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星夜回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西蜀峨眉,乃天真皇人授道之地,楚狂接舆隐逸之乡。风景之秀甲于天下,堪比蓬莱仙境,乃是道家“第七洞天”。《山海经.西山经》载:“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皇水出焉,西流注水于赤水。其中多丹栗。”
皇人之山,即天真皇人之山。皇人李老君在此授道于轩辕黄帝,此后又有赵公明在峨眉山罗浮洞修行。周朝,仙人葛由与楚狂接舆均隐于此。
东汉时,普贤菩萨在此显露法相,峨眉山又为佛家道场。西晋时,西域僧阿婆多罗尊者追寻普贤菩萨圣迹至峨眉,行至半山,观山水环合,同于西域化城寺地形,于是依此而建道场。山高不能运瓦而上,便以木皮盖殿,故称木皮殿。此后更名化城寺、大乘寺。魏晋中,天竺圣僧宝掌大师来礼普贤,初住峨眉山麓灵岩寺,后结茅于洪椿坪右峰,后人名之为宝掌峰。至此,峨眉山佛法之胜,冠于天下。
此刻正是初夏时节,然而山中夜色颇深,月也沉吟不见。只有漫山遍野的松柏涛声。偶尔传来虎狼的咆哮,激昂震荡。
小鱼此刻却已行至半山。这里是他少年时代满山玩耍的所在,因此尽管星光微弱,他仍快步如飞。听得虎狼长啸,他不但不怕,反而十分喜悦。
原来,他九岁时被通天大师接到山上,性子十分顽皮,常一人在山中乱转,竟与那猛虎、灵猴、山豹、野狼相处甚欢,常常跑到山下从徐老伯等乡亲的店里偷出荤腥来喂给这些“好友”。此刻听得虎狼之吟,心中顿生亲近之感。
正行间,眼前突然一亮,远处岩下,竟有许多光点飘来飘去,不一会儿,光点竟多得如天上的繁星,似除夕之日所放的焰火,又像仙人撒下的珠宝,竟连山路都照耀得通明!
小鱼心中一惊,暗想道,今夜发生了许多蹊跷之事,莫非山中现下也有敌人来攻?那光点可是敌人举着的火把?
心中一急,脚步更加迅捷,施展轻功,直奔那光点而去。
然而,当他奔至光点原来所在之处,竟又是一片漆黑了,且连一点人声也没有,林间只有几声风过。小鱼也不纠缠,猛地发力直往金顶峨眉派总堂西极天狂奔而去。
此刻,已近黎明,天色更暗,巍峨矗立,法相庄严的四面十方普贤菩萨金像也已在眼前了。诺大的灵秀苑,与“金顶铜殿”的华藏寺遥相呼应,便是闻名海内的峨眉派之总堂。
小鱼微微一笑,心道:“我这便悄悄潜进总堂去躲起,待师父做早课的时候,且吓他一跳!”
原来,小鱼小时候甚是顽皮,常在寺内和年龄相仿的弟子们们玩捉迷藏,也常和师父嬉耍。晚上溜出寺庙去后山寻灵猴和老虎等野兽玩耍,也时常趁黎明时潜回自己的禅房里。想到此处,小鱼心中更涌起对师父的思念之情,恨不得立刻就能跪在师父的面前大哭大笑一场。
望着灵秀苑巍峨的院墙,司徒小鱼想起幼年时常从后院墙下的一个排水地沟中钻进钻出,不由得暗笑自己一番。他身子微微一伏,便纵身而上,犹如一支快箭,已然射上墙头。这时,只听两声轻叱:“大胆蟊贼,滚下去!”两支长剑从左右两方直刺过来!
司徒小鱼骤然遇敌,却丝毫不慌,他身子如同被线牵引,竟又直升数尺,双脚轻轻地踏上左边刺来的长剑,在空中翻了一个斤斗,身体落下时回手一指,已封住了右边执剑人的七处**道。
左边的执剑人竟也十分机警,他也纵身而起,当空一剑劈下,竟然是把剑当作了刀使。这人身手极快,剑似已劈至小鱼的面门。谁知小鱼竟真的像一条鱼一样,贴着执剑人的手臂与他擦肩而过,那长剑竟又到了小鱼的手上,这一招正是名满天下的峨眉“千机变化无影手”。
执剑人长剑已失,却并不后退,反却欺身而上,双拳犹如车轮般攻来。司徒小鱼失声轻笑,小腹一缩,全身倒退而出,口中轻声叫道:“杨师兄,得罪得罪,你哥子好厉害的白猿通臂拳!”
那人猛然收拳,惊道:“你是……小鱼?哎呀,难怪你会使本门的武功哟!”
司徒小鱼早已拍开左边那人的**道,笑道:“汤师弟,对不住!杨师兄,我回来了!”
原来这两人乃是司徒小鱼的师兄杨晋和师弟汤思切。司徒小鱼在山中时与杨晋相交甚厚,深知这位师兄为人实在本分,而那汤思切当时不过十二三岁。

通天大师门下弟子甚众,其中无穷、智谨、智多、智简等人身在佛门,从师父参详佛法,兼习武功。俗家弟子十余人,大师兄李长风在军中效力,二师兄段云峰也在两年前被驻防云南的明军大将刘铤礼聘为枪棒教头,师姐李云兰早已嫁人,不在山中,师兄欧阳岷江本是蜀中最大镖局的小主人,自然也早出师去了,还有杨晋等少数几位师兄和比小鱼入门更晚的一些师弟则留在山中随师左右,其中段云峰、杨晋等人所收的二代小弟子已经又有百余人。
只是有一件事小鱼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并非山下那司徒家亲生的,而是身在襁褓之中被通天大师在云游时“捡”而来的。
二十三年前,通天大师在武当山作客,与武当掌门玄和真人下了三天三夜围棋,连胜九局,赢得了玄和真人收藏的一样珍宝——宋太祖赵匡胤起兵时祭旗所用的一条精铁磨制的寸长鲨鱼。
通天大师乘兴而归,回到峨眉山时,路过清音阁下的牛心石,见到一个出生不过几天的娃娃被人放在石上的一个木篮里。
这孩子眉清目秀,右肩有一新月似的胎记,极是可爱。然而这牛心石四周皆是激流,孩子被放在这里显然有异。
通天大师慈悲为怀,不忍弃之而去,便在旁边打坐至深夜,仍不见有人来寻这孩子。入夜时,孩子哭闹大作,大概已经饿极,通天大师飞身跳上牛心石,挎起木篮下山化求奶水喂食。
一连数日,通天大师在山下寻找孩子的父母家人,峨眉知县素来敬仰通天大师,也派出衙役四处帮助寻找,却始终不得消息。
出家之人抱孩子下山化求奶水毕竟只能是权宜之计,不可长久而为之。通天大师寻遍山中,竟找到一头刚刚分娩的猛虎,便以虎乳喂食。
然而在寺庙之中养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实在很难,通天大师无奈之下,只得将孩子寄托到山下一户老实本分的卖叶儿粑的人家,这家人复姓司徒,便让孩子随了姓氏,由于拾得孩子时正好赢得了一条铁鱼,便为之取名司徒小鱼。
司徒小鱼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那司徒夫妇也都是良善之人,虽家中并不宽裕,却仍是凑足了学费,送小鱼读书。小鱼九岁那年,司徒夫妇先后染病去世,通天大师这才又下山将他带回,正式收入门下。小鱼骨骼清奇,虽起步甚晚,但却天赋异于常人,于是深得通天大师真传,武功在众弟子中已趋上乘。前线军中,每日博命杀人,刀尖之上舔血,身手更非小可。
杨晋的武功原本与小鱼相差无几,不料此次一交手便落了下风,不过他为人甚是忠厚,心中坦荡,看到失踪五年的师弟突然回来,也不免高兴,笑道:“小鱼,你这家伙这些年跑到哪里去了?也怪了,同在师父门下,我又入门比你早,咋个这剑法上就始终也不如你呢?”
小鱼笑道:“杨师兄你又说笑了,论起剑法嘛我们就在伯仲之间,但师兄的通臂拳却远胜小弟了。”
杨晋呵呵一笑道:“你莫光拣好听的说了,师兄人虽笨些,却也不是傻瓜,你这是在逗师兄开心哈。”
小师弟汤思切却已经跑过去一把抱住了司徒小鱼,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小鱼走时,汤思切不过十二三岁,但和其他一些小师弟一样,都与与这位小鱼师兄最为相好,常缠磨着小鱼师兄带自己去后山与灵猴嬉耍。此刻,汤思切已近**,生得身体魁梧,浑身肌肉犹如钢铁打造一般,他剑法并不精,但一身横练的功夫却一点不输于那些有十几年功力的高手。
分别数年,乍一谋面,汤思切丝毫不在意自己刚才被大师兄点了**道,一心只想和小师兄亲近一番。
这时,只听墙内有人朗声道:“下山经年,还是那小猴儿脾气么?有门不走,翻墙越户的东西。”
小鱼只觉心头一哽,几乎热泪便要流下,他失声叫道:“师父!”便纵身一跃而下。
还是那张慈祥中又充满睿智的脸,须眉白如雪,细腻如丝。
这是一张时常出现在梦中的脸,早已见惯生死的他竟忍不住泪满眼眶,他扑上前去,一把抱住眼前的老僧,哽咽地唤道:“师父,小鱼儿回来了,您的小猴儿回来了……”
紧跟身后的杨晋和汤思切见此心中甚是感动,几乎也要流下泪来。
PS:今天又见票票涨,加更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