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年又过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常说女大十八变,但这话用在青夕也同样的适用。www.xiaoshuodaquan.com并且用在青夕,那还是贬低了这个地方。每个去过青夕的人,下次再来,那就会觉得无比的陌生,完全认不出来。即使是经常住在青夕的青夕员工,他们也都很清晰地感觉得到,青夕公司每天都在壮大,周边的环境十天半个月,眨眼间便会发现某个地方多出一栋高楼,这个感觉就像是一夜之间从地里面长出来似的。
原本只有五十余人的小村子,两年一过去,如今在青夕范围内生活,工作,求学的人,在人数上已经有一万多人。每天都有一到两万人,是在从其他地方过来做生意,又或者路过青夕的人口。
1273年正月一日,这又是一个热闹的新年。远在临安那边的皇帝赵禥,以及下面的文武百官们,每个人都过上了一个安乐年。根据前线发回来的战报,被围攻了两年有多的襄阳城守住了,竟然真的守住了!
这些年来,蒙古人的铁骑大军,势如破竹地从北冲过来,宋军连连败退。如今在襄阳城这个地方总算是阻挡了蒙古人的步法,这对全宋国的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喜庆的大事情,举国欢腾。
在民间,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就好像听到后世的中国男足队大进了世界杯一般,心情就是那个感觉。震惊、欢腾、奔跑相告,甚至有些热血青年,还打算自己明天就参加,把蒙古的铁骑都打成瘸子。
但在临安的贵族圈子,皇室百官当中,几乎所有的人一说到这事情,立刻便想到贾似道,贾太师。原本襄阳城已经要高危的了,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攻破。按照正常情况,缓军是无法在一天时间内赶到三百里外的襄阳城的,城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蒙古人夺取。
以前很多文武百官都认为军队配备自行车,根本就没这个必要,骑兵太多。如今却发现,这些骑兵实在是太好了。三百里的路程,只需二十个小时,三万大军一个不落地全部都在襄阳城集合,顶住了蒙古大军的最后攻势。(骑马,古有日行千里的宝马,但那绝对是个传说,不然就是个不用休息的机器马。骑自行车,十五里路一个小时,这个速度算快了,毕竟那都是一些普通的石头泥路。)
这个是谁的功劳?虽然广泛上讲,每个士兵都有功劳。但是功劳最大的,还是贾太师。当初组建车队是他,建议给士兵们配自行车的也是他。真因为这样,贾太师这段日子,在朝廷的早朝上与丞相吕公国的吵嘴,首次完全站在了上风。其他百官们,更是纷纷向贾似道祝贺。
年初一的一大早,孙洛邦与邱文两大才子上门拜年的是时候,把这捷报兴奋地与夕言说。
夕言听着微微一惊,都这个时候了,襄阳城还没被元军攻下来?记得史书上,襄阳城在1272年就已经失守。这么说,难道历史因为自己的缘故,已经发生了改变?
夕言对这些战争的事情,一点也没兴趣,说得不好听一点,夕言他完全就不是一个忧国又忧民的大宋好公民。在夕言来看,自己这里距离蒙古的军队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并且中间还有宋军挡着。蒙古大军真正要打到这里来,还要过好几年呢,夕言他可是一点也不急。哪个当皇帝,那都不关他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夕言他前世是接受过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熏陶的人,怀着一颗博爱的心,56个名族都是中国人,不像其他人那样把这些看得如此的重。
今年的新年,夕言给全公司的员工们放了十五天的带薪长假,让他们全部都能过上一个美好的新年。
在前世里头,尤其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没以前的那种感觉。其中还有很多在外地打工的人,已经把过年看得越来越淡,甚至有好多人都是阁几年回一次家,反正觉得这年过得也没什么意思。与家人团聚几天,还不如在外面多上两天班,多赚一点钱寄回去的好。至于年夜饭,那更加没感觉了。什么鸡鸭鱼肉的,天天都吃,早就吃腻。反而过年的时候想多吃几根青菜,解一下油腻呢。
而在古代则完全不一样,这个是夕言在南宋过的第二个年。每一次过年,都没有前世那种无聊感,与好几千的人一起过年,这个想安静都安静不来。
古人们,尤其是生活在乱世里的百姓,他们平时能混饱个肚子那已经是万幸,即使是过年这样的大节日,也只能够在一年当中喂一次让自己放开肚子吃个饱饭而已。什么鸡肉、猪肉、鱼肉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有钱人过年的时候才吃得起。
在青夕公司里面的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农民百姓出生,平时的生活有多艰苦,绝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而今年过的这个年,让数千名员工以及他们的家属们,都过上了一个让他们都不敢想象的新年。
在除夕吃年夜饭的时候,天花板上那明亮的电灯,照亮着桌面上摆着满满的一桌子菜。凡是能吃的肉类都差不多齐了,还有各种各样好吃的蔬菜,一家人久久都不下筷,傻呆呆地对望着,都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娃啊,明天你可一定要带娘去给小少爷拜年,我们全家都要去给他磕头,好好感谢人家才行。小少爷他真的是神仙下凡,搭救我们的佛祖转世。娃啊,以后你可要好干,多听领导的话,知道不?”在上千户人家吃饭时候,也不知道有多少老人留着眼泪说道。
这直接导致的结果,那是第二天一大早,夕言家门口堵满了人,差点把门槛踩烂。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新年礼物,连两个空房子都放不下。
夕言看这样子不是个办法,赶紧在门口和楼梯下面贴上一张纸,上面直接写着:今年过年不收礼!
看到这么多人来拜年,好多人都全家一起来的,夕言接到了一个上午,头都大了一圈。看到来拜访的人数还源源不断地在增加,这么接待下去只怕这个春节过完了都接待不过来。可不接待他们,看人家如此盛情过来,又是过年的,也实在说不过去。
最后夕言只好跑到广场外面,像以前电视里面的领导那样,在人群中走着与大家逐个握手。
一连两天,夕言被好几千的员工们与他们的家属折腾得口干唇裂,腰酸背痛。夕言一直抱怨自己公司的员工不够用,在这两天里头首次后悔当初为什么要招这么多员工。
第三天,也就是年初三的时候,月如她过来拜年。与她同行的除了她二哥贾易外,还有一个胖胖的中年人。
“青莲姐新年好!祝贺青莲姐一年比一年漂亮!”
“小夕新年好!祝愿小夕你快高长大!”
青莲一进家门,立刻像夕言和青莲拜年,并且给介绍她这带来的这位胖中年。
经介绍,夕言发现这个胖中年的来头还真不小。顾元凡,据月如她介绍,这人竟然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一个布商,从北宋的景德年间便开始经营布料,祖辈做到如今已经有两百多年,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可谓是经营布料的一大老家族。从一家小本经营的零售铺,做到如今全国上下有上百家的分店,组成一个顾氏衣行。说一句夸张的话,整个大宋有近千万人,有百分之六十的衣服都是出自顾氏商行的,由此可见这个顾元凡的厉害。
“呃?原来是顾氏衣行的大老板,失敬失敬!你们做的衣服确实不错,我这衣服还是到你们店里买的呢。”夕言说得是真的,去了这么多家卖衣服的,就只有这个顾氏牌子的衣服让夕言觉得最好的。
“哪里,哪里!夕小兄弟才是英雄出少年,我听月丫头说过你的事情。白手起家,短短两年的时间便发展到这个程度,可谓是前无人,后无来者了。顾某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忍不住便慕名而来了,还望见谅!”顾元凡客气地说道。
大家相互客气一番,一开始大家的话题都集中在这屋里与屋外的各种新奇设施上,跟着谈着谈着,很快又谈回到了生意上。
慢慢的,夕言才总算明白,顾元凡这次来的目的。顾元凡他这次主要是与夕言见个面,由月如在中间,与夕言打个交道。同时,他也想与夕言做个买卖,给青夕员工们订做衣服。
关于工作制服的问题,夕言也想过同一公司的衣服,只是太忙,一时没抽出时间来办而已。如今顾元凡这么一提,夕言也有点意向。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谈判,双方最后终于把几个定下来。衣服的款式由夕言提供,制作则由顾氏衣行完成。现在青夕公司的员工有好几千,按夕言的意思,冬夏各两种,每个人每一个季度的衣服都至少分得两套。这么一算下来,顾元凡这一趟来也真算值了,一下子便签了这么大一个单子。
“对了,不知顾老板你们生产的布料是用人工织布的吗?一个人,一天能够生产多少米的布?”等制服这单子都谈好后,夕言问道。
“我们生产布的都是一些非常熟练的,再加上我们利用最先进的纺织机,一天最少能够生产出三丈长吧。怎么?放心,你这一万套衣服虽然数量有点大,但我们还有不少的库存布料,能够及时交货的。”顾元凡以为夕言担心他不能按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连忙解释。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当然相信顾老板有办法,能够按时交货。我只是好奇顾老板你们的生产速度而已,我们青夕有办法帮你提高一下生产速度也说不定呢。现在这听来,我们可能还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夕言摇头笑道。
谈了老半天,夕言最后没赚到一分钱,这可不是夕言的风格。在一旁听着的月如与贾易也都隐隐觉得,等一下顾元凡可能要大出血了。
PS:有人说蒙古军队打到雷州,似乎我现在还没这么写吧?爆汗~~~
以后肯定会的,不然中国哪来的元朝?至于能不能吞下青夕,这个嘛……暂时保密……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