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盖大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夕言经常和寝室的同学到学校附近的农田偷菜做宵夜去多了,对大棚结构也清楚得很。那里的大棚都是用小根的铁管焊接,用大块的透明朔料薄膜盖上,一个个长长的大棚排成一列列的。
如今到了自己盖大棚,支架可以用暂时竹子代替,大不了一年后再搭建一次。现代化的大棚,一般都有自动灌溉的喷洒水管,不过现在就免了,暂时还是人工灌溉。现在最麻烦的是用什么来代替塑料薄膜,在南宋时期可是没有塑料薄膜的。并且能覆盖完一个大棚的物品,好像就只有布匹。
用布匹代替塑料薄膜?夕言也只是能想想。上次购买衣物的时候,夕言就了解到,市面上最便宜的布都要80文钱一尺,建十亩的大棚,那成本可就吓人了。并且一般的布,风吹雨淋,不用半年就要报废掉。
怎么办?要是能生产薄膜就好了!阿牛他们正按着他的要求,正在整理两块地。而保安小组的人也参与进来,砍竹子搭大棚。夕言看着他们都已经开始忙起来,可自己却少算了南宋没塑料薄膜买。
“剑麻,对了,就它了!曾大哥,曾大哥,叫几个人过来,拉两辆车跟我来。”夕言来回踱着脚步,突然想起上次去雷州路上见到的剑麻。剑麻可是含有大量的纤维,做麻布的主要材料。既然买不到薄膜,又买不起布匹,那自己用剑麻织总可以吧?现在这里什么都不多,就是劳动力多。
剑麻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言村所处的位置正好就是亚热带与热带之间,附近就有不少的剑麻。夕言指挥着曾卫他们把一车车的剑麻运回来,并且教导他们怎么把纤维从剑麻的叶子里提取出来。
夕言又让邱管家把那些老人和妇女集中一起,懂得织布的叫不会织的,大家全部人一起动手。因为不是做穿的麻布,为了更好的透光性,夕言要求大家竟可能地织薄一点,一层也就足够。因而这比通常的织布要容易很多,速度也快,两天不到就已经织出两个大棚需要的‘薄膜’。
夕言考虑到以后可能还会更多,需要织更多的‘薄膜’,于是让鲁飞斧他们的木工小组赶紧加班加点,多做几台织布机。
剑麻做的‘薄膜’盖上大棚上,透光性远比不上塑料做的薄膜,不过也勉强可以用。现在也只能将就用着,等以后有条件了再说。
“少爷,盖这么一个房子就能种菜了?”阿牛望着这十多米长,四米多宽的房子,不相信地问道。
“阿牛,那你说到了冬天,为什么就种不了东西?”夕言不回答,反而问阿牛。
“这还不简单?天气冷,种在地下的种子冻死了。”阿牛正疑惑,这么简单的问题谁不知道啊。
“嗯,很好。那我问你,走进这个大棚里面,难道你就没觉得与外面有什么不一样吗?”夕言有意要培养阿牛,如果可能就让他负责农业生产这一部分的事情。
“不一样?大棚里面有点暗,是了,这里面比外面要暖和。”阿牛这才醒悟,一拍额头说道。
“一般的植物,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在22°左右。当然,影响到最终的产量,除了要合适的温度之外,还需要足够阳光照射时间,灌溉水分、肥料时机、除杀害虫等等,都要做到位。阿牛,这些都是你们种植小组以后努力的方向。把菜种出来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怎么把产量提高再提高,那就不是这么容易了。如果阿牛你做到了,那你就站在全大宋,不,是全世界种植行业的巅峰,完全可以藐视所有的农民,成为天下第一农民!”夕言一高兴,滔滔不绝地说了不少现代农业术语。
“种植行业的巅峰……天下第一农民……”阿牛听不明白夕言说的很多奇怪的术语,但后的那句天下第一农民可是明白得很,听着令人非常振奋。不过做什么,凡是与天下第一四个字沾边的,那都是非常的诱人。
阿牛就这样,半诱半拐的诱导下,第一次感觉到原来种地还能够有如此崇高理想的。对将来充满着希望,浑身上下充满着力量,大有不做到天下第一农民誓不罢休的势头。
夕言一边指挥着种植小组们松土,施肥(自然不可能有化肥,主要就是一些草木灰,再大不了就是粪尿。汗~~!),一边按着《农业百科全书》慢慢教给大家一些现代种植理论。从深到浅,从菜籽种下的距离和深度,再到更深一点的植物光合作用,嫁接技术。
种植小组们一开始觉得这么一个才刚会走路的小孩就算会种菜也有限,想教我们这些多年在地里干活的大人?真是笑话了。
可慢慢随着夕言口中不断有一些奇怪的名词,什么叶绿素,什么二氧化碳等等,听得云里雾中,但经过夕言详细解释后,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植物的生长居然也是和人无异。饿了需要肥料补充营养,渴了需要水,长虫子就会生病,一样会呼吸。这些理论有趣而新鲜,再加上每个理论夕言都能用实验证明,让种植小组他们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隐隐感觉,若是把少爷说的这些理论都弄明白,那岂不就是等于掌控了植物的生死?

夕言也不可能一下子说太多,种植小组这几个人基本等于文盲,暂时先把他们的兴趣激发起来,以后他们肯定会主动学习。
“宝宝!原来你真的在这里啊!这就是你说的大棚吗?样子挺奇怪的,冬天真的也能长出活苗子吗?”夕言正给种植小组们洗脑,青莲突然跑进来。
“阿姐?你也来?阿牛那这里就交给你管理,有什么不明白的再来问我。”夕言看到青莲来了,他也不再说了,剩下的工作让阿牛他们自己完成。
“你们老是问我能不能种东西,等十天后你不就知道了吗?阿姐,你们饲养小组那边的工作怎么样了?没问题吧?”夕言走过来拉着青莲的玉手。
“我们那边的工作轻松,那些小鸡和小鸭们都乖得很,吃着糠拌的米饭,叽叽嘎嘎的,高兴得很呢!那些牛和马们也让安大叔牵去吃草,安大婶她们都抢着干,都不让我插手,闲着没事就过来看宝宝你这边做得怎么样啦。”青莲高兴地说道。
“呵呵,没问题就好。我们这边的大棚也都盖好了,刚刚那个大棚打算都用来种菜,一个月后我们渐渐开始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青菜、黄瓜、豆角等等,每一样蔬菜都种一行,阿姐你就等着吧!”夕言得意地说道。
“啊?那太好了!那剩下的一个大棚呢?”从雷州回来后,青莲虽然不说,但内心已经开始怀念那鲜嫩的蔬菜。
“剩下的那个,我打算用来育苗,荔枝苗、芒果和龙眼苗(在别的地方大多数叫桂圆)的,我打算把对面那个山岭都载满果树。”夕言指着对面那满是石头,光秃秃的山岭说道。
“种满果树?宝宝你这个想法不错啊,以后我们就有得吃了。只是种这么多,我们吃得完吗?”青莲很难想像,要是对面都是果树,那将会是怎么样一个场面。
“哈哈,阿姐,我们当然吃不完!雷州城里面的人可不少啊,我们把水果运过去,肯定能赚大钱。”夕言暗自摇头,阿姐的思想仍然还是停留在多年以来的自给自足上,看来以后要多多多调教才行。
“是了,宝宝那些番薯怎么办?怎么不见你种下去啊?”青莲对番薯那香甜的味道记忆犹新,要是以后真能吃到自己种出的番薯,那可是一件美事。
“阿姐,这番薯可没菜籽的,不能这么种下去,要等一段时间才行。”夕言搭建大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栽植番薯,这么重要的事情的他又岂可忘记。
那一代番薯,夕言早就把它们放进了大棚。只不过还不能种下,要通过大棚的温度加快番薯长出芽,等出芽后才种下去。以后,还要专门搭建一个大棚,把番薯苗给大量培植出来,赶在春天时把五十亩的番薯苗给培养出来。
青莲没种过番薯,听到夕言解释后才知道原来番薯是这么这么种的,心中也大感兴趣,并说等种番薯的时候她一定参与。
这可是宋朝第一块番薯地,这么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夕言也同样不愿意错过,以后还会载入史册也难说呢,嘿嘿……
夕言说着,和青莲走进那育苗的大棚。见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阿牛他们在蔬菜棚那边还没忙过来,便和青莲自己先动手。
由于南宋这个时代还没树苗卖,夕言在雷州城的时候只能找到果核,这还是夕言花钱买了一大堆的水果吃下剩下的。小虎和小路他们两个人在那段时间,可是没幸福死了,吃着特别卖力。
夕言这带回来的果核共有三包,芒果、荔枝和龙眼各一包,每一种大约有五百左右的样子。夕言让鲁飞斧做了二十多个大木盆,用少量的清水分别把这些果核浸泡起来,一一摆在大棚里面。
“咦?少爷,怎么摆这么多木盆在这里?”可能是蔬菜棚那边的已经忙完了,种植小组的他们也陆续过来,走在前面的是阿牛同乡华平,他一进来就惊讶问道。
“是果核,少爷这些果核不放到地里面种,泡在水里也能发芽?”阿牛走进看到盆里装着一颗颗的果核,还有少量的水浸泡着。
“这叫做水培,只是加入清水的话,果核也能发出芽来,不过效果不会很好。等明天我配好营养液,加入进去后效果比放在土里面种的效果还要好!”夕言神秘笑笑。
“水培?营养液?”阿牛等人又听到两个新名词,连连追问是何物。
关于营养液的配方,夕言知道的那个配方比起前世在互联网上百度一下出来的配方,那是要强大十倍不止。更难得的是,这种配方还是中方化的,就像是用草药熬制而成的。而非那种提取化学元素,加入各种比例的元素,然后加入水稀释而成。这样的营养液放在前世,那也是尖端的技术,就不知道那本《农业百科全书》到底是哪位牛人所著。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夕言信心十足地说出营养液三个字。营养液需要的草药虽然多,但都是很普通的草药,只要花一点时间就能够找到。
PS:谢谢收藏的朋友,再加把劲啊。书没广告,投票的人又少,看到的人太少,书马上就到十万字⊙﹏⊙b汗!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