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和平落幕 掀开历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刻,蒋介石心里真是百般滋味,南京中央内部都没几个能真正理解他制定攘外必先安内策略的用意,反而王旭这个地方军阀势力看得清清楚楚。
蒋介石楞了好半响,才说道:“果然是少年英杰,无怪呼你能**卫**。既然你明白中央之策略,为何还要帮助张汉卿和杨虎城对抗中央?”
这么给自己戴高帽,难道老蒋想自己把他送回南京?这里可不是云南,怎么可能办得到。
“委员长,我卫**此番前来只是为了确保西安和谈的进行,具体的事情我是不会介入的。不过,我建议委员长还是先答应张司令和杨司令的请求,返回南京再做打算。”王旭劝说道。
说到这个,蒋介石就有点火气了,不耐烦地拒绝道:“就为了他们两人,打乱中央的全盘计划,这岂是救国,根本就是误国。如果今天我在胁迫之下答应这些条件,那我还有何面目当全国领袖,政府之威信何在?”
真是个固执的老头,王旭真想往他的光头上狠狠地敲下去。
“委员长,虽然说中国的国力远不如日本,但是日本若想让我们亡国恐怕还办不到。一旦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国家面临生死存亡,我相信全国各地必定会奋起反抗的。只要是抗日,我卫**就第一个站出来,在中央的指挥下抵抗日本入侵。可能初期我们的局面会非常不利,但是只要以空间换取时间,必定可以拖住日本,拖到他虚弱足以击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其致命地一击。”王旭努力分析道。
蒋介石却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在那静静地思索着。
王旭继续劝说道:“说句不该说的话,委员长,如果你执意拒绝张司令和杨司令,逼得他们做出非常之举。如果你因此出什么意外,导致全国陷入混乱,日军趁虚而入。那这样更是……更是误国之举。”
虽然这话带有责怪的意思,但是蒋介石却出奇地没有生气。只是挥挥手说道:“好了,不用多说了,这些我会考虑的。”
又经过众人一番时日的劝说,蒋介石终于在24日口头答应了六项协议: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 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与同情中国抗日地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其它具体的救国办法。
张学良见蒋介石接受了谈判条件,怕夜长梦多发生危及他性命地变故,即力排众议,决定无条件放蒋介石,并决定亲自护送到南京。
华清池枪声之后,纵然有天大的恩情也会烟消云散。张学良的部属和杨虎城、周恩来纷纷劝阻张学良前往南京。更别说知道其结局的王旭了。
“张司令,南京去不得啊。即便蒋委员长会原谅你地所为,但是南京那些人是不会放过你的。南京是万万去不得的!”王旭极力劝阻着张学良,因为他实在不愿再看到张学良过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囚禁生活,而且他一走,东北军势必陷入内乱,使得中国地抗日力量又被削弱一分。.coM
杨虎城也尽力劝阻道:“汉卿,你我做下此等事,委员长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可以想象得出他心里的疙瘩,你以前和他纵然情谊再厚也是没有用,去南京必有凶险。”
然而,张学良却是非常坚决:“兵谏蒋介石的祸是我闯的,做为一军统帅,我有义务为手下兵士负责,不应该由于他一个人的举动而牵连全军官兵。西安事变的后果责任,全由我个人承担。我亲自护送委员长回南京也是全了兄长的面子,维护了领袖地威信。领袖就是一个泥菩萨,如今我已经把他扳倒了,我要亲自把他扶起来,如果他有灵,我拿头给他叩。”
张学良如此坚持,王旭都急了,质问道:“糊涂,你去了南京不但没有丝毫作用,反而会让20万东北军将士无所适从,又如何能全力抗日,打回东北老家?”
“司令,你要是去了南京,那我们这些东北军地弟兄们该怎么办?南京去不得啊!”东北军的军官们纷纷喊了起来。
杨虎城也是非常忧虑地说道:“汉卿,俗话说蛇无头则不行,你这一去,抗日战争还没打响,20万东北军恐怕就要乱套了。^^ ^^”

张学良显然决心已下,并不会因为众人地劝说而改变主意,又说道:“学良没能带领东北军众位兄弟打回东北,是学良对不起众位兄弟。少帅,虎城兄,东北军20万将士学良就托付给你们二位了,一旦学良回不来,就让东北军众位兄弟跟着二位一起抗日吧。”
众人劝说多时,张学良却没有丝毫动摇,就连蒋介石也劝他不要去南京,说南京太多人不愿意放过你,张学良依然坚持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25日下午,张学良与杨虎城、王旭等人一道送蒋介石及宋氏兄妹上飞机,张学良自己随同护送蒋回南京。飞机抵达南京后,张学良即被特务控制和监视起来,自此开始了长达54年的软禁生活。
张学良这一去,东北军果然产生了分裂,少壮派和元老派发生了巨大分歧。少壮派认为应该跟随卫**打起抗日旗帜,元老派则认为应该暂时留在西安,表明上依然归属中央以待后图。===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已经有动用武力火拼地苗头了,王旭和杨虎城两人紧急拉着双方坐下来商议。
“中央连我们张司令都软禁了,下一步就得对付我们东北军,傻子才坐着等死。如今这局面,我们东北军就应该跟随卫**去云南,等抗日战争一起,即刻上前线和小日本鬼子开战,打回东北老家!”孙鸣九刚坐下就先声夺人说道。
元老派67军军长王以哲立即反驳道:“谁告诉你张司令不能回来了吗?中央最忌惮的就是地方势力危害其统治地位,如果再和中央对着干,不但我们东北军会完蛋,张司令也可能真的就回不来了!”
少壮派苗剑秋又说道:“张司令留下的手令是要我们听从少帅和杨司令的命令,积极准备抗日,而不是无所作为。”
“我们是要抗日,但是不能不顾及中央的反应,一旦我们和本就很强大的卫**联合起来,会引起中央的高度警惕,这样只会害了我们东北军,也会给卫**添麻烦。”元老派宋学礼说道。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即便是当着王旭和杨虎城两个人,少壮派和元老派也都毫不顾忌地争吵。
“大家听我说几句!”王旭抬手示意所有人安静,“你们的意思我大概都明白,无论如何都好,大家都是为了东北军着想,没必要伤了自家兄弟的感情。”
杨虎城也说道:“张司令看到你们这样的话,也会很痛心的。”
虽然众人争吵的火气减小了许多,但是孙鸣九依然说道:“就是张司令在,也必然不会愿意看着我们龟缩在西安无所作为。少帅,我们愿意跟着你一起打小日本鬼子,否则我宁愿脱下这身军装!”
孙鸣九这话一出,少壮派的东北军军官纷纷表示支持,愿意跟随卫**举旗抗日。
王旭说道:“承蒙各位错爱,各位愿意和我卫**一起抗日,我当然欢迎。不过,我也给各位交代一声,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卫**虽然会直接和日军交战,但是恐怕还没有能力打回东北三省。所以,希望大家考虑清楚,如果愿意和卫**一起抗日的,在下自然视之等同卫**一员。”
“少帅说的没错,既然你们的分歧没办法消除,那就任由各人做各人的选择吧。只要你们紧记自己是东北军,那无论到哪里,在哪个军旗之下,也都是东北军!”杨虎城说道。
这话说得东北军所有军官连连点头,的确,既然说服不了其他人同意自己的意见,那就自己走自己的路,也别干涉其他人。况且,又不是东北军大分裂,不过是暂时分成两部分罢了。
于是,经过一番讨论,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等人率领七万东北军跟随卫**回去云南省,元老派王以哲、徐方、宋学礼和蒋斌等人则率领其余十三万东北军留守西安以期后图。然而,在卫**撤走之后,留守西安的东北军即被东调,分驻豫南、皖北、苏北地区,随后被中央军整编了。外……
一支日本军队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
这一天是1937年7月7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