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监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监工
不得不说,朱贵对武安国刮目相看了,本以为救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当自己做点善事而已,却没想到他是一个有着极大的野心和抱负的人。
“武兄,你想怎么做?”朱贵这样问,就等于默认了武安国的猜测。
“请主公下令,任命我做监工,许我调动烟花厂粮食布匹的权利,再给我十个人听我调遣。”得到朱贵的认可,武安国兴奋地擦拳磨掌:“至于安国将如何做,请恕安国暂时卖个关子,朱贵就静等佳音吧!”
反正朱贵这次回来,也要处理工地上的事情,委派一个监工势在必行。朱贵本来打算让刘耀做监工,因为在所有人当中,只有刘耀可以震慑得了那些老家伙。可是朱贵现在身份变了,他拥有副旗总的官职,怎好副的命令正的做事情呢?虽然朱贵知道,只要自己说出来,刘耀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现在好了,有武安国主动请缨,何不让他试一试。
武安国是一个廪膳生,儒学基础十分深厚,理应懂得如何制人。刚才听他的一番话,觉得也很有道理,虽然他没有说出如何做,但是想来也不会偏离朱贵的预期太远。
朱贵点点头:“好,到了赵庄,我给你一个班的士兵,另外再准许你一百两银子的调拨权,这件事情,就拜托武兄了。”
“主公,百两银子不够,至少要两千两。”武安国说道:“两千多个人,端午节每人一顿可口的饭菜,就需要至少一百五十两。每人一套衣服,需要至少五百两,另外还有……”
改善工人的伙食,发放工作服,本来就在朱贵的计划之内,居然武安国也想到了,不如一并交给他:“好,现金的调拨权扩大到五百两。至于给工人们改善伙食和发衣服,并不需要多少钱,因为粮食和布匹我们都有,你要多少,就给你多少。”
“谢主公!”武安国咚咚咚扣了三个响头,然后束手坐在朱贵身边,的确像一个手下侍奉主人的样子。
对于武安国突然改口称呼朱贵为主公,朱贵倒是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他觉得主公这个名称比老板听起来顺耳一些。这主要是受了某些电视剧的影响,三国时期任何一个割据者**后面不追着一大群称呼他主公的人?这不正是朱贵心中所想,计划要做的事情吗?
很快,马车驶入赵庄,眼前的景象更令朱贵愤怒不已。
整个庄子都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然而这工地却不是为了烟花厂,而是为了赵庄人自己。很多人家有了钱,第一件事情就是翻新或者新盖房屋,而帮助他们盖房的人,却还是那些可怜的工人。在村头的田地里面,辛勤劳碌的也是那些工人。而赵庄子弟呢,却一个个穿戴整齐,捧着茶壶,打着凉伞,提着皮鞭,大声吆喝着做监工。
“赵庄人的一切残暴,都将成为主公的仁慈,工人们受到的苦难越多,将来对主公就越忠诚!”望着车窗外的凄惨景象,武安国一点同情的表情都没有,反倒显得特别兴奋。
“这不是贵荣丫头吗?”突然,一个眼尖的村民看到了探头探脑的贵荣,大喊着跑过来:“大宝兄弟呢,回来了吗?”
“回来了。”贵荣努努嘴:“在前面!”
“大宝回来了!”伴随着一声呐喊,附近的村民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全部飞快的向朱贵所在的马车涌过来。
“大宝回来了!”人们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呼喊,引来更多的村民。
整个赵庄沸腾了,不分男女老幼,两百多个人纷纷跑出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有的人手里还拿着水果点心,有的人手里拿着唢呐锣鼓。刹那之间,村头锣鼓喧天,问候声此起彼伏。
朱贵虽然知道自己在村民们心中的威信提高了,但是却没有想到高到这种程度,这哪里是在迎接一个赵家的女婿,这分明是在迎接一个英雄,一个最可亲近的亲人啊!
虽然对村民们的愤怒还没有平息,但是面对数百张热情真诚的笑脸,朱贵却一点埋怨的意思都表现不出来,他只能跳下马车,热情的和村民们打招呼。而武安国则亦步亦趋的跟在朱贵身后,看到人群过于拥挤的时候,就上前解围。除此之外,他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一切,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

因为陈敬山在衡州,朱贵就直接去了老太爷家。
刚进大门,老太爷的两个儿子就迎了出来:“妹夫啊,你可回来了,老太爷每天都在念叨你呢。”
贵荣可不管这一套,立刻扑进客厅:“太爷爷,贵荣回来了!”
贵荣是老太爷的亲孙女,也是老太爷最疼爱的一个孩子,疼爱的程度连贵荣的父亲赵五爷都羡慕不已。第一次出远门,而且一下走了将近一个月,爷孙两个都彼此想念了。
朱贵命令通四海的伙计从马车上搬下一个箱子,和武安国一起走进客厅。
在客厅中央的藤椅上,赵老太爷正满脸堆笑的望着贵荣,嘘寒问暖。而贵荣也很乖巧,正在讲述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她说的声情并茂,还伴随着夸张的动作和鬼脸,逗得老太爷不住的捋胡子大笑。
可是,当老太爷看到朱贵的时候,满脸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
“老太爷,我回来了!”朱贵躬身施礼,打开箱子说道:“景德镇的茶具一套,上好的大红袍,信阳毛尖各一斤,绸缎两匹,都是孝敬您的。另外,还有现银二百两,请老太爷翻新一下咱村的祠堂吧。”
对于老太爷来说,这可能是他一辈子收到过的最大的一份礼物,可是他看都没有看,鼻子里哼了一声,说道:“大宝,你是有钱人了,咱村子的人都跟着你沾了光,也变成有钱人了啊!”
朱贵没有意识到老太爷大的语气不善,因此继续笑呵呵的说道:“老太爷,这才刚开始,您就等着看吧,咱们村会越来越富有的。”
“有钱好啊,有了钱人们的心就都变了!”老太爷咚咚敲了两下拐杖:“可是我怎么总觉得有钱的赵庄比没钱的赵庄不一样了呢,整天乌烟瘴气,整天哭喊惨叫,花天酒地的有,忍饥挨饿的有,这还是我们赵庄吗,这难道就是你的成果吗?”
朱贵一愣,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赵庄竟然还有这样一个悲天悯人的人。
赵老太爷越说越气愤,最后竟然站了起来,怒目圆睁,指着朱贵的鼻子吼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咱们村才有了几个钱,就有的人家开始扔臭肉了。我们还不是朱门大户,可是我听说给我们修路的那些人当中已经累死好几个了!造孽啊,如果你父亲老夫子还活着,看到这番情形是应该夸赞你呢,还是打烂你的脑袋!”
满怀希望回来,本以为会被夸赞,却没想到遭到了当头棒喝。
朱贵觉得自己很委屈,他想辩解,可是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却明白无误的告诉朱贵,这一切灾难的确是自己造成的。
“有了钱,人的心就黑了!早知道这样,我宁可让赵庄过穷日子!”赵老太爷颤抖着向前迈步,打算将朱贵送来的礼箱踢倒。
“老太爷请息怒,你误会我家主公了!”突然,武安国上前一步,挡在赵老太爷面前:“我家主公远在衡州,并不知道发生在这里的事情。今天一路走来,主公看到沿途的种种惨象,不但气的浑身颤抖,而且痛哭流涕,顿足捶胸,一个劲的说是自己害了大家。”
朱贵脑袋直发懵,自己什么时候痛哭流涕,顿足捶胸了?
武安国继续说道:“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主公已经命令我全权处理这件事情。请老太爷放心,不出数日,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再发生,咱们赵庄的人将会重新变得仁慈,淳朴起来。”
“你是谁?”赵老太爷举起拐棍:“这里哪轮得到你插话?”
武安国昂首挺胸,不卑不亢的说道:“秉老太爷,在下姓武,名定,字安国,山西大同人士,崇祯十三年廪生。安国母子流落衡州,幸得主公搭救,才苟活至今。如今,主公命我做整个工地的监工,负责扫除一切阴霾,还我赵庄朗朗乾坤!”
“你就是老二他们说的那个廪膳生?”赵老太爷脸上的怒容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崇敬和惶恐,连忙弯下腰,就要向武安国跪拜:“小老儿有眼无珠,冲撞了生员大人,还望恕罪啊!”
朱贵大跌眼镜,不会吧,读书人在这个时代如此吃香?
++++++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