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二甲里一起学文学(五)】文学语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语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瑰丽多变的语言特色,成语、谚语、歇后语、俗语、流行语、谜语、联语、术语等便是这艺术宝库中一朵朵耀眼的奇葩。

一、成语

成语通俗点讲就是现成话。这是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惯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大多由四字组成。如:一鸣惊人、物美价廉、三顾茅庐等等。除了绝大部分的四字成语外,还有三字成语,如一杯土、二五藕等等;多字成语,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打破砂锅问到底等等,下面列举一些:

(一) 三字成语

1、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2、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3、杵臼交:杵臼,舂东西的木棒与石臼。后称交友不嫌贫贱。
4、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5、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6、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7、父母官:古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8、父子兵:上下关系亲如一家的军队。
9、风马牛:即风马牛不相及,喻指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10、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的破灭犹如一梦。
11、紧箍咒:《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传授给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后来比喻束缚人的框框。
12、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13、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14、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
15、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16、**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
17、**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18、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后来指凭空捏造罪名。
19、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20、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供奔走使役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21、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22、敲门砖:拣砖头敲门,门开后即弃砖。比喻猎取功名的工具,功名到手即可抛弃。
23、敲竹杠:借故欺诈或要挟,以骗取财物。
24、清君侧: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25、绕指柔:原意自喻英雄失志,俯仰由人。后来亦借以形容柔软。
26、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27、忘年交:指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28、无底洞:比喻永远不能满足的**。
29、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象认为如此,与事实并不相合。
30、一窝风: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31、一言堂:原来是旧时商店挂的匾额,表示买卖公平不二价。后用以反映领导作风不民主,一个人说了算。
32、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
33、执牛耳:古代诸侯歃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牛耳于珠盘,由主盟者执盘,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二) 多字成语

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2、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5、一旦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7、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9、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10、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11、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3、丁是丁,卯是卯
14、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15、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7、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1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21、三人行,必有我师
2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3、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2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7、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8、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29、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30、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2、千里之堤,溃于蚁**
3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4、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6、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37、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38、不入虎**,焉得虎子
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0、不自由,毋宁死
41、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42、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43、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4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5、水来土掩,兵来将迎
4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47、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48、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4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5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2、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5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5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55、玉不琢,不成器
56、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7、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58、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59、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0、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6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62、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6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64、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65、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6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6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6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9、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70、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7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72、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7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74、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75、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76、再实之木,其根必伤
77、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78、过五关,斩六将
7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80、成则公侯,败则贼子
81、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8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8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84、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85、百转千回,绕梁三日
8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8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8、此一时,彼一时
89、早知今日,悔不当出
90、吃一堑,长一智
9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2、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93、和抱之木,生于毫末
94、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9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96、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97、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98、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99、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100、求大同,存小异
101、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02、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10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10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105、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10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07、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8、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109、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110、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1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1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13、卧榻之侧,岂容他人
114、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115、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116、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11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18、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119、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120、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21、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12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23、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124、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12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2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27、既来之,则安之
128、是可忍,孰不可忍
129、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130、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13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32、胜不骄,败不馁
133、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13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3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136、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13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3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39、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140、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4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4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143、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14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14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46、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14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48、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49、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150、满招损,谦受益
151、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15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53、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154、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5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56、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二、谚语

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被誉为“语言之花”、“智慧海洋的明珠”的谚语,除具有文字精练、形象生动、和谐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外,还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口语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下面我们列举一些经典的谚语:

1、一个红脸,一个白脸
2、一个槽上拴不下两叫驴
3、一锄头也是动土,两锄头也是动土
4、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在下知
5、人生丧家亡身,言语占了八分
6、人倒霉,喝口凉水也要塞牙
7、入山不怕伤人虎,就怕人情两面刀
8、人多乱,龙多旱,母鸡多了不下蛋,媳妇多了婆婆做饭
9、人伴贤良智转高
10、又吃纣王水土,又说纣王无道
11、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12、三十年弄马骑,今日被驴踢
13、三人同行小的苦
14、三年易考文秀才,十年难考田秀才
15、干土打不成高墙,没钱盖不起瓦房
16、大萝卜还要用屎浇
17、上司放个屁,下属唱台戏
18、千丈麻绳总要有个结
19、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己家里哭
20、不怕该债的精穷,就怕讨债的英雄
21、今生不与人方便,念尽弥陀总是空
22、乌龟莫笑鳖,大家泥里歇
23、张公吃酒李公醉
24、本地姜不辣
25、只知我外面行状,哪知我肚内文章
26、只知道锣是一面响,不知道鼓是两面敲
27、只说獐过鹿过,不说麂过
28、出头椽儿先朽烂
29、生疮不晓得化脓,放屁不晓得脸红
30、冬瓜推在葫芦账上
31、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32、半斤鸭子四两嘴
33、半部论语治天下
34、宁吃仙桃一口,莫吃烂杏一筐
35、宁舍千金献金佛,不拔一毛插猪身
36、圣人门前卖字画
37、地主的算盘一响,农民的眼泪直淌
38、在家不会行宾客,出门方知少故人
39、有枣儿也得一竿子,没枣儿也得一竿子
40、有钱的王八大三辈
41、有理讲到君王倒,不怕君王坐得高
42、死了张屠夫,不吃浑毛猪
43、死猪不怕开水烫
44、过河丢拐棍,病好打太医
45、光给人家看庙,没给人家看神
46、当权若不行方便,如若宝山空手回
47、当官的动动嘴,当兵的跑断腿
48、早知灯是火,饭熟几多时
49、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
50、吃了橘子就忘了洞庭山
51、吃诸对门谢隔壁
52、先长的眉光比不上后长的胡子
53、休将我语同他语,未必他心似我心
54、忙中遇着腿抽筋
55、灯台照人不照己
56、羊群里丢了羊群里找
57、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58、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59、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60、你说不得我头秃,我笑不得你眼瞎
61、身上有屎狗跟踪
62、没那金刚钻儿,也不揽瓷器活儿
63、谁有闲钱补笊篱
64、真菩萨面前烧什么假香

三、歇后语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边的半句话是主体,后边的半句话是对前半句做的解释,中间用破折号相连接。歇后语妙趣横生,乡土味十足,有很好的表演效果。下面我介绍一些常用的歇后语:

(一) 谐音类

1、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2、一层布做夹袄——反正全是理(里);
3、十个小钱丢一个——久(九)闻;
4、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官(冠);
5、四两棉花八把弓——细谈(弹);
6、寿星弹琵琶——老调常谈(弹);
7、嗑瓜子嗑出个臭屁虫——什么人(仁)都有。

(二) 喻事类

1、一斤酒瓶装十两——正好;
2、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
3、三十晚上盼月亮——没希望;
4、大年初一看历书——日子长着哩;
5、下棋丢了帅——输定啦;
6、王奶奶比玉奶奶——差一点;
7、水仙不开花——装蒜;
8、母鸡生蛋咯咯叫——生怕人家不知道;
9、关帝庙找美髯公——包你不扑空;
10、老虎头上拍苍蝇——找死;
11、卖布不带尺——瞎扯;
12、急性子碰到慢郎中——急煞怨煞;
13、蚂蚁戴眼镜——没那么大的脸面;
14、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15、端着金碗讨饭吃——装穷;

(三) 喻物类

1、出头橼子——先烂;
2、灶台上的抹布——专门揩油;
3、炮台上的麻雀——吓破了胆;
4、属螃蟹的——横行霸道;
5、跳蚤的脾气——一碰就跳。

(四) 故事类

1、气死周瑜去吊孝——虚情假意;
2、牛魔王请客——尽是妖;
3、孙悟空封个弼马温——给他个闲差使;
4、杜十娘的八宝箱——全部家当在里面;
5、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
6、铁拐李葫芦里的药——医不好自己的病。

四、俗语

俗语,主要是指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也叫“常言”,方言色彩较强的又称“俚语”,俗语通俗化、形象化的特点较为突出,有的似谚语,也有的俗语可称为成语。下面简单一下常用的一些俗语。

(一)二字俗语

行家、惧内、冒尖、亮相、滚蛋、较真、吃香、老练、白吃、丢脸、草包 哭穷;

(二)三字俗语

清一色、老一套、绊脚石、丢面子、假斯文、打算盘、书生气、不正派、一面倒、说大话、吃不消、钻空子、卖人情、不开眼、不大离、靠得住、吃得开、顺口溜、玩得转、出洋相、怪不得、干瞪眼、关系户、门外汉、不够格、老相识、不内行、不乐观、等于零、吃老本、死胡同、看不开、死对头、出外快、划得来、孔方兄、磨洋工、开绿灯、扣帽子、拉后腿、打游击、半瓶醋、凑热闹、走过场、敲边鼓、耍花招、开倒车、放空炮、打棍子、碰钉子、吹牛皮、抓辫子、挖墙脚、满招损、谦受益、小陪明;

(三)四字俗语

人要衣装、土洋结合、亲上加亲、行伍出身、一肚子草、插翅难飞、不讲面子、见不得人、说得过去、共同语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两下子、面上无光、顶头上司、小人之见、嘴上一套、没得说的、假装在行、二话不说、说话带刺、死要面子、点火就着、婆婆妈妈、拉人下水、光杆司令、少见多怪、相互拉扯、脸上无光、有伤风化、有伤和气、入门见喜、话里有话、吊儿锒铛、天王老子、见好就收、没老没少、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老不正经、隔三差五、僧多粥少、打退堂鼓、唱对台戏、吃大锅饭;

(四)五字俗语

硬着头皮上、花钱买气受、不打不相识、跟人过不去、天生的一对、**不离十、眼不见为净、明知山有虎、有劲没处使、旧瓶装新酒、不看不知道、公说公有理、吃软不吃硬、秀才不出门、报还一报、高低不答应、不服也得服、说话兜圈子、真人不露相、无巧不成书、大眼瞪小眼、话不说不明、能上不能下、水火不相容、不是吃素的、操心不禁老、货卖一张皮、人小点子多、全凭嘴一张、一报还一报、官身不由己、打开话匣子、顾头不顾尾、有嘴就有路、嘴皮上功夫、瞒上不瞒下、人小心不小、同行是冤家、人生地不熟、对事不对人、包在我身上、好说不好听、大人有大量、打虎亲兄弟、功夫不过关、患难见真情、脸红脖子粗、上下都满意、面和心不和、欲速则不达;

(五)六字俗语

捆绑不成夫妻、名不正言不顺、大白天说梦话、一条道走到黑、天不会塌下来、先小人后君子、欠了一**债、人不知鬼不觉、一口吃个胖子、干打雷不下雨、水里来火里去、暗地里下刀子、一回生二回熟、说时迟那时快、门难进面难看、干得相当出色、明人不用细说、有过之无不及、前有车后有辙、满嘴里跑火车、不是省油的灯、话说到点子上、背后搞小动作、文不文武不武、头发长见识短、不幸中之大幸、摸着石头过河、上有老下有小、耳闻不如一见、上气不接下气、跟别人过不去、生意不在早晚、有话往肚里咽、说得天花乱坠、眼不见心不烦、光天化日之下、横考虑竖考虑、前言不搭后语、高不成低不就、不是长久之计、死无葬身之地、咽不下这口气、抓一把扬一把、丑话说在前头、是非自有公论、说不清道不明、气不打一处来、吃不了兜着走、没有共同语言、不显山不露水、有个三长两短、活到老学到老、走那步说那步、一本难念的经、不可同日而语、绝非等闲之辈、一步一个脚印、有钱的是爷爷、没钱的是孙子、空有一手绝活、行得端走得正、天无绝人之路、不做亏本生意、东一句西一句、上不上下不下、飞鸟尽良弓藏、不可同日而语、不怕官只怕管、五十步笑百步、有志者事竟成、过五关斩六将、言必信行必果;


(六)七字俗语

满腹文章不充饥、心有余而力不足、头发胡子一把抓、大人不记小人过、说得有鼻子有眼、不是冤家不聚头、鼻子底下就是路、那壶不开提那壶、猜个**不离十、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办法的办法、脸朝黄土背朝天、老虎**摸不得、打开窗户说亮话、有过之而无不及、身在福中不知福、书到用时方恨少、往自己脸上抹黑、大丈夫能屈能伸、置于死地而后生、大人不见小人怪、从眼皮底下溜走、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句话不离本行、矮子肚里疙瘩多、一人做事一人当、不看僧面看佛面、强中自有强中手、英雄难过美人关、有情人终成眷属、一口吃个大胖子、面不改色心不跳、得饶人处且饶人、东方不亮西方亮、一朝天子一朝臣、书中自有黄金屋、不为五斗米折腰、长江后浪催前浪、多行不义比自毙、识时务者为俊杰、初生牛犊不怕虎、登泰山而小天下、杀鸡焉用宰牛刀、人生识字忧患始、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

(七)八字以上俗语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入虎**,焉得虎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自家人不说客套话、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走到哪儿算到哪儿、当面是人背后是鬼、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自在,自在不**、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有钱的是爷爷,没钱的是孙子、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五、术语

术语是指各学科的专门用语,它们均有明确分工,严格限定的科学涵义,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创造,总结出来的简明的语言,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出某事物的内容和形态的特点。例如:机械制造业的“图纸”、“翻砂”、“麻杆织机”;财务会计业的“永续盘存”、“现金流量”、“原始凭证”;医疗业的“挂号”、“心电图”、“B超”;证券交易业的“红马甲”、“清仓”、“套牢”等等。

六、流行语

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现在仍为人民群众流传使用的语言。2004年全国十大流行语是:执政能力、雅典奥运、刘翔、审计风暴、零关税、科学发展观、失地农民补助、反国家分裂法、中法文化年、海啸。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广大网民交流的主要工具,下面我们介绍几个常用的网络流行语。

1、吧嗒:象声词,好像kiss时发出的声音,用来表达为亲嘴。例:“嘿,BB,让我们先吧嗒一下!”

2、斑竹:版主的意思,在BBS中称呼某一讨论版的发起人或管理人。在智能ABC的字库中输入“banzhu”就会先跳出“斑竹”一词,有心人就用它来指代“版主”,一方面加快了输入速度,另一方面也使得版主一词带上了文雅的气息,该词应该是比较好的一个网络创新词语。也有称版猪的,是一种戏称。如:“斑竹,就看在我辛苦了半夜的份上,给我加条裤子吧。”

3、板砖:指言辞激烈的,或是攻击对方的错误,或是与对方有不同观点的言语和文章。通常见于BBS中,如:“给某某一板砖”等,意思是给对方一篇攻击性强的反对文章。“呵呵,刚才去强国论坛扔了几块板砖,心情舒畅啊!”

4、菜鸟:指刚刚上网的新人,或是对于计算机一窍不通的人。源自北京方言,原来的意思是指那些对某个领域外行的人,常常被圈内人取笑和愚弄,在网络上被广泛的使用。如:“小弟我上网不久,菜鸟一只,还请各位大虾多多指教。”

5、菜羊:INTEL公司生产的CELERON(赛扬)芯片的谐音。是一种简化了的奔腾2处理器。

6、唐僧:指啰啰唆唆,废话连篇的人。 源于《大话西游》中罗家英扮演的唐僧形象。“5台那个姓吴的主持人真是个唐僧喂!”

7、外马:外地人。

8、我倒:这里的倒可以是晕倒,也可以是跌倒,还可以理解为倒胃口等等,含义丰富,常常用于论坛中,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晕倒),或者是非常佩服(跪倒)。

9、瘟头死:WINDOWS的谐音。网络中人往往把国外的软件名称用粗俗的字眼表示出来,一方面是淡淡的取笑,另一方面是否也包含了对国产软件的深切期望呢?

10、伊妹儿:电子邮件EMAIL的音译。用带有女性色彩的词来称呼电子邮件,可以说是国人的一大幽默了。等待一封电子邮件就像等待一个女孩的约会一样令人着急,不是吗?“记住每天给我发伊妹儿啊。”

11、造砖:在网络上写文章发表意见或攻击别人。“昨天晚上在网上埋头造砖一宿,把我可累坏了。”

12、竹叶:“主页”的谐音。竹叶,似乎更有文化气息。漂亮而有内涵。

13、拽:指一个人有实力、底气足,或者是很蛮横,很嚣张的样子。原先也见于流行的口语之中。网络用语和现实中的口语有许多是相互通用的。

14、纯平靓芒:纯平显示器,之所以称为“芒”,是取自显示器英文“MONITOR”的谐音。

15、D版:盗版的意思,主要指盗版的光盘等。D来自拼音DAO的头一个字母。盗版是个泛滥的东西,除了活生生的人,没有什么是不可以D的,不过有了克隆以后,或许人也可以D一下了。“这年头啊,连街头卖D版的小贩也印了名片,上面还是某某CXO哩!”

16、打铁:在论坛上添加帖子,“铁”通“帖”。打铁是一项体力活儿,在网络上发一篇质量高的文章又何尝不让人身心疲惫呢?称打铁,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唉!我们这些光光,休息天没有事情可干,只好在网上打打铁了。”

17、当机:联网的电脑因为非正常原因断线。“不好意思,刚才又当机了,该死的电信!”

18、稻糠姆:“.COM”的中文谐音。在公司的名称后加上“.COM”表明它是从事互联网事业的。“去年许多公司纷纷改名XX稻糠姆了,一头扎进IT的狂热中去,如今呢,又急忙和IT行业划清界线。”

19、灌水:指在论坛或新闻组中发表长篇大论,许多是空洞无物或无聊粗俗的言论和符号,常被人所诟病。也有人谦虚地把自己在网络上发的文章称为灌水。该词的流行据说和美国前总统里根有关,他曾经用“add water”的昵称在网上发表言论,许多人知道“add water”但并不清楚是总统,后来里根自暴身份,引起轩然大波。从此后“add water”就成为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和言论的统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论坛禁止无聊的灌水,但是从另一方面说,灌水多了,论坛显得有生气一些。

20、 烘焙鸡:主页的另一种戏称。Homepage的谐音。

21、菌男:“俊男”的谐音。在网上是对男性的一种戏称,就如同美女被称为“霉女”一般。

22、恐龙:指称丑陋、恶劣的女子。尤其是在聊天的时候,恐龙是令网上男孩子惟恐避之不及的怪物,不过在网上并不清楚对方的容貌和性格,只有到网下见了面才能明白。据说还有草食性和肉食性的区别。这个词语可能是台湾网络小说作者蔡智恒的发明,具体情况可以去看看他的作品《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如果青蛙只有一人嘲笑,恐龙的样子没人知道,如果面对孤独只有烟酒相伴,惟有齐参与,共分享,才能超越12亿倍的爽,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网恋,网聚狼的力量。”

23、裤:“酷”的谐音。特别在一些BBS中,管理员常常会在某些浏览量多,或文章质量高的帖子前加一个“裤”字,用符号、颜色等标识出来。许多写手就请求管理员“给条裤子”,以承认他们的成果。

24、楼上(下):在论坛中指上下相接的网上言论或文章。因为一个主题中发表的言论是一个接一个从上而下加上去的,后来者的帖子跟在前者的帖子下面,跟的帖子往往称上面的发言者或文章为“楼上的”,反之称“楼下的”。“楼上的,你的消息是从哪里得到的,我听到的怎么和你的不一样啊?”

25、掐:用手卡别人的脖子。该词常在网上对骂开战时用。有人还自称“掐协主席”、“掐到底”。有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思。“7456,昨天有个叫大猩猩的和我顶牛,我掐不过他,今天你帮我收拾他吧。”

26、潜水:在聊天室里和人单独聊天,而别人不能看见你们聊天的内容。“喂,大家别都潜水啊,出来一个陪我聊聊啦。”

27、切:语气词,表示不屑一顾或者是鄙视的意思,常见于网络聊天中。也有用数字7来表示的。“切,靠一边去,本小姐没有工夫陪你练嘴皮子。”

28、青蛙:指难看和粗鲁的男子。不过到底是不是青蛙也只有到网下见了面才清楚。这个词可能也是台湾网络小说作者蔡智恒的发明。青蛙和恐龙是网络用语的一种对应。

29、闪:闪身让开,逃离现场。很形象的一个“不负责任”的动作。

30、刷屏:在聊天室里瞬时输入大段大段重复的语句或符号,甚至占据了整个的电脑屏幕的行为。刷屏是一种恶作剧,往往讨人厌恶,刷屏的人常常被管理员所剔除。

七、谜语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与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上有,词上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小品,实则妙文。”这其实就是一则谜语,谜底就是:猜谜。谜语是我国艺苑中的一朵雅俗共赏的小花,它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以其特有的形式,启迪智慧,锻炼思维。谜语由谜面、谜格、谜底组成。谜面是谜语的面子,是公之于众的语言;谜底是谜语的底子,是掩盖起来的,事先保密的;谜格是谜面猜出谜底的提示语,这个提示或限定范围,或指出方向,或提供方法。例如:皇帝叫你去(打汉代一人名)——王昭君。“皇帝叫你去”是谜面,“打汉代一人名”为谜格,“王昭君”为谜底。

下面举几个比较有名的谜语供大家猜一猜。

1、一月又一月,二月紧相连,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打一字)

2、两个不字颠倒颠,四个八字不相连,四个人字不相见,一个十字站中间。(打一字)

3、想当年绿鬓婆娑,自归郎手,青少黄多,受尽了多少折磨,历经了多少风波。莫提起,提起来清泪洒江河。(打一物)

4、三指弹琴,手听声音,你的心事,我都知情。(打一医学术语)

5、待月西厢寺半空,张生普救去求签。崔莺失却佳期会,只恨红娘不用工。(打一字)

八、联语

联语,即对联。对联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更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实用文体。对联专家陈东成先生作了一副关于对联的对联:

对称平衡,阴阳互补,正反相生,是自然美,也是艺术美。序天地风云,绘声绘色;写人生哀乐,荡气回肠。顺对、逆对、连环对,对对骊语骈词,珠联璧合;副副诗情画意,悦目赏心。分明艺苑奇葩,岂是雕虫小技?
联绵跌宕,日月交移,山川辉映,为造物师,亦为文字师。论古今得失,入理入情;辨时代兴衰振聋发聩。谜联、趣联、格言联,联联警语名言,玉振金声;字字玄机妙理,蝗神醒脑。无愧中华瑰宝,堪称济世雄文。

这不仅是一副对仗工稳、声韵和谐、气势贯通、文采斐然的优秀长联,而且是论述对联艺术特征和教化功能的言简意赅的超浓缩微型论文。

对联最难的地方莫过于平仄、字数的对仗。对联的平仄对仗有个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例: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有些对联是即兴的,虽然平仄上有些出入,但绝对是无伤大雅的,一般我们也将它们归下对联中来,例:有人将武侠小说家金庸的十四部作品各取首字组成对联: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天下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大观楼都是因为诗文而成名,昆明的孙髯翁写的昆明大观楼的长联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苯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云南人窦兰泉作的岳阳楼的名动天下的楹联是: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泣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黄鹤楼上,陈宝裕作的一副楹联是: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下面再举一些例子:

1、 操毫末技艺,莫教斯人憔悴,古今中外离不得;
习顶上功夫,能使头面一新,男女老幼尽开颜。

2、 握一双拳,打尽天下英雄,谁敢还手;
持三寸铁,削平大清世界,无不低头。(辛亥革命时一家理发店的楹联)

3、 夫人莫抹摩登红,谨防特务打主意;
老爷不要刮胡子,免得保长抓壮丁。

4、 说人之人被说人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5、 说一声去也,送别桥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
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握手还疑在梦中。(贵州贵阳桥联)

6、 大委员,小委员,委员委员,委实无员;
男干事,女干事,干事干事,干者何事?

7、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胡适)

8、 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
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日本友人佐藤村夫挽鲁迅联)

9、 国共合作的基础如何,孙先生云,**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

10、 两碟豆——两蝶斗——花间两蝶斗;
一瓯油——一鸥游——水上一鸥游。

11、 画上荷**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12、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最后提两个绝对:

1、烟锁池塘柳(五字偏旁分别蕴含了金木水火土)

2、下大雨,空中雳,鸡蛋豆腐留女婿(谐音夏朝,大禹,孔仲尼,周公姬旦,杜甫,刘禹锡)

成语、谚语、歇后语、俗语、术语、流行语、谜语、联语这些文学语言,它们是相辅相承,共同融通的,有的成语就是俗语、歇后语、谜语、谚语,他们在人们的交流、运用过程中不断地推陈出新,熠熠生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