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子文化程度不高,可唯一佩服的一个人还就是个文化人,李敖。
觉得这个台湾人特牛B还是个挺偶然的机会,那天闲的无聊乱翻电视,看见电视上一个人戴着电影“V怪客”的防毒面具,手里拿着一圆柱体催泪瓦斯弹指着说,“你们不要接近我,我再讲一遍,不要接近我,因为接近我的话我还有这个东西,我劝你们离开,这个会不要开,至少今天在我面前不能开,你们怎么处分我都没问题,律师我都请好了,我礼貌地通知你们,女士们先离开,你们不离开,你们也得走开,我给你们表演一个威力啊,你们受不了的---”再看清楚,原来是台湾“立法院”程序委员会上,他是为了反对“军购”在闹场。后来,这老小子还真喷了。于是,这牛人老子记住了。
至此,他什么我还都关注上了,他有些话老子觉得说的还蛮在点,也记着了。比如他说,“对敌人,要永远斗争;对朋友,要间歇斗争”,“有时一个男人不想重婚的原因,不是不想讨两个老婆,而是不想看到两个丈母娘”,“只隔着墙对你笑,而不爬过来的才是好邻居”,----老子最喜欢他那句,“每人都有缺点,我的缺点是爱说真话;每人都有优点,我的优点是,愈来愈欣赏我的缺点。”当然这话套老子头上只适合后半句,老子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几乎没真话,不过,老子也是越来越欣赏咱的缺点就是了,呵呵。
怎么突然想到李敖呢,是因为眼前这个王韶。脸圆圆的,如果戴个眼镜,长的还真象李大师哩。老子一脸兴味儿地看着他,甚至还主动斟了茶恭恭敬敬给递过去,脚脖子上的锁链哗啦啦一响,引得人都看着我,王大人接过了我的茶,虽然修为是好,看不出什么,可那初看向我举动时的惊讶诧异还是有的。要知道,小王爷走哪儿我在哪儿,这主动给人斟茶还是头一遭。老子也不管其他人看什么,神色如常地退回该站的地方,继续看着这位王大人。“王大人,您认为太子在那儿能坚持多少天呢,”
首座上的小王爷也只是淡淡开了口。王韶放下茶盏,也正色道,仿佛没刚才咱这段小插曲,继续正题,“雁门城内有军民十五万人,存的粮食仅够吃半月,形势危殆,如同累卵。”
老子大概听懂了他们在说什么事儿:太子这回代表皇帝去雁门视边,突厥趁机作乱,把雁门围了,也就是把太子给围了,这下要去救啊,本来这事儿轮不上他这个才初守边关的晋王去管,朝廷有的是重臣委以此任,可偏偏他皇帝老子下了个诏,就让他去救!搞不懂他老子怎么想的,这小儿子才十三岁,又病秧秧的,还才到边关,这样一个艰巨的重任就砸了下来,被围的可是太子咧,救好了是功,救不好---那可是死咧,啧啧,两个都是儿子,这是偏谁又轻谁呢,这皇帝心难猜。

老子不管这,我只听见小王爷括了括杯盏说,“事不宜迟,我今晚就带家将五千先去,李彻李大人集结太原、西河、马邑屯卫部随后,”
别说王韶他们各个惊大了双眼,就是老子也实在不相信此小儿如此游戏,“家将五千”?是的,他来镇守边关,他老子是拨了五千禁卫给他做私卫为他守家护院,可,这够吗?对方可号称三十万大军!而且,你急是急,也用不着这样急嘛,又不是没人马,你召集一下,明儿后儿再出发,那王韶不也说了,太子可以撑上半月吗,咳,孩子气----
你要去送死自己去死吧,老子也用不着操这心,可关键是,看架势,他去不捎上老子那才有鬼,这不明摆着要老子跟着他去送死?所以,老子也气呼呼地盯着他,嘴上没毛,真是办事不牢!
“殿下,这可不是儿戏,此乃大计,可要仔细着斟酌谋划---”他最敬重的老大人李雄都开口了,可小孩子不为所动,抓住我的手站起了身,“就这样吧,这次就让我和李大人去了了这件事,老大人和王大人请勿惦念。放心。”还微笑着一安抚。说着,牵着我走了。
他说的李大人是指李彻,想想从一开始到现在这位确实一直没做声,小王爷话一完,他也只说了三个字,“臣领命。”咳,这位葫芦里又是卖的什么药咧?
这也管不了了,老子现在只想保命,还在考虑是不是要整个大病搞个卧地不起赖着也不跟去,可这小子更狠,他牵着我直接进了寝宫,命宫人为他和我直接就换了装,俱是轻便行服,一边换装,一边下了几道命令,简洁而严厉,然后,----咱就已经坐上了这辆看上去非常平常的马车。
五千禁卫呢?哪里还看得到半个人影!操!他这是到底要干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