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解密的莫莱希尔档案(4):帝国境内的民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烈建议在阅读完《the star 新星》章节之后解锁该部分档案资料。
**************************
**************************
根据莫莱希尔文献中的描述,神圣铎斯洛瑟雷尔帝国是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统一帝国。在其已逾千年的历史中,随着帝国的扩张脚步,许多新的土地与民族不断被纳入帝国统治的版图,形成了一个大局由伽洛尼人(garony)与冈瑟尼人(guntheny)中的精英阶层把持,而被征服民族仍保持一定程度自治的多民族帝国体系。
在这里必须提及一下神圣帝国的大致历史时期划分。根据莫莱希尔人的说法,从圣显历零年也即《圣约》传说中的三巨头通过圣拉斐尔与主订立圣约,并成为主的选民开始,可以粗略地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由伽尔王(mon gare)统治的部落时代,莫欧王(mon mol)统治的城邦时代,拉弗王(mon raph)统治的王国时代,以及圣铎斯洛瑟雷尔一世(el'dorthroethrael yvora)被后世称为第一皇帝的伟人开创的帝国时代。尽管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在第一皇帝年间才得以建立起来,但帝国的多民族治理体系早在部落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并随着时代的变化增添新的对象与内容。
在第四皇帝统治年间,帝国疆域内生活着超过总人口半数的混血民。但由于位于统治地位的伽洛尼人和冈瑟尼人的极力推行,帝国境内的多数地区持有极度保守的观念和崇尚纯粹血脉的文化,主要民族之间仍然存在着显著的隔阂,且绝大多数的混血民处于地位较低的社会底层。尽管在每个时代都有贵族作出改变的努力,但尤其是对于以血统纯粹为傲的宫廷贵族们而言,“出身低贱”的混血民是几乎不可能被真正纳入他们的社交体系的。即便在伽洛尼人与冈瑟尼人之外,对于其他许多民族的社群而言,与外族通婚,哪怕是与地位更为高贵的民族通婚,在重视传承的文化环境下也是一种难以接受的“背叛”行径。对平民而言,通婚产生的混血民后代将同时被两个民族的社群排斥,踏上更为艰辛的道路,被迫同其他被逐出社群的混血民为伍寻求新的生活;而即便对于贵族,混血的后代也将难以在贵族的社交体系中谋得地位,已经无缘安逸生活的他们绝大多数会选择加入军队战场纵然危险,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唯一的向上之途了。
另一方面,保守的血统观念同时保留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鲜明特征。许多民族都保留着一些自相当早的时代开始并传承发展下来的独特技艺,并藉着这些特属于本民族的技艺在帝国的结构中维护着自己难以替代的重要地位。
●伽洛尼人(garony):
伽洛尼人,在古语中的意思是“伽尔之民”,他们是居住伽尔撒山脉地区的原住民,也是部落时代最早的选民之一。长久以来,他们一直是帝国境内两大最高贵的民族之一。在第三皇帝以外,伽尔撒和选民之国的统治权便从未再落在过伽尔一族也就是现在的圣铎斯洛瑟雷尔家族之外的其他家室手中过。帝国本身便以这个家族的族姓命名便足以证明他们的地位;在五大公爵之位中,辖理西方穆尼安德特公国的意梵尼(evanne)家族也是伽洛尼人;除此之外,伽洛尼贵族在伽尔撒、费兰多卡萨和其他重要城市都担任要职,把持着世俗世界的政治。伽洛尼人不仅代表着帝国的世俗权力,甚至在许多伽洛尼贵族的心中,统治便是他们的天职。
白皙的皮肤、亮金色的头发、上挑的眼角和碧绿色的瞳仁是纯血伽洛尼人的主要外貌特征。在远古时候,好勇斗狠的伽洛尼人就发明了莫莱希尔大陆上最早也最成体系的摔跤技术,并且后来发展成了伽尔撒的宫廷摔跤。宫廷摔跤是伽尔撒宫廷的重要社交方式之一,伽洛尼人从来不介意其他民族习练自己民族的这门技艺,乐于挑战与迎接挑战的伽洛尼人并不在意在最擅长的领域与其他民族的人共同竞技。由于热衷于摔跤运动,“摔跤耳”和强壮的腰腹下肢也同时是众多伽洛尼男性的重要后天特征。
在其他民族的刻板印象中,一个典型的伽洛尼人通常会具有这样的优秀特质:强大而勇于承担责任、智慧而极富领袖魅力、充满挑战和冒险开拓精神;但同时,骄傲自大和残暴好战也是许多伽洛尼人的通病。伽洛尼人广泛地分布于神圣帝国的各个角落,但在皇都伽尔撒则最为集中,因为那里正是所有伽洛尼人的精神家园。
●冈瑟尼人(guntheny):
如果说伽洛尼人代表着帝国的世俗权力,那么冈瑟尼人便代表着帝国的宗教权力。这支原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同伽洛尼人、辛德拉人一起,成为了部落时代最早的选民,协助建立了最初的选民之邦。他们的领袖,也就是后来的“牧羊人”冈萨尔成为了第一任费兰铎卡大主教,亦即费兰铎世界的教宗,自那时起,冈瑟尼人中的一些精英便成为了费兰铎教会的主心骨,负责知识和思想的传承和研修;另一方面,由于除接受了神圣血脉的教宗之外,禁欲的费兰铎教士无法留下子嗣,许多冈瑟尼精英也参与到了世俗事务的治理中,并且在其中扮演了不亚于伽洛尼人的重要角色。在帝国的五大公爵中,最重要的费兰多卡萨圣公爵和北方的瓦柯西亚公爵皆由冈瑟尼人担任。
白净的皮肤和铂色如银的头发是血统纯正的冈瑟尼人不可不提的外貌特征;另外,他们还拥有“似透过清澈浅溪凝视水底般美丽”的水蓝色眼眸,坐享着最多吟游诗人的赞美。骑术是远古时冈瑟尼人作为游牧民族所擅长的民族技艺,但自冈萨尔放下马鞭、接掌教会,成为了信仰和知识的传承者,为后世骑术发展作出贡献的主力便不再是冈瑟尼人,而成了名骑士辈出的伽洛尼人。尽管如此,传说在后世的冈瑟尼人当中,依然有着那些继承了遥远游牧祖先血统的人,生来便拥有着在驾驭马匹甚至其他动物的能力上极为罕有的天赋。
在其他民族的刻板印象中,一个典型的冈瑟尼人通常被认为拥有学识渊博、善良谦逊、虔诚坚定、富有亲和力的特质,同时也有着优柔寡断、不知变通、保守教条且嗦等缺点。冈瑟尼人主要分布于费兰多卡萨和瓦柯西亚两大公国,在其他地域则要稀少得多。
●腓力耶人(phaeli'eal):
后来被称为“费兰多卡萨公国”的帝国中部地区并非始终都是冈瑟尼人的地盘。相比这些从北方迁来的蓝眼游牧一族,有一支民族早在此之前就已经定居于此,那便是腓力耶人。记载显示,在部落时代早期,腓力耶人的部落便在黄金和宝石矿脉丰富的费兰多卡萨地区进行矿产开采的活动,并和生活在近邻的伽洛尼人进行着频繁的商业活动。在选民之邦建立之后,腓力耶人迅速地被当时骁勇的古代冈瑟尼骑士征服,但在那之后,因为无可取代的专业经验,他们仍然在冈瑟尼人的手下掌控着这个区域内的稀有矿产采掘。在第一皇帝废除奴隶制之前,腓力耶人蓄拥的奴隶总数量甚至超过了伽洛尼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着首位。
第一皇帝改革之后,腓力耶人曾经掀起了一波小规模的骚乱,但被迅速地解决了。在那之后,腓力耶人经历了一段漫长的低谷期,直到第二皇帝时期,帝国与诺斐欧岛建立起商业上的往来关系。一部分腓力耶人成为了帝国黄金与诺斐欧岛稀矿交易的中间站,并凭借其专业眼光取得了相当的主导权,许多腓力耶人也因此熟练地掌握了诺斐欧岛人的语言。
纯血的腓力耶人通常生有黑色的卷发,且腓力耶人的传统从不鼓励留长发;深赤色的瞳仁是腓力耶人的另一特征,某一种被称为“裂瞳”的、只有拥有腓力耶血统的人会罹患的稀有遗传眼疾患病者的瞳孔周围会显现出十字形的裂痕被腓力耶人视为一种独特的遗产,因为他们认为那样的十字裂痕能够增加眼睛的感光能力,在辨识透明宝石的质地时会有独特的优势。他们的肤色比那些生活在南方的民族要白皙,但却比伽洛尼人和冈瑟尼人要深一些。
在其他民族的刻板印象中,腓力耶人通常很富有,满缀着宝石的织物是腓力耶人的代表物之一,并且他们大多有着懒散、不够强硬而且喜欢使唤人的毛病;能说善道、乐于合作则是他们的优点。一直以来他们都自认为是伽洛尼人和冈瑟尼人之外地位最高贵的民族,在其最辉煌的时期确实如此;然而,自第一皇帝废除奴隶制之后,乌塞尼人逐渐取代了他们原先的地位。
腓力耶人主要集中在帝国的中部和东部,在穆尼安德特的铁矿产区也能找到他们的足迹。
●乌塞尼人(uthanny):
红发的乌塞尼人是另一支在部落时代就已经遭到主的选民征服的民族,居住在后来穆尼安德特公国的中部和东部。乌塞尼人对征服者的抵抗远比腓力耶人要激烈许多,精于工技的乌塞尼人为他们的武士装备以在当时可以称为质量优越的铠甲,并制作出各种杀伤力惊人的武器,杀死了无数最有经验的冈瑟尼骑士,给伽尔撒方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但在彻底征服这支民族之后,伽尔王并没有对他们施与残酷的报复,反而将他们中技艺最精湛的工匠请入伽尔撒,并授予贵族的头衔。自确立了地位之后,乌塞尼人便成为对伽尔撒最为忠诚的民族,从此再没有生起过叛乱。在腓力耶人失势之后,乌塞尼人很快成为了帝国名义上和实际上的第三民族,后世帝国铠甲和武器工业的发展也绝脱不开乌塞尼工匠的贡献,包括各种对抗恶魔的黄金武器。伽尔撒引以为豪的皇家军械库,便是为乌塞尼核心贵族所掌控的机构,在帝国的南征北战中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对于传统的乌塞尼贵族来说,成为伽尔撒的皇家军械师则是他们多数人所追求的最高荣耀。
血统纯正的乌塞尼人最标志性的特征就是他们如火般鲜艳的红色头发,琥珀色的瞳仁和浓厚的眉毛则在其次。他们的肤色比腓力耶人稍深,但仍比南方的大多数民族要浅。严谨、认真、忠于家庭是其他民族对乌塞尼人的固有印象,但许多乌塞尼人也同时有着热情似火的一面。乌塞尼人主要集中于伽尔撒和穆尼安德特两个城市,另在穆尼安德特公国的其他城市也有分布。
●史莱尼人(shreany):
生活在东方海滨的史莱尼人在城邦时期被莫欧王所征服,是继腓力耶人和乌塞尼人之后第三批成为主的选民的民族。在《圣约》中记载,面对兵临城下的伽尔撒军队,圣布里尔夫人(dane el'buriel),也正是当时的史莱尼王后孤身一人冒险深入敌阵,得以与莫欧王会面并慷慨陈词,保住了自己的民族免遭毁灭,成为一段佳话。在将史莱尼人正式纳入统治体系之后,这片位于帝国东部的领土大部分时间内都由史莱尼人的领袖代为辖理;而在五大公国的行政区划建立之后,史莱尼王族和布里尔夫人的后人,也就是后来的布里尔(buriel)家族接任了诺夫兰萨公爵的地位,继续管理着帝国东面的土地和海岸线。
纯种的史莱尼人拥有褐色或栗色的毛发,淡褐色的瞳仁,肤色较深且较晦黄,但仍比南方的诸民族要白皙;他们的骨架总体相较北方和西方的诸民族要纤细,且体毛更少。由于长期生活在临海的地区,史莱尼人的航海技术极为出色,与东方的诺斐欧岛人有较多的交流,且腓力耶人也十分重视他们的航海技艺。在与伽洛尼人接触之后,史莱尼人也凭借自己的智慧学习并发展出了一套更适合骨架小力量小的史莱尼人的近身搏斗技术。其融合了史莱尼人传统的锁技、绞杀技和关节技,并再后来又被伽洛尼人反向吸收到了宫廷摔跤的体系之中。
刻板印象认为史莱尼人是自尊心极强的民族,远古时代外族使者未脱鞋进屋拜访却被截掉小腿的野蛮逸事在帝国时代的人们之间都流传甚广;但另一方面,对于其他民族的独特习惯,他们也会以最谨慎的态度致以尊重。互相尊重是史莱尼人的重要美德之一,他们从不认为各民族之间存在优劣之分,哪怕是在他们之后被纳入帝国疆土的其他民族。

●奥芬妮人(ophenny):
奥芬妮人是在帝国建立之后被纳入帝国疆域的民族,生活在帝国统治疆域的南部,后来被称为维奥芬妮公国的北部。据《圣约》的记载,在第一皇帝时期肆虐帝国并几乎导致选民之国覆灭的恶魔之灾在其时甚至扩散到了帝国的统治疆域之外,导致了奥芬妮人的文明同样遭受了恐怖的毁坏。在第一皇帝重新统一起全国、消灭恶魔的过程中,他同样也将这支原本的外邦民族从灾难中解救出来,于是奥芬妮人和他们相对贫瘠的领地被顺理成章地加入了新帝国的统治范围。作为顺服的回报,参考了过去对史莱尼人的治理方法,第一皇帝委任了一位奥芬妮人的领袖作为帝国在那个区域的代行者,并在那里建立起许多繁荣的城市。直至第二皇帝统治时期,那里已经成为了帝国的重要领土之一,因此第二皇帝设立了维奥芬妮公国,由奥芬妮人的代表伯恩维宁(bernvenin)家族承袭公爵之位。
纯种的奥芬妮人生着深黑色的毛发,褐色的瞳仁,皮肤浅褐偏白,体毛旺盛。由于奥芬妮人的活动范围内存在着广阔的荒漠地带,他们的衣着和一些日常习惯也相当独特,许多奥芬妮人的传统食物也被当作是整个维奥芬妮公国美食的代表。但除此之外,由于遭到了毁坏和在那之后全盘接受了帝国主流的宗教文化,奥芬妮人自己的许多习俗并没有被保留下来。值得一提的是,奥芬妮雇佣兵在恶劣地区的战斗中具备相当的优势,他们对于干旱缺水的忍耐力是所有其他民族都无法比拟的。
在帝国北部(指维奥芬妮以北)的众多民族的偏见中,奥芬妮人做事并不让人放心,这很大程度上缘于南方一直以来都是帝国最为动荡的地区,很多人归咎于奥芬妮人缺乏治理的才能;另一些人始终认为南方的诸民族都是野蛮人。这些当然也是非常恶毒却流传甚广的偏见。
●科维尼人(chovinny):
虽然科维尼人就是南方不稳定形势的根源这样的说法并不公正,但他们确是引起南方频繁动乱的原因之一。这支民族在第三皇帝的统治早期通过一场征服战争被纳入帝国的统治下,但帝国始终没能彻底地以费兰铎教取代他们的多神旧教信仰。即便在完成了领土的完全征服之后,教堂和自北方来的圣教徒仍然不断地遭到旧教势力的袭击。帝国严格的宗教政策反而激起了旧教信徒更加激烈的反抗,最后形成了一种难以抹灭的长期对立情绪,并最终导致了南方的动乱。
外貌上,科维尼人通常留着深褐色的长鬈发,棕色的皮肤,浅褐色的眼眸,相较于奥芬妮人拥有着少得多的体毛。他们通常被丑化为顽固地保有野蛮习俗的异教徒,拒绝接受圣教的教化;但实际上,科维尼人也拥有起步较晚但也值得一提的文明。他们在第二皇帝时期与处于帝国治下的奥芬妮人和仍未被征服的希塞尔人有过频繁的往来,并接纳了诸多来自异邦的文化和技术,迅速地崛起;但同时,科维尼人对自己的多神信仰和一些传统的观念却又十分坚持,从来不允许其他外来思想的挑战。事实上,在军事征服上帝国遭遇到的阻力远比迫使他们改宗小得多。在第四皇帝统治初期,帝国已经成功地让百分之八十的科维尼人改变了信仰,但对于剩下的那部分,阻力只会越来越大。
科维尼人主要分布于帝国的西南部。若非战乱的原因,恋家的科维尼人大多不愿意离开他们耕种的土地。另一方面,一个奇特且鲜为人知的特点是,科维尼人似乎普遍具有非常优秀的艺术天赋,尤其是音乐天赋。科维尼人的音乐温柔且悦耳,那与他们长期进行的激烈暴乱行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希塞尔人(sythaire):
希塞尔人几乎是在同时期被第三皇帝纳入了帝国的统治范围,但他们与科维尼人的命运则截然不同。希塞尔人是一支同样建立了灿烂文明的民族,他们的漫长历史甚至不输给伽尔撒的伽洛尼人。在帝国征服了科维尼人之后,为了保持自己对族人的统治地位,希塞尔王室与伽尔撒签订了协约,从而成为了帝国境内唯一一支被允许保有王室的民族。按照条约,希塞尔人将抛弃原有的旧神信仰,信奉费兰铎教,并承认帝国皇帝的绝对统治;伽尔撒则承认希塞尔王对其国民的治理权和国王头衔,并允许其保留宗教以外的大部分文化习俗,但希塞尔人的王必须接受代表帝国的维奥芬妮公爵的监督。
外貌上,希塞尔人拥有深黑色的头发,深褐色的瞳仁,柔和的面部线条,深且晦黄的肤色和少毛的体肤。希塞尔人的国度坐落在南方气候适宜且温和的地区,并保持着不少美丽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吸引来众多来自帝国北方的游者;他们所保有的许多文化习俗也都独具魅力,可以说是不亚于五星之都的繁荣地区。
希塞尔人的热爱和平是帝国公认的,他们很愿意作一些妥协来防止他们自己珍视的文明遭到毁坏。另一方面,尽管已经接受了费兰铎教的教义,希塞尔人也是出了名的不虔诚。希塞尔人是出了名的实际主义者,相比信仰他们更看重具体的得失。
希塞尔人主要聚居在帝国的东南部,毗邻帝国的南边境线。负责镇守帝国南边境线的雷霆骑士团和他们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因为在并入帝国之前希塞尔人时常遭受到自南方越岭而来的奥拉沙尼人的侵扰。
●奥拉沙尼人(orashany,又作la orasha):
奥拉沙尼人是生活在帝国的南边境线之外,一片广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奥拉沙尼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因为在那片草原上散布着奥拉沙尼人的诸多部落,部落之间的倾轧、吞并和分裂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奥拉沙尼人的文明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因为南方的草原并不适合发展农业,也鲜有适合驯养的养殖动物。在那种环境下生存下来的奥拉沙尼人成为了捕猎的一等一好手,且他们捕杀的远不仅限于动物而已。凶猛的奥拉沙尼人同时也以善战而闻名,他们保有一种原始却非常特别的信仰体系,能够使其部落中的部分战士极大地强化**能力,因此即便是装备最优良的常规军团在与他们对抗的时候也不免遭受到相当程度的伤亡。为了稳固帝国漫长的南部边境线,雷霆骑士团挑起了防御奥拉沙尼人袭扰的重担,这也足以说明奥拉沙尼人的袭击对帝国来说是值得重视的威胁。
一般意义上的奥拉沙尼人,即la orasha指的是帝国南边境线之外的异族部落。但由于奥拉沙尼人之中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领导者,许多遭到攻伐和毁灭的小部落为了避免沦为奴隶的命运,选择北上逃亡,寻求帝国的保护。为了成为主的选民,他们开始信奉费兰铎教,尽管并不是全部,还是有一部分人成功学习并得以融入到帝国的文化中去,这部分奥拉沙尼人才得以被称为orashany。这部分正式成为了选民的奥拉沙尼人大部分与容易相处的希塞尔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但也有一些人选择向帝国的更北方移居,选择靠近帝国统治的中心区域那或许不是一个好决定,北方的民族甚至是奥芬妮人都警惕着这些散居的新来者。在希塞尔人的地域之外,奥拉沙尼人遭受到了普遍的歧视,尽管他们往往表现得比当地人更为勤奋,但这反而激起了当地其他民族更深的敌视,因为他们担心勤劳的奥拉沙尼人会抢走他们的工作。
外貌上,由于长期生活在比其他民族更炎热的地域,奥拉沙尼人的肤色普遍比其他民族要深许多。他们的瞳仁是深褐色的,发色是深黑色,除了肤色之外与希塞尔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有说法认为希塞尔人和奥拉沙尼人是远古时候同一支民族由环境影响而分化产生的。但另一方面,部分奥拉沙尼人拥有异常强壮的体格,奥拉沙尼传统认为这是“旧神的礼物”。许多人认为,在信奉了主之后却还保留着过去旧神留给他们的礼物,这是奥拉沙尼人不虔的表现,但与此相反的事实是,大多数得以成为选民的奥拉沙尼人都异常地虔诚;另外,尽管遭受到许多恶毒的侮辱和诽谤,帝国境内的奥拉沙尼人仍然大多数表现出勤劳能干的优点。
●辛德拉人(sindera):
最为最初得到主的拣选的三支民族之一,辛德拉人并没有得到与其他两支民族同等的优越地位。辛德拉人的领袖,三巨头之一的“奥芬诺”麦尼(meny,eupheno)背叛了伽尔王,背叛了主,选择了信奉恶魔的道路,并在夺权失败之后远走西方,传说他在那里建立了异教徒的王国。但并不是所有辛德拉人都成为了奥芬诺的追随者,仍然有一部分辛德拉人选择坚持主的信仰,留在选民之国,尽管他们仍被他们的同胞指责为叛教者。
尽管是信仰同一位主的宗教体系,辛德拉人的习俗和仪式却与帝国主流的信仰截然不同,因此他们的许多仪式被教廷斥为异端。辛德拉人顽固地声称他们坚持的才是主最初的教导,他们将此称为“古教”(与科维尼人和其他多神信仰的“旧教”相区分),意为从未遭教廷篡改过的最原本的教义。
外貌上,辛德拉人拥有较为白皙的皮肤,深黑色的头发,瘦削的面部轮;但这些都没能比他们灰白色的瞳仁更能标志他们的身份,以至于他们时常被称作“灰瞳的辛德拉人”。他们最早生活在帝国的西方,临近被称为“大水潭”的沼泽,熟稔只在大水潭深处生长的各种药草。生活在这片地域的辛德拉人能够轻易地找到“大水潭”的入口和出路,这反倒更给他们的身份带去了一丝诡秘和危险,加上他们擅长药草学的特点,时常被诋毁为狡诈、卑鄙的下毒者。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和他们不迎合主流的孤僻文化传统,辛德拉人无疑在帝国境内是地位最低的民族。他们时常被恶毒地公开称为“麦尼的罪恶子嗣”、“邪恶卑鄙的异教徒”,甚至要劣于奥拉沙尼人的境遇。尽管多数辛德拉人都处于帝国的最底层,作为选民之国最早的民族之一,许多辛德拉人却能熟练地掌握古语,这门“贵族的语言”;辨识草药也是辛德拉人引以为豪的技艺。在南方,很多辛德拉人作为商人得到了成功,尽管在帝国的文化里商人也并非受人待见的职业。与喜爱奢华的腓力耶商人不同,即便是成功的辛德拉商人,他们也不太愿意以任何形式炫耀自己的富裕。
辛德拉人主要分布于帝国的西方和南方。
●诺斐欧人(la norfio):
来自诺斐欧岛的异邦人。诺斐欧岛坐落于诺夫兰萨公国的东面,是帝国领土之外真正意义上的“外邦”。与组织松散的奥拉沙尼人不同,诺斐欧岛人拥有神秘且发达的文明。自第二皇帝时代开始,诺斐欧人便开始与帝国有经济上的往来,向帝国输出一些莫莱希尔大陆无法取得的动物、植物制品、海产品、花卉、稀有矿石、香料和酒类,而帝国则主要向诺斐欧岛输出丰富的黄金、铁矿、粮食与谷物。
尽管许多贵族都时常能享受到诺斐欧岛舶来的商品,但帝国对诺斐欧岛文明的了解依然十分缺乏。在帝国多数人的认识中,诺斐欧岛是一个规模很小但拥有不亚于帝国的发达舰队的国家,主要信仰着代表海洋的神明。尽管诺斐欧人与帝国保持着相对平等的外交关系,许多人仍然会误以为诺斐欧岛是帝国的属国,就像辛德拉人的王国一样。
诺斐欧人拥有与史莱尼人相似的外貌,但不同的是,他们拥有独特的深蓝色瞳仁。在帝国各处活动的诺斐欧人大部分是商人。
以上内容来自现代某位神秘的网络学者的记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