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仙人跳来了位小仙女[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
本来广东官府与瑶山这些“化外之民”关系可称相当融洽:瑶民在山里种植的鸦片总归要出山销售,而这产销过程便成了广东各级官员发财的良机,从路卡到重税,再加无数不明眉目的罚款,养肥了政府中无数经办人。
广东的发展得益于走私,这是天下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最近几年,官府干脆在山里张贴盖着大印的告示:对朝廷的所有税赋都必须以烟土代替银两上缴。当然,如何折算是官府的权力――仅此一项,瑶民的赋税便等于翻了数倍不止。
至于朝廷有关禁烟的法令?天高皇帝远,上边还不是根据下边汇报决定赏罚?地方土政策历来重于中央法令,千古皆然。
但是,近来不行了,北京派来了无数密探,广东官府再傻也不会将纵容瑶民种大烟之实情像以往那样明目张胆,且这些直属中央的“特派员”们都在暗处,就是想花钱买平安也无从着手,地方当局不得不收敛一些。
已经通知瑶山各寨了:近期朝廷在广东有重大军事行动,瑶民理应助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种税赋原数翻番!原定上缴“实物”,立改为现银,按市价折算,童叟无欺!
但瑶民不给面子,反而趁机啥都不交了,理由实在牵强:田亩税赋只上缴原来的朝廷规定部分。――别说翻番,这样一来官府所得一下损失了十之**,怎么瑶民也成了刁民?
但凡“刁民”都是政府训练出来的!不要紧,政府若想拾掇百姓,还不是如同家长打孩子?
这种事以往也不是没有过,官兵也曾几次动出瑶山禁烟毁田,但瑶民每次都是武装反抗,而不惯走山路的清兵实在不愿意在荒山与野人般的瑶民血拼,带队将领也早就心中有数:无非是为了加税,犯不上杀鸡取蛋。所以,对阵的结果历次都是瑶民占了上风,有次竟还宰了个官兵全军覆没!
但每次不管胜负,双方却都能达到和谐相处:无非是官民都退让一步,上缴的烟土增加了点,却也达不到官府原来要求的数字。
对于百姓,广东官府有着统一的认识:誓如养猪,总要养肥了再杀,这样才能收益最大化!现在,杀猪过年的时刻到了!
一来是总需要上报点政绩吧?不能借口禁烟之类小事,要冠以围剿反清匪徒巢**!二是借朝廷近期派来广东的绿营大军,以协助清剿白莲教残匪的名义进剿瑶山,既能立功于朝廷,又能趁机发财,一石二鸟,何乐不为?
所以,总督府紧急上奏朝廷:“查:白莲教残渣余孽,钦犯匪首余部现隐藏于瑶山,瑶民被其反清邪术蛊惑,均沦为大清叛民,对其不服王化之举,不严打则后患无穷。臣下当为天子分忧,请命出动王师,乞奏拨饷增兵,一举剪除瑶山悍匪叛贼,昭我天兵龙威,还吾皇清明之治也!”――据说后来总督李鸿宾还因这奏章的末句受到了御史弹劾:“清明之治”?这不是说清明两朝联合执政么?
据说还是一位一位何姓师爷救了李总督,替总督大人上折子解释:“清明之治”,即清除明朝之后政治也!
当时皇帝却没察觉这犯禁之句,觉得下级主动请缨剿灭白莲教残匪,朝廷当然应该高兴,立即下旨表彰,并传令绿营在粤官兵人等予于配合作战;户部立即拨付不菲军费,解到广州前线,朝廷重兵云集,开始了对瑶山的全面围剿。
这次的围剿大军不但有大内高手随军搜捕白莲教匪首,还出动了清军宝贵的火器营,装备有专门攻寨的红衣大炮,而瑶民却不知这次朝廷动了真格的,还是凭险据寨对抗,结果吃了大亏,石木寨子经不住炮轰,瑶山一时硝烟弥漫,血流成河!
清军政策:瑶民男子一律要死的,女人全部要活的,结果瑶民男儿战死无数,少量溃散逃往湖广大锣岭一带;妇女儿童则大部被生俘带到广东,其命运无非是被卖到妓院烟馆,身价当然成了清军将领们的额外收入。
直到战事结束,也没搜索到白莲教匪众的一点影子,这难不倒出征将领,有人头就有战功,朝廷还能分辨白莲教与瑶民的首级有何不同?
24
山爷却无意中躲过一劫。
来到九龙之后,几经周折,搭乘渔民的渔船来到邱四驻防的海岛。谁知暗访的结果令山爷大失所望――消息确凿:邱四因鸦片烟瘾愈烈,已经被水师革职除名,不知去向,山爷只得含恨而归。

谁知回到瑶山之后,瑶山已经遍地瓦砾,欲寻个人迹也难,寄养在水爷处的孙女山妹更是不知生死!
山爷心如刀割,明察暗访水爷下落,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打听到了水爷的确切下落:水爷没有死在战火,有瑶民亲眼见到水爷身背个小女孩,跳入了山间激流。
山爷当然知道水爷名号的来历,估计水爷大概已经逃生,但是,现在藏匿何处?
山爷记起:水爷曾经说过,在湖广大锣岭虎狼谷中,尚有瑶寨的一处秘密据点,以备族人遇到不测时藏身,所以便一路打听来到了这虎狼谷中。
谁知,虎狼谷中虽有瑶民备下的居舍,却没有任何人迹,这里早就成了虎狼的世界,山爷无奈之下,只得悉心收拾仙人跳居住区,这中间,山爷凭借一身绝技,斗服谷中恶虎狼群,成了世外隐士。
对于白莲教的命运,山爷来虎狼谷之前就已经清楚,各地分坛无不被官兵摧毁至尽,教众失散流离,这反清大业在山爷这一代看来是没有了指望。
山爷现在活着的信念唯有两个:有朝一日找到邱四,将其碎尸万段!再就是寻访到水爷,找到自己唯一的亲人孙女山妹。
海龙的到来,使山爷的愿望破灭了一半:那邱四已经成了死鬼!报仇是肯定无望了。偏这该死的家伙临死前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自己身边,幸亏这小子没有邱四的恶习遗传,接触之下,山爷渐渐喜欢上了这大仇人的后代。
对于儿子与邱四的指腹为婚,山爷根本没有过毁约反悔的念头,那个年代,做人处事,出口既是板上钉钉,只要有了约定,哪怕对方是个呆傻残疾,也只有认命了!不然还算个人吗?
山爷为孙女庆幸的同时,更是极力向虎狼谷远近的避难瑶民打探水爷的信息,之所以山爷滞留虎狼谷,也不无企盼水爷一旦来到虎狼谷的可能。
终于,山爷从一相识的瑶民口中得知:广东番禺还有瑶民的一个分支部落,其头人那西与水爷有过交往。所以,山爷才怀抱着一线希望,出山去了番禺,去寻访水爷与孙女山妹。
哪知事与愿违,山爷的番禺之行,竟然得到的是一个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几乎毁灭了山爷尚存的那唯一希望。
山爷来到番禺之后,没费多少功夫便找到了瑶寨,对于瑶民的规矩,山爷早已与瑶人无二,一身也是瑶民打扮,接触瑶民没有问题。可是,却见村寨破烂,瑶民稀疏,据山爷所知,以前的番禺瑶寨可不是如此。
很快,山爷便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和水爷以及孙女山妹的确切信息,但是,却是个令山爷肝胆欲碎的信息:
水爷带外孙女山妹潜逃到番禺之后,由于之前曾在此地做过渔民,水爷故交不少,人头稔熟。尤其,水爷当初与当地瑶民首领那西意气相投,亲如兄弟,那西首领也有个与山妹同岁的女娃,因生得白嫩如粉,被族人惊异,称呼为“粉囡”,粉囡很快与山妹混的形影不离,水爷祖孙二人来到之后,总算安定了一阵子。
番禺离海边不远,当地瑶民主要从事渔、猎两种营生,但近几年出现了变化,一些山地瑶民开始种起了获利更多的罂粟,当地官府也就按照他乡成熟经验,开始收起了鸦片实物税。
这下,把从事渔猎的瑶民给难为了:本来日子过得就是饥一顿饱一顿,这下反而要拿出大半收获去交换鸦片,以便完成上缴指标,老实本份的那部分瑶民逐渐过不下去了。
大害还在于,这下导致瑶民分成了两大类:一部安份守己;一部分种植并贩运烟土。那西本来凭威望被推为首领,现在却对种烟的瑶民失去了控制力,相反,还要默认族人去倒腾鸦片,不然,如何应付官府的实物赋税?
着迷上吸食鸦片的瑶人越来越多,瑶民的人心渐渐散了,那玩意,只要一沾上,便对所有劳动失去了兴趣,一些被烟瘾逼迫走投无路的瑶人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搞钱,即使偷盗抢劫也在所不惜了,有些人还投身到广州烟馆,充当杂役之类。
那西身为首领,也兼职巫师工作,但却无力治疗染上烟瘾的瑶民,瑶家必须参加的祭祀仪式对一些族人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
水爷携带孤女来投时,那西的首领之位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