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何去何从(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荷鲁斯用凝重的语气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难啊!按照帝国方面的部署来看,咱们的这点兵力给他们塞牙缝都不够,真要拼得话,拼得恐怕是我们自己的命!”
托利克斯斜着眼睛看着荷鲁斯,语带不满地说道:“你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帝**的战斗力咱们早就见识过了,也没见厉害到哪里去!”
荷鲁斯微笑着说道:“帝**根本不需要和我们正面交锋,只要深沟高垒把巴士底团团包围,保管不出三个月,就能把我军拖死!”
艾丽娅补充道:“哪里能坚持三个月,以咱们目前的粮食储备,能吃上两个月就已经很不错了!”
凌子风诧异地问道:“怎么会这样?”
艾丽娅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吗!?自从军团决定把坦能堡作为总部之后,这里的粮食就分期分批转运过去,只留下三个月的余粮来维持矿场本身的消耗,现在人数突然增加了一倍多,哪里还能够三个月!”
凌子风脸色一变,沉声说道:“如此说来,如果想避免全军覆没的结局,咱们只有放弃巴士底,到其它地区寻找机会!”
艾丽娅立刻建议道:“既然塔斯曼帝国想把我们驱赶到奥斯曼帝国境内,那咱们就将计就计——草原那么大,总有地方躲!等到塔斯曼和奥斯曼打起来了,咱们在杀个回马枪!”
“异想天开!”阿图姆毫不客气地给艾丽娅泼了盆冷水:“塔斯曼帝国的北侵行动蓄谋已久,准备肯定非常充分,怎么会让我们轻易钻了空子?草原是很大,但是人烟稀少,咱们这几万人的军队到哪里去募集足够的粮草?谁又能保证奥斯曼帝国愿意接受我们这支落魄的败军!?”
面对阿图姆连珠炮的问题,艾丽娅显得有点措手不及,“大叔,让我先想想再回答你!”然后手托下巴陷入了沉思之中。
凌子风扭头望着荷鲁斯,轻声问道:“荷鲁斯先生,你认为奥斯曼帝国能挡得住塔斯曼帝国的进攻吗?”
“不能!”荷鲁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即使奥斯曼帝国同意与我军协同作战,也避免不掉灭亡的命运!”
听了荷鲁斯武断的结论,大家不禁把怀疑的目光汇聚在他的脸上,等待他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两国之间曾经发生过十余次规模较大的战争,过程如出一辙:塔斯曼帝国先入侵奥斯曼帝国,然后在草原腹地遭到对方的全力反击,最后要么是因为损失惨重,要么是因为补给线过长,不得不后退。虽然奥斯曼帝国看起来是胜利的一方,但是决战的地点却在不断北移,同时奥斯曼帝国的损失也变得越来越小。现在,塔斯曼帝国以对付我军为掩护,悄悄在边境地区集结了数量空前的军队,保证了战役的突然性,又通过官方和民间渠道暗示奥斯曼帝国是奴隶起义的幕后煽动者,迫使对方为了避免嫌疑大幅度削减边境地区的驻军,力量的对比悬殊非常之大!再加上奥斯曼帝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后备兵源,战争的胜负自然不言而喻了!”

“我们即使把全部工人武装起来,总兵力也不可能超过三万,而战斗力与两个帝国之间的差距更是不言而喻,根本不可能改变战争的进程!”
凌子风点了点头,试探着说道:“虽然自由军团的加入不能改变战争的结局,但是如果奥斯曼帝国愿意接受我们的话,至少也可以获得一块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还是需要主动与奥斯曼帝国接洽的!”
艾丽娅急忙说道:“阿风,我和奥斯曼帝国的马贩子非常熟,这个工作就交给我来办吧!”
凌子风刚想答应下来,荷鲁斯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军团长大人,奥斯曼帝国和塔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殊死决斗,一不小心就会被压成齑粉,咱们最好不要掺和进去!”
托利克斯不耐烦地反驳道:“荷鲁斯,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巴士底已经三面被围,可是你却说守不住,与奥斯曼帝国合作也不行,难道我们只能在这里等死不成!”说罢恶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眼神之中仍然带着深深的怀疑。
荷鲁斯淡然一笑,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必须寻找其他的出路——既然塔斯曼帝国的主要目标是奥斯曼帝国,我军只要尽量避开双方的战场,应该还是有机会生存下去的!”
接着他把自己的想法详详细细地说了出来,“目前塔斯曼帝**队还没有发起进攻,应该是还没有准备就绪,我军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兵分两路:辎重和步兵利用夜色的掩护,分批分期向北进入奥斯曼帝国,深入数十公里之后,再折而向西,越过戈壁滩,在塔哈特山区隐蔽起来;骑兵留守巴士底迷惑敌军,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利用骑兵的强大机动能力向奥斯曼帝国境内撤退,相机与敌军脱离接触与主力会师!”
海姆达尔眉头紧锁,不解地问道:“塔哈特山脉以东地区尽是戈壁荒漠,土地贫瘠,我军只有两个月的粮食,如何能长期生存下来?此处帝**的守备兵力虽然薄弱,但是向帝国发出警报的能力还是有的,塔斯曼能容忍我们的存在吗?”
荷鲁斯回答道:“我军在经过草原的时候,可以把遇到的牧群强行带走,迫使他们在塔哈特山脉的山间盆地放牧,用牛羊奶来补充军粮的消耗,然后再开垦土地,种植粮食,把这里经营成牢固的根据地,同时,骑兵部队可以袭击边境守备队,缴获些军需品。塔斯曼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是你死我活的生死之战,在没有决出胜负之前,塔斯曼帝国肯定不愿意调集大军西进追击我军的!”
说到这里荷鲁斯故作轻松地笑了笑,“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塔哈特山脉乃至以东两百公里的范围内尽是不毛之地,但是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戈壁中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绿洲,山脉腹地有许多适合耕种的本地,山上的野兽同样为数不少!”接着他望着阿图姆,问道:“大叔,你说是不是?”
阿图姆点了点头,认可了他的说法——兽人在纳尼西亚生活的历史远远超过人类,所以知道的秘密更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