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崔红小吃】(大吼声:推荐票给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了许晓诺这档子事情,我和红军自然就清闲了许多,拉了拉还在惊讶状态中的红军:“走了,兄弟,美女都跑光了,还发什么呆呀。”
红军这才回神。
我拍了拍红军的肩膀:“现在没事了,美女改天约了,兄弟,现在我们怎么活动?”
“还能怎么活动?”红军今天实在是被我打击的够呛:“要不还是道广场去兜兜。”
红军说的广场,是我们东城市的城市中心钟楼广场,如同那啥的**广场一样,整个就是我们东城市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广场的正北是东城市委市政府,正南是政协和人大,东西两侧一个是百货大楼,一个是历史文物钟楼,现在这个天气,整个中国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最寒冷的时期都过去,气温也开始缓慢的暖和起来了,所以,有事没事道广场上溜达的人也多了起来。
记忆里的日子,我和红军下了课以后,没事也是经常往广场那边转的,为的不是看什么风景,而是到红军家的小店里面去混顿饭吃。
红军爸爸还在五金厂上班,他妈却是因为单位不景气早早的从单位里出来了,出来以后就在钟楼广场附近的北京路上找了一个小门脸开了一间馄饨店,专门侍弄点小吃。
以前我和红军就是经常到红军老妈的小店里混馄饨吃的。
多少年没有迟到红军老妈的手艺了,现在竟然被红军一句话勾引起了心中的馋虫,想都没有想,就回了句:“宾果,就去广场。”说完,拉着红军的衣袖,就匆匆的离校了。
出门坐公交,半个小时以后,我们来到了钟楼广场。
现在的钟楼广场,和我记忆中一样的破败,不管是市委市政府的房子还是百货大楼的建筑,都是六十年代的建造的,道现在已经是快三十年的时间了,从外观上看,没有别的,就是两个词,除了“庞大”就是“破落”。
当然,这也不是东城市一家这个样子,整个国家基本上都差不多,现在还只是1992年,城市的发展和规划都只是还停留在构想想,甚至还没有落实到图纸上,要等到1995年全国泛起新城市建设之风后,各个城市才开始掀起旧城改造的浪潮。
这一点,靠近长江三角洲的东城市,相对而言还是走在全国的前列呢。记忆中,东城市是在1994年发布了东城市整体城市规划,1995年开始实施,实施的第一步就是市委市政府与人大政协四套班子的整体搬迁,把四套班子整个搬迁到东城市的江南区,作为整个江南区开发的龙头,而原来钟楼广场的办公场所全部拆除,作为新的商业开发用地,到1996年9月,整个钟楼广场不但兴建了包括东城服装城,东方商厦,东城百货,太平洋百货,金东方装饰精品广场等大型的商贸市场,甚至还建起了一栋三十三层的综合写字楼东方国际大厦。
三十三层的高层建筑,将近百米的高度,一时,气派万分的东方国际大厦一度还因为东城市的地标呢。
走在广场,看着记忆中已经根本就找不到的场景,还真有些笑看烟云的感觉。
红军却没有我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广场上饶了一圈,多少明白我心中拿点小心思的红军就把我推到了广场上的公用电话亭:“快点,给家打电话请假去。”
我也不客气,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老妈接的,告诉她晚上不回去吃饭,到红军家“下馆子”,这也不是第一次的事情,我和红军关系好,老妈也知道,也就由得我。

挂了电话,自然就跟着红军,熟门熟路的窜到了红军家的崔红小吃。
崔红是红军老妈的名字。
崔红小吃店里面积不大,除了一个操作间,也就是摆个六张四人桌子,可是我们到的时候,六张桌子却只有一张桌子又两个客人。红军他妈崔阿姨正如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般的站在店门口,貌似刚刚好像还在门口送走了两个人,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反正不像是吃饭的。
“崔阿姨。”
我嘴巴甜,红军还没有叫呢,我就先叫唤开了。
听到我的声音,崔阿姨转过头来,那风韵不减少年的俏丽容颜当下向我绽放开来,从小就对我一直疼爱的她热情的上来拉上我的手:“啊,建国来了,快坐着,晚上想吃点什么,水饺还是馄饨,要不就弄点混沌面,阿姨给你弄去。”
我也是不客气:“呵呵,好长时间没有迟到阿姨的大馄饨了,我今天可就是冲着这个来的。红军你呢?”
红军跟他妈就更加不客气了:“既然建国吃大馄饨,那我也吃大馄饨吧。”
我们这边说完,崔阿姨就乐呵乐呵的进操作间给我侍弄吃的去了,不一会,两碗香喷喷的大馄饨新鲜出炉,端到了我们面前。
这个时候,店里那唯一的一桌客人也吃完走了,崔阿姨没有什么客人要招呼的,也跟着坐在了我们面前,看着我们一副热火朝天的吃相感受那种被人肯定的喜悦。可这喜悦没有两分钟,却被我一句话给打破了。
我其实也就是很随意的问了一句:“崔阿姨,最近生意怎么样了?”
崔阿姨也不是个又什么城府的人,我话一说,她就一个叹气:“唉,现在呀,也就是早上好点,吃早点的人多一点,这到了下午晚上,几乎就没有什么人了。要说吧,其实以前也就是这样的,靠着早上好点的生意,我们也能维持下去,可偏偏最近房东三产公司又说什么要加房租,这每个月多交200块的房租,要是生意再这个样子下去,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崔阿姨说的这个情况我能理解。说实话,就以崔阿姨现在这个小吃店所在的位置,房东方提出每个月多加200块的房租,还真的是很实在的,怎么说这毕竟也是靠近城市中心,可相对于崔阿姨这个小吃店来说,却也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在这种节流不了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开源了。
崔阿姨这个店主要经营面食类的小吃,按照我们东城人的饮食习惯,也就是早上早点吃的东西,平时午餐晚餐都是米饭,除非是家里实在是不想开火,才有人勉强来凑合一顿,这也正式为什么崔阿姨说的早上生意好点的原因。
但单单早上生意好,没有用呀,整个城市众人的饮食习惯摆在这里,中午晚上生意不行,光靠着改变营销手段是不行的,唯一的,就是迎合整个消费人群开创新的项目,反正中午晚上吃水饺馄饨的人少,既然这样,干脆就中午晚上不再做水饺馄饨的生意,换个名堂。
看着整个钟楼广场上因为天气炎热跑出来闲坐透气乘凉的市民越来越多,想到记忆中大学暑假时拉上一棒子高中同学跑到钟楼广场吃着烧烤,喝着啤酒,吸着螺丝的热火场景,再想到这个时候钟楼广场上什么吃喝玩乐都没有场景,我忍不住的就是心中一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