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蒋公之心 张蒋分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陕西省党部被东北军查抄这件事,在全国引起了剧大的反响。西北军杨虎城拍案叫好,甚是解气;陕北**则有些窃喜,认为张学良抗日的倾向已经非常明显了;南京国民党中央大多非常愤怒,认为张学良这是藐视中央,越权行事。
南京蒋介石住宅中……
放下电话的蒋介石脸色有些沉重,看起来很是忧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darlin,怎么了?”宋美龄走过来关心地问道。
蒋介石缓缓说道:“汉卿派兵把陕西省党部给查抄了,现在有不少人说要对他严加惩处。”(本来不想用字的,但是野狼读着蒋介石叫学良总是别扭,所以还是怎么顺怎么来吧。)
“什么!”宋美龄一惊,“汉卿怎会如此不知轻重?”
“汉卿还是太年轻了,看不清**的险恶之处,以至于被其蛊惑,整天只想着抗日,却不顾及中央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蒋介石是越想越烦恼,长叹了一口气。
宋美龄劝慰道:“自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流亡关内已达五年之久。.com他们心中有苦,思念家乡,抗日情绪高涨些也是情有可原的。”
“中央并不是说不抗日,而是要时机成熟再抗日。”蒋介石沉沉地说道,“中国积弱已久,国力与日本差距太大,实在难以与之抗衡。而且,国内地方势力山头林立。如果不将全国势力整合归于中央,如何能够举全国之力于日寇相拼?抗日,并不是单凭热血就可以的,那只会促使中国亡国。”他的话里透露着深深地落寞之感,自己认为正确的救国主张,不仅得不到支持,反而被某些人批判不已。
宋美龄紧紧握住他的手以示支持。说道:“darlin你如此为国尽心费力,我就不明白那些人为什么还要骂你反对抗日,骂你是卖国贼。”
蒋介石冷冷一笑,说道:“有些是不明事由。被人煽动蛊惑,有些----是别有用心!”眼里闪过一道寒光,显然是对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杀意大盛。
“那汉卿的事怎么办?”宋美龄担忧地问道,她早从心里把张学良看成亲人,而不仅是**的一名统帅。
蒋介石沉思了一会,说道:“过些日子,等我把广西的事情处理好了,就亲自去西安。我和汉卿好好谈一番,希望他能明白我的苦衷。不要再妄言行事。”
为了尽快解决广西地事情,好抽身北上西安,蒋介石对桂系做出了一系列让步。更是加快了广西问题的解决。
9月4日,国民政府和军委会发布命令,李白二人和桂系大小官员之职位不变,桂系官员则隆重在南宁就职,宣布服从蒋之中央。至此,两广事变解决。9月中旬,蒋介石与李宗仁在广州会晤。新桂系与中央军之矛盾暂时得以解决。
此后。卫**各军也撤回驻地,两广事变在历经3个多月。上百万部队进行对峙后,最终不发一枪一弹而告终。
稳定南方局势之后。蒋介石放下手头的工作,于10月22日由南京飞抵西安,督促剿共。一到西安,蒋介石便召来张学良深谈,希望能劝解他支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汉卿啊,你查抄省党部有些过于孟浪了,现在中央有不少人要我对你严加惩处。”蒋介石尽量用和晚辈谈话地语气说道,而不是以国家领袖的身份责问下属。
想起自己身边的人被省党部随意逮捕,张学良现在都还有气,说道:“委员长,不是我故意要找省党部的麻烦。省党部那些人逮捕了在我身边工作北平学联代表宋黎,却一个招呼都没和我打。这不但是藐视我张学良,也是在藐视中央的权威。我是委员长亲命的西北剿总副司令,逮捕我身边的共党嫌疑份子居然绕开我,他们这是藐视委员长。”
“邵力子他们也是为了剿共,虽然一时不察逮捕了你身边的人,但你也不能耍少爷脾气把省党部给砸了,授人与柄,实在糊涂!”蒋介石微微教训道。
虽然蒋介石的话有些教训地意思,但是张学良并没有退缩,而是继续说道:“这些东北的学生跟着我流亡关内,无家可归已经是苦不堪言,如果现在我连他们的人身安全都保证不了,那我张学良还有何面目当东北军统帅!”说着说着张学良地声音透露出些哀伤,五年的流亡关内,受人指责痛骂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张学良也是为了国家才背上这“不抵抗将军”之名,蒋介石想想也是感觉他挺不容易的,于是温言说道:“好了,好了,我们不说这个,你查抄省党部的事情我已经压下去了。以后做事前要多想一想,别只图一时之痛快而妄言行事。”
“学良谨记委员长教诲!”张学良虽说在抗日上面和蒋介石分歧很大,但还是非常尊敬他的。
蒋介石又说道:“这些个琐碎之事可以不必理会,但是剿共的大事还需要加紧进行,我相信你东北军和西北军只要倾力进击,共匪灭亡指日可待。”此行地目地就是督促张学良剿共,他当然不忘提起这个问题。
张学良想了想,猛下决心,说道:“委员长,东北军上下久离家乡,都希望能打回东北老家去,十分厌恶剿共战事。学良恳请委员长放弃剿共,结束内战,一致抗日!”
蒋介石摇摇头,说道:“你呀,思想太单纯,被共党的言论蛊惑。.com共党此时提出一致抗日,不过是想谋求喘息之机罢了,你被他们所利用犹不自知。中央不是说不抗日,而是攘外必先安内,中央迟早要与日军全面开战,但绝对不是现在。”他还是想尽力说服张学良,让其接受自己地救国主张。
又是“攘外必先安内”这一套,这个说法已经说了五年之久,如今仍是对日军一让再让,张学良早就对这个策略十分反感了,大声说道:“日军入侵东三省的时候,我们忍让了,丢了热河省地时候我们还是忍让了,日本人制造了华北事变我们依然忍让了,再让下去,只怕还没有安内,我们就成亡国奴了!”
一股怨气上来,张学良说起话也就不怎么顾忌了,这么说和指着蒋介石的鼻子痛骂没多大区别。
蒋介石确实气得不行,但还是尽力控制住火气,说道:“全国上下也就汉卿你敢这么和我说话,但无论如何,攘外必先安内是必行之策略,剿共势在必行!我向你保证,一旦剿灭共匪,中央必集全国之力与日寇决战,收复失地。”也是够让步的了,连这种许诺都说了出来。张学良早就认定必须停止剿共,联合全国力量一致抗日,自然不会对蒋介石的许诺感兴趣,说道:“东北军已经等了五年之久,学良看不出继续在此剿共有何前途。如果委员长不愿意停止剿共,那就让我率领东北军北上和日军死战,即便拼至一兵一卒,东北军上下也绝无怨言!”
张学良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顶撞,蒋介石实在忍不住了,喝道:“你东北军若是不愿意继续剿共,那我就将你们调到东边福建或安徽去!”
“这**我东北军还就剿不了,我宁愿战死抗日战场上也不愿再剿共!”张学良却是个受不得别人威胁的人,丢下这句话就愤愤离去。
这一次争吵让两人的分歧突显了出来,并逐渐扩大,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10月29日,张学良飞洛阳为蒋介石祝寿,劝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拒绝。蒋介石坚决拒绝其北上抗日的主张,强令其剿共,否则就把他的部队撤离到东边去。
11月23日夜,傅作义率领部队取得绥远抗战和百灵庙大捷,这次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抗战热情,东北军上下更是群情激昂,纷纷向张学良请求北上抗日,一举收复失地,打回东三省。于是,11月27日,张学良上书蒋介石,请缨抗战,但得到的回答依然是时机尚未成熟,攘外必先安内。张学良气极,当场就把蒋介石的回信撕成了碎片。
张学良一次次请战,却连连遭到拒绝,对蒋介石非常失望,再加上西北军杨虎城和东北军部分将领的建议,心态上逐渐从请战转变为逼蒋抗日。
12月2日,张学良飞抵洛阳面见蒋介石,要求释放抗日救国会“七君子”。向蒋介石面报,谓其部下不稳,势难支撑,再三请求蒋委员长前往训话。于是蒋介石同意再次前往西安,其实也是因为他看明白了张学良确实无意剿共,准备趁机调中央精锐部队代替西北军和东北军进行剿共。
然而,就在蒋介石即将前往西安的时候,却收到了一个消息。
PS:老蒋虽然是失败者,但也不能说人家反对抗日,野狼是这么认为的。希望这一章没有河蟹问题吧,阿尼陀佛!啊门!无量天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