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走街串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清晨,杨永安和张氏还是按时起床了。
不久,杨世乐也到厨房帮忙了。
早饭过后,杨世乐就和自己的亲爹、弟弟妹妹们一起去镇上了。
卖对联要不了多少东西。
所以杨雨薇这个女孩子不需要拿什么东西。
张氏本来是不想让小女儿去受这个苦的,但是挨不住小女儿的撒娇和哀求,只能同意了。
杨家一行人进城之后,杨世乐就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了小五,然后去布庄了。
今天他们来的时候,路上都已经开始堆上雪了,有些难走。
但是杨世乐还是按时到了布庄。
杨永安要带孩子们去集市上占位子,就没有把杨世乐送到布庄门口了。
再说了,杨永安和张氏担心也不过是杨世乐在路上出了什么事情,叫不到人,所以才来送他的。
但是进城之后就没有这样的担心了。
进城之后,杨永安就带着剩下的四个孩子去集市上了。
因为快过年了,所以集市上摆摊的人都比较多。
衙门来摊位钱的衙役也来的早。
多收一点摊位钱,他们也可以多拿点俸禄。
杨永安还没有摆摊的时候,杨世庆就开始准备自己的笔墨了。
其他孩子也在帮忙。
今天的红纸没有裁剪,所以孩子们就负责裁剪红纸。
杨永安他们来的比较早,加上昨天杨世庆把剩下额红纸都写完了,所以现在杨家的摊位上一共有四十八副对联,五十六个福字。
红纸裁剪一些之后,杨世庆就开始写了。
他写的还是昨天的对联。
这个时候来集市上买年货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等了一段时间,集市上就热闹起来了。
杨家的摊位上也开始围起人了。
人们左右挑选,选好之后,就将把铜板递给杨永安。
几个孩子具负责给来人介绍哪些对联是贴大门上的,哪些是贴厨房的。
福字又是贴在哪里的。
杨家的对联和福字都很便宜,而且杨世庆的字写的很好,所以杨家的生意还是不错的。
中午过后,杨家的生意就不如上午那样好了。
生意都是断断续续的。
几个孩子见生意不好,就提出去走街串巷卖对联和红纸。
之前家里卖山梨的时候,也这样干过,所以孩子们的脸皮都比较厚了。
杨永安自然是同意了他们这样做了。
不过要求他们三个人在一起,还嘱咐他们要小心。
杨世福和杨世康毕竟都十一岁了,而且个子也比较高,身体也比较健壮,所以杨永安对于孩子们一起行动还是比较放心的。
但是做父母的,总还是记挂这孩子的,所以就连杨永安这个当爹的也忍不住唠叨两句。
之后,三个孩子就带着对联和福字去走街串巷了。
因为之前在城里卖过山梨,所以三个孩子对镇上的街巷都比较熟悉。
因此,三个孩子商量之后,就决定一条巷子一条巷子的去敲门卖对联和福字。
而且他们也只去比较熟悉的地方。
就这样,三个孩子一家一家的敲门,一边叫卖,一边敲门,也允许用鸡蛋换,三个鸡蛋换一副对联,两个鸡蛋换一个福字。

有些人家直接拒绝了他们,有些人家用铜板买下了对联和福字,有些是用鸡蛋换的。
所以等孩子们把手里的对联和福字卖的差不过的时候,杨雨薇的裙子里已经有四十六个鸡蛋了。
当然这铜板自然是杨世福揣着了。
他们手里还剩下两副对联和三个福字。
因为薇薇的裙子快装不到鸡蛋了,所以孩子们就小心翼翼的回到了集市上的摊位上了。
杨永安见孩子们将拿回来这么多的鸡蛋,很是惊讶!
杨永安怎么也没有想到家里的三个孩子这么能干。
这才多久,就把三十副对联和四十个福字卖的七七八八了。
虽然有一部分是换成了鸡蛋,但是这鸡蛋只要拿到粮铺去,就马上能换成钱。
所以孩子们过来之后,杨永安就小心的把鸡蛋捡到摊位上了。
因为把鸡蛋也摆出来,还有几个买东西的大婶要买鸡蛋呢!
杨永安以两文钱一个卖出去二十个鸡蛋。
孩子们回来之后,又拿着对联和福字出去走街串巷了。
最后又卖的差不多了。
看天色差不多的时候,杨永安就先把剩下的鸡蛋拿去粮铺卖掉。然后去杂货铺买了红字,再去布庄接杨世乐。
最后,一家人就晃晃悠悠的回家了。
杨世福、杨世康和杨雨薇三个孩子今天走了很多路,所以回家的时候,杨永安、杨世乐和杨世庆三个人都照顾着他们,走的慢些。
而杨世庆写字的时候不用那么着急,所以手虽然还是比较酸,但是比昨天要好多了。
一家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的时候。
张氏已经把喝的热水给他们准备好了。
看见他们疲惫的样子,张氏有点不忍。
这大冬天的,在外面吹冷风可不是受罪嘛!
虽然能挣钱,但是挣的都是辛苦钱。
所以张氏就和女儿用剩下的棉花做了三个暖手的。
这样杨永安他们明天去集市上的时候也能热和一点。
晚上睡觉的时候,张氏就把做的东西给杨永安说了,让他今天记得带上。
杨永安自然是答应了。
这镇上不像在家里,很冷。
摊子也要人守着,在冷风里吹的滋味可不好受。
所以中途的时候,杨永安都到不远处的面摊上花了两文钱买了些面汤喝。
这样也能暖和一些。
这面摊的老板也算和蔼,两文钱,面汤随便他们喝。
所以,今天中午杨永安和孩子们吃干粮的时候才不至于被噎着。
而且,杨永安也跟面摊老板定好了,明天还来买面汤。
这面汤老板自然是很愿意的了。
毕竟他这面汤都是白送的,有人花钱买,他自然是高兴的了。
晚上的时候,杨永安和张氏把今天的铜板数了一下,出去买红纸的九十文钱,一共是六百五十八文钱。
比昨天要多一百多文铜板。
杨永安自然知道是为什么了。
这些多出来的铜板都是三个孩子去走街串巷卖得的。
夜很静,杨家也睡的很安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