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赴府衙(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修再次来到府衙,知府李瑞很是惊讶。
虽是如此他还是接见了宁修。此人毕竟是张三公子特地嘱咐照拂的,张家的面子必须得给。
李知府是在书房接见宁修的,二人不论公事只叙私谊。
宁修虽然被李知府赐座,但只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上,身子微微前倾一副恭敬状。
李知府看在眼里乐在心中。这个年轻人很懂得进退嘛。虽然李瑞有意照拂宁修,但你自己也得上道啊。
宁修的表现让李瑞觉得如沐春风。
“贤生此来又是为了何事啊?”
李瑞呷了一口茶,微微笑道。
“启禀府尊,学生此来是将上好的葡萄酒送予府尊。”
说罢便从褡裢里取出装好的葡萄酒,献给了李知府。
李知府看到这些精美的瓷瓶眼睛不由得一亮。
“恩,贤生有心了。”
他对这葡萄酒的味道确实是难以忘怀。与白酒、米酒、黄酒、果酒都不同,葡萄酒的味道让人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府尊大人,学生听说江陵城外有一处砂矿,是官府开采的。不知学生能否被授权开采一小部分,亦或者出钱购置一些成砂?”
李瑞神情一滞,心中已是了然。
好嘛,这小子果然不是光来送酒的,他是有事相求啊。
李知府沉默了片刻,捋着胡须道:“贤生怎么突然想要买成砂了?”
他早听说宁记制出了一种叫做水泥的黏合剂,这水泥在修缮辽王府的时候大放异彩,他十分感兴趣。
莫不是这宁修对水泥的配方进行了改良,需要成砂加入?
“府尊有所不知,学生在试制一种新的琉璃,便需要用到成砂。”
制作玻璃的事情宁修并不想隐瞒。将来玻璃量产后,肯定会大面积铺售,怎么可能瞒得住?
若是他现在找个由头骗了李知府,到时李知府不会有心结?
人嘛总是要换位思考的,李知府待他不错他却也不能滥用这种感情。
“哦?琉璃啊。”
李瑞对这个答案显然有些惊讶。
“琉璃的制作十分繁复,贤生可找好师傅了?”
虽然李知府并不懂琉璃的制作工艺,但也听说琉璃的制作方法十分复杂。宁修突然想要制作琉璃,应该是已经联系好制作琉璃的师傅了。
宁修笑了笑道:“府尊,学生要做的这新式琉璃和传统琉璃有很大不同。不但制作工艺不同,就连做出的琉璃品样也完全不同。”
李瑞越发的有兴致了。
“哈哈,被贤生这么一说,本官对这新式琉璃却是无比期待了。你将来做出这琉璃后,一定要拿来给本官看看。”
宁修连声称是。
“不过嘛......”
李知府眼睛眯作一条缝,声调刻意的拉长。
宁修的心直是提到了嗓子眼,李知府究竟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万一他不同意,之前的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
“这砂矿的开采必须由官府出面,民间是不得介入的。但你若是想买一些成砂也不是不可以。就按照市价好了,你可以直接去找府衙工房的杜工书,就说是本官的命令。”
宁修总算长出了一口气,这个李知府说话大喘气,真是吓死人了。

其实宁修并不是一定非要获得开采权不可。
他也知道在明代像盐铁、矿产这些东西都是被朝廷严格把控的。李知府若是给他开了这个口子,等于是把自己架到火上烤。万一再遇到政敌的弹劾,丢了乌纱帽都有可能。
只要李知府答应出售给他成砂便可以了。
“多谢府尊大人。”
宁修冲李知府深施一礼,喜声道:“等到新式琉璃做好,学生一定第一时间送到府衙来。”
“恩。”
李瑞又端起了茶杯品起茶来。
宁修连忙拱手道:“府尊公务繁忙,学生便先告退了。”
李知府也不说话,只微微颌首以作示意。
宁修退出了书房并没有直接离开府衙,而是去了六房之一的工房。
明代各府州县仿自朝廷六部设立六房,分理一应俗务,知县、知州、知府只是抓总,对具体情况不需要太了解。
六房的长官叫作经承,但这是文雅的说法。通常情况下便用各房之名加一书字称呼。
举个例子,这位掌管工房的吏员头目便称为工书,又因为他姓杜,便称之为杜工书。至于各房中的其余办事的人则称之为胥吏或者书吏。所有吏员统称为典吏。一般各房的典吏在十人到二十人之间,编制如此臃肿,办事效率自然不算高。
六房分列大堂两侧。大堂左侧为吏、户、礼房。大堂右侧为刑、兵、工房。
宁修要去找的杜工书就在工房。
工房的主要职责是工程营造,也包括开采矿山,权力不可谓不大。
宁修来到工房后见大门开着便拔步走了进去。工房是一间低矮的屋子,里面大约摆了六七张公案,十来名书吏两人一桌,正自闲适的聊天喝茶。
宁修见到此种景象不由得苦笑,古往今来国人做官任吏的习惯果然是没有变化啊。
“咳咳,不知哪位是杜工书?”
宁修不认识杜工书,只得抱拳环了一圈朗声问道。
一个身着青色棉袍的男子应了一声:“杜某便是,这位公子有何贵干?”
宁修定睛瞧去,只见这位杜工书三十来岁,身材高挑样貌也算俊秀,不由得心生好感。
“在下宁修,乃是江陵县学生员。方才宁某求见府尊,获得府尊允准可以用市价购买成砂,府尊叫某直接来找杜工书。宁某此番叨扰了。”
“大老爷的命令?”
杜工书愣了一愣,连忙起身迎了过来。
“宁公子快坐。”
杜工书拉着宁修坐了下来,就像多年未见的好友似的攀谈了起来。
“宁公子且放心,前两个月开采的成砂现在就存在仓库里呢,宁公子想买多少都行。就按照府尊说的,宁公子出市价即可。”
衙门中办事是极为讲究规矩的。不该问的事情一定不要多问。
杜工书深谙此道,他倒不担心宁修假传命令。宁修即便要买也不可能立即买,怎么也得等年后了。这种事情他肯定是要和府尊大人确认的,到时候一问便知。
......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