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翻山越岭(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面又是一个石洞,这个石洞是盘旋向上的,不过这个石洞并不是很长,大概用了十分钟左右,他们就来到了洞口
但这时候要面对又是另一条异常险峻的路,这是一条就像盘山公路的路,不过它可没有公路那么宽,仅够一个人站在那儿,而且是蜿蜒向上的,所以三人只能背紧贴着后面峭壁,向螃蟹一样横着向前移动,这条路走的艰难而缓慢,而且整个过程都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失足而掉下悬崖,他们甚至能够感觉到自己鼻尖的汗水穿过旁边的浮云掉入山下。
在下午一点钟的时候,三人总算是挪到了山顶,说来也奇怪,这山顶竟像是被巨灵神一斧削平的,更令三人更奇怪的是这山顶四周竟用石栏围了起来,只留下两个口,一个就是他们上来的入口,另一个应该就是出口了,不过这是一个完全孤立的山头,而那个所谓的出口前面根本没有路,除非你带着降落伞直接跳下山去。
“这回我们可真的是山穷水尽了!”荣一坐在地上说道。
荣说的对,除非他们长着翅膀,要不然的话他们再也不能向前一步了。
“你们看,我们脚底下有一幅画。”罗如雪说道。
谢毅仁定眼看去,发现这副画的主角依然是那只肥[虫遗],不过它这次不是向下,而是向上登入天际。在一个月高天黑的晚上,它趴在一座通往天宫的石梯上缓缓前行。
“按照图画的描述,我们的前面应该有一座通向前方的石桥,但实际上我们前面什么都没有,难道是这座桥在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下已经塌陷了吗?”荣说道,说这话的时候她望着谢毅仁,似乎是在特意问谢毅仁。
谢毅仁摇了摇头,也不知他是不知道,还是否定荣的说法。
“都饿了吧!先别管它,我们先吃点东西吧。”罗如雪说道。
“这才是真正的露天野餐,,吃饭了。”谢毅仁说道,说完后就盘膝坐在罗如雪旁边。
由于三人带的食物并不是很多,再加上他们也不知道后面的路还有多长,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返回,所以三人都没敢放开吃,都只吃了个半饱,当然水喝的也很节省。
吃完饭以后,三人稍作休息,首先起身说话的是荣。
“我们总不能一直待这儿吧?下面该怎么办?”
“这里可是修道成仙的好地方,等我们成仙以后,就不用吃饭了,光喝西北风就可以活下去。”谢毅仁说道。
“难道你想成为这太华山云霄洞的洞主?”荣笑着说道。
“你说的是封神榜中的赤精子,我哪能霸占人家的洞府呢!”谢毅仁说道。
“不过说真的,这里虽然漂亮,我们还是要继续向前的,但向前的路又在哪里呢?”罗如雪说道。
“等晚上再说吧!说不定到时候有仙人下凡为我们铺一座通向前方的桥。”谢毅仁说道。
“刚才你还挺正常的,怎么现在就开始说疯话了。”荣说道,罗如雪也向谢毅仁投来疑惑的目光。
谢毅仁则一副山人自有妙计的样子。
“你们相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像肥[虫遗]这样的神兽?”谢毅仁问道。
两个女孩都摇了摇头,谢毅仁接着说道:
“我也不相信,但是我们昨天在上山的途中都亲眼看到了,不是吗?”
“你怎么忽然问这个?”罗如雪说道。
“我们一路走来,就再也没有看到那只肥[虫遗]了,我一路上都在想:这肥[虫遗]是不是真的存在,为什么只出现了一下就消失了?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了。”
“怎么回事啊?”荣问道。

“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幻像,本质上和我们脚底下的这幅画没什么区别。”
“什么意思?”荣接着问道。
“说白了,其实挺简单的,就是小孔成像原理。”谢毅仁说道。
“小孔成像原理?”罗如雪说道。
“对比我们高中时做的那个小孔成像的物理实验,轩辕剑其实相当于实验中的那根蜡烛,而白云相当于实验中的白纸,在这中间肯定有一个和它们成一直线的小孔和头上尾下的肥[虫遗]的小雕刻,而且轩辕剑的安放位置和方向也都很精确,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那幅景象。”
“那南天门上在水雾中出现的那幅画又是怎么回事?”罗如雪问道。
“这个我还不是很确定,但很有可能用的是光的折射定理,水雾在这里相当于一个菱镜或者透镜,将隐藏于某处的那幅画折射出来。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我还真想弄清楚它们到底是怎么设计的。”谢毅仁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这里也可能隐藏着一座桥,只要在特定的光学条件下才会显示出来。”荣说道。
“根据前面的情况,是有这种可能的。”谢毅仁说道。
“但是你看看我们四周,都是深不可测的山谷,这里怎么能藏下一座通向前方的桥呢。”荣说道。
“不管怎么样,我们已经来到这儿了,我们就等到晚上再说吧。”罗如雪说道。
又到黄昏了,山顶上的黄昏更是别具一番风味,三人好久都没有像今天这样静静的坐在地上看夕阳了。秋风也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的来到这里,抖动着他们的衣袖和长发。
如果不想让等待的过程太过无聊,那就和身旁的朋友聊天吧,不过眼前的景色过于美丽,三人都不想让自己的声音破坏这种美丽,但却有一种声音可以附和这种大自然的胜景。
这个时候空气中忽然弥漫着一些关于风的音乐,那似乎在讲述着风的旅途,它时而低吼,时而盘旋,时而飘逸。当它的声音传入你耳朵的时候,你眼前立刻会浮现这么一副景象:在苍茫的大地上,无形的风带动着满天的尘土自由的飞翔。
原来这声音是从谢毅仁那里传出的,谢毅仁正在吹奏一种叫埙的古代乐器,它是用黄土烧制而成的陶瓷乐器,它的声音和风的声音很相似,是谢毅仁最喜欢的也是唯一会吹奏的乐器。
或许是被眼前的夕阳和埙的音律所感染,罗如雪不由自主的在这风声的间隙中轻声歌唱,没想到她的声音竟然不亚于沈风儿,柔和、委婉而且十分的纯净,歌声和埙声相互交错,且又相辅相成,配合竟是十分的默契。
荣呢?她现在已经背对夕阳,在埙声和歌声所隐藏的节拍中轻舞,她身体上的动作并不是很大,但是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尽现少女的娇柔。夕阳在她的周身度上了一道道金黄色的光芒,这反而使人觉得这些光芒来自于荣本身,而不是夕阳。
这幅有声有色的动态画面深深的印在了三人的脑海中,让他们终生难以忘怀,以至于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每次想到这副情景时,甚至连手指都能回味到其中的甜蜜和幸福。
夜幕降临,三人都仰望天空等待着月神的出现,但天公不作美,她虽然确实在他们的头顶上,但却躲在云雾的背后不肯出来。
如果等待也算是一种努力的话,那他们的努力最终也有了结果,不久后一轮弯月在拨开云雾之后,将她的光芒无私洒在这片群山之中。
荣忽然惊呼道:“你们看,前面真的有一座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