海军在做这个规划的时候,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那球港离帝国本土就1000千米,因此就算没有那球港的话,从帝国本土港口同样能前出东望洋。
有必要耗费资源来扩建那球港吗?
显然,这个问题得换种方式来看。
帝国本土东部地区,各种条件还算得上理想的港口,只有浦州港。
至于前本土舰队的母港,桅樯港,条件非常的一般,主要是在岛屿上,交通运输算不上方便。

帝国海军对桅樯港一直不太热心,就是离本土太近。
把浦州港变成军港?
显然,这肯定不行,因为浦州港还承担着民运业务,是帝国本土东部地区最不可或缺的商港。
可见,对帝国海军来说,要么那球港,要么桅樯港。
必须做出选择,就肯定是那球港。
在上次大战前,那球港就是面向东望洋作战的头号军港,以那球港为母港的本土舰队就主要在东望洋活动。
那个年代,帝国海军本土舰队就是东望洋上无敌的存在。
按照海军规划,最快到年底,几条主要码头全都会建成。
到时,包括即将服役的大型航母在内的所有战舰都能够在那球港停靠,并且得到全面的支持。
如果一切顺利,新历103年,那球港所有基建工程都将完成。
到那时候,这里能够容纳上百艘战舰!
在那之前,恐怕帝国海军已经向东推进了数千千米,那球港也再不是前线港口。
吃了晚饭,白止战与周涌涛在港口里转了一圈。至于李明博,他跟着“帝都”号去了浦州港。
要说位置,那球港在琉岛最南端,西边是像胳膊一般伸入大海的右臂半岛,恰好把港湾围住,形成天然的深水良港。
在港口北面十多千米外,还有一座正在营建的大型机场。
按照规划,那是一座海军航空兵基地,而且是东望洋舰队航空兵部队的总基地,建成后能部署数百架作战飞机。
建造航空兵基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训练规模。
在新的训练体系下,新招募的飞行员得先在岸上训练3个月,飞行时间达到200个小时之后,再转移到航母上进行起降训练,完成50次降落,通过了考核之后,才正式编入作战部队。
关键就是,航空兵的规模比战前扩大了好几倍,而且在持续扩建,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培养飞行员。
虽然是在夜间,但是港口里面依然是热火朝天。
此外,白止战他们还发现了一件很奇特的事情。
一些工人正在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战舰,准确的说是以浇筑水泥的方式,建造一艘看着像是战舰的船只。
当然,那只是一艘船只。
在让周涌涛去询问之后,白止战才搞明白,那是一艘工程船,一艘自航式坞船。
正在建造的是一个分段,建成的几个分段已经拼凑起来,而在所有的分段建成,并且拼凑起来后,坞船的长度将超过300米,能为包括5万吨战列舰在内的舰船提供服务,而且能够进一步扩大。
将来,甚至能容纳6万吨战列舰。
用混凝土浇筑的是坞壁,船底部分依然用正常方式建造。
每个分段的传递是一艘小型浮船,在排空压载水舱之后,就能浮起来。
为了能够航行,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在后部与前部增加一节配备用柴油机驱动的推进分段。
用混凝土,一是强度足够了,二是能节约钢材,三是在破损之后容易修补,其实主要是为了节约钢材。
对此,白止战很是感叹。
不是说钢材不够用,而是在大规模战争中,这种没有战斗力的军辅船,有不亚于战舰的价值。
因为能够节约受损战舰往返航行所用时间,所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之下,一艘坞船相当于一支舰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