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终南路遇风陵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天明,杨斜悠悠醒来,却发现身边娇妻不在了,徒然坐起,不会,看到郭襄端着粥点进来,笑道:“杨哥哥,你醒啦?”
杨斜揉揉眼,看着她梳着冲天簪问道:“干什么这样梳头呢。”
郭襄把碗筷拜好,给他带水洗脸说道:“我嫁人了,自然要这样啊。”
杨斜梳洗完后,两人同桌吃东西,边吃边说道:“那个规定嫁了人就要换发型的,摇铃双拽看着多漂亮。”
郭襄嘻嘻一笑,问道:“那你是喜欢头发还是喜欢人呢?”
杨斜看着她说道:“我喜欢我的新娘子,吃完饭干什么去。”
郭襄说道:“自然是看你练功了,快把功夫补回来。”
杨斜点头应是,随口说道:“你可不许练,你身子。”话还未完,想到不妥,连忙住口不说,在看郭襄,依然双脸羞红。随口吃着东西,看着不自然的感觉。杨斜心里却暗暗开心。
两人用完早点,杨斜正式改口喊岳父岳母,郭襄称程英师傅,他们俩自幼在一个院子,成亲了也都在一个院子,回门之礼,自是不用了。见过礼后,黄药师和外孙女说了几句话,便随一灯大师,周伯通一起前往百花谷,程英陆无双也返往嘉兴,有德帮主跟着一起,自是不会出事,郭靖,黄蓉继续传授耶律齐降龙掌和打狗棒法。斜襄两人则是一人独坐亭中,一人挥剑习武,时而拍手浅笑,时而汗落丝巾,时而嘘寒问暖,时而柔情蜜意,新婚燕尔,如胶似漆。
北方传来消息,忽必烈在甘肃大败自己兄弟阿里不里,看来不出数载,蒙古内乱将平,郭靖接着战报发呆好久,缓缓说道:“此子有大汗和拖雷安答两人之长。若他掌握蒙古大权,比蒙哥更难对付。”黄蓉也一时想不出来什么办法,两人商议许久,只有继续练兵,向朝廷报军情,可分发下兵器,调派点援军也是好的,吕文焕一连给朝廷上了几道密奏,皆入石沉大海一般,毫无回应。
景定二年,重阳宫送来书信,王真人诞辰一百四十九年,全真教邀请天下各门好友,前去重阳宫,此信一到襄阳,靖蓉两人都是一脸诧异,照理说,若是纪念王真人,大可在明年大庆,为何偏偏定在今年,耶律齐主张派丐帮弟子前去查探其中原有,在做定夺,全真教于郭靖情深恩重,他自是着急的不行,黄蓉好劝歹劝才把他劝的稍微安心,过的数十日,丐帮弟子查探回来禀报,全真教内乱,重阳宫是马钰,谭处端,王处一,孙不二的四系的弟子执掌,而刘处玄和丘处机的崂山派却于郝大通的华山派系要去自立门户,不开全真之名,崂山派也还罢了,郝大通的华山派如今依然发展之大,弟子人数之多早不在全真总教之下,丘处机,孙不二先后病亡,李志常镇不住局面,华山派那边经过郝大通和他几大弟子的努力,研习的全真内功更是开枝散叶,创出了紫霞神功,今年重阳宫大比,华山派只怕要力压全真总教了,是以李志常召集所有江湖上全真教的朋友齐聚重阳宫,若是华山派乱来,全真教有理有情,又有高手助阵,自是不惧,李志常曾经带弟子来过襄阳,马钰,王处一又对郭靖有授艺之恩,孙不二又和桃花岛是秦晋之好,是以李志常第一个把信送到襄阳,就算郭靖不到,耶律齐师叔,陆冠英程瑶伽夫妇,杨斜等若是能到得一两个,己方也有底气不少。
郭靖听后,满脸怒气,当年全真七子,情同手足,马王两位道长对自己有恩,可丘处机于自己父亲,师傅皆有兄弟之义,自是左右为难,当时便想动身而去,黄蓉劝道:“靖哥哥,这是全真教的事,照理来说,全真教"志"之辈,如今还有不下于七人,华山派那边是郝道长的后人,自然也不会动太大的手,若你忽然插去,两边都是有缘,唯有两不相帮。”
郭靖也是应道:“难不成,我们就这样罢手旁观。”
黄蓉笑道:“靖哥哥,他们后辈弟子闹腾,是因为李志常镇不住局面,若有人能镇住局面。不就没事了?”
郭靖邹眉思索,问道:“几位道长都已仙去,那还有人。”看着爱妻盯着自己浅笑,忽然明白她所指,笑道:“对,若是周大哥去了,自然是没事。”
黄蓉笑道:“老顽童去了,论资历,论武功,论威望,莫说全真教,就是全天下也没几个敢不服气的。可是老顽童那人疯疯癫癫的,所以我的意见是让孩子们去。”
郭靖问道:“那几个孩子?”
黄蓉说道:“齐儿和芙儿自然是要去的,按辈分,齐儿是他们师叔,斜儿襄儿和老顽童关系匪浅,他们俩去也能帮忙稳下老顽童。何况终南山后面就是古墓,就算老顽童临时出了乱子,有什么高手打法不了,凭他俩和过儿的关系,过儿必然不会袖手旁观,破虏江湖经验浅,让他也跟去历练一下。”郭靖听的连连点头,笑道:“全按黄帮主吩咐。女中诸葛亮,自是不会错的。”
次日一早,五人收拾好了行装,准备出发,快出门的时候,黄蓉喊道:“斜儿,你来下。”
杨斜过去问道:“岳母,怎么了?”
黄蓉微一沉吟,说道:“你们回来的时候,把破虏送到桃花岛上跟师祖学学本事,明白吗?”
杨斜暗想:“跟师祖学本事?那能学到什么。”忽然看着黄蓉一连关切的看着郭破虏,顿时明白,说道:“岳母放心,柯大侠年岁渐长,一个人在岛上寂寞,破虏的确应该去尽尽孝。”
黄蓉说道:“恩,让他陪着大师傅几年。”
杨斜允了,五人出的襄阳,杨斜对耶律齐说道:“姐夫,你们和弟弟一起先去重阳宫,你在那里辈分最高,我和襄儿去把老顽童哄去,咱们重阳宫见。”
耶律齐点头应道:“如此最好,我恩师脾气古怪,我要去他必然不会跟我走,你们俩个却是大合他胃口。”
五人一起到得风陵渡,耶律齐,郭芙,郭破虏三人过河,先往重阳宫而去,杨斜和郭襄则去百花谷找老顽童,待送走三人,杨斜说道:“今儿不忙去百花谷,咱们在去风陵老店好不好。”
郭襄疑道:“在去?难道你去过。"
杨斜笑道:“我不放心你一个人跑去见什么大侠,于是去店里打听过,也看到你回来了。”
郭襄嬉笑道:“那早知道我就不回来了,免得你送我回襄阳便不跟着我了。”
两人一进店,那小二机灵道:“哎呀,奶奶,您又光临小店了。”一看郭襄发髻已改,旁边跟着个男子,忙陪笑道:“少夫人,是小的我眼拙,没见到您都大喜了。”

郭襄笑道:“小二哥,那今日有房间么?”
小二忙笑道:“有,有,自然是有的。”带两人上楼上客房,不会送来酒菜,赔笑着出去,郭襄笑道:“这小二记性真好,一两年的事,还记的如此清楚。”
杨斜说道:“谁见到你,也不会轻易忘记。”
郭襄做打他一下说道:“又来闹,我又不是大嫂。”
两人刚吃几口,就听到下面砸碗砸盘子的声音,出去一看,只见一个男人追着一个妇人打着,不断的斗大的拳头往她身上锤着,郭襄连忙喊着:“住手,快住手。”声音尚未落下,杨斜已经跳下楼去,一下踹开那个男的,扶起旁边的妇人,郭襄也连忙跑下去,问道:“这位大嫂,你没事吧。”那妇人的头低着,头发垂在脸前,嘴角留着血迹,眼框也被打的发青,那男子忽然吼道:“那来的疯子,管你们俩什么事。”
杨斜怒道:“有能耐你在吼句试试。”
旁边的人却都起哄道:“这两个人那里来的,管这事。”“这俩是什么人啊,居然袒护这个女人。”旁边人虽然不少,却都是指责杨斜,郭襄,好似他们俩做错了什么事一样,那小二连忙过来说道:“少爷,少夫人,你们俩管不得这事。”
郭襄问道:“她被打,人人都应该管的。我们俩为什么管不得。”
那小二却如有难言之隐一样,只是给杨斜,郭襄打着眼色劝他们俩过来。郭襄却拿出手绢,给那人擦着嘴角,那妇人却连连甩头避开,那男的大怒,一把往那妇人抓去,杨斜抓住他手腕,又是一带,把那男子带的翻到在地上,头破血流,那妇人却一下推开杨斜,满脸怒气,杨斜郭襄都是满心惊讶,只见那男子起来也不骂了,憋屈的低声道:“我也不怕什么丢人,这个婊子给老子带绿帽子,被老子抓住,已经打死了他姘头,现在在打死她,回去在掐死那个孽种,我看你们俩个像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奶奶,干什么跟我一个粗人为难。”
杨斜郭襄听的一惊,江北依然是蒙古地界,这里规矩,若女子红杏出墙,就算被打死,告到县太爷那里,也自然无罪,而且就算连奸夫一起打死,也安然无事,到是若不打死,自己却要挨板子。(《元典章》卷四五刑部七。诸奸。纵奸“通奸许诸人首捉”)难怪旁边的人都没人来管,看来都是知道这事的。那妇人忽然像杨斜,郭襄跪倒,不断的磕头说道:“是我自己错了,他就算打死我我也不冤枉,两位少爷奶奶,你们俩好人,可以,可以不可以救救我的孩子,她什么都不懂的,只是她娘做错事,要连累她了。”那男子却发怒的一脚踹上来,把那妇人踹在墙角,怒道:“孽种留着,想脏了别人的手,不断的又是拳脚相加。”郭襄往前去救那个妇人,却看着杨斜拉着她一下,大为不解,只看杨斜上去,分开那位男子,那男子满脸怒气,双眼发红,眼角却有点泪迹,旁边的人更是起哄,那小二连忙对着郭襄说道:“少奶奶,别了,这事您知道的,这女子不守妇道,就是死了也不可恨。”郭襄心中自然是懂的,就算是大宋,遇到这样的事也是要重刑的。当下喊道:“杨哥哥。”杨斜看着她,一脸不忍,连忙过去,把她牵出去,在外面依然听到拳脚之声,不会,那男子放声大哭的声音也是传出来。
郭襄听着隐隐发抖,杨斜把她抱在怀里,郭襄说道:”从小到大,除了打仗,第一次看到有人死在自己身边,却管不了的。“
杨斜说道:“天下不如意者,十之**,今天的事,我们就算救了她,她也未必能活下去。”
郭襄靠在他怀里,不会儿,忽然说道:“刚那妇人的孩子?”
两人同时进去,拦住那男子,杨斜说道:“这位大哥,刚才我们夫妇对你不住,误手伤了你,这点银子,陪你点伤药费。”郭襄捧着五两银定子,放在那人手中,那人却拜拜手,也不接着。转身就跑。
郭襄问道:“杨哥哥,你怎么不跟他提孩子的事。”
杨斜说道:“这能提,看他那样子,还听的进去。小二。”
小二连忙跑来,杨斜丢给他一两银子说道:“你去葬了那妇人。”
小二连忙摆手说道:“少爷,少爷不可以。这等女子做了这样的作践事。需要暴尸的。不然官老爷会要了小的命。”
杨斜把银子赛在他手上,说道:“那这算陪刚才的碗盘钱。”
小二欢喜的说道:“少爷,少奶奶你们真是好人,以后肯定会五子二女,子孙满堂。”
杨斜一笑,问道:“刚那个人住那里。”
小二满脸疑惑,却看着杨斜,思虑了会,慢慢告诉了杨斜那人的住址,斜襄二人快步赶去,只上的房顶,看那人几次欲下手,却不有忍的跑了出来,最后哭着跑出门远,不知去那里了。两人慌忙下屋,郭襄抱起那孩子,看来不满周岁,杨斜在把那五两的银锭子丢下,两人匆匆出去。
待回客栈,小二看着郭襄抱着孩子,也一点不提,看来是甚有道德。两人要了碗小米粥,给那小孩喝下,郭襄慢慢的哄他入睡,轻轻的抱着他,两人结了房钱,一路往百花谷而去。孩子刚睡熟,只有共趁一骑,杨斜把郭襄抱上马去,自己上马,一手环抱着她掌着马缰,一手牵着另外一匹,郭襄着抱着孩子,问道:“这孩子好可怜的,也算是父母双亡了。咱们把他带回襄阳去。”
杨斜笑道:“甚好,就说是我们俩的孩子。”一语既出,把郭襄闹的满脸通红,嗔道:“乱说。那有出来一趟,就有孩子的。”
杨斜说道:“总会有的,不然也当我们的徒弟好了,就跟师傅待我一样。”
郭襄点头笑道:“那自然好,给他起个名字吧。”
杨斜好笑道:“是男孩子女孩子都不知道,如何起名字。”
不会,郭襄说道:“是个女孩子呢。”
杨斜说道:“女孩子啊,那起什么名字好呢。”
郭襄看看四周,忽然说道:“不费什么脑子了。我们在风陵渡抱的她,她爹娘又死于这里,她有生于自己,就叫风陵好了。”
杨斜点头赞道:“不错,在没什么比风陵更适合这个孩子了。风陵,待去百花谷见到外公,我们桃花岛可有多个弟子了。”
郭襄也是嘻嘻一笑,把小风陵紧紧的抱着,哄着,看着她安然睡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