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的故事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释迦牟尼在走向伽耶山途中,经过一座树林时他坐下来休息,这时他看见一个年轻的女人拿着一个很大的包裹从他面前匆匆走过。不久,树林中走出来30个精壮的男人。看这些人的举止和所佩带的.刀剑,都是些王公大臣和富豪的子弟。他们看见在树下休息的佛陀,就询问佛陀见到一个拿包袱的女子没有。佛陀问为何找这女子,这些男人说女子是他们找来的妓女,这妓女哄骗了他们,把他们的衣物都偷走了。佛陀说:找东西重要还是找回你们自己重要?快找回你们自己的身心吧!佛陀的这一句话,使这些公子哥猛醒。佛陀又为他们讲解四圣谛的苦集灭道,使他们都皈依了佛陀,成为比丘。
释迦牟尼离开树林,来到他曾经修道的伽耶山尼连河边。他的目的是化度在这里修行的,拜火教的首领优楼频罗迦叶。佛陀指出:不去觉悟人生的真谛,抱着追求某种**和私念去一味地拜火,是不能解除一切苦恼的,更达不到涅磐寂静的崇高境界。使优楼频罗迦叶真正见到了真理的火光,带领拜火教500弟子皈依佛陀。后来优楼频罗迦叶又说服了他的两个也是拜火教的弟弟那迦叶和伽耶迦叶,各带领自己的250名教徒皈依佛陀。这时,佛陀的弟子已有千余人。释迦牟尼的佛法,从此向更广泛的地域传播。
释迦牟尼曾答应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自己成道,必先去度他。为不失约,佛陀就带领千名弟子去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
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听到悉达多太子修道成为佛陀,亲领千名弟子光临他的国土,并有言在前,太子证悟之后就来救度他,所以非常高兴,带领群臣和眷属,恭迎到首都王舍城城外。请佛陀向全国臣民说法,佛陀在王舍城系统地讲解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三法印。频婆娑罗王和一切听众听从佛法的感召,顿开愚痴,内心清凉。从此,摩竭陀全国奉行佛教,许多人皈依佛陀。
为了报答佛陀的教化,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内建了一座花园式的别墅,起名“竹林精舍”,供佛陀安居、说法。这就是佛教的第一座寺院的形成。
在王舍城南面,有一座雄伟的山峰耸入云霄,这就是著名的灵鹭山。山上有许多天然石窟,十分幽静。释迦牟尼更喜欢居住在灵鹭山中的石窟里,与弟子们在此修行说法。频婆娑罗王也曾多次来到灵鹭山向佛陀请教。
在当时的古印度,除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之外,还有六个较为有影响的宗教派别,在佛经中将这六个教派称为“六师外道”或“沙门六师”。这些教派之间壁垒分明,互不服气。佛教在传播中,时有与外道冲突之事。六师外道之一的诡辩派的两位著名学者舍利弗和目犍连,就是十分傲气,自认为世上无任何教派能胜过他们。有一天舍利弗偶然在路上听到阿说示向他说了两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之后,立即体会了佛陀这根本教义的伟大真谛,于是立刻转告他的知友目犍连,各率弟子共250人皈依佛陀。这证明了佛陀的教义与当时各教派的理论相比,是合理得多,是更有说服力的。
离王舍城不远的摩诃沙罗陀村里,有一位大富豪名叫大迦叶(又名摩诃迦叶、迦叶尊者),他聪明博学,是婆罗门种姓中最受人尊敬的杰出人物。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说法,声名威震,皈依者如云。起初,大迦叶对佛陀是持怀疑态度的,他为探明究竟,每次都去听佛陀说法。佛陀的德慧和佛法的感召渐渐地打动了大迦叶的心。有一天,大迦叶听完佛陀**后,在归家的路上经过多子塔时,看见佛陀正静坐在塔边的大树下。佛陀的肃静和威严,使大迦叶肃然起敬,他终于拜倒在佛陀面前,请求收他为佛弟子。佛陀对大迦叶说:我知道你会成为我的弟子的,你跟我来吧,未来佛法的流传,很需要你啊!大迦叶重视苦行,少欲知足,因此有“头陀(苦行)第一”的称号。
释迦牟尼彻底觉悟成为佛陀以来,首先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收乔陈如等5人为弟子后,大约在4年的时间里,相继皈依佛陀成为比丘的,已形成2250人的庞大的教团组织。佛经中常见的“干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就是指的这时僧团的规模。
阿罗汉简称罗汉,是上座部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达到阿罗汉果位有三个要求:①杀贼(以烦恼为贼);②无生(不受生死轮回);③应供(应受人天供奉)。所以罗汉的意思又为“应供”。
佛教传说,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磐,常住世间,受世人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
在释迦牟尼成佛后的第五年,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的一位富商,名叫须达多(由于他乐意救济贫穷孤独的人,人称“给孤独”),他来到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拜访佛陀,请求赐教。佛陀对须达多讲解道:救济贫苦孤独者是可贵的德行。但布施只是祈求人天福报,那还是追求“我所有”的欲念,是不会久常的。施财是一种善行,法施(以佛法劝人行善)更是大善,还有无畏施,就是不顾自己安危去解救他人,才是伟大的德行。同时又进一步讲解了宇宙间没有什么天神控制世界,一切善恶都是因缘而生,是自己的行为所致的道理。须达多听完佛陀教诲,深受启发,下决心要在舍卫城建造一座精舍,请佛陀到拘萨罗国去为众生说法。
须达多在舍卫城为佛陀选择精舍的地方,最后,他认为只有波斯匿国王的太子祗陀所拥有的一座花园,才是最适合建造精舍的圣地。于是须达多请求祗陀太子将自己的花园出卖给他,为佛陀建说法的精舍。太子对佛陀没有认识,不愿出卖心爱的花园,就难为须达多,让他用黄金布满园林来作价购买。如此昂贵的价钱也没有吓倒须达多,他果然用黄金铺太子花园的土地。这使祗陀太子十分感动。于是太子与须达多共同将花园赠送给佛陀,并建造了规模比竹林精舍更大精舍,佛陀命名为“祗树给孤独园”(又名祗园精舍)。当佛陀到达舍卫城时,受到全城人民的盛大欢迎。从此,祗园精舍与竹林精舍都成为佛陀经常居住说法的重要场所。
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听说自己的儿子修行成佛陀,在邻国舍卫城祗园精舍说法,就派使者请佛陀回国一行,一是想念儿子,二是请佛陀为迦毗罗城的民众说法。佛陀应父亲的召唤回祖国省亲。当他见到离别1O多年的父亲时说,我给父亲带来的礼物只有佛法,我就以佛法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佛陀在迦毗罗城说法,王亲贵族和平民都来聆听,受到佛法的启迪,许多人皈依了佛门,佛教在佛陀的故乡风行。
释迦牟尼到后宫去看望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侯罗。当佛陀走到花园时,耶输陀罗让儿子罗侯罗向自己的父亲要继承权。佛说:我没有财产给你继承,再说有再多的财富也有用尽的时候,我让你继承的只有佛法,这是最伟大的最永久的事业啊!耶输陀罗公主很愿意儿子继承佛陀的事业,于是佛陀收罗侯罗为佛弟子。这是僧团中有沙弥(不满20岁的出家男子,当时罗侯罗只有15岁)的开始,佛陀亲自为罗侯罗制定了沙弥十戒。佛陀这次在家还化度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姨母摩诃婆舍波提所生)难陀为佛弟子。
佛陀这次回故乡只住了7天,便辞别父亲返回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宣传佛法。
释迦牟尼这次回故乡虽然只住了7天,但由于他宣讲佛法,感召了许多王族的子弟。不久,许多子弟追踪佛陀到了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要求出家修行。其中著名的有4位堂兄弟阿难陀、提婆达多、阿那律和金毗罗。与这些王子一同赶到竹林精舍请求出家的人中,有一位是给王子们理发的贱民(种姓首陀罗),名叫优婆离。优婆离自觉血统卑下,很怕佛陀不收自己为弟子。佛陀不但收优婆离为弟子,并让他出家受戒在诸位王子之先。这是为了表明佛法对任何种姓的人都是平等的,同时也抑制自以为血统高贵的诸王子的骄傲习气。奴隶出身的比丘优婆离,由于他“奉持戒律,无所触犯”,因此拥有“持律第一”的称号。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释迦牟尼的父亲在93岁的高龄时逝世了。佛陀亲自抬棺把父亲火葬了。净饭王逝世后,曾经抚育过佛陀的姨母摩诃波舍波提夫人,带领500释迦族中的妇女,要求佛陀给她们受具足戒,依照正法出家修行。按照当时各沙门的惯例,妇女只允许在家学道,所以佛陀也不收女弟子。但摩诃波舍波提夫人自己把头发剃去,披起袈裟,跪在精舍门外不起。佛陀提出,妇女参加僧团出家,除了遵守一般戒律外,又增加了八条更加严厉的戒规。摩诃波舍波提夫人都欣然接受了。于是波舍波提夫人成为第一个出家的女弟子——比丘尼。“尼”是梵语中的女声。因此汉语俗称比丘尼为“尼姑”。不久,佛陀的妻子耶输陀罗妃子也加入波舍波提夫人的比丘尼僧团出家了。
由于佛陀的儿子罗侯罗出家,佛陀的姨母摩诃婆舍波提夫人率释迦族500妇女出家,这时的佛教僧团就有了七众弟子:①比丘(20岁以上出家男子);②比丘尼(20岁以上出家女子);③沙弥(20岁以下出家男子);④沙弥尼(18岁以下出家女子);⑤式叉摩那(这是为曾经结过婚的妇女设置戒条。因为有的妇女不知自己受孕,出家后生了孩子,招致俗人诽谤,所以结过婚的妇女要先接受为期两年的式叉摩那戒,两年后再受比丘尼戒)。以上为出家五众。⑥在家男众称优婆塞(男居士);⑦在家女众称优婆夷(女居士)。合称为七众弟子。
释迦牟尼曾教诫最初的60位弟子说:“应为众生利益游行化教”。这就明确规定了佛教僧伽的生活方式是游行乞食,化教四方众生,是没有固定居所的。但印度每年从6月中旬以后的3个月,降雨量很大,河川泛滥,僧尼游行困难,佛教还认为雨季行走易伤草木小虫,应定居一处,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期间称为安居期。佛陀说法的“竹林精舍”和“祗园精舍”,就是为雨季安居和集会的需要,才建立的场所。久之,按照3个月集体生活的需要,开始制定出佛教原始的一些宗教仪式和僧团制度。雨季安居的住所逐渐成为永久居住的僧院(寺院),也是为适应僧伽举行宗教集会、禅定或讨论佛法的需要而形成的。
释迦牟尼传教的对象,包括当时社会的各种姓和各阶层。有婆罗门、沙门(各道门的人员)、国王、大臣、商人、手工业者、渔民以至妓女、盗贼等。在传教方式上,随机施设,不拘一格。他用倡颂、散文、故事、譬喻、直叙、问答等各种形式,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宣讲不同的内容。对僧众谈论出离生死,证得无上正觉,对俗人谈论道德和行善。佛陀允许弟子可不用规范化的梵语,而用地区方言进行说教,这就使得他的思想学说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将“祗园精舍”赠给佛陀的富商须达多,他最小的一个儿子的妻子玉耶,是全国最美的美女,玉耶以自己的美貌骄气十足、盛气凌人、不孝父母、不睦家人。须达多请佛陀教导玉耶。佛陀带着一个比玉耶还要美丽的美女,亲自到须达多家中对玉耶说法。玉耶在佛陀面前听讲时,亲眼看到佛陀带来的美女渐渐变老,又由老而变成一架白骨。玉耶觉悟出人的美貌是不会长久的,最终是要变为可怕的骷髅。玉耶从此觉悟,皈依佛陀,成为在家修行的优婆夷。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在王舍城说法时,城中出现了一个名叫“鬼子母”的女人,这女人生了许多孩子,她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却喜欢偷吃别人家的孩子。王舍城时有孩子丢失,引起百姓极大恐慌。佛陀为解放无辜幼儿,就将鬼子母最小的,也是她最爱的儿子偷着抱到竹林精舍。鬼子母失去最心爱的小儿子,痛不欲生,来精舍求佛陀帮助。佛陀说:你爱自己的孩子,别人也爱自己的孩子。谁失去孩子都是与你一样的伤心啊!这是因果报应。鬼子母听到佛陀的教诲,认识到,自己的罪恶,说只要能找回自己的爱子,她决心悔改。佛陀将孩子还给鬼子母,并为她规定了五戒:不杀生、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吃不应吃的东西。从此,鬼子母做了天下孩子们的保护者。
在舍卫城北郊的萨那村庄里,住着一个力大无穷的汉子名叫央哥马罗,他信奉一种邪教。但总是不能修练成功,他的老师告诉他,如果在一天之内杀100人,用被杀的人的小手指做成花环戴在头上,就能受到神的保佑而得到永生。于是央哥马罗从清早起就疯狂地见人就杀,眼看日落却只杀了99人,这时他母寻他吃饭,他成道心切,欲杀自己的母亲,这时佛陀出现在他的面前,教导他说:你怎么能信仰教人作恶的神呢?世上哪有杀人者会得到永生呢?央哥马罗恍然大悟。但自觉杀人太多,欲一死赎罪。佛说:你一死反而不能赎罪,只有放下屠刀,从此行善,即能赎罪,亦可成佛。央哥马罗拜在佛陀脚下成为佛弟子。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出于这个故事。
还有—个妇女,丈夫抛弃了她,她唯一的一个孩子又得病死了。这个妇女痛不欲生,抱着死去的孩子来到佛陀面前,请求佛陀发大慈悲,无论如何要救活她的孩子,否则她也不要活在人世上了。
佛陀说:要救活你的孩子,你必须去找到一户从来没有死过一个人的家庭,向这家人讨来一粒芥菜籽,就能救活这孩子。这妇女走了无数的家庭,但没有一个家庭是从来没有死过一个人的。最后这妇女明白了:人总是要死的,每个家庭都经历了死去亲人的痛苦。佛陀教导这个妇女说: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要想解脱生死的烦恼,唯皈依佛门,达到正觉涅磐境地。于是这位妇女皈依佛陀,成为比丘尼。
释迦牟尼佛在北方传教时,听说迦尸弥罗国有个十分优秀的青年,名叫毗舍先。他经常用谷物喂鸟,孝敬父母,经常为父母按摩捶腿。他的老师腿部受伤,他热心去帮助治疗。他的妻子也十分贤惠,把家庭生活安排得很好,还经常买回书籍让丈夫学习。毗舍先非常勤劳,每天夜里还起来为牲畜加添饲料,牲畜长得十分肥壮。佛陀十分赏识毗舍先持之以恒的善良行为,就吩咐大迦叶前往化度他。毗舍先非常虔诚地听了大迦叶的种种教诲,明白了佛教的许多真谛,就皈依了佛陀,后来成为著名的在家弟子。
释迦牟尼在印度北方游历传播佛法时,在一个村庄说法完毕坐在一棵树下静坐禅定。这时走来一个贫穷的少女,她受到佛法的感召,对佛陀十分崇敬,一心想供奉给佛陀一点礼品,但少女是一个给富家当佣人的,一点钱财都没有。少女只好去采集了一些鲜花,供献到佛陀的面前,但少女总感到礼品太轻,心里羞愧。佛陀对少女说:布施多与少都是善举,只凭自己的能力去做就是了,千万不能轻视小的施舍,只要是出自诚心诚意,所创造的福田是同样的。少女领会佛的教诲,出家成为比丘尼,法号(出家后起的僧名)妙花。
这就是人们常讲的:心诚则灵。
有一位比丘,平时对别人的困难和痛苦漠不关心,从不给予帮助。当这位比丘年纪大了,病得全身生疮,十分痛苦时,大家也是都不帮助他。佛陀得知老比丘得病后,亲自带领弟子阿难陀来看望老比丘。佛陀为老比丘擦洗全身,为他上药,并安慰老比丘安心养病。
佛陀针对老比丘这件事教导众人说:老比丘过去不帮助别人,才有今天别人不帮助他的后果,老比丘是做错了事。但你们不帮助病人也是不对的,这违背了佛门救苦救难的精神,今后一定要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爱护。
古代印度所实行的种姓制度中,把首陀罗男子和别的种姓女子所生的混血儿,从法律上给予一种名叫旃陀罗的贱姓,地位最低贱,只能从事下贱的职业。在舍卫城,有个旃陀罗姓名叫尼提的挑粪者,当他在路上遇到释迦牟尼时,赶快躲开。但释迦牟尼却主动去找尼提,让尼提跟他出家修行。这在当时是很伟大的平等的民主的改革精神。因为当时从事宗教职务被视为最高贵者。这体现了佛陀的“不舍众生”的宗旨。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就发出:“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和“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平等主张。因此佛教受到当时被奴役的下层人民的欢迎。经常有农奴、佣人逃到佛陀处寻求保护。佛陀在舍卫城就曾教诲一个残酷虐待佣人,名叫诺纠玛拉的女主人。释迦牟尼当时明确主张,主人一定要给佣人一定的自由权。他的这种主张,对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起到了缓和作用。
释迦牟尼在北方传教时,听到焦沙罗国的国王要屠杀大量的牲畜。于是他立即赶到焦沙罗国去见国王问他为什么杀生。原来国王经常做恶梦,婆罗门教徒让他杀大量的牛羊祭鬼神。佛陀对国王宣讲佛法,告诉他要爱惜一切生命,发扬善良慈悲之心,心情自然平静,不生邪念,魔鬼就没有机会侵扰。人的**,太强、烦恼太多,恶梦才多。要解脱烦恼,就要修习佛法,使自己觉悟。
焦沙罗国王接受了佛陀的教诲,皈依佛陀,成为佛教弟子。
释迦牟尼说法时经常教导人们要“生财有道”。就是要有正当的劳动,正当的经营手段取财,绝不能取用不义之财。
释迦牟尼在舍卫城说法时,在听讲中有一位妇女,向佛陀讲述了她自身的悲惨遭遇:这位妇女的丈夫很爱她,他们有两个儿子,有自己的田地和房子,生活十分美满。没想到灾难接连降临这位妇女身上:房屋被烧毁,丈夫被毒蛇咬死,。一个儿子被大水冲走,另一个儿子又被老鹰抓走。这位妇女从最幸福的人一下变成了最不幸的人。她痛苦得不能自拔,请佛陀帮助她解除痛苦。佛陀就以这个妇女的遭遇,来说明四谛中人生皆苦的道理,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佛理,觉悟明理,才能认识这个世界,才能掌握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脱离苦恼。这位妇女得到佛陀的启发,出家成为一名比丘尼。
有一年,释迦牟尼的家乡一带遭到了较大的旱灾。释迦族人要引沓提河水灌田,沓提河对岸的考利亚族人也要引沓提河水灌田,因这是一条界河,于是释迦族与考利亚族人之间争水,眼看就要发生流血的争斗。释迦牟尼闻讯,立即赶到沓提河边,向就要动武的两族人说:是河水重要还是你们的生命、鲜血重要。就是争到了水,没有了性命还有什么意义。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才是人类的大智慧。
在佛陀的教诲下,两个民族经协商互相利用河水,避免了一场流血的冲突。
释迦牟尼十分重视众生的教育事业。佛陀要求僧团,每日不但要学习教义同时进行修持(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还要学习文化知识。因为没有文化知识就不能很好学佛。古今中外,许多大的寺院里,往往设有佛学院,以培养造就佛教事业的接班人才。佛学院课程的设置一般都有佛学课和文化课两方面。佛学课教授经、律、论及佛教史;文化课有语文、科学知识、时事政策。学习外文也是重要课程。还有重点研读巴利文、梵文等,为译经文的需要。佛陀还主张提高民众的教育,告诉弟子们在传教的同时,也要传播文化知识。
在释迦牟尼建立的僧伽内部,并不是平静的。释迦族的皇亲中,有7位王子随释迦牟尼出家。其中一位名叫提婆达多的王子,是释迦牟尼的堂弟,他在王舍城培植个人小集团势力,他以学习神通变化法和极端苦行修练为号召,掀起反释迦牟尼风潮,目的是要求释迦牟尼将领导僧团的权力交卸给他。提婆达多为争夺领导权不惜多次采取暗杀手段来害佛陀。有一次,他躲在山上,当佛陀从山下走过时,他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块大石头推下来。按照当时的情况,佛陀是必定要被石头砸到的。但却出现了奇迹,石头竟丝毫没有伤着佛陀。
释迦牟尼从35岁成佛以来,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宣传佛法,教化众生的活动。佛陀亲自所到的地方主要是中印度的恒河流域,大致是北到迦毗罗卫,南到王舍城,东到瞻波,西到乔赏弥。但是,斯里兰卡和缅甸都有佛陀曾经到过并留下足印的传说。
释迦牟尼经过几年的苦行和几十年风雨中奔走传教,讲经集会3万余次,化度众生无数。佛陀到了80高龄的时候,衰老的身体实在支持不住了,他自知舍寿的时间快要到了。但佛陀还要抓住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弘扬佛法尽力去做。佛陀从王舍城出发,向北方游行,做他最后的教化活动。
佛陀在离开王舍城的时候,对王舍城的弟子们提出要求是:今后要依靠自己,要依靠佛法,而不要再依靠我了。
释迦牟尼北行首先来到毗舍离,当地一个十分富裕而又十分美丽的妓女名叫庵摩罗,她虽然是妓女,但却虔诚地信奉佛教。佛陀认为她虽为妓女,但能信仰正确的宗教,也是难能可贵的,就能战胜邪恶,改正从善。当庵摩罗请佛陀到她家去受供养时,佛陀欣然允应了。接着,毗舍离城中的有钱有势的乡党、富商们都来请佛陀,希望他不要到妓女家去。佛陀以事先应允,不去失礼而拒绝了乡党和富商们的邀请,当晚率领弟子在庵摩罗特为佛陀腾出来的花园中安歇。
佛陀是以自己的行为,宣传佛法是对众生平等的。
释迦牟尼在毗舍离度过了雨季,又带病行至拘尸那迦城外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那里有一片娑罗树林,佛陀与阿难陀走进树林。他叫阿难陀在两棵娑罗树中间铺上草和树叶,又将僧伽梨(大衣)铺在上面,然后佛陀头向北方、面向西方、右肋而卧、头枕右手。这是佛陀所选择的僻静的、荒野的地方,来作为他涅磐的处所。
释迦牟尼在娑罗双树间躺着,将要进入涅磐了,这时来了一个外道(其他教派)僧人,名叫须跋陀罗,在外道教派中是位很有学识和道德的长者,他听到佛陀在娑罗林中即将涅磐,特地赶来请教佛陀传授正法,以求开悟。阿难陀坚决不让在这个时候再有人去打扰佛陀。但佛陀不愿舍弃任何众生,他让须跋陀罗来到床前,用最后气力,向他讲解了无常、无我、涅磐寂静的三法印和八正道等佛法根本知识,使须跋陀罗迷津顿开,成了佛陀在世收的最后一位弟子。
释迦牟尼在娑罗双树间即将涅檠的弥留之际,向弟子们所作的最后的叮嘱是:不要以为你们失去了导师,应当以法为师要努力精进,不要放逸。
佛陀逝世后,遗体举行火化。摩竭陀国人和释迦族等将佛陀的舍利(火化后的佛的遗体)分成八份,在他们各自的本土上建塔安奉。这是有佛塔的开始。
关于释迦牟尼的涅磐日,有很多不同说法。我国一般认为是公元前486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东南亚各国(南传佛教)则以公历五月月圆日(相当于我国农历四月十五日)为佛的诞生、成道、涅磐都在这一天。
释迦牟尼在世所收的弟子,分在家与出家。在家弟子太多无法统计。分散在各地的出家弟子也没有计算。只就常跟随释迦牟尼身边并证得阿罗汉果的比丘,就有1255人。这其中有10人是被公认学有成就,各有专长。所谓十大比丘: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迦诲延(论议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优婆离(持戒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罗侯罗(密行第一)。
以上这十大比丘,其中有几个人的塑像,在寺庙中是多有供奉的。
释迦牟尼生前教示,在他逝世之后,僧团要以佛法为师。因此对佛陀的教法进行整理以流传后世是十分必要的。于是,在佛陀涅磐后的90天(五月十五日),由跟随过佛陀的五百比丘,公推大迦叶为上座(会议主持),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石窟中集会。在会上由阿难陀诵出佛所说的经;由优婆离诵出佛所制的僧团戒律;由大迦叶诵出对教理解释和研究的论著,将佛一言一语都记录下来。形成经、律、论的佛教三藏,比丘们互相传视,并得到与会者的认可,定为是佛所说。这就是第一次结集。
三藏,“藏”,原语是盛放东西的竹箧。是容纳收藏的意义。
结集两个字含有编辑的意义。古代翻译家用结集二字是含有“会诵”的意思。
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大型丛书,又名一切经,即是汇集佛教一切经典丛书的总称。内容包括经、律、论三藏。大藏经的编纂,始于释迦牟尼涅磐不久。通过几次会议方式的“结集”,形成一致公认的经、律、论内容。其后又不断增加了有关经、律、论的注释和疏等“藏外典籍”,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大部类。现存的大藏经,按文字分为汉文、藏文、蒙文、满文、西夏文、日文和巴利语系。
第一部木版雕印的汉文大藏经的问世,是北宋开宝(968—975)年间。以后的元、明、清各朝代到中华民国,共出版过木刻和排印本大藏经20种。日本和高丽国所排印的大藏经,均是依照汉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