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定做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是十月廿六,杨看着这十月就要过去了。
杨永安和张氏还是按时起床给家里的孩子们做饭。
吃完早饭,杨世乐就和杨世庆去镇上了。
还有三天,杨世庆就放假了。
而杨世乐要稍微晚一点。
要冬月十五才可以回家。
不过,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人家手下吃饭,这点苦总是要吃的,不是?
而且,从这些日子开始,这十里八村的村民都开始准备过年了。
所以去镇上买年货的人自然就多起来了。
而且大集和小集也没有区分的那么明显了。
这段时间,每天集市上都很热闹。
家家户户都要过年了,就算是过了一年苦日子的人,也会在这段时间给家里买一顿好的。
那些能吃饱饭的人家,都会从牙缝里挤出一点给家里的孩子或是老人做一身新衣服。
平时穿的破烂就不说,但是过年自然是要过个好年了。
这年过好了,来年的日子才会更好,不是?
这老百姓都有一个盼头,一年到头,可不就是盼着这几天吗?
等杨世乐和杨世庆出门后,这十九和两个女儿把厨房的碗筷收拾了。
今天杨永安不用打扫兔子房,所以比较闲。
现在山上已经被雪封了,上山不方便,村里的人都不会再山上了。
而且,天冷,昨天晚上下雪了,杨家的屋顶和周围都堆上了雪。
现在家家户户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没做,所以村里的孩子都被箍在了家里。
再等几天,应该就会被放出来了。
杨家也不例外。
杨永安和杨世福、杨世康两个儿子现在闲的蛋疼,所以张氏就给父子三人找了一些事情做。
因为和景福楼的关系比较,所以送东西的时候,只要张氏有空,都会编一个麦草篮子装东西,实在是来不及了,张氏才会让杨永安把家里的篮子拿去。
人家景福楼的刘掌柜自然知道这竹篮子对于种田的人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每次杨永安拿着竹篮子去送东西的时候,刘掌柜都会让人赶紧把东西腾出来,然后把竹篮子还给杨永安。
次数多了,杨永安也觉得不好意思了。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所以杨永安就和自家媳妇儿商量了一下,就做了麦草篮子来替代。
但是做这东西总是要花功夫的。
杨永安和张氏一天到晚都很忙,有时候根本就腾不出手来做麦草篮子,所以杨永安也只能将就的把家里的东西送到景福楼。
让刘掌柜再送给景福楼的东家,徐振山的手里。
当然,这景福楼,徐振山基本上都交给徐子裴在管了,所以这东西自然是送到了徐子裴的手里了。
当然,徐子裴怎么可能独吞了这些东西,自然是先拿出一点给自家爹娘尝尝,如果他们觉得好,那么徐子裴就会忍痛割爱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分享。
如果,徐振山和秦婉都不感兴趣,那么这东西自然就是只属于徐子裴的。
而这些小事,徐振山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所以,等家里的两个儿子走后,杨永安就带着杨世福、杨世康两个儿子带着麦秆去了两个双胞胎儿子的房间。
因为杨世乐和杨世庆离开了,所以他们那间屋子的火炕就没有继续添柴火了。
因为添了也是浪费嘛!
所以精打细算的张氏就把这火炕给封住,这样到傍晚的时候再添加柴火,晚上的时候,火炕还是热的。
这样就可以节约一笔不小的柴火。
当然,杨永安和张氏他们那间屋子的火炕也是如此的。
所以,白天的时候,张氏基本上是呆在两个女儿睡的那间屋子的。
这样一个冬天下来,就可以省下不少的柴火。
虽然孩子们捡回家的柴火足够让一家人过一个温暖的好年了,但是张氏也很体谅孩子们的辛苦,所以用柴火的时候是一点也没有浪费的。
等收拾好厨房之后,张氏就跟着两个女儿到房间里做衣服了。
这可是十套衣服呢,好花不少时间来做呢!
不过,这样的平静却被杨永安打破了。
杨永安刚把麦秆抱进两个儿子住的房间,就想起了关于给家里的牛做车架的事情。
家里的牛现长的很快,真的是一天一个模样。
现在的话,家里额牛已经不小了,所以杨永安就想着给家里的打一副车架。
虽然牛市上有现成的车架,但是杨永安知道这现成的车架比定做的车架要贵一点。
如果是镇上的木工做的话,价钱跟现买的车架也差不了多少。
可是要是请村里的木匠来做的话,那可就要少不要钱了。
所以,杨永安才打算去村里的木匠那里定做车架。
这件事情,杨永安还是考虑了一些时间了。
因为这段时间,家里的银子也比较宽裕了,所以杨永安才把这件事情提上日程来了。
毕竟一副车架做下来也要二两银子,不是小数目。
所以杨永安是甚是树林之后才打算把事情给自家媳妇儿说的。
而且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了,所以杨永安就打算把车架的事情给张氏说了。
所以,张氏就被杨永安叫到了两个儿子的房间。
至于为什么,不过是因为杨永安觉得呆在两个女儿的房间有些别扭罢了。
张氏自然是清楚自家男人的性子了,所以什么都没说就跟着出来了。
夫妻二人从前院来到了后院。
之后,进了杨世福、杨世康两个儿子的房间。
坐下之后,杨永安酝酿了一下,对自家媳妇儿开口道,“他娘,我和你说个事。”
“什么事,你说?”张氏还着急着做衣服呢,所以语气都是淡淡的。
杨永安也把这点淡淡的语气忽略了,接着道,“他娘,是这样的,我们家的牛不是长的不小了嘛,我就想着咱们是不是该给牛配一副车架了?”
“车架,咱们家的牛不是还没长大嘛,干嘛那么着急呀!而且冬天也不着急用。而且阿乐的亲事还是要用银子呢!”张氏不明白,这车架缓一段时间,等要用的时候再做就好了,干嘛现在就要做。

家里的银子虽然宽裕,可是也不是这样浪费的呀!
而且儿子现在马上就要说小定的事情了,那可是一笔不少的银子,所以张氏还是觉的这手里要多留一点银子,万一到时候出什么,家里拿不出银子,那才是麻烦呢!
毕竟手里有银子,自己的底气也要足一点。
“他娘,打副车架也要不了多少银子,最多二两。再说了,我这也不是为明年做打算嘛!你没有喂牛,所以不知道咱们家的牛长的有多快。我觉得咱们家的牛再喂几个月,就能赶上杨叔他们家的牛了。所以,就想着早一点把这牛车做了。你也知道,这从牛老板的手里买的牛车到底有多贵,所以我就想让村里的杨木匠打一副车架。
这木料肯定是好的,而且价钱也便宜许多。而且你也知道,这冬天的时候,木匠的活就少了,所以到时候谈价钱的时候,我也能砍一点嘛!”
“你说的也是!不过这车架要是超过了二两银子,那咱们就年后再说。”张氏低声的道。
“好。”杨永安自然是欢欢喜喜的答应了。
“他娘……”杨永安吞吞吐吐道。
“还有什么事?”张氏有点疑惑,这事情不是已经说了嘛,怎么自家男人还是吞吞吐吐的样子呢!
“他娘,既然你都同意了,那我就去杨木匠家里,把事情定下来,也把定金给人家送去,你看行吗?”杨永安道。
“行,我这就给你拿钱。”张氏道,然后就起身了。
杨永安自然也起身了,之后就跟自家媳妇儿回夫妻二人的寝室了。
张氏从钱匣子里拿了半两银子给杨永安。
拿到前后,杨永安就去杨木匠家了。
张氏自然是回到了两个女儿的屋子,做一家人的衣服了。
这个时候的时间还早。
杨家村的村民们一般都是在这个时候才吃完早饭的。
这不是冬天到了嘛!
天冷了,亮的迟,黑的早。
所以家家户户为了节约灯油钱,一般都是迟一点起床,早一点睡觉。
毕竟这冬天来了,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情了嘛!
所以就算是迟一点再起床,也没有什么关系的。
所以杨永安去杨木匠家的时候,杨木匠他们一家人才放下碗筷呢!
看见杨永安这个时候来,杨木匠就知道是生意来了。
赶紧让自己媳妇儿去上茶。
在乡下,能拿得出茶水来待客的人家都不多,而且都是粗茶。
因为大家都是这个样子,所以杨永安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同。
之后,两个人就在大堂里烤火了。
虽然家家都有火炕,但是火炕一般都是做在寝室里,而且杨永安今天来是来做东西的,杨木匠自然是正式一点,在大堂里招待杨永安了。
杨永安对此也并不介意。
之后,杨永安就把自己的来意说清楚了。
杨木匠也有段时间没有活做了,所以两个人一来一往之间,杨木匠也接受了杨永安一出的价格。
少赚一点就少赚一点吧!
本来冬天就没有什么事情,要是能找点事情来做也不错,总比闲着家里要好的多,而且在冬天还能有进项,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所以杨木匠接下了杨永安的单子。
交完定金之后,杨永安就回家了。
都是一个村子的人,加上杨木匠也给杨家做了不少的木笼子,所以杨永安对杨木匠的品性还是比较肯定的,不怕他不认账。
杨永安在杨木匠并没有呆多长的时间,所以他回到家的时候,时间还早。
这个时候张氏还在两个女儿的房间里和两个女儿做衣服呢!
当然,杨雨薇在绣手绢。
杨永安回家之后,就把院门关了。
毕竟这都下雪了,家家户户都呆在屋子里,院子也没人,要是有偷鸡摸狗的人来了,也好防一防。
回家之后,杨永安就去两个女儿住的屋子把事情给张氏交代了一下,然后就去后院了。
家里还有许多麦秆可以做篮子。
但是家里的麦秆已经放了大半年了,所以杨永安带着两个儿子做麦秆篮子的时候,都做的比较结实。
毕竟这东西不经用,所以要做的结实一点,虽然只用一次,但是也好做好。
毕竟是送人家的额礼物,总不能随随便便的就做了嘛!
万一还没送出去就坏了,那就不好看了不是?
而且都是自己做的东西,自己当然是清楚的了。
所以好不好,自己是最清楚的了。
杨永安是个老实人,认为那些偷奸打滑的人是做不长久的,也不是可以结交的人,所以杨永安做的东西都很好,做事也是踏踏实实的。
老人常言,吃亏是福。
所以杨永安宁愿自家吃点小亏,也不愿得罪人。
当然,这也是要分对象的,毕竟马善比人骑,人善被人欺,所以该强硬的时候,杨永安也不会含糊。
正因为这样的性格,杨永安结交的都是些可靠的人。
那些品性不好的人,杨永安总是离的远远的。
时间就这样渐渐的过去。
张氏的手脚比较快,所以快中午的时候,她已经把孝敬自家婆婆的衣服做好了。
午饭是张氏和小女儿做的。
杨雨薇也绣了一上午的手绢了,整个人都是麻木的。
所以一听见自家娘亲叫自己去厨房做饭,她就高高兴兴的去了。
午饭很快就做好了。
家里的六个人就这样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
下午的时候,杨永安和两个儿子还是在做篮子。
张氏和女儿还是在缝衣服。
下午的时候,杨雨欣就把自家小妹的衣服做好了。
衣服一做好,杨雨薇就高高兴兴的穿了一会。
之后,衣服就被张氏收起来了,准备过年的时候再穿。
杨雨薇也知道自己不出门,在家穿心棉衣有点浪费,所以就没有阻止张氏的动作。
之后,杨雨欣就和张氏一起做家里的几个男人的衣服了。
天快黑的时候,杨世乐和杨世庆就回家了。
因为现在天黑的快,所以兄弟二人基本上都是小跑回家的。
一家人吃完晚饭,洗漱之后就睡下了。
,精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