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同葬龙宫何所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人都是多日没见,晚上郭襄整治酒菜,众人在桃花岛上到是难得一聚,杨斜笑着说道孩子还需要外公给起名字,其他人都不敢专权,黄药师欣然允诺,看来这有饱读诗书之人,让他们起名字,就和杨斜郭破虏等拔剑一样潇洒如意。酒过三巡,倒是都喝的差不多了,郭襄说道:“对了,杨哥哥,娘让你葬在外婆坟后的白绢还没看呢,刚好看看里面是些什么。”
黄药师听闻是女儿的主意,忙说道:“先拿来我看看。”
杨斜拱手交白绢给他,黄药师轻轻展开,几尺白绢上密密麻麻的娟秀小字,看来是女儿亲手记的,
在看内容,到全然熟悉,记得是九阴真经,往下看去,还有降龙十八掌和武穆遗书,看完后把白绢放在身上,倒是怔怔想了好会,在展开看看,说道:“晚上我给改改,你们明日在葬好了。”杨斜郭襄却不知道里面写的什么,到也无异议,点头同意,黄药师说道:“待明日我带他和风陵见了阿蘅,在起这个名字吧。”说完匆匆离席,往书房而去,看来这个白绢之内的东西,到甚是有文章。
郭襄哄着孩子睡下,杨斜到还看风陵又练了次碧波掌法,告诉了她点不足,风陵年岁虽小,但是理解能力到是比杨斜当年要强上不少,大大的眼睛转着说道:“这些功夫都是太师祖爷爷自己想的?”
杨斜笑道:“是啊,怎么了?”
风陵说道:“老顽童他说,想门功夫是非常难的,他想他的功夫在洞内想了十五年呢。”
杨斜说道:“那也看个人资质,想风陵这样聪明的孩子,说不准一两年就能想出来了。”
风陵听师傅称赞,也是甜甜笑道:“以后小师弟比我还聪明,那他也能帮我一起想。”
郭襄把她抱在床上,扶着睡好,说道:“你小师弟能有你一半聪明,我可就满意了。”
风陵手握着郭襄不放,望着她呆呆笑着,郭襄说道:“师娘不走开,风陵乖,闭着眼早些休息。”风陵点点头,依然闭着眼休息。杨斜开窗看着书房灯光依然亮着,说道:“外公还没休息。到底岳母那绢上写了什么。没看到真是后悔。”
郭襄笑道:“明儿就可以看了,你着急些什么。”
杨斜说道:“到是好奇,什么东西把外公难住了,我从小跟着他,到从没见过他写东西能写怎么久。”
郭襄笑道:“不定杨哥哥小时候贪睡,那能知道外公在写东西。”
杨斜听着摇头笑道:“看来师妹倒是从小就在意为兄了,连我贪睡的毛病都记的如此清楚。”
郭襄笑笑,却不于他争辩,说道:“到是快四更了,不若去劝劝外公,明日不忙葬,缓几日弄完在葬,也是好的。”说完就起身,把风陵手臂裹在被里,说道:“我去看看外公,杨哥哥你先歇着。”
杨斜说道:“那可不成,外面哪么黑,我还是和你一起去的好。”
郭襄听着欣然笑道:“这是桃花岛啊,黑点也没什么,又不会有什么事。”
杨斜起身跟着她说道:“我自是知道没事,就是不放心你一个人罢了。”
郭襄看着丈夫一脸紧张的样子,也是好笑的说道:“好,杨少侠保护我,那自然是没事了,走把。咱们去劝劝外公。”
杨斜开门说道:“郭女侠请”郭襄说道:“声音小点,风陵听话,吵醒了睡的快,要是你儿子醒了,那都别睡了。”杨斜说道:“吵着他娘了。我可上去就给他几下。”
郭襄嗔道:“那有这样的爹爹,不胡闹了。咱们去看外公。”两人出门。风陵眼睛睁开,呆呆看着门口,转身把被子往师弟那里捂着,用手轻轻抱着他,闭眼休息。
斜襄刚出门,下的阁楼,书房灯熄,郭襄说道:“外公弄完了,咱们俩可是白下来了。”
杨斜问道:“你累不累?”
郭襄摇头说道:“好容易回次桃花岛,开心着呢,睡还睡不着,怎么会累。”
杨斜牵着她,走到积翠亭,亭中淡黄的竹椅静静的横在亭中,杨斜坐上去喊道:“襄儿,来,坐我这里。”双手放开,就等佳人进来,郭襄说道:“你又有什么古怪主意了?”说归说,人到是听他的话,轻轻坐在他身上,靠在怀里,杨斜抱着她说道:“小时候,听外公在这里给我讲故事,里面有他和外婆的故事,他说他们俩就经常在一起椅子上坐着,看星谈北斗,当为人间第一乐事。”
郭襄喃喃说道:“外公和外婆都是文采非凡,当得这样快乐。”脸也轻轻测在他的肩上,双手反抱着他,斜襄到是谈不了天罡北斗,说不了五行术数,然此时无声胜有声却也是自得其乐。阁楼上,青衫呆呆看着亭中许久,默在黑夜之中。两人也是缓缓闭眼,偎依着只到天明。

郭襄睁眼喊道:“快去梳洗下,然后把孩子和陵儿也弄好,我去给你们做早点。”
杨斜笑道:“他们俩我可伺候不好,这还劳娘子去做,我到乐的去给你们开火烧饭。”
郭襄点头说道:“那我可告诉他们,今天期待杨少侠的手艺了。”说完起身,却被杨斜一下又来在怀里,在脸上亲了下,说道:“去吧。你夫君烧火功夫,这几年可是大有长进。”郭襄揉揉脸颊,嗔道:“大清早的,可别闹了。一会外公弟弟看见了,成什么样子。”慌忙起来,匆匆跑上阁楼。
用过早饭,黄药师把盒子递给他说道:“你们去埋吧,我里面放了东西,可保证白绢的保存时日,里面也没什么,只是靖儿蓉儿的生平所学而已,倒是不必看了。回去告诉蓉儿,那九阴真经的速成法,我给她改了,超风当年错了,难道还让后人也去错?”说完顿一顿,说道:“把孩子给我,风陵,咱们去见阿蘅去。”
风陵点点头,看看郭襄,郭襄说道:“记着给太师祖婆婆磕头。”风陵又是点点头,说道:“我记得的呢。”黄药师抱着孩子,风陵跟在后面,进的陵墓,珠宝淡淡的绿光印着珠光,风陵左右看看,倒是乖乖跟在黄药师身后,看到画像,一下蒙着小口,说道:“太师祖婆婆好好看。”黄药师微微一笑,并不在意,,走进玉棺,开口说道:”阿蘅,斜儿和襄儿成亲了,这是他们的儿子和徒儿,我桃花岛现在却也是人丁兴旺了,你泉下有知,当得和你夫君一样高兴吧。”
风陵乖乖的对着画像扣了几下头,说道:“太师祖婆婆。风陵给你问安。”
黄药师抱着孩子,看着画像,徐徐道:“阿蘅,数十年前,我也如这般抱着蓉儿来跟你说话,这许多年,你可曾感到孤独,昨日我路过积翠亭,恍然见似乎又看到你我在月下煮酒,谈天论地,好不快活。”转头看着风陵,说道:“蓉儿长大了,在也不是像她哪么大的蓉儿了。需要我的照顾,阿蘅,阿蘅,你等着我。”
风陵说道:“是应该陪师祖婆婆啊,昨天师娘出门,师傅就陪着她,说天黑危险呢,太师祖婆婆那里也不知道黑不黑。”
黄药师哈哈长笑,越笑越响,赫赫喊道:“是啊是啊,连个孩子都知道你需要人陪,我却如傻子一般,什么都不知道。”
风陵茫然的看着,不停的喊道:“太师祖,太师祖。你怎么了?”却看着太师祖,笑着眼泪却亦然出来。
黄药师笑声忽停,嚎道:“同**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阿蘅,阿蘅。同**窅冥何所望,你夫君来看你。”哈哈大笑,抱着孩子转身出墓,风陵吓的慌忙跟着他跑出去,出来后,细弱的身体还是微微发抖。
当晚用饭,黄药师一语不发,只是看着斜襄,破虏风陵。众人也不知道他怎么了,不敢询问,低着头吃晚饭,慌忙告辞回房。回到房内,杨斜郭襄问风陵黄药师墓里都做了什么,风陵就说道:“笑了会哭了会,还念了一首诗。不过记不全了。”杨斜笑道:“那便是没事了,外公次次进外婆墓地都是这样。念诗作赋,倒是常事。”郭襄也宽心的哄孩子和风陵睡下。
月落日渐出,两人都是忽然起身,对看一眼,杨斜问道:“你也听到了?”
郭襄点头应道:“是,箫声,是箫声。”
杨斜仔细听着说道:“似乎是碧海潮生曲。快出去看看,外公许久没吹这个曲子了。”不过箫声断断续续,若有若无,也不知道外公在那里吹。两人更衣出去,跟着箫声一路出去,却看着一艘大船出海,曲子从船中传来,箫声和海水声混在一起,起伏而响,却也不知道外公要去那里,渐渐箫声越来越响,海潮拍着的起落也越来越大。不会郭破虏也跑过来问道:“外公在那里吹曲呢?”
杨斜指着海里说道:“外公乘船出海了,也不知道是那里。”
郭破虏脸色互变,问道:“是那条船,那条船。?”
杨斜摇头道:“我却不知,我和襄儿也是刚来。”
郭襄却忽然"啊"的一声,说道:“船,船。”杨斜郭破虏一起看去,大船桅杆折断,船身裂开,海浪潮涌卷着船声,也掩盖不了悠悠不绝的曲声,缓缓大船默入水中。再不见青衫看画,玉笛纷飞,杨斜只感觉脚下无力,跪倒在海滩上,郭襄一交摔倒,昏了过去。郭破虏却是怔怔看着海中,宛若木鸡般的呆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