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节 重要的是安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楚地看着前方重卸车的过弯技术,胡松心中是由衷叹服。没想到道路工程团中也能有这样的战士,如果运输连的小伙子都能这么胆大心细、稳重沉着,自己也不用那么操心了。不过胡松知道,现在不是自己为丹东他们叹服的时候,横在面前的鹰子口同样需要自己用毅力去克服。这已经不是仅靠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至少不能只靠技术。
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车子的前进速度,胡松的全身肌肉现在都已经放松下来。
如果换成是平常,胡松在通过鹰子口这类艰险路段时,往往都会严格遵循‘一进二倒’的行车原则。也就是说,车辆每前进一次,至少都要经过两次倒车来调整车体位置,之后才能确定下车子的正确前进方向。这不但是技术上的要求,也是心理上的要求。倒车两次事实上只是一个概略数字,目的并非完全是为了行车安全,而是为了增强驾驶员的信心。
不过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以鹰子口现在已经被暴风雪弥漫的冰雪路面状况来看,别说‘一进二倒’,稍稍停车都不行,因为谁都无法保证重新发动车子时会不会发生什么异常状况。
“大家加油,向指导员他们看齐。把路面上的冰雪全部清除干净,给重型卡车开路。”
一边压低身体前进,陈可就一边大声鼓舞着身边的战士。从腰上安全绳的拉扯力度,他就知道胡松已经将车速降到了极点。夸张一点来形容,那就仿佛自己正和边防队战士拖着重型卡车在前进一样。
不过这却并不会让陈可为之担心,只要重型卡车还在前进,他就绝对相信胡松的能力。虽然胡松不是运输连中技术最好的驾驶员,但却是整个高原上行车最稳当的驾驶员。以往每次往X392哨所运送物质和执行更换发电机组的任务都是由胡松亲自带队,这不但因为他拥有着极强的责任感,也因为大家信赖他的技术。
虽然X392哨所的纬度高、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但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关系,却也安置着不少大型设备。即便使用频率不高,但作为一种战备要求,大型发电机组也是X392哨所的必备设施之一。只是受气候因素影响,大型发电机组每半年都必须例行更换一次,由于能运载大型发电机组的只有重型卡车,所以这些任务就更多地落在了胡松肩上,
“快点,大家加油,把主要路面清理仔细一点。”
一边在嘴里叫着战士们加油,陈可也在拼命清理着眼前地面上的冰雪。双手推动着铁锹在路面上挥洒,将冰雪向一旁迅速刮去。因为胡松已经将车速降低的关系,边防队战士可以用来清理路面冰雪的时间也开始增加。
“咯啦啦,咯啦啦……”

除了风雪的呼啸声和铁锹刮地的声音,车轮碾压在冰雪去除的路面上几乎没有一丝声响。或许这是因为风雪太大的关系,但也有陈可他们将路面清理得极为干净的原因。对于除雪、去冰这类工作,边防队战士并不陌生,即便不是为了护送车辆上山,这也是他们日常训练中的经常性科目,任何人都不能偷懒。正因为这样,现在才能迅速看出平日训练的成果。
加速、减速,,加速、减速、减速……
不再是‘一进二倒’,而是‘一快二慢’。既然无法通过调整行车方向来控制车子,那就通过调整行车速度来制造心理上的优势,用一种刻意制造出来的速度差去获取相同地安全行车效果。在速度的微妙变化中,因为重型卡车所拉载的拖车轴距极长,虽然拖车前部是牢牢卡在了重型卡车车头底盘上,但还是难免有些微微摆动。
利用拖车在车速变化中无法避免的微小振幅来控制重型卡车的行车方向进行转变,这就是胡松现在用来通过鹰子口的方法。
‘一快二慢’这种技术虽然早已经存在,但真正会去采用的驾驶员却并不多,毕竟这没有‘一进二倒’来得安全。‘一快二慢’这种不倒车的行车方式不但对驾驶员技术有着极高要求,也是环境限制下的产物。只有在那些不适用‘一进二倒’却又不能停车的地方,才会偶有驾驶员敢于尝试。
只要车子没有停下来,胡松对车速就不会过于担心,有陈可在前面帮助清理路面冰雪,他已经明显感到车子的行驶顺畅了许多。
现在慢点不要紧,重要的是安全。没有了会让自己分心的事情,胡松的神情也开始渐渐变得专注起来,控制着车子的速度变化,在一种微妙的节奏中寻找最初的平衡点。
“加油啊!”
自从车子来到鹰子口,为了安全着想,卡巴就再没让撒旺向后倾倒过石子。在这种地方倾倒石子,那根本与找死无异。竖起来的翻斗随时都会兜住巨大的风雪,直接将重卸车掀下山道。有重卸在前面给重型卡车指示道路并多少挡住一些风雪,他相信胡松绝对有能力将车子安全开上山顶。
虽然卡巴在运输连跟随许德学习雪山向导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与胡松接触的机会却并不少。只要没有其他工作,胡松总会过来看看他和许德的学习状况,仿佛自己也是运输连的普通战士一样。胡松的严厉不是针对某个战士的特定产物,而是他对所有人的共同要求。
卡巴非常清楚,胡松的严厉都是为了战士们能在严酷的高原上安全、顺利地成长。一个能对别人如此严厉的人,对自己只会更加严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