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双喜临“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朋友的去逝,让博爱医院的崔院长心情不佳。接到大鹏的电话后,他坐在办公室里回忆着许教授生前帮助自己创业的点点滴滴。秘书送来了今天的报纸,他拿起一张,恰好看到了关于大鹏没有参加许教授追悼会的一些评论,心情变得更糟。正在犹豫是否见大鹏时,大鹏在办公室外开始敲门……
院长室很宽敞,会客沙发离院长的办公桌很远。这种距离感似乎是领导办公室的共性,让来者自然产生一种心里畏惧,看来心理学真是无处不在。“人间处处皆学问”说得一点没错。
大鹏带着这种心理坐到了崔院长的对面,他发现院长脸上并没有往日的热情,边翻阅着手中的报纸边听他说明来意。大鹏的心不由一沉,他预感今天的谈话不会太愉快。可是,“既来之,则安之”总要把想说的话说完。“轻易放弃”不是他的牲格。再说,至从有了和市长相处的经验,他的心理素质也成熟很多。市长咋地?市长也不吃人!——这就是他朴素的想法。这种心理反倒让他的表达更直接、更流畅。
他开门见山,丝毫没有“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的客套。
“贵院用来形象宣传的人力车,运营状况不是很好。据我了解,还有三十几辆没有上路。根本原因是辆数太少,无法形成规模。这样下岗职工赚得少,自然就没有了热情。一百辆车放在几百万人口的城市里,就像浇在旱地里的一瓢水,起不到预想的宣传作用。贵院还必须安排相关的人力去跟进管理,这在人力、物力上都是一种浪费。
我个人的想法是:全面接手这一百辆人力车。当然,贵院的相关费用也将全部回笼。在一年之内,我将把人力车队的车辆数扩大到一千辆,费用由我自行解决。而且,我保证每一辆车的车身上都贴有贵院的平面广告。两年内,人力车的辆数将达到四干辆,贵院还将享受相同的广告权。那时,形成的广告视觉冲击力,不亚于地方台电视广告的效果。而贵院在广告投入上等于没花一分钱……”
这时,崔院长似乎有了点兴趣,他把挡了半张脸的报纸从手中放到办公桌上,半开玩笑的说道:
“这么说,我们医院不是拣了个现成的大便宜?我们什么也不用做?”
说完,他又把视线停在了报纸上。显然,他不是不接受大鹏的计划,而是不接受大鹏本身。有了昨天白兰妹的提醒,大鹏也猜到,他很可能看到了报纸上的负面新闻。看来媒体的力量的确不可小视。这让他想起了“眼镜”临走时对他说的话:“为什么那些动荡的小国家,武装叛乱的军队总是先抢占电视台……?”
尽管院长的话中没有什么友善的成分,可是他毕竟开始和自己交流了。大鹏于是回答他的问题:
“贵院如果希望合作,需要帮助我们申请、审批相应的‘人力车运营许可证’”。
“小伙子,你可能低估你自己的能力了。我有必要提醒你,要达到这目的,你完全可以去找孙市长。据我了解,市长对你非常认同。你没有必要非找我们医院合作。”
听完院长的话,大鹏清楚:谈话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因为院长始终在提出问题。
“我记得教授在生前告诉我,好的和作是以‘双赢’为结果和目的的。这本来就是一个‘双赢’的商业计划,只要各自履行自己的义务,就会得到各自期望的权益。没有必要另寻它途。我本人也不习惯那样的做法,我曾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除了自然产生的人气之外,我绝不通过‘攀权附贵’来达到自己创业的目的。就象到目前为止,我没有提及教授和您的关系一样,我不想做‘人情买卖’。”
大鹏的口气很重,也很硬。他已经做好了不欢而散的准备。

这番话让院长重新审视了大鹏一遍,他发觉教授生前喜欢这个小伙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于是,他终于说出了憋在心中的不满:
“问你一个私人问题;你为什么没有去参加教授的追悼会呢?”
这是大鹏最不想提及的问题,因为他不想把事情的经过合盘托出:让人们知道教授是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气死的,这有损老人的清誉。但是该说的部份他还是要说,既然要举刀还击,就不能心慈手软。现在,他不允许任何人危及哥几个的生存底线。但他的语气很平静:
“追悼会当天,我以一个佣人的身份被许教授的儿子安排在家里整理他父亲的书稿……”
他不在乎院长是否相信,说完,他站起身准备告辞:
“谢谢您曾经给我的帮助,今天执意找您谈合作的事,也有我感激您提供十个名额给我的成份。再见……”。
大鹏说完,站起来转身拉开办公室的门。这时,院长突然说道:
“留步,请留步……”
大鹏的脚停在原地,回过头:院长正站在办公桌后,把一张报纸拿得离自己的眼睛很近,低头迅速看完之后又抬起头,招呼大鹏说:
“坐,请坐!我同意你的计划!”大鹏一楞。仍然站在原地。院长见状,从办公桌后走出来,拉过大鹏一起坐到沙发上,说道:
“我是认真的。你谈生意的方式很特别:不拉不劝,愿者上钩。有‘谋定而后动’的大家风范。让我大开眼界,是我平生第一次所见。你的合作计划很好,就象你说的,是个‘双赢’的方案。如果不是我心存芥蒂,可能早就同意合作了。看来你是深得‘许老’的真传啊。不过,真正使我做这个决定的原因不是这些。一会儿你会明白的……
你回去后,把计划形成详细的文字资料。再拟一份合同,咱们‘先小人,后君子’。我会通知办公室主任全力配合。当初我们也考虑到了宣传覆盖面的问题,所以审批了五百个‘运营证’。如果你有把握把‘车行’做好,我先把这五百个‘证’给你。你要考虑好了,你的生意投入大,风险高,而且收益不一定乐观……。不过我还是相信两位故去的老人的眼光,祝你成功!”
说完,他把手中的报纸交到大鹏的手里,说道;“回去看一看,之后,象这样的小生意,你不一定再想做了。”
大鹏没想到院长态度的变化会如此之大,转机出现得如此之快,令人惊喜。告别院长后,他在医院的走廊里就打开那张报纸。他断定,答案就在里面。
果然,越过那些七七八八的负面新闻,他看到了另一条消息:
“小财神”成真财神“天上”掉下千万资本”
大鹏看完标题下的正文才明白:是这篇报道改变了院长的看法。
文章说:已故美籍华人、美国天马集团董事长马国良先生的独生女儿爱莲娜,以个人的名义提供给郑鹏先生创业风险金一千万元人民币。不论郑鹏先生在创业过程中何时需要这笔资金,都可以凭借三日后,由本市“首辅律师事务所”交给郑先生的银行保管箱钥匙,打开保管箱,拿到相关提款授权文件……。
大鹏难以相信事件的真实性,一千万?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他又仔细地把文章读了一遍,才回过神儿来。自己与爱莲娜只一面之交,实在搞不懂这是为什么?他脑子里一片空白,一时思想无法集中。常言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习惯于在逆境中挣扎的他,对这突如其来的“双喜临头”,有些不知所措……
PS:写书真的很累,这是我第一部书。有种莫名的惶恐,不知能否得到大家的关爱,还请大家多提意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