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前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长安城的皇宫里,有一华服少年正在其中享乐游玩,设宴、看歌舞...琳琅满目,什么皇帝有过的他都试了,他可是打定主意要提前享受一番,不说此行凶险,说句不吉利的话,也是有可能会不幸什么什么的。不过这些享受倒是绝不会让他麾下的王师知道的,可是天下哪有不漏风的墙(不可能砌到大气层吧?),若是再这样下去,肯定会严重打击准备要出征王师的士气的。司马鸷倒也不是故意拖延出兵,而是时间匆忙,他们雍州根本就还未准备好,且他也自信洛阳不会那么快失守,即便是叛军用了诡计,故而辛苦了几日的他便也有些松懈,又有苗头要开始过往日只追求享乐的日子了。
不似长安的歌舞升平,仅仅隔了一个潼关的司州(洛阳所在),却是一片火海,生灵涂炭,到处都是百姓的嚎叫声,痛苦的呻吟声。连潼关上的战士也能见到各地的火光、听到百姓的叫喊声。不说朝廷的军队不保护他们,洛阳城也的确收拢了一部分百姓,但也不可能收拢全司州的百姓吧?朝廷军队龟缩在洛阳,而把司州所有余下的百姓都暴露在了胡人和叛军的铁蹄之下。叛军为了拉拢胡人根本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便带胡人到一处城市乡村劫掠**一番...胡人野性未脱,每到一处,男子杀光,妇女们都抓起来用麻绳串成一串,带回军营,以供晚上**享乐,白日杀来充作军粮,更是戏称这些妇女为晋人‘两脚羊’。烧杀劫掠声、痛苦的哭喊声、呻吟声在广大的司州大地上环耳不绝,活一片人间地狱,很是凄惨。(这点作者没有丝毫夸张,甚至真实的历史上,胡人还要残暴,受害范围还要大)
对外头百姓惨叫声充耳不闻的叛军,和胡人一并驻扎在洛阳城外围,把洛阳围了一圈...
此刻,在叛军帅营中,东海王越坐在正中,他的胞弟并州刺史腾坐于其旁下首,两列分坐着将军和几位官员,正在讨论着什么:
“王爷,这羯胡也太过分了!我们明明说好只是带他们去城里抢些东西和稍微轻松一下,谁知他们却到处烧杀抢掠,还把女子带到营中,简直不把王爷放在眼里!这样下去王爷会失去民心的!”
王衍非常不忿,他可是‘清高’的大晋的名士、大世家贵族琅邪王氏,怎么能容忍这种事情呢?但他也不想想自己参加了谋反,这又算什么呢?难道说出那人人都知道是借口的‘天子无道,天降大灾’?
实际上他只是因为得罪过皇帝:他小女儿王惠风在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嫁给了太子,作了太子贵妃。但是当时太子受到贾皇后的严重压迫,地位非常不稳,王衍惧怕贾皇后,上表请求解除婚约,由于小女儿王氏的抵死反抗才作罢。后来太子做了皇帝,虽然王氏也做了皇后,但皇帝睚眦必报,十分记仇,依旧憎恨王衍,甚至找各种借口刁难于他,找机会除掉他...琅邪王氏所在的琅邪国与司马越的封国东海国很近,两者关系也不错,王衍就投靠了司马越,充当谋士和作司马越联络各世家的枢纽。
“这胡人不都是王浚引来的吗?现在倒好,越来越不听号令了。”另一文官祸水东流,直接追究和胡人联系的王浚。
说来这个王浚的身世也好笑。王浚可不是王衍的亲戚,他是贵族王沈诱奸赵氏生出的私生子,从小受到王沈的歧视,但时来运转王沈早死了,王浚走狗屎运承嗣袭爵了,任幽州刺史与并州刺史司马腾交好,也处心积虑的谋反,通过职权交好幽州附近的夷狄,把女儿嫁给了段氏鲜卑胡人的首领务勿尘等,并上表朝廷封他们官。这次出兵攻上党郡他就联合了羯胡、段氏鲜卑、乌丸等胡人共同作战...谁知,这羯胡部的胡人首先逐渐的不受控制起来。东海王越的属官本就很看不起他,更是借此事讽刺他。
“若不是我联合诸胡,如何能破上党郡围洛阳啊?你能吗?”王浚涨红脸反驳道,众官员隐隐有要吵起来的趋势,司马腾只好赶紧过来打圆场道:

“洛阳未破,诸位还要精诚合作,莫要为小事而争吵,胡人虽桀骜不驯,但此关键时刻,不容有失,还是随他们去罢了。”
王衍还想反驳,却被司马越瞪了,最后住了口。
众官只得称是,然后一直都尚未发言的司马越终于开口道:“洛阳城内内应的联系怎么样了?”
一文官离席道:“洛阳封锁严厉,目前尚未取得联系。”
“加紧联络!”司马越命令道。
“喏!”
“与琅邪王睿和王导的联络如何?”司马越又转向王衍问道。司马睿原本只是一个‘恭俭退让’,‘时人未之识’的一般宗室成员,可他的封地与司马越的相邻,司马越就通过王衍派其族弟王导去与司马睿交好,做了多年的朋友,这次谋反也是对司马睿有过暗示的。
“琅邪王睿目前被朝廷任命为镇东将军,负责镇压吴地叛乱,王导也在辅佐于他,只是现在就怕琅邪王手下将领不从...”王衍答。
“江左富庶,粮草充足,可作为与洛阳对抗的基地,亦可拱卫徐州(司马越封国东海国所在),此地之重就如关中之于洛阳!望王导尽快辅佐琅邪王平定吴地,呼应本王!”
“喏。”王衍这次答得就有些中气不足了,司马睿和王导目前可能已经在洛阳朝廷方面的控制下了,不过还未确定,他只好先应下司马越。
......
司马越的叛军对洛阳目前占优势,但他并不知道近在潼关背后的长安亲戚司马鸷已经在集结兵力准备支援洛阳了。
可是洛阳朝廷方面也是不知道司马鸷在组织王师,此时朝廷虽已经安定下来,没了一开始的慌乱,但是个个大臣的脸色都是灰灰的,甚至有悲观的大臣已经在考虑该如何跟司马越投降了。
司马鸷的皇帝老爹内心更多的却是悔恨,他登基的时候就不想让东海王的弟弟司马腾任并州刺史了,但是这个宗室刺史是武帝所任,他担心废掉司马腾会引起宗室的不满,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所以才会有今日之祸啊!
平日喜欢在太极殿旁的东堂和大臣们议事的皇帝今日却改在西堂,他脸色阴沉的一一扫过恐慌的众大臣,定在了脸色镇定的中书令杜锡身上。
“如今叛逆猖獗,杜卿有何高见?”
“皇上,叛逆虽联合胡人势大,但其貌合神离,久必内乱,不足惧。洛阳如今尚有精兵五万,可固守之,可传檄天下,令各地勤王。与叛军对峙,静待其变。”
皇帝凝神思考,谁知尚书右仆射陶侃跳出来反对道:“令各地勤王只会让各地豪强纷纷私自拥兵,再复东汉末年之乱也!就算暂时平定叛乱,但四地皆拥兵,朝廷难以控制,不久又会生叛,何时了结?”
皇帝这又点点头,认为陶侃说的有理。看皇帝表态,瞬间又蹦出好几个大臣附和陶侃。
“皇上,既然如此,则可令各地刺史、郡守不得轻动,均各施其职。令都督各州之皇子带兵回洛阳勤王,名为曰‘运兵’,待‘运兵’至洛阳后再交出兵权与朝廷。”卫国公江统道。
实际上司马鸷皇帝老爹前段时间也只是派出了三个皇子都督,其中还有一个因为当地宗室叛乱而逃了回来,现在就只剩下,督秦州的襄阳王和督雍州的梁王...
“臣附议!”杜锡见自己的建议被改进,也觉得很有道理。
“臣亦附议!”
.....
“江卿总有独到见解!朕甚慰!拟旨......”
司马鸷并不知道自己再次被江小帅哥的父亲推上火坑烧,难道是江老头已经查出几次陷害自己宝贝儿子的就是司马鸷?
----------------------------------------
最近历史类有些惨淡T。T...望大家多多支持,某大叔在此谢过了。
某大叔继续厚颜无耻的叫嚣道:点击!收藏!推荐!...还有就是若是有什么宝贵意见请给评论吧,某大叔会一条条看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