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我爱我家作品集》(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总算把余下的部分细细读完了。看着这些智慧的结晶,我的感触是欣喜和充满**的。这些闪烁着艺术光芒的作品,有的于无声处听惊雷,有的巨笔春秋写离愁,有的呕心沥血诉旧苦,有的虚怀若谷乞新知。让人读来有收获,更有心得。
阮二的《其实我们都很傻》让我回忆起我的大学初恋。这青涩的感觉比细品一杯白兰地更隽永深刻。作者用犀利的眼光,以《周渔的火车》为跳板,讲述了青年男女间恋爱的复杂、交错、甜蜜、冷漠、平淡、真实。最后用史诗般的结语,用茅盾《风景谈》的创作格调,形象的道出恋爱中的两个人何尝不是宇宙中的两颗流星。这样的结语,给人以生活的启示,是意味深长的。让我们响应作者的倡议:在我们彼此相爱的时候,好好的珍惜吧。
《上海》是讲述一个喧嚣城市的繁华还是细诉作者打工求职的酸楚,抑或还有更深层次的中心意旨?我暂且不去管它。这篇文章的基调是有点灰色、有点感伤的。作者的笔力十分遒劲,语言功底扎实,特别是几个绘声绘色的比喻很有异彩:把人才市场隐喻成奴隶市场,把站台前的同学的同学,说成是盛开着的一朵清馨的百合花等等,都十分诙谐形象,入木三分。最后作者用一句颇富哲理的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相见不如怀念。

蓝蓝宝贝的《思念,为什么不走》,是一篇很辩证的哲理小品。我读了第一段就在心底与作者达成了意识上的共鸣:婚姻来不得半点仓促。当然,作者并不回避婚姻,回避爱情,她甚至列举了很多爱情经典和爱情人物,有林黛玉,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从他们身上,作者学会了忘却,但作者始终没能驱赶走心中的思念,尽管我们对思念的对象一无所知。其实我想,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有这样的慨叹,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今夜无人入眠”呢?

顽皮的乖乖的《我与孤独》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体现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作者对孤独的定义是独具匠心的,他不赞成孤独是不可透视的心的一种不可名状的无可排遣和一颗与快乐遥远了的心在作一种渺茫的追寻。作者眼中的孤独不是寂寞,不是苦境,而是自我超越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自我品味。孤独还是一种傲然自立,个性充盈的美的境界。诚然这样说孤独不免带个创作者的主观愿好,但我还是很赞同这样的观点,人生处处有青山,我们何不摒弃孤独,在纵然是坎坷多桀、荆棘满布的道路上坦然前行呢?因为作者和我都相信: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心。

《午夜,爱情是只断翅的蝴蝶》是篇标新立异、文采斐然的珍品。作者大胆的起用了很多貌离神合的搭配,运用了很多通感、移就等高难度的修辞手段。如“清瘦的茶叶”、“清郁的眉睫”、“华丽的细节”、“有金属般光泽的歌声”、“柔媚低徊的音乐”、“恸心的眼泪”这些创造性的运用是很多写作的老手不敢岂及的,这都体现了作者在谋局布篇上的老练和遣词造句上的独到。这是我推荐作为范文的一篇。

白鸟之恋的《写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诸葛天风的《烟花前后》是两个对比鲜明、风格迥异的章篇。一个直抒胸意,热切地歌颂盎然的春日;一个缱绻婉转,诉不尽对求知故土的留恋,但作者的主题思想并没有因为在对留恋故土的些许无奈,此许惆怅中而有所停留。作者目光长远地提出了复兴南京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对我国地域规划体制上的顾此失彼产生了科学的怀疑!
葡萄紫的海的《因为这是爱》是一篇真情实感的真实流露。作者从极为朴实的一对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扶持入手,用简练的语言,精干的篇幅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大道理:爱要包容,爱是体谅,爱是缘!我们听了作者的阐述,还有理由拒绝“把爱深留,对爱珍惜”吗?
《有些记忆》、《又闻萝卜飘香》、《雨祭》都是回忆性很强的散文。但三篇文章的立足点各不相同。延陵一苇的《有些记忆》用深邃华丽的语言讲述了一条飘满花香的濒海大道给作者脑海深处留下的难以忘怀的情愫,这段情愫是有内容有高度的,乃至对作者的人生历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讴歌了一种“舍弃”的大无畏的勇气。《又闻萝卜飘香》从家乡的特产萝卜干立意,娓娓道来让来颇感亲切,作者这样地喜爱萝卜干,不是更好地说明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依恋么,这是诸多游子的共同心声,我能听得见这强烈的归心似箭的脉搏跳动的声音?《雨祭》怀念的不是某个地方,某个城市,某个物件。多愁善感的作者凭借空灵飘渺的音乐怀念着萍水相聚的友谊,这又是一个崭新的立足点。最后我要引述作者的一段崇光泛彩的文字与大家共享:听着长笛与黑管衬叠在轻柔的钢琴上,伴着风铃清脆的响声演奏出来的魔力,顺着穿针引线,寻觅孩提时代的那颗无忧无虑的、纯真的心。听着恩雅和布莱曼梦幻的声线,怀着甜蜜的美梦沉睡在静谧的雨夜。

财神婆的《终于明白爱是一种责任》和July.爱如烟花的《傻子才悲伤》是两篇都很人性的文章。都充满了爱的关切和情的呼唤。曾经洒脱的财神婆终于长大,虽然自己不会制造浪漫却幸运的活在浪漫中,沉浸在爱与被爱的暖流里。《傻子才悲伤》是一篇劝导性的文章,作者是真心实意地希望阿絮能尽快从悲伤的情绪中摆脱出来。这样的文章是血肉丰满,感人肺腑的,相信阿絮读了作者的劝诫,能够很快地从短时的不快中迅速的自拔出来!
《2#406的爱情》和《药大纪事——祭文篇》让我也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我自己的大学时光,还是那样的亲切,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同窗共读的友谊是地久天长的,对母校的爱恋也是一生一世的。前文以宿舍为空间背景,讲述了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初恋爱情,逼真、逗乐、引人入胜。后文的话题起的十分沉重,作者通过记流水账式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件感伤的事件串联起来,以情感人。从文章的阅读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的“积心向善”和“劝人为善”的一面。在作者的感染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尽管是佛家的偈语,却让人觉得闪烁着唯物主义的耀眼光芒——活着就还有希望,这是我称颂生的唯一原因。
《说说男人吧》让我这个七尺男儿有了为人处世的对比尺度。男人与女人的话题就像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一样是个辩证来辩证去的成熟的话题。女人更多地想了解男人,男人也更多地想了解女人,就在这样的了解与被了解的困顿中,男人与女人共同支撑着茫茫宇宙的一片蓝天。
作品集的后半部分收录了很多游记,《思念常州》、《恐龙园游记》、《第一次亲密接触飞天蹦极》、《我的上海情节》、《我的青岛之行》、《沪上风情》、《海之梦》、《杭州印象》等等,这些游记或是取材于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是通过在写景状物上记人叙事,每一篇游记,无论是我熟识的还是陌生的都能让我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切感受到祖国山山水水的钟毓灵秀之美。
沂笑的《妖孽》和阿絮的《阿修罗》是两篇是以鬼神为题材的小说。主题鲜明,叙述得体,构思巧妙。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起因、经过、发展、结局丝丝入扣,略承鲁迅《故事新编》的风骨,值得倡导和挖掘。相信作者在这方面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建树的。
因为我曾对《红楼梦》作过不自量力的研究,所以文章的最后我想谈谈暮色清扬和牛家天下关于《红楼梦》人物的五篇改写。关于对《红楼梦》的看法,每个读者由于自己的出发感观不同在某些观点上就很难达到高度的一致。红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每个人的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在各自对红学的评论中就会体现出“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一面。尽管两位大家的五篇改写更多地是带有调侃的色彩,但没有对《红楼梦》人物性格精雕细琢的揣摩和红楼全书成竹于胸的掌括是断然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我想很多版友可以通过这样的文章引发起对红楼一书的探索意趣,**都说过:不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你就只能算是半个中国人。可见这三本文学巨作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之深,尤其是《红楼梦》,它是我国小说艺术创作的最高峰,中国人讲求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我以为,在文学方面,应该是不读红楼非好汉。我相信读过红楼的人与我的感受是一样的,那就是获益匪浅,受益终身。
信手涂鸦,词不达意地把《我爱我家——常州》作品集的大部分文章作了一个人模鬼样的点评。并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的关系还遗漏了很多有见地的佳篇。在此,表示深深地歉意。这部作品集是我爱我家版集体智慧的结晶。尽管手有五指,各有短长。但我相信,通过编纂者的精心筛选,入选的文章都是代表了当今我版文学尖子在目前个人创作生涯中的最高峰,都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我希望这部作品集,能够鼓舞起入选作者再攀高峰,不断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以丰富我家版友的精神餐桌的热情;也希望这部作品集,能够时刻激励和鞭策落选作者不气馁不服输,敢于向优秀作者叫板,挑战自我,超越自我,集自己创作之大成,多写多帖,争取在下次作品结集中有自己的一方立足之地。
为了我家,我呼吁,让我们共同努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