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此叶不知归根 院中寻觅秋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旗营之行,更坚定了欧阳平的信心。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寻躲在鲍小英背后、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的黑影,落叶在何处,还须问秋风。
二月十六日下午三点至四点半点,欧阳平、陈杰、李文化、徐海初和李正云在神仙堂泡澡。李正云随口一句话引起了欧阳平的警觉。
“欧阳队长,上一次我们到鲍小英家的时候,无意之中发现,在鲍小英的枕头旁边有两本书,是徐老师先看到的。”
“对,一本是《西厢记》,一本是《茶花女》。”李文化也想起来了。
“你们有没有问老人家——她女儿这两本书是向谁借的?”
“问了,可鲍老太说她女儿口风很紧,她一点都不知道。”李文化道。
“这种书,一般人家不会有,特别是那本《西厢记》——是旧版的,新版的《西厢记》删去了很多淫秽的内容。那本《茶花女》,有的人就更少了。”徐海初道。
“那我们就从这两本书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点线索。”
“怎么入手?”李正云道。
“就从鲍小英生活的环境入手,鲍小英家的对门就是吴校长家,这是她最有可能接触到的男人,吴校长虽有老婆,但和光棍无异,鲍小英三十三岁还不不嫁人,是不是吴家大院有什么东西缠住了她的魂魄,对于一个女人——特别是成年女性来讲,最能吸引住她的可能就是异性了,而且多半是一些手段高明、谙于此道的老年男性。”欧阳平道。
“对,而且这种书只有吴校长这样的人家才会有。”徐海初道。
“关键是如何确认呢?”李文化提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
“吴校长和他的弟弟关系怎么样?”欧阳平问道。
“应该不错,我们搬到吴家大院来的第一天晚上,就在吴晓晨家遇到了吴校长。”李正云道。
“他弟弟家有孩子吗?”
“有——有两个女儿,都是徐老师的学生。”李正云道。
“两个女儿都是你的学生?”欧阳平望着徐海初,眼睛里面流露出惊异的神情。
“没错,吴晓晨她姐姐叫吴晓旭,现在已经工作了,吴晓晨还在吴公祠小学读书,读四年级。”
“太好了!”
大家都睁大了眼睛望着欧阳平,不知“好”在哪里。
“徐老师,请你出面——设法把鲍小英的那两本书拿过来。”
“拿过来?”
“对!拿过来,你们想一想,如果这两本书是吴校长的,那么……”
“我明白了,如果姐妹俩见过两本书,那一定是在吴校长的家。”李正云恍然大悟。
“完全有这种可能。”徐海初道。他不得不佩服欧阳平的睿智,欧阳平竟然能从纷繁复杂的乱象之中找到最重要的头绪。

徐海初和李正云从池子里面爬上来,直奔一号厅,喝茶——穿衣——走人。欧阳平他们还在泡着澡,徐海初他们临上去的时候,欧阳平叮嘱:“尽量不要让吴家人看出破绽。”
徐海初和李正云走进吴家大院的时候,鲍老太正坐在一把小竹椅上,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大门口,其情堪怜。徐海初想起了“离子山”的传说。
“老人家,这过道里面有风,你不怕着凉了。来,我们扶您进去。”徐海初把一袋蛋糕递给李正云,去扶鲍老太。
两个人把颤颤巍巍的鲍老太扶进了屋子。
“每次来,你们都带东西,让你们破费了。”
“瞧您说的,又不值几个钱,您牙齿不好,吃这个比较合适,我奶奶在世的时候,就喜欢吃我给她买的蛋糕。”徐海初把蛋糕放在了桌子上,拿出一块蛋糕递给老人家,“您吃一块看看,刚烤出来的。”
“徐老师、李老师,你们快坐。”
“鲍奶奶,我们不坐了,上次来,我看到英子床上有两本书,想借去看看,整天无事,找几本书看看,过两天就还回来。”
“急什么?拿去看吧,英子也喜欢看这些书……”老人家说到这里突然伤心起来。
徐海初和李正云安慰了一番,等老人家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他们俩离开了鲍家。
他们路过吴晓晨家门口的时候,吴晓晨正坐在门口在写寒假作业。
“徐老师好,李老师好。”
“吴晓晨,你好,就你一个人在家吗?”
“是啊!爸爸妈妈送亲戚到汽车站去了。”
“走,到老师那儿去,你不是想看书吗?老师那儿有好多书,拿几本书来看看。”
“太好了。”吴晓晨立马收拾起作业,把椅子连同作业搬进屋子,锁上门,跟在徐海初和李正云的后面走进了后院,走进了徐海初和李正云的房间。
徐海初走到桌子跟前,把怀里面的两本书放在一摞书上面:“来,吴晓晨,随便挑吧!”
吴晓晨像只小鸟一样飞到书桌跟前。
“徐老师,你怎么也有这两本书啊?”吴晓晨惊异地说。
“什么书啊?”徐海初明知故问。李正云也走了过去,他也听出了一点名堂。
“就是这两本书:《西厢记》和《茶花女》。”
“你在哪里见过这两本书?”
“我在大伯家见过这两本书。”
徐海初和李正云对视了一下:总算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你看过这两本书吗?”
“没有,我大伯不给我看,说小孩子不能看。”
秋风就在大院中,落叶不知在何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