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调查风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宴席正酣的时候,吕沙洲的手机急促响起
凯奇问吕沙洲何时回县,县里王书记被市纪委盯上了。
吕沙洲嘴角升起一丝微笑,这个姚蓬,还是抱不住心火,他得回去灭火了,就对凯奇说我明天一早就回去。
赵母不满意了,刚回来,说什么也得在家过几天,商量一下你们的婚事,都这么大年龄了,不能再耽搁了。
吕沙洲半天才把那句“妈”喊出口,他不习惯这个称呼。市纪委要调查县委王书记,我不会去县里马上就乱套了。
赵得光又有三分高兴,心里说,这小子不简单,县委的事归他这个土管局的副局长管。
高知也说,这不是个小事,现今的干部查不得,一查就有问题,说不定还会牵扯到别的人,沙洲还是快回去救火要紧。
吕沙洲赞成高知的意见,是啊,听过那个顺口溜没有?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宝森!不查,问题都在前三排;一查,根子全在主席台。不查,个个人模狗样;一查,全都男盗女娼。不查,学习心得个个发自肺腑;一查,原来全部来自百度。不查,处处鲜花;一查,原来都是豆腐渣。不查,都在为革命辛勤站岗;一查,原来人家早已怀揣绿卡;不查,都要为人民服务;一查,全都在为人民币服务。不查,是天灾;一查,是。不查,全是优越性;一查,都是性优越。不查,他是公仆;一查,原来他更喜欢女仆。
赵得光哈哈大笑,你小子,深刻深刻。从赵得光这句“你小子”出口以后,就成了他对吕沙洲的爱称,只要见到吕沙洲,赵得光必定要说这句话,这是发自内心的赞赏。别人在他面前提起吕沙洲的时候,他也会来一句“你说那小子啊”,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吕沙洲说,虽然有点偏激还有点黑色幽默,但这的确是现实,真正的现实。
很晚了,吕沙洲和高知才回到宾馆,赵得光和赵母要吕沙洲住在家里,赵循也一个劲地使眼色让他住下,但是他说,我和高总一起来,哪能把他一个人丢在宾馆里,我们还是一起回去。
赵得光心想,这小子有情义。
和赵循一起回到县里,吕沙洲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市纪委一科收到一封举报信,举报王哲在招商引资中收受贿赂,利用职权中饱私囊。而且详细列举了王哲在县里和邻近市里的几处房产,连门牌号码都写得清清楚楚。
按照惯常的潜规则,这个事一定要慢处理,想个办法敷衍过去就算了。一个县委书记,不是那么容易就处理的,市委一定要保一保。但是,姚蓬接到一科的汇报,立即在举报信上批示:深入调查,迅速查处。
姚蓬签批以后,把举报信复印件拿到石达办公室,表面上是向石达汇报,实际上是向石达示威,将他一军。

为什么要这样做?一点不按官场的游戏规则出牌?因为姚蓬这次之所以被明升暗降,很大原因出自石达。他在向省委推荐的晋升干部名单中根本就没有姚蓬的名字,因为姚蓬平时总是想独立于石达之外,暗中相当市委书记。姚蓬混到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也不是省油的灯,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你给我一枪,我立马还你一刀,没有什么情面好讲。
你石达不是压制我吗?那我就拿你的人开刀!王哲是石达的人,打狗看主人,整垮了王哲,说不定连你石达也要牵进去,到那时还不知道这个市委书记是谁的呢?你不是要王哲当我这个纪委书记吗?不让我当,他也当不成。
虽然,他答应吕沙洲不再计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这个王哲撞到我枪口上了,我姚蓬出招不算失信。
石达虽然明白这是姚蓬在发难,但是这没办法。毕竟他现在还是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查处这样的案件是他的本职工作,石达有苦难言。他紧急通知王哲,要他赶快想办法应对。
王哲和凯奇、水灵等一班干将反复研究,难以阻挡市纪委调查,而且,市纪委一科的科长已经电话通知县纪委,明天就带人来找王哲谈话。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谈话中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就有可能被双规,到那时神仙也难下手了。万般无奈之中,他们想起了吕沙洲,这个善于出奇招的人也许会有妙手回春之法?
吕沙洲是傍晚回到家的,还没和母亲说上几句话,王哲就带着凯奇登门造访。赵循慌忙倒茶让座,然后就走进吕沙洲卧室,关上房门。
王哲心急火燎,几乎在向吕沙洲哀求了,希望他关键时候伸出援手,救自己于水火。
吕沙洲想,这封举报信来的蹊跷,市纪委行动也过于神速。按照官场的潜规则,这都不正常。必定是姚蓬在冒名顶替,假借举报信发泄私愤。
吕沙洲对王哲说,市纪委行动如此迅速,看来挡是挡不住的,明天你在他们找你谈话的时候注意分寸,什么都不要承认,你只要顶住一上午的时间,什么都好解决。
王哲觉得吕沙洲说的有点悬,一上午能有什办法啊?
吕沙洲说王书记,我办事你放心,既然答应替你解决,我就不会食言。
凯奇也说,王书记您就放心,上次那个事县委一筹莫展,老学长半小时就拿下了,你今晚考虑明天上怎样应付调查组就行了。
王哲不放心地长叹一声,唉……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