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风将起 两广有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35年1月中旬,日军首先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南京政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5至7月,其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又借口“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胁迫南京政府批准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梅津达成的条件,即世人所称的“何梅协定”。
然而,日本并未就此终止他的势力渗透,依然在华北制造一系列事端,同时加紧进行以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为重点对象的上层策变活动。12月18日,终于在北平正式成立了既保存南京中央政府和宋的体面,又有一定“自治”之实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在日本侵略者的压力下,南京国民政府特派宋哲元为委员长,王揖唐、王克敏等为委员。
国民党中央对日本步步妥协退让,不但约束中央军不得与日军发生冲突,而且将张学良的2万东北军调往陕北剿共。这引起了主张抗日人士的极大愤慨,纷纷站出来表示抗议,要求中央政府停止内战,对日宣战。
看到全国舆论走向对蒋介石主导的中央政府不利,有些地方军阀势力以为有机可趁,对中央大权的觊觎之心顿时活泛了起来,紧锣密鼓地组织起反蒋阵线,策划倒蒋行动。^^ ^^
1936年5月12日,胡汉民在广州病死,白崇禧由广西来到广州吊丧。
“胡公不幸辞世,望陈兄节哀,万不可忧愁消沉,广东诸事还得陈兄料理。”白崇禧似乎很关怀地说道。其实他当然知道陈济棠愁眉苦脸的不是因为胡汉民之死,而是因为蒋介石对他逼迫得越发紧了,中央的势力已经逐渐伸进广东。
陈济棠愁眉不展。说道:“这里没有什么外人,白兄就不要说那些场面话了,我可不认为人称小诸葛的白兄会看不出我为什么事发愁。”蒋介石借胡汉民之死向他提出了五条建议:第一。取消两广的半独立地位;第二,派人取代胡汉民在广东省政府之地位,改组广东省政府;第三,原粤系人物愿意到南京工作者随意,不愿者中央政府资助出洋考察;第四。粤军各军师长由军委会统一任命;第五。===取消广东货币,统一以法币。
很明显,这五条压根就不是什么建议。而是削权命令。这样的命令,陈济棠当然是不会服从的,但是又担心中央军会对自己下手,所以终日愁眉不展。
白崇禧微微一笑,说道:“别人想要把刀架到了你地脖子上,其实也没什么好愁的,难道陈兄你手里没有刀吗?如果陈兄担心自己手里的刀不够锋利。广西方面愿意携手广东打造一把所向披靡地利刃。”
桂系军阀早就想联合陈济棠共同反蒋了。只是陈济棠既想扩大地盘,又怕丢了老本。患得患失,迟迟不肯毅然反蒋。此次白崇禧见陈济棠被蒋介石紧紧逼迫。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说服他举旗反蒋的机会。
陈济棠依然是愁容满面,摇摇头说道:“中央军百万之众,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即便两广联手,恐怕亦无法与之抗衡。”
“目前蒋介石的军队绝大部分部署在黄河流域,既要防备日军的进攻,又要防止山东的韩复榘、山西地阎锡山、陕西地张学良和杨虎城发生异动,而且还要部署兵力向陕北**的军队包围进攻。.com所以,中央军是不会有余力大举南下的。”白崇禧尽力打消陈济棠对中央军地畏惧之心,“另外,我们还可以联合云南的卫**一起出兵,必可大增胜算。”
“卫**?他们实力确实不错,但他们会同意反蒋吗?”陈济棠觉得一直以来卫**都没有扩展地盘的意思,担心其不愿意反蒋。
白崇禧很有把握地说道:“这个陈兄不必担心,众所周知,卫**对抗日的主张是非常支持的,早就对中央消极抗日很不满了。所以,我们打出反蒋抗日的旗号,相信卫**也会认同的。虽然陈济棠也觉得白崇禧地分析非常有道理,但他却沉默不语,看得出来依然犹豫不决,毕竟一旦兵败,身家性命可就全归零了。
见陈济棠依然不下定决心反蒋,白崇禧继续鼓动道:“我们这时候进行反蒋抗日,在政治上军事上和外交上都是绝对有利地。^^^^只要西南作出抗日姿态,登高一呼,全国必定响应。蒋介石如不顺从民意对日宣战,则必然垮台无疑。陈兄,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不可错过!”要是王旭听了,一定会惊叹白崇禧的推销口才,实在是不可多得地传销人才啊。

“这件事非同小可,容我再考虑考虑。”陈济棠虽然已经很是心动,但想起他还要去找两个人确认一番,所以没有急着答应下来。
陈济棠优柔寡断的样子让白崇禧心里恨得牙痒痒,痛陈利害这老半天居然还说要考虑考虑,他真想抓住面前这个猪头海扁一顿。不过,幻想归幻想,表面上当然只能很有诚意地说道:“这是当然,举兵大事理应充足考虑,陈兄若考虑妥当了可派人通知我。”
白崇禧这小诸葛如果知道陈济棠地考虑一番是去找人扶乩,非得气得吐血身亡不可。陈济棠每逢疑难之事,总是要阴阳术士翁半玄、詹天眼扶乩,似乩吉凶。这次反蒋大事,翁半玄、詹天眼为他乩得了“大运已到,机不可失”的吉言,于是下定决心联合桂系举兵反蒋。.com两个阴阳术士居然也可以推动两广事变,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得到陈济棠肯定的答复后,白崇禧大为欣喜,认为反蒋大事可成,兴奋不已,于是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昆明,劝说王旭加入反蒋阵营。
“在下对少帅和卫**的抗日义举一直钦佩非常,此次正是我桂军与卫**携手抗日之契机,还望少帅考虑考虑。”白崇禧说得倒好像桂军没有趁卫**北上抗日在背后捅刀子,王旭没有痛扁了桂军一顿,也没有大大敲诈广西一笔的样子。
不就是对中央那天子令有想法吗,何必扯起抗日给自己遮羞,王旭心里暗自冷笑不已,脸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噢?白将军的意思,是不是桂军愿意出兵华北抗日?”
这个问题可是戳到要害了,白崇禧连忙说道:“出兵华北抗日,收复失地那是迟早的事。但是我们必须得先逼迫蒋介石同意抗日,举全国力量,才有能力与日军抗衡。”
“我听人说,桂军各军事学校的教官、助教及部队军事顾问有不少是日军军官,而且最近桂军也从日本订购许多山炮、步兵炮、轻重机枪、弹药、工兵器材以及战斗机九架,看得出来桂军和日军关系挺好的。白将军你说桂军要抗日,难道我听来的消息有误?哎,看来这道听途说的消息的确不可信。”王旭冷不丁地说道。
王旭这番话可是把白崇禧吓得满身是汗,桂军的情况王旭居然知道得一清二楚,看来卫**已经有不少情报人员潜入桂军了。
白崇禧暗自抹了把冷汗,又说道:“我桂军上下绝对是坚决主张抗日的,少帅,难道你卫**就不愿意趁此机会逼迫中央对日宣战,进行全面抗日吗?”他还是想利用抗日这点说动王旭加入反蒋阵营。
“我看不出蒋介石会因为我们一个联名通电就答应抗日,一旦出兵和中央军开战,损伤的只会是我们的国防力量,得益的只会是日军。我奉劝白将军,不要试图和中央军开战,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王旭担心两广军队要真和中央军打起来就麻烦了,必然又是死伤无数中**人的大战,使得抗日力量大大缩水。
“既然少帅没有举兵的意思,唇亡齿寒,还希望卫**也不要站在中央那一边,不知可否?”白崇禧见王旭拒绝加入反蒋阵营很坚决,只好希望实力强大的卫**能保持中立,否则面临中央军和卫**的夹攻,两广举兵反蒋之事将没有一丝成功的可能。
只要别人不惹自己,王旭当然是不愿意打内战的,于是答应道:“这个没问题,我卫**向来反对内战,既然不会站在你那边,自然也不会站在中央那边,白将军尽可放心。”
得到王旭的承诺,白崇禧这才放下心来,然后告辞离开。
6月1日,由粤桂地方实力派组成的国民党西南执行部和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通电全国,攻击蒋介石中央对抗日不作为,声称两广愿意与日寇决一死战,要求蒋介石立即停止对各地方实力派的进逼。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立即回电驳斥,声称“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晦”,并痛斥两广为“地方将吏抗命”。
在大打口水仗的同时,双方也都在调兵遣将,集结部队。
眼看又一场浩大的内战将要拉开帷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