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元19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倪瑞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机修厂工人,但同时也是一名狂热的军史爱好者,整日里一没事儿,就喜欢留恋于各大军事论坛网站,和一些志同道合的网友,探讨过去,调侃时事,甚至预测未来。以至于都二十八岁的大龄青年了,却还连个女朋友都没正儿八经的交过。
这一日傍晚,夕阳暗淡,天色看起来有些阴郁,一副要下雨的样子。
倪瑞下班后,在外面随便吃了些晚饭,便准备一如既往的回居所上网,路过机修厂附近新建成的时代广场时,见四周一对对亲密谈笑的情侣,心里突然没来由的一阵空虚。
想到淮西老家乡下父母隔三岔五寄来相亲照片,又感烦躁,便跑了几步,跳起踢了一下广场中央那根高高耸立在台阶上的旗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倪瑞这一脚竟然引来了雷击。
只听“轰隆――”一声震天巨响。当广场上其他路人回过神再看过去的时候,发现倪瑞刚刚所在的位置已然只剩下一地的焦糊。
一条鲜活的生命就那么生生没拉。
――――――――――――――――――――――――――――――――――――――
同时,另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时空……
历史的脚步刚刚走到公元1910年2月4日(即清宣统元年冬月二十六)这一天的清晨。
马关镇(此马关非‘马关条约’的日本马关),大清帝国西南偏远省份云南,靠近法属殖民地越南北部的一个普通小镇。
朝阳初升,地处亚热带地区马关镇上空仍然弥漫着一层淡淡的水雾。
虽然距离年关已经没有几天时间了,但一大早,在马关镇中唯一的
一间茶室内,仍然聚集着许多个体行商。他们几人一伙围坐在一起烤着火炉,有的喝着新鲜嫩绿的新茶,围绕着各地的奇闻趣事高谈伦阔,有的则相互打听着地区物价的行情。
外面街边上,那些穿戴破旧的山民,正用夹杂着本地口音的汉语,叫卖着他们刚从山上或挖或打来的山货。
这天是镇上年前的最后一次集市,马关镇附近十寨九村的苦农都会在这天带上一年积攒下来的特产来镇上卖掉,换取些薄财,为家里买些过年必备的物件。
街道上,人声鼎沸,行人如织,各色叫卖声不绝于耳。街头拐角用来堆放垃圾的角落里却有一个身材瘦弱,面色无光,双目紧闭的青年,正如一只虾米般蜷缩着身体,生死不知。
青年看上去约么十岁年纪,身穿着的衣服虽然还算厚实,却是十分肮脏,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看样子青年应该是在大清帝国这经过半个多世纪列强凌辱已经残破不堪国家中,非常常见的人种――流民。
……
垃圾堆四周散发着熏人的恶臭,路边人流来去,但大都避之不及,
很少有人去注意一个区区流民。即使偶尔有人看到了也都装作没看见。
这年头自己都活得十分艰难,那还有心思去帮助他人。
朦胧中倪瑞被一阵阵挥之不去的恶臭熏醒。勉强睁开双眼后,方才恍然发现身旁尽是堆积成山的垃圾,丝丝恶臭正是从其中散发出来。
扫视四周,发现面前街道上人来人往,却根本就无人多看他一眼。
这是什么世道,看到有人晕倒在垃圾堆边,竟然也没人来帮助一下或是打个免费急救电话。
倪瑞一边抱怨着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一边从垃圾堆旁奋力爬了起来。
“夷……不对!”站起身来的倪瑞突然想起了什么,露出一脸惊奇。记忆中自己不是已经被雷电死了吗?怎么现在还能活的好好的!
大惊之下,倪瑞原本还有些混沌的脑袋倒是一下变的清醒了,下意识的低头审视自己,却更为震惊的发现,原来穿在身上的休闲套装不知道什么时候,竟变成了一身破旧的棉袄棉裤。
这是怎么回事?
倪瑞刚刚清醒点的脑袋,不由的又开始犯起糊涂了。
茫然中,倪瑞抬起头举目四望,这才愕然发现。街道上的人们竟然都身穿着铁X网[愤青]论坛里经常能看到的旧社会农民衣装,就像他自己身上的破棉袄一样。而且更为可怕的是,他们脑袋后面都还拖着一条长长的麻花辫子。
满清?
突然间,倪瑞感到自己的脑子里就像发生了剧烈爆炸般“轰隆”一下被炸开了一个窟窿,一股本不属于他的记忆,就如同放电影般一一闪现在他的脑海里。
大约,差不多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后,原本有些呆滞的倪瑞,突然动了动,无意识的张了张嘴,自言自语似的轻声呢喃道:“难道这就是……传穿越!?”
片刻之后,穿越带来的最初震撼渐渐消散一空后,倪瑞恢复了清明。
往街道中央碎石铺盖的街面上挪动几步,他继续用那只有他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发出一段喃喃细语:“这个被我占了身体的这个孩子也真够可怜,竟然是个傻子,真不知道是怎么在这人命贱如狗的世道活到如今的。”
此时此刻,倪瑞对于自己身处的环境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原来,现在是公元1910年,也就是1911大革命爆发腐朽的满清政权被推翻前的最后一年,而自己附身的流民青年则是四川贵州交界地区一个罗姓大户人家的大少爷,名叫罗富贵,两年前因为家里遭了土匪,家人被屠了个精光,吓成了傻子,而不知道是老天保佑,还是命太硬,其家破人亡后,在西南边陲流浪的一年多时间里不但没被饿死,甚至连一丝隐疾也没留下。

搞清楚自己身处的境地后,倪瑞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情绪波动,惊慌或害怕都只是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反倒是一些他平常在论坛上[愤青]时所说的话,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如果我生在清末那个时代,那还容得外国列强嚣张。袁世凯等一辈国贼、军阀横行…
……
不过这种亢奋的思绪,并没有在倪瑞的脑海中维持多长时间。因为近在眼前的生存危机,已经悄然逼近了他。
“咕…咕…”肚子不受控制地发出了悠长的抗议声。
未来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将来如何发达一展雄图,对于此时的倪瑞来说,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怎样才能在这个世界活下去,有口饭吃?
倪瑞的眉头不由的拧成了一团,前世通过互联网,对于这个时代人民生存状况有一定了解的他,脑海里思绪飞转。然而,任其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却仍旧是一无所获。
不是他没想到办法,而是其所思出路,大都不符合当前实际,偶尔一两个可行之策也绝非一日之功。于眼前生存危机无益。
就在倪瑞一筹莫展的时候。
“当…当…当!……”
一阵突然在街道右前方响起的锣鼓声,引起了倪瑞的注意。
敲锣打鼓的干什么?
怀着一丝好奇心,倪瑞抬起头目光越过纷杂的人群朝那边望去。
只见一间砖木结构的茶楼外墙根下一名身着带有西南特色的普通农衣,背上却背着一杆汉阳造步枪的中年汉子,正一边敲锣,一边用极具地方特色的云南方言高声喊道:“招兵了……招兵了……”而在中年汉子身后,还站着一名高举一块告示木牌,背靠在屋墙上的青年小伙。
招兵?
倪瑞心念一闪,一个能够立刻解决温饱问题的想法油然而生。
抬脚迈步,倪瑞三步并两步赶紧朝茶楼那边靠了过去。
步行间,距离慢慢缩小,等倪瑞来茶楼外时,这里早以被发挥爱热闹传统的人民群众给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人们议论纷纷,场面十分嘈杂。
为了尽快搞清楚具体情况,倪瑞不得不鼓起身上仅剩的一点力气,大手大脚地扒开人群,使劲往里面钻。
倪瑞的力气并不大,但胜在灵活,不一会便拨开云头见青天,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中年汉子的声音立马清晰的灌入了耳中……
“……由于,最近乡里土匪横行,本镇乡绅刘老爷,决定增召团练
兵以维护乡里,现特发告示:征召16岁以上35岁以下的男丁,以为团兵。
入团后待遇从优,每人每月包吃住后仍可得2块现大洋。有意者现在就可以去镇郊刘老爷府外的招兵站报名……”
“咚!咚~咚~~”接着又是一阵紧密的锣声响起。
呵呵!这告示有水平,做的跟现代社会工厂的招工小广告似的……
唏嘘调侃间,倪瑞心里也有了一个决断。
也罢,就先去当个团练兵吧!虽然危险,但现在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想了想,倪瑞还是决定还是先暂时委身团练,毕竟在这人命贱到连狗都不如的年代,当兵!这份职业虽然危险,但相应的回报却也很丰厚,甚至可以私下拉帮结伙,搞小团体,为将来大时代的来临,提前建立自己的班底。
要知道在倪瑞心里,他可不认为自己穿越到这个‘中华五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仅仅只是为了当一升斗小民,每天为了来日的生计而奔波劳累。
拿定主意,倪瑞立马转向身边一位表面看起来很是和蔼,手里用麻绳扦着一只小山羊的老人,打算向其打听起一下刘府的确切位置。
“老大爷!”
倪瑞先喊了一声,但可能是四周太过嘈杂的缘故,老人没理。于是只得又伸手拉扯了一下,待老人转过身后,才又面带微笑,和气而有礼的鞠手问道:“老大爷,请问您一下,这告示上的刘府怎么走啊?”
“呦!好久没看到过像你这么有礼伙子喽……怎么,你想去
当那团练兵。”老者显然是见惯了像倪瑞这样的流民,脸上没有露出任何惊异,仍是那幅笑咪咪看上去很是和蔼的模样。
“是呀!老大爷……”倪瑞也犯不着遮遮掩掩很干脆的便承认了。
老者一听先是鬼头鬼脑地看了看四周,接着又将倪瑞拉出人群,直到进入到街边一个僻静的小巷入口后,方才沉声道:“小伙子,不是老汉多嘴,你可要考虑清楚了,那个刘老爷虽然平日里可没少做恶,而且他还是我们马关镇专门走私烟土的一霸,经常要与土匪打交道,跟着他可是很危险的。”
“呵呵……谢谢您的忠告!不过没关系。您只要跟我说,他家在那里就行了。”轻笑一声,对这个时代还是比较了解的倪瑞,刚刚就已经想到过这些,但现在不去当这个练团兵,又能干什么呢?难道去落草为寇不成。
“厄……小伙子,老头我不是在跟你开玩笑,别以为这是在吓唬你,就说我们村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二蛋子,前年春上就是奔着那几块大洋去的,可刚一入冬就从刘府传出来话说人死了,连具尸首都没。”
一再谢绝了,老人的好意,倪瑞总算是问清楚了刘府的确切位置。
客气的道别后,便按照老人指示的方向,沿着街道朝镇外寻了过去。
回过头再看看老人,只见他正失落的摇头,轻叹道:“多好的一个孩子呀!怎么就非要去进那吃人不吐骨头的魔窟,真是可惜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