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言原本无心 日记泄露秘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事发生到结束的时间跨度是:1964年的秋末冬初,至1985年的仲夏。
地点:古城京南市的一个古老的小镇,这个小镇叫南门镇,紧邻上一个故事《小鬼巷177号》的发生地东门镇,小镇上有一个无人不知的祠堂,叫吴公祠,还有一个没人不晓的深宅大院,叫吴家大院。
吴公祠在一九四零年的时候,已经改造成了一所小学,名字叫做吴公祠小学,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学校的名字变成了东方红小学。尽管如此,小镇上的人还是叫它吴公祠小学。
一九八五年的春节,大年初二的早晨,欧阳平按照惯例到南门镇去给自己的恩师何桂芝老师拜年。何桂芝老师的家住在金汤街136号。
欧阳平在何老师的家里遇到了四位老师,这四位老师分别是徐海初、李正云、皇甫文华和刘小萌。他们是吴公祠小学的教师,他们也是来给何老师拜年的。
何桂芝老师原来在东门镇的曹营关小学教书,后来调到南门镇的吴公祠小学担任教导主任,欧阳平小学毕业于曹营关小学,何桂芝老师从二年级到六年级,做了欧阳平五年的班主任,那时候,欧阳平跟着奶奶生活,何老师在一次家访中知道了欧阳平的生活状况,所以,从那以后,何老师给了欧阳平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欧阳平灰色的童年的记忆里一共有两束灿烂的阳光照在他的心坎里,一束来自于奶奶,还有一束就来自于何老师。有两件事在欧阳平的心里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一九五五年的秋天,欧阳平刚好十岁,学校后面的操场上有一个滑梯,上面断了一块木板,木匠在上面用凿子凿,准备在空挡处镶上一块木板,生性好动的欧阳平突然钻到滑梯的底下,木匠没有看见,一凿子下去,正好落在欧阳平的右脑壳上,万幸的是,木匠是在修边框,所以手中的斧头落下去比较轻,尽管如此,还是在欧阳平的太阳**的上面留下了一个比较深的口子,当时鲜血直流,木匠一看慌了,赶忙用画线盒里面的墨线朝伤口上一堵,何桂芝老师闻讯赶来,背起欧阳平就往医院跑,欧阳平当即就被送上了手术台,一共缝了四针,何老师非但没有责怪他调皮,反而安慰他好好养伤,并且在病床前守候了两天两夜。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自从何老师知道了欧阳平的身世之后,每年春节之后都要把欧阳平接到自己的家里玩一两天。
虽然何老师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但欧阳平只要一有工夫就会抽空去看一看何老师,每年春节的大年初二,欧阳平都会如期而至。
何老师把欧阳平介绍给了四位老师,同时也把四位老师一一介绍给了欧阳平。当徐海初和李正云听说欧阳平如今在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当队长以后,就把吴公祠和吴家大院发生的一些离奇怪异的故事说给欧阳平听。
就是这一说,展开了一个诡异的故事,揭开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事情还得从一九八四年的秋天说起:
话说吴公祠小学五年级﹙四﹚班的办主任徐海初老师,在一个女学生的日记里看到这样一段话:今晚,爸爸把我送到姑妈家睡觉。因为,我们家的院子里面这几天在闹鬼,虽然以前也闹过,但没有这次闹得厉害。后院已经有一家房客搬走了。我一直都想不通,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呢?老师说没有,可是院子里的那些人说得像真的一样……
写日记的女孩叫吴晓晨。这种与一般小女孩的日记相左的日记内容,引来了办公室里所有的眼睛,他们那双被吴公祠历史上的那些老掉牙的鬼故事磨得麻木而迟钝的耳朵,一下子又找到了亢奋的理由。

徐老师下课后,把吴晓晨叫进了语文组办公室,所有老师都把眼神集中到同一个焦点上。
“报告。”办公室的门被敲了一下。
“请进来。”
吴晓晨推开门走了进来:“老师,您叫我?”
徐老师坐在椅子上点点头:“来,这是怎么回事?跟我说说。”徐老师用手指着办公桌上的一本展开并用教鞭压着的的日记。
“这……”吴晓晨误以为徐老师要批评教育她,低着头,显得有些紧张。
“抬起头来,你别怕,我们也就是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吴晓晨,你跟我们说说。”
“这——这几天——这几天院子里的人一凑在一起,他们——他们是说——说闹——闹鬼的事,神神秘秘的,天还没有黑,院子里的人就吃过晚饭了;一到天黑,大家都把门关得严严实实的。有一个房客昨天就搬走了。还——还有……”吴晓晨望了望坐在一旁的两位女教师。
“还有什么?你接着说啊。”
“我家前面的邹家,他家锁柱夜里面被吓住了,已经在床上面躺了两天多了,锁柱他奶奶已经在院子里面喊了两个晚上了。”
两位女教师凑了过来。
“喊什么?”徐老师问。
“喊魂啊!我妈妈说,锁柱是被鬼吓的魂不附体,得喊,还得烧纸,一边烧,一边喊,才——才能把锁柱的魂给喊回来。”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我也不大清楚,我妈妈叫我别打听,我也不敢听。”
吴晓晨没说出一个所以然。
徐老师让吴晓晨回教室去了。他显得非常失望,办公室的老师也都很失望。可就是这个“什么也没说”,更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徐老师,你最近不是正在找房子吗?”说话的是爱开玩笑的女教师皇甫文华。
徐老师之所以找房子是因为他最近刚找了一个对象,不容易啊,三十大几,眼瞅着就要奔四了,还没有成个家。他和小李老师挤在一个房间里,小李的对象也已经谈了半年多。
“不行,别——别我没有把对象吓跑,让这鬼把她给吓跑了。”徐老师解嘲道。
“李老师,你平时胆子不是蛮大的吗?怎么样,搬过去?”
皇甫文华又把话头转移到李正云老师的身上。
说李老师胆子大,是有根据的,一九七八秋天,李正云刚来的时候,听说学校里的瞻园不干静,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他不管,不但晚上经常出入瞻园,如入无人之地,还不止一次的在更深人静的时候到瞻园里这看看,那瞅瞅。想找个鬼瞧瞧,结果是一无所获。皇甫文华开玩笑地说,是李老师看《聊斋》看多了,也想在瞻园来一个月下艳遇。
“怎么样?徐老师,你要是想住进吴家大院,我就舍命陪君子。”
就这样,在大伙的撺掇下,徐老师和小李当即决定放学之后先去看一看再说。
“还看什么?,让吴晓晨回去跟他爸爸说一下,搬过去得了。
“是啊,男子汉大丈夫,还怕鬼不成?”女教师刘小萌接过皇甫老师的话茬道。
两个女教师的心态非常有趣,她们既怕鬼,又对鬼的故事充满好奇;他们对吴公祠里面的那些神三鬼四的故事早已司空听惯,所以……
“不行,还是要先看看,就是谈对象,也要先白相白相,看看人怎么样,最后才能定下来。”李正云不无幽默地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