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周家的信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分钟之后,内阁常任秘书长走近首相,悄悄地提醒时间到了,索尔兹伯里看了看自己的手表,确定了一下,然后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身道:“先生们,时间到了,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与上次一样,他仍然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国防大臣,不仅仅是因为此次特别会议讨论的内容与国防部关系最密切,而且是因为国防大臣迈克尔希克斯比奇爵士坚定地支持首相对南非采取强硬手段的政策。
这位大臣没有让索尔兹伯里失望,他清清咳了一下道:“我的看法是,南非的问题已经不是谈判所能解决的了,放弃无谓的尝试吧!我们没必要推动第二轮的会谈了,我完全同意首相大人的提议:向南非发出最后通牒,是教训一下这些可恶的南非佬们的时候了!”
在英国,女王为英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实际上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却是由内阁大臣组成的“国防与海外政策委员会”,首相任主席,成员有财政大臣、国防大臣、内政大臣、外交大臣等,只要得到这几个重要大臣中两个人的支持,索尔兹伯里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这次的提议。
对于担任财政大臣的兰道夫丘吉尔这个经常与自己作对的家伙,索尔兹伯里并没有指望他旗帜鲜明地支持自己,而内政大臣又往往在这种问题上倒向人多的一方,因此外交大臣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在得到国防大臣明确的支持之后,索尔兹伯里将目光投向了伊利伯爵---今年八月组阁时他亲自挑选的外交大臣。
伊利做出了让他满意的回答:“我完全赞同阁下地提议,虽然战争不是解决外交争端的最佳手段,但有的时候。却是唯一有效的手段!”
索尔兹伯里露出不易察觉的胜利的微笑,看向上次会议中第一个反对自己的殖民大臣,这位官员低下头,回避着索尔兹伯里地目光,叹息着说:“看来,只有如此了。”他对南非的了解要比在座地各位都深刻一些,也因此他心中对与南非兵戎相见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索尔兹伯里环视了一周。待到再也没有人发言的时候,才说道:
“诸位绅士。想必你们都凭借着自己的理智与情感做出了合理的判断,那么,同意对南非发出最后通牒的请举手!”
不出他所料,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首相满意地点了点头:“非常好,先生们,我会将诸位地意见交给尊敬的女王陛下。当她批准了这份最后通牒之后,如果南非人依然不答应英国的要求,我们将会教训一下那些蛮横无礼的南非人,相信我们值得信赖的军队将为我们赢得又一次伟大的胜利首相大人得意地笑起来。
与美国不同,英国的宣战无需经国会讨论,只要在内阁成员们同意之后,报经英国女王批准通过即可,而众所周知,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女王不过是个精神象征。也因此,这份最后通牒毫无疑问地得到了女王的批准。
一份条件苛刻,南非绝对无法答应的通牒以电波的形式发向开普敦,收到电报地罗士敏总督仅仅扫了一眼就确定自己终于盼来了想要的东西,他大喜过望,仿佛嗅到了远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那金矿的味道,一面派人通知与自己臭味相投的罗德斯第一时间做好战争准备,一面安排专人将其递交给了比勒陀利亚方面。
通牒上重复了英国特使在一个月前带去南非的那几条荒谬的条款。一字未改,而更令人无法置信的是,英国人竟然要求南非方面为特使在比勒陀利亚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和安全威胁道歉。
通牒上最终威胁道,从电报递交给南非总统地48小时之内,如果南非没有答应英国的要求。那么大英帝国将“不无遗憾地”采取“非常手段”----战争来解决两国的争端。
而在收到通牒的前一刻。南非总统沈知恒依然在天真地等待英国人派来第二轮谈判的特使,他依然以华人传统地以和为贵地思想来处理和看待双方的争端。认为南非政府寻求以谈判解决争端地诚意,已经通过上次特使传达给了英国方面,南非在双方的谈判中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已是仁至义尽了,英国方面也应做出让步,事情还没有严峻到需要战争的地步。
但是在过去几百年中通过武力尝到了无数甜头的英国人,已经深深喜欢上了不给就拿的感觉,鸦片战争中不就是这样吗?
一份最后通牒就将沈知恒的幻想击得粉碎,他用颤抖的手拿着那份电文仔细读了好几遍,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觉得天旋地转,无力地瘫在了椅背上,他清楚,这就是一份宣战书,所谓的最后通牒往往就是间接宣战的同义词。
这样一份最后通牒无疑将会激起南非人民最大的怒气,沈知恒根本就不指望这份英国人的外交通牒能够在南非国会得到通过,恐怕仅仅是将其带到国会上宣读就将为沈知恒带来铺天盖地的愤怒的斥责,想到那些议员们的愤怒,已经四十多岁的他竟然感到了巨大的恐惧。
在比勒陀利亚的沈知恒经受他人生中最巨大的煎熬的同时,远在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开普敦发生了一件不得不提的事情。
开普敦城区南方是大名鼎鼎的桌山,而西方有一条较小的山脉,山脉北边的被称作信号峰,南边高高耸起形如犀牛角的奇形山峰被称作狮子头。这里的山坡上分布着许许多多低矮的平房,却涂成了五颜六色,这里是马来人的居住区。
马来人地祖先来到南非的时间比华人到达开普敦晚上一些,但是华人和马来人来到这里的身份是截然不同的,当时以兼具海商和海盗色彩的福建李家为首的华人诸多世家。动员了南洋一带的许多华人,凭借自己地船队远航来到南非,是以荷兰东印度公司合作者的身份来开发南非地,因此华人在南非的地位一开始就是和荷兰人平起平坐的,而且后来随着华人在数量上远远压倒了这里的荷兰人,华人已经成为开普敦乃至整个南非共和国的最重要的民族。
而马来人则是被东印度公司作为奴隶贩运到南非,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的。地位非常低下,一开始就遭到了荷兰人地歧视。开普敦被英国占领之后,英国人对这些既没有后台人数又少的弱小族群也没有什么好脸色,在这两个国家统治开普敦的时期,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推行一项规定:开普敦市的房屋门牌号只有白人和华人可以使用,其他种族一律不得使用。

无奈的马来人只好在房屋上涂上五颜六色的涂料来与邻居区别,时间一长,这里的马来人社区也就变得色彩斑斓起来。俨然成为南非的一个景点。
按照英国人的意思,也不愿意让华人享受和白人一样的待遇,但是华人在开普敦占绝大多数,1840年支援满清地开普敦华人大起义又让英国人见识到了华人的力量,所以他们才不得不加上华人也可以使用门牌号这一条。
马来人社区北面,隔着几条住着法国胡格诺教徒后裔的布尔人街区,是一片整洁干净得多的街区,房屋看起来也要比马来人气派得多,这就是开普敦最核心的区域,也是南非第一大种族华人的居住区。
华人区西面有一座宅院。白墙黑瓦,黑漆大门,如果不是身在万里之外的开普敦,见到的人简直会以为自己来到了江南水乡,这就是南非十大世家之中唯一还留在开普敦地江阴周家。
身为领袖开普敦华人的第一大世家,周家的势力远远超过这座宅院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说开普敦乃至整个南非的一草一木稍有动静都逃不过周家地眼睛,只不过自从大起义遭到镇压之后。周家就信奉着行事低调地原则,默默注视着南非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在形势需要周家站出来为开普敦华人主持公道地时候才出面,正因为周家的这种态度以及良好的门风,他们在开普敦华人中的威望极高。
周家一直密切关注英国和南非之间的外交争端。英国向南非发出最后通牒的事情自然没有逃过周家家主周全的注意。
周全正值壮年。既没有老年人的暮气又不像年轻人那样缺乏稳健,得知最后通牒一事后他立刻将自己的长子---20多岁的周能叫到了他的书房。
在周能奇怪的目光之下。他神秘地从床下的密室中取出几张写满蝇头小楷的纸,严肃地对儿子说:“能儿,眼下的局势,南非与英国势必一战,我周家虽然留在开普敦,可这时候是一定要站在南非这一边的,因为那里有我们的同胞,非但如此,整个开普敦的华人也都会义无反顾地支持南非共和国!这份名单上是我周家联络的抗英志士,眼下时间紧急刻不容缓,你立刻动身赶往比勒陀利亚.....”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他想起了最近十几年南非国内,金城李家奇迹般的崛起,而从这十几年中发生的事情看来,在他心目中,唯有李家才是一心抗英并且能够带领华人打败英国人的势力,沈知恒在最近这些日子发生的争端中的表现实在是太让他失望了,将这份名单交给他实在是令周全放心不下,可是,沈知恒毕竟是南非法理上的国家领导人。
他一时之间犹豫不决起来,可看到儿子那虽然年轻但却坚毅决断的脸,他想起了这个儿子过去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心怀大慰,吩咐道:“你到了那里,看看那里的形势,比较一下李永瑜和沈知恒哪一个更可担当,再决定将这份名单和我周家的命运交由哪一人!切记,不可让任何其他人发现你身上的名单!要将它秘密地缝在衣服夹层里。”
顿了一下,他又怜爱地看着儿子:“你这次的行程,肩负着周家乃至开普敦华人的命运,绝对不可大意,我知道不该将这样一付重担压在你身上,可眼下形势危急,我也实在无法可想,唉,我真是不忍心...”说到此处,他语音生涩了起来。
“父亲放心!”周能急忙抱住父亲的双臂:“孩儿绝不辜负父亲的重托!我已近不惑之年,岂是那种担当不起的人?”
周全点了点头:“我素知你一向稳重,才将这个任务交给你来办,你收拾收拾,立刻动身吧!”
与生离死别的周家父子所想完全不同,从开普敦经布隆方丹直达比勒陀利亚的交通至少依旧畅通,只不过进入南非共和国之后,车上的乘警们看人的眼光多了许多怀疑的神色,每个人都要经过严格的身份检查而已。
而在英国的开普殖民地境内的火车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可能是自大的英国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搞得这么紧张吧。
不管怎么说,经过近二十多个小时火车旅程的煎熬,无时不在提心吊胆的,几乎没合过眼的周能的双脚顺利踩在了比勒陀利亚的土地上。
他是头一次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就在车站外面找到一个看起来还和善些的大叔问起路来。
“大叔,我问一下,您知道浙江沈家府上怎么走吗?”在周能心中,尽管也更倾向李家,但一路上考虑来考虑去还是决定此事首先要找南非的总统才说得过去。
那人眯起眼睛打量了一下,不答反问:“年轻人,你是刚来比勒陀利亚的?”
“是啊,我是来探亲的。”周能有些奇怪,这人怎么这么嗦。
“浙江沈家是你的亲戚?看起来不像啊?”那人又说道。
“哪里不像?我穿得很寒酸吗?”周能有些生气:“你能不能先回答我的问题?”
看到周能的反应,那人有些不好意思:“哈哈,小伙子,别生气,这不形势紧急吗,政府号召每个老百姓都提高警惕,哈哈,我这嘴一向话多,不问清楚了,我说话都不放心。”
“大叔,你一看我就知道我是华人了,我这有急事,你先给我指路吧!”周能气消了,心中还挺高兴,看来南非政府的备战工作搞得不错啊。
按着那警惕性很高的大叔的指路,周能来到了沈家门前,却从门房那里得知一个消息:因为这次的通牒,南非国会召开了特别会议,身为总统的沈知恒正在南非国会大厦面对议员们的质询。
怎么办?周能心急如焚,周全交给他这份名单的时候虽然没有说明必须在最后通牒期限之前交给比勒陀利亚方面,但他自己认为这份名单越早交出去越好。
他咬了咬牙,决定立刻赶到国会去,他谢绝了门房要他留下来等沈知恒回来的挽留,拦下了一辆马车,赶往南非的立法机关---国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