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奇怪的现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格林斯曼先生苦笑着说道:“如果要说感受的话,只有一个词来表示我们情报部的心情,那就是‘奇怪’!”
“哦,此话怎讲?” 舒尔曼院长不解地问道,会议桌边的其他专家也期待地看着格林斯曼。
格林斯曼说道:“根据我们的调查,他们既是技术开发上的巨人也是技术应用上的矮子。各位不在意的话,请让我仔细说说。”
格林斯曼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当然这家伙很有文学天才,讲起话来很有趣,让会议室里这些技术权威们听着他那些多余的话也没有厌烦的感觉:
自从我们从那本《世界材料》的杂志看到华唐已经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新型复合材料并出售给我们国外那家汽车公司后,我们马上就与我们国外的那家公司进行了联系。他们应我们的请求给我们航空快递过来了一块板材样品。同时他们也很快给我们发来了一个关于相关情况介绍的电子邮件。
据他们说这种材料是从一个名叫“湘南泽宇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小公司购买的,购买过程也非常具有戏剧性,当时我们那家公司的一个总工程师被华唐官方客气而执着地邀请参加一个滨海举办的国际钢材博览会,当然我们研究院也接到了这个邀请,但我们没有理他们,毕竟那种博览会我们暂时还看不上,除了场面热闹美女众多以外,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也许正是由于有了这个复合材料而出现了一次意外,但在此之前谁能预计到了,因为可怜的我们并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
当时这个湘南泽宇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借用了另一家公司的展览场地展示了他们开发出来的产品。当然象所有华唐企业一样,在那个材料旁边站着一位漂亮的小姐,也正是这位小姐让我们的那位总工程师产生了好奇,不经意地拿起了他们提供的样品看了一下,这一看,就让我们的总工程师放不下来了,这材料是如此的好:晶莹、光滑、质量轻、强度高……,所以他就派人直接到那个公司去订购了他们的产品。
那是一个场地狭小、规模毫不起眼的公司,而且里面一天到晚臭不可闻,糟糕的情况令人窒息。当然除了两名美女,特别是里面一个负责财务的女子简直是美艳惊人,我们到现在也没有想通为什么那个肮脏的小公司里面有两个天使般的美女。
由于华唐的钢材质量一向不行,因此这么好的复合材料要价也很低,基本等同于我们国家二流钢材的要价甚至还低,只有区区一万五千元一吨,当然这是华唐的华币,相当于我们这里五千克郎一吨。他们这个公司年产量宣称是六千吨一年,实际在五千六百吨左右。我们那家公司购买了四千吨,占总量的百分之七十。
我们那家公司的人员无法进入那家公司里面,但从公司外面的情况了解看,那家公司的效益并不好,厂房破旧,厂门口更是难看,一张劣质钢筋和铸钢焊成的大门就能看出他们的公司不景气,该公司的员工也非常少,据他们观察这个公司的所有员工才二十多人。

另一个可以说明它不景气的事实是当地警察由于他们非法购买了别的机械厂的废钢铁角料而拘留了那个年轻的老板,公司也被封闭了一个多月,最后打赢了官司才恢复生产。
就是这个不景气的小公司,却生产出了让我们惊奇的复合材料,这就是我们感到奇怪的地方之一。
不过听周围的居民讲这个小公司里面有教授、博士或专家,你们应该知道在华唐象这种家庭作坊似小企业是不可能有这些人才的,这也是我们感到奇怪的地方。
另一个奇怪的是,公司的保安非常严密,保安人员中有非常专业的安全专家,与公司的规模不相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华唐共和国的科技高层已经注意了这个公司。在那次博览会上华唐的国家工业部部长曾说过要到那小公司去视察,但没有迹象表明该高官去过那里。但他的影响却呈现出来了,同时我们估计这个小公司之所以能迅速打赢那场官司,估计也与该官员的影响有关。
第四个令人奇怪的地方是他们生产的材料本身。象我们研究院在纳米研究方面一年投入的资金是那个小公司年销售额的十多倍,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说我们投入的研究资金太多,事实上卡加联盟国、桑库共和国、卢利敦共和国等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都不会比我们少,他们是怎么找到这个技术的,在他们的样品中,氯化钠、二氧化硅的比例非常高,几乎与铁的含量接近,各占三分之一,在这里面没有发现贵重元素,当然如果镁算贵重元素的话,那它就含有贵重元素,但就算是镁也非常稀少。而且氯化钠、二氧化硅甚至铁等基本原料的纯度都很低,氯化钠几乎就是海盐直接加进去的;二氧化硅几乎就是从河底挖出来就倒进了锅炉,除了不含水,什么都含;至于钢铁就是华唐一般企业生产民品的铁,杂质非常多,含碳量也高。刚才我也说了,他们因为非法购买废钢铁角料而吃了官司,他们就是用废钢铁角料做原料,比我们那些普通钢铁的质量还低。
我们公司可是对材料要求非常苛刻的,只就氯化钠而言,我们的要求就是必须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也就是五个九的标准。可为什么我们只能在实验室一克一克地炼制而他们却成吨成吨的炼制呢?所以我不得不说那个公司的人掌握了上帝的手。
第五个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国家竟然没有发现该种材料的战略意义,一年总共才生产这么几千吨,就这样让别人给买走了。最过分的是一个华唐南方的电器厂家买了这种难得一见的材料以后去做电饭煲、微波炉这些家用电器,而且仅仅六千多元一吨,不,应该是二千克郎一吨,听那个小公司内部人员讲,南方那个电器厂是第一批购买他们产品的人,所以不好意思加价。简直是……是……,我在这里真的不好说什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