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疑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绍将书信递给郑玄,轻轻的抛出个炸弹,“依叔父在信中所言,此次朝廷会解除党禁。”
郑玄又高声叫了一声,“什么!”
原来灵帝建宁元年(168年)第二次党锢时,郑玄因曾是杜密故吏,身受牵连,受到禁锢。
郑玄看信的时候,袁绍就给贾诩细细解说:“此次张角原定于三月初五,以‘苍天以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号,数州同时兴兵反汉。谁知张角的一个弟子因为害怕谋反诛族,几天前到廷尉告密,不然事情还要麻烦。”
“老爷。”袁绍停顿的时候,刘辉插了一句。
袁绍没回答,用眼神示意刘辉说。
“黄忠跟着报信的家兵一并来了。”
“谁?”黄忠不是在京都北军当屯长(比二百石)么?
“黄忠。哦,对了,黄忠还捎来了夫人的一封私信。”说着,刘辉又从袖子拿出一封信来。
看来是老婆搞的鬼了,袁绍心里想到,只有她才会这样做。接过信件,“楞在这干嘛,还不快让汉升进来歇歇脚。”
刘辉一溜烟的跑出去叫黄忠去了。
袁绍扯开信一看,笑了。果不其然。正月的时候,老婆贿赂了黄忠的上司,在加上点袁家的权势,这位不知黄忠能力的北军校尉(比千石)就让黄忠打铺盖卷滚蛋了。然后,再以做客为借口,就把黄忠一家子都接到袁府养起来,黄巾事发,老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黄忠到自己这来。官军之中,不但得武力过人,还得要溜须拍马、迎逢上司,不然永无出头之日。而我这来就没这些讲究,出使大秦六年,彼此的性情都了解,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不像朝廷的军队,需要的时候就让你顶上去,不需要的时候,用个藐视上峰的理由就给踢出来。
呵呵,藐视上峰,那个贪图钱财的校尉就是用这个蹩脚的理由跟黄忠说拜拜的。
不过,话说回来,黄忠的确不太会跟上司处理关系,六年前是个队正,到现在也才升了两极。放心,到了我这,就不用担心讨好上司之类的狗屁问题。
还有件事,老婆已经让袁土再从洛阳带来了五十家兵,加上自己身边的,都上两百了。只要有这两百家兵,最不济,保命还是没问题。
放下信来,贾诩正拿着信在看,而郑玄一脸平静的安坐一旁。看了看表情淡然的郑玄,将心比心,袁绍知道如果是自己被解除了党禁,要么大喜,要么大悲,绝对不会想郑玄这样一付事不关己的模样。
“本初是否觉得奇怪,老夫如此淡然。”袁绍多看了几眼就被郑玄发现了。
袁绍被郑玄一句话说得怪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以信中所言,若不是吕疆对圣上说‘党锢久积,若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解除党禁还是因为怕与那些逆贼一同谋反,在圣上眼中,我等党人竟如此不堪。”郑玄自嘲道。
看完信的贾诩、袁绍闻言一阵沉默。
贾诩是为党人不值,还有就是对朝廷的不满。
而袁绍就是暗自开心了,看郑玄现在的语气模样,对汉室是彻底死心了。难怪郑玄自解除党禁之后,无论谁邀请他出山为官都没答应,只专注于教导自己的一帮弟子,还有遍注经书。
死心了才好,墙角不松动的好,挖起来可不轻松。
刘辉领着黄忠进来才打破了茅屋之中的沉默。
“汉升,好久不见。”袁绍起身相迎,黄忠应该是洗漱了一番的,脸上没什么灰尘。
“本初啊,我可是来投奔你来了。”黄忠局促不安的说道,
郑玄没见过黄忠,不知道为何袁绍亲自相迎,拉住贾诩小声问道:“这位是?”
“当年出使大秦的护卫队正,若非汉升,本初与我少不了挨上几刀。”贾诩简短的说了下。
“汉升,瞧你这话说的,当年西去路中,我与内人受你的照料可是不少。用句黑话来说,有我袁绍吃的,决不会让汉升你饿着。”这点我可以保证,就算我袁绍吃不饱,你黄忠也得给我吃饱了。不然,怎么给我去卖命?

看了下众人的反映,贾诩麻着一张脸,嘴角微微颤动着,蹩得有点难受。刘辉站在身后,虽然看不见表情,不过可以从急促的呼呼声看来,捂着嘴呢。郑玄不愧是大师,脸皮功扶练得是如火纯青,麻事儿没有。还好让袁绍欣慰的是黄忠有反应,眼泪儿在眼眶里转啊转的。
黄忠有反映就成,这话本来就是对他说的。其他人,了都不了你。
“刘辉,去将王越、典韦、袁木叫来。”看刘辉走到门口,又把他叫回来,“还有,排个人去知会汝南太守一声,就说黄巾作乱,我袁绍要招募些士卒。”
“且慢,官府说不定还不知道要黄巾作乱的消息,这么去说……”贾诩叫到。
“官府应该知道了,”面对贾诩不解的神情,黄忠解释道:“我们是待朝廷作了断绝才出发的,朝廷的信使比我们早走了三日,虽然他们没我们马快,不过也该到了。”
听黄忠说完,袁绍见贾诩没再说什么,挥挥手让刘辉快去。
“喂,你们听说了吗?”一个家伙凑近人堆里面。
“就你还没听话。”回答显然不那么令人愉快。
“我这可是最新消息。”
“说说。”几个猴急的说道。
“少爷打算在本地招募新兵,我们都可以升为队长、副队长,除了几个不走运的是伍长。”
周围顿时一阵嘘声。
“关键在后面,老爷把兵制改了,六人为伍,其一为伍长,依次为小队、中队、大队,伍伍叠加。”挤进来的家伙得意的道,仿佛一只刚刚开屏的孔雀。
“这么说来我们这个小队长什么的还是比不上队正,也就比什长大上那么一点。”接话的人只想到的官职的比较问题。
“这个不好吧,擅改官制,罪名可不小。”有人杞人忧天。
“没事,我们是家兵,又不是官军,那谈得上擅改管制。”还算清醒的人说道,“不过,咱们老爷是不是知道逆首张角要造反啊?”
听这么一说,周围的家兵都围了过来,“为什么这么说?”
“本来我们也就是三月一换,可我还有几个人都在这呆了七个多月了,你们,”说着指了指上个月就改回洛阳的几个家兵,“你们这批更是全部留下了,一个没回去。还有,打正月起就加重了练习,当时我还以为是谁得罪了老爷,老爷所以才想着方儿折磨咱们。现在看来……”
“嘘,散了散了,有人出来了。”
“文和,还有什么事吗?”一屋子人都走了,大家都有要事忙,刘辉都让自己派去连夜通知太守,贾诩却稳坐在那一动不动。难道是不满自己让他和郑玄护送《西游记》那本书回京。
“本初啊,咱两相识有十多年了吧。”贾诩没头没脑的说了句。
“还差半年就十三年了。”袁绍不知贾诩什么意思,只好顺着回答。
“现在都还能回想起当年王越带着袁氏五兄弟将我从氐人刀下救出来的情景,还有硬逼着出使大秦告别父母时的伤感……”
袁绍越听越糊涂了,越扯越远。
“……知道吗,我还曾经怀疑过氐人是不是你派去的。”
“怎么可能。”袁绍跳了起来。要是我安排的,把你就出来的时候,不包着我的大腿狂哭大喊,我就不姓袁。拜恐怖片所赐,摧残人的方法自己还是知道不少的,**上的,精神上的,或者两者皆有的。
“我也只是曾经怀疑,毕竟事情事情太巧了。”
“要说什么就说吧,别拐弯抹角,你也知道我的性子。”半天还没切入正题,袁绍有些不耐烦了。
“好吧。本初,你是不是知道张角要反?”贾诩正视着袁绍双眼。
袁绍呆了呆,贾诩为什么会这么问?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