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漫天开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补昨天一章。
静安寺是上海的着名古刹之一,这座坐落在闹市中的古刹此时在夕阳的斜照显得特别的宁静,古刹外面的柳树已经是春风的催发中绽放出嫩绿的枝叶,微风浮动,禅香暗盈。
下了车,入眼就是才刚刚修复好的静安古刹,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静安古寺遭受严重冲击,住持持松法师遭到迫害,所有佛像、法器悉被捣毁,僧众被迫还俗,寺舍被占用。1972年,大雄宝殿失火焚毁,古刹废圮。直到1983年,国务院确定静安古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之一。1984年,成立静安古寺修复委员会,由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贾劲松居士主持按历史原貌修复。是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又拨专款30万元。至1990年底,静安古寺修复工程基本完成,而外部彩绘等装饰项目却是去年才算是完工的。
着伴随在身边的赵婉兮,我忍不住的笑着说了一句:“在这千年佛门清净之地,说股市上的那些铜臭之事,都不知道算不算是对佛家的亵渎。”
赵婉兮却是比我有佛性:“酒肉穿肠过,佛珠心头坐嘛。”
笑笑不言,跟着赵婉兮走进了静安寺南面巷道的一座小院,小院的外面勒着一对上书“论余足。知贵贱”的门联。
赵婉兮还想考我呢,拉着我的手指着那门联对我说:“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微笑着回答:“论其有余和不足,则知贵贱。开这家茶楼的主人,倒也是个雅人。”
“论其有余和不足,则知贵贱”这话出自陶朱公之口,也就是西施那个绯闻情人范蠡,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领衔主演,不过,相对于他权满越国的权势,更为耀眼的,却是他钱倾天下的富裕。范蠡很有经商的头脑。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就是这句“论其有余和不足,则知贵贱。”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就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在接近三千年前,范蠡就能提出这个说法,比亚当•斯密做出同样的论述早了两千七百多年。
赵婉兮见没有难倒我,也不见怀,反倒是像早知如此一样的说:“就说你是个天才了。”那眼睛里看向我的小星星更为闪烁。
更为紧的握了握赵婉兮的白嫩细手说:“也就是你这样想,只是恰巧读过史记罢了,在你眼中,就变成天才了。”
对于我的谦虚,赵婉兮却是不满,小性子的用鼻音“哼”一声,有些故意的说:“你也不想想,现在有几个人读史记呀。”
“那也总不能使读了史记的,就是天才吧。走吧,进去看看里面是怎么个论余足。知贵贱的。这也是大有古风呀。”
“有什么古风呀,就算真是陶朱公,还不是个小商小贩。”赵婉兮娇嗔了我一句,不过,还是欣然的跟着我走进了这个“余足小院”。
原本还想跟赵婉兮说说这个范蠡同学的“醒掌天下权”呢,可是一进门,就被个中年男子拦住,我还没有说话呢,他就对着我说了一句:“兄弟,是不是要卖认购证,两千一张,我是这收价最高的了,不会让你吃亏的。”
果然是无奸不商,赵婉兮得到的消息都已经是3000一张了,这个中年男子却才出两千,而且还自吹自擂一番,感慨人心不古的时候,那点古风自然没有了,和赵婉兮说范蠡故事的**也是跟着烟消云散,无奈的摇摇头,只有赵婉兮看着我吃瘪的样子暗自好笑。

茶楼里人还真不少,装修的也不错,就是有些烟雾缭绕的,也多了一些吵杂,这边在说着今天的行情怎么样,那边却是讨论起明天是不是应该进一点浦东强生。
和赵婉兮在茶楼好不容易中找了个位置坐下,却还是跟人拼着坐。
茶楼真的不大,人却是这么多,能找到位置坐已经是不错了,用赵婉兮的话说:“这里就是这样的。”
既然来了,拼坐久拼坐了,我们坐的是一个四人座的圆桌子,和我们拼坐的人面相大约三十来岁,却是长了半头的白头发了,一看就是劳心者呀,但气质还是颇为儒雅,一身便衣夹克穿的也是整洁笔挺,只有一双目光,很有些凌厉的样子,和这样的人拼位子,倒也是不错的。
赵婉兮找来服务员,要了两个简餐,既然来了,就没有必要在找地方去解决肚子问题了,我确实找机会环顾了四周一眼,茶楼里装修风格算是古典,片片在高堂上挂着的,却是一个不伦不类的黑板,上面写着某某人转让什么什么股票多少,某某人收认购证多少,也有人买卖国库券的,甚至还有人收美金。
到这里,我忍不住一笑:“这里麻雀虽小,可是五脏俱全呀,华尔街估计也就这样子了。”
赵婉兮正好回过头来,听了我的话,笑着拍了我一下:“这里能和华尔街比吗?”
“恩,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了吧。”我对赵婉兮说道:“最开始的时候,华尔街还比不上我们这里呢,他那里只交易股票,我们这是股票,债券,权证,外汇,凡是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这里可都有。在发展个百八十年,不见得比华尔街差。”
赵婉兮笑着说了句“胡扯”。我也知道是胡扯,中国这个地方,自然不可能允许这里还能出个一两个像华尔街那里诞生的寡头政治的,自然,这里的远景,自然是比不得华尔街现在的辉煌,什么时候被取缔查封还不好说呢。不过,人的趋利性毕竟是一致的,在政府机构越老越无法满足大众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时,这样的地下黑市自然就出现了。
没有再和赵婉兮扯这种玩笑话,但是,我们听是说笑的话语却是引起了我们同桌的注意,等到赵婉兮对我说“你要不要去那黑板上写上一句出售中签认购证一千五百张”时,对面我们的同桌终于是忍不住的问了我一句:“小兄弟你要买认购证?”
向那同桌男子,点了一下头,说到:“是呀,怎么你也想买?”
那男子笑了笑说:“我倒是不买,不过,我有朋友正在收认购证呢,一千多张,量不小呢,我看,这里也就是只有我那朋友能一口吃下了。我可以给你介绍介绍。”
“是嘛。”我也知道我的量不小,不过,能一口吃下我手上这点量的人物,我还是很好奇的,但好奇归好奇,利益归利益,我还是着重说了一句:“也好呀,不过,你这朋友要是还是只出3000一张的话,我看那就算了。”
“噢?那你想要多少?”男子看起来对我也是好奇了几分。
笑着向男子摆了一个“六”的手势。
那男子跟着也是“哈哈”一笑:“6000?小朋友,你的胃口可真大呀。”
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保持着我一贯的微笑,说了四个字:“漫天开价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