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一颗感恩的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的人活着,六亲不认,忘恩负义,他像是死了;有的人死了,遗臭万年,骂名昭著,他是像死了;有的人活着,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他是像活着。有的人死了,名垂青史,彪炳千秋,他像是活着。

每个人或落寞,或孤独,或贫贱,或卑微,在困难面前和最需要帮助的时刻都曾徘徊,都曾彷徨,都曾无助,都曾感伤。困此,每个人都有爱恨情仇和愤世嫉俗的理由。也许你可以憎恨父母,为什么不让你家财万贯;也许你可以憎恨爱人,为什么不让你永浴爱河;也许你可以憎恨工作,为什么不让你平步青云;也许你可以憎恨社会,为什么不让你高人一筹。这些千奇百怪的想法站在不同的立场听来好像都是辩证的,闪烁着哲学光芒。我们似乎应该谅解和体恤这样的心情。父母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是理应如此的,爱人之间的举案齐眉是理所当然的,工作上必须一帆风顺是理直气壮的,社会地位必须高高在上是天经地仪的。我们尚且不论这样活着的一个人会不会心安理得。我只想说,只要求给予,不懂得付出的人活着是悲哀的,他就像是死了。

我的舅舅罹患癌疾,弥留之际,他没有舍不得妻子,没有舍不得儿子,只是拉着他母亲的手,喃喃地说:“妈妈,我们来生再做母子,让我报答你。”我不知道我的外婆是如何感想的,但我祈愿,如果有来世,上苍务必还要安排他们携手再续母子情谊!一辆飞驰的汽车轧断了一只狗妈妈的后腿,动弹不得,随时都有可能被后来的汽车轧死。一只小狗听到母亲惨烈的叫声,奋不顾身跑上前去,一口咬住妈妈的颈皮,拼尽全力把妈妈从死亡的边缘拖了回来。为她舔尽汩汩而流的鲜血,喃喃地承欢在妈妈的膝前。不管是人,还是动物,我们感受着别人恩惠的同时,别人也感受着我们的给予。每个人都应该怀抱一颗感恩的和不求报答的心,那么我们的生命才益发显得精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果一个人恩将仇报或者施恩图报,他的心态是失衡的,心灵是空虚的。既想别人报恩,自己又不想报答别人,只进不出,在良心和道义面前活活地折磨自己,与其这样,还不如不施恩,不报恩,做一个与世隔绝的套子,做一个套子里的人!

朋友们,羊有跪乳之恩,燕雀有反哺之报。而我们呢?请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